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10篇【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3-09-29 19:30:04 来源:网友投稿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第1篇洋务运动背景:内忧外患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前期:自强为旗号。后期:求富为旗号前期创办的工厂:曾国藩——安庆内军机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10篇,供大家参考。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10篇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 第1篇

洋务运动

背景:内忧外患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

前期:自强为旗号。后期:求富为旗号

前期创办的工厂:曾国藩——安庆内军机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

后期创办的工厂:李鸿章——轮船招商局(上海),李鸿章——开平煤矿(天津),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张之洞——湖北织布局

创办新式学校和选派留学生是有远见的措施。

失败的标志: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

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百般阻挠和破坏。

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彻底改变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导致洋务派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 第2篇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_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 第3篇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一课考点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1、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

        2、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等创立的拜上帝教结合了:西方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3、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4、永安建制(永安分封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5、1853年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形成和清朝对峙的局面。

        6、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组织了北伐、西征、东征

        7、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早期有《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建国纲领,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也是无法实行的空想;后期有《资政新编》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标志的是:1864年7月天京的陷落;

        9、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10、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的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 第4篇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1、1840年6月,英军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3、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旅游、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暗通航等。

不久,英法火烧圆明园。

1860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1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2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3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核心思想),无人不饱暖(目的)”的理想社会。

2、《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

积极意义: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

消极意义: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3、《资政新篇》: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的。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由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最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2、《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3、《辛丑条约》: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功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4、《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5、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

第13课 辛亥革命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 第5篇

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 第6篇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春秋时期

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2、表现: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 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 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

二、战国时期

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3、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三、秦朝

(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

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特点:①皇权至上(皇帝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权力全部揽于自己手中)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职)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①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②相互关系: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九卿:三公以下的中央政府官职

3、郡县制(地方)

特征:①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与西周分封制的根本区别)

②县以下设乡、里、什伍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__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 第7篇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20XX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 第8篇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与祖国统一

        第一课考点:

        3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38、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0、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正式提出是在:1964年第三届人大周恩来提出的;41、中共领导下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爱国统一战线;

        42、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课考点

        43、新中国历史上最大冤案是:刘少奇冤案

        第三课考点

        44、香港澳门回归日分别是: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45、1990年和1991年台湾与大陆分别成立民间团体进行对话,他们是:台湾的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大陆的海协会,会长汪道涵;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 第9篇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目的:巩固统治。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4)作用: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

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3)作用:

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二、列举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1、汉武帝集权:西汉的中、外朝制度; 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皇帝总揽大权

2、唐朝三省六部制:

(1)结构:

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

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权、与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

(1)措施:

①收精兵: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

②削实权:在中央把相权一分为三(实行二府三司制,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

(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4、元朝: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

5、明朝:
废除丞相,相权、皇权合而为一,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明朝设立内阁: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设内阁。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

6、清朝设立军机处:

①时间:雍正年间

②原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③职权:处理军务,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只跪奏笔录。

④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 第10篇

【考点一】了解二战后出现“冷战”出现的原因

原因:①战时的共同敌人消失;②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根本原因);③苏联成为美国称霸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考点二】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约的建立

1、政治:(美)杜鲁门主义——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冷战开始的标志)

2、经济:(美)马歇尔计划 —————— (苏)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

目的:帮助西欧经济恢复。(直接) 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根本)

3、军事:(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苏)华约(1955)(冷战最终确立的标志)。

性质:政治军事集团

影响:在欧洲出现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

【考点三】了解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约的建立

1、苏联的反击措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

2、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1949年,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考点四】了解德国、朝鲜的分裂

1、德国 (1949年——1990年统一)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

2、朝鲜 1948年 大韩民国(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

【考点五】理解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历程

1、背景①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②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过程 ①1950年,舒曼计划的提出。

②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统一的欧洲共同体。

③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考点六】了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原因表现

原因:(1).把经济发展作为立国之本,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依赖美国保护,发展对外经济。

(3).重视教育。

(4).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表现:①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高速发展

②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③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④90年代出现“泡沫经济”,但日本作为经济强国地位没有动摇

【考点七】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许多国家相获独立。

②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2、概况

①倡导者: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

②形成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③政策:非集团、不结盟

④作用: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⑤(政治)斗争任务: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⑥(经济)行动纲领: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

⑦目的: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考点八】了解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

1、原因: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矛盾。

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

2、1991年,俄罗斯等11个国家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两极格局瓦解。

3、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推荐访问:高一 必修 单元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10篇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实用10篇) 高一历史必修一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