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必备11篇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第1篇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必备11篇,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1篇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动力、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 F2L2)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举例)
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两种绳子绕法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动)/n n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S单位:J)
四、功率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P=FV 单位:W
五、机械效率(实验)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2篇
基式被动句
句型[主语+(特殊定式动词)+be+过去分词…+by+施动者]
We have been greatly encouraged by Lei Feng"s
Smoking is not permitted in this 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
Robert Finn was dismissed by the boss of the
If Cowperwood were convicted, Stener needs must
The story will be continued in our next month"s
Has the work been finished ahead of time?
[注] 阅读时不要把含有by的成语当成施动者,如:by hand(用手)by itself(独自)by storm(突然)by air(乘飞机)例如:
"Many years ago a great castle in Holland was taken by The enemies entered the castle…"
句型[主语+get +过去分词+其他]
He got killed in the The boy got hurt on his way home from
This story eventually got translated into He got He got He got drowned last I don"t want to get mixed up with the police
句型[主语+be+形容词+to be +过去分词+其他]
She is bound to be received We are liable to be overheard
He is not likely to have been notified about Cast iron is apt to be
Everything that is good is sure to be praised and everything bad is sure to be
He was unlucky to be
句型[主语+谓语+to be+过去分词+其他]
He seemed to be shut up in himself like a Is it to be sung or said?
"Would you like to be taught Latin?" - I
She asked to be sent to work in the
He preferred to be assigned something more difficult to
句型[主语+被动式谓语+介词/副词虚助词+by+施动者]
He was often spoken He was well looked That man can be relied
This idea was put forward by Children are well taken care of in the
[附注1] 表示被动行为的施动者主要用by,但也有用with, 不过with已近于表示行为的工具,后面不能接人的名词,如:I was much impressed with the beauty of the He is deeply impressed with your generous
He was killed with a I was struck with an
[附注2] 一般说来,只有当谓语是被动式时,这个句子才可称为被动句,下面的句子含有被动意义的非谓语成分,虽然表达了一定的被动意义,但是不能说是被动句,She didn"t like herself to be praised like 这种被动意义的非谓语成分主要由下了词语表达出来:
1) 被动不定式。它可以在句中作主语、定语、复合宾语、状语等。
It is an honor for me to be invited to take part in the
He wanted the letter to be typed at She was the first woman to have been elected to such a
2) 被动分词在句中作定语、复合宾语等。He told us to keep a secret of the things being
The goods ordered last month have not arrived You"ll find the topic being discussed
The speech made by the Prime Minister yesterday delighted his
3) 被动动名词。I had the honor of being elected His being neglected by the host added to his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3篇
乡愁
创作背景: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文章赏析: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 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
诗人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是单纯、明朗、集中、强烈。它们又是丰富的,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这四个意象把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乡愁”物化、具体化,通过“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些意象和“这”、“那”这两个简单的指示代词联接在一起,巧妙地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将愁绪的两端紧密融合。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阊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舒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和无尽的相嗯。
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饬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语词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用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语,唱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乡愁》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4篇
我爱这土地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只因一次在写自己姓时,刚写出草字头,便想起了蒋介石,顿生厌恶之情,便在底下划了叉号,从此更名为艾青可见其坚定的政治立场。1932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6年,但始终没间断创作,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1937年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又创作了《北方》等诗篇。
写作艺术
这首诗的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构思精巧。土地是个博大的意象,诗人选择它作为寄情的对象、倾诉的对象,其境界极其广阔,意象极其丰富,诗人的情思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诗人的想像和诗思的回旋天地也是无限自由、广阔的。但他没有把诗的篇幅拉长,不让诗的情思散漫开去,而只把诗人对土地广阔而深厚的爱浓缩在10行诗中,并且取得了最佳的艺术效果。
写作手法
诗人不是从实处落笔,而是从虚处落笔,通过想像把自己虚拟为“一只鸟”,借鸟儿与土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的艺术境界,使诗的整体构架显得巧妙自然,使人浑然不觉。诗以“假如”开头,显得新奇,富有独创性,便于化人为鸟,把诗境推向虚拟的艺术境界。当然,诗中的“鸟”,仅是泛指,具有象征性,不像古诗词中那些实指(如杜鹃、鹤鸽等)。“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是一句引人注目、令人心动、值得品味和沉思的诗句,也是全诗中深化诗人对土地感情的一个奇异的亮点。这是当时悲壮的时代氛围(抗战初期)、诗人特殊的个性与气质(艾青自称是“悲哀的诗人”)以及诗人特殊的表达需要等等,共同作用于鸟儿形象而产生的审美意象。它大大提升和强化了形象的审美表现力—从中我们不仅能感到时代的氛围、诗人的个性和气质,更能感到诗人对土地的爱是如此的执著、坚贞和顽强。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5篇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背景: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工业革命于是兴起。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涌现出的发明成果:(1)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作用:其他生产部门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什么是工业革命?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被称为“工业革命”。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
(1)背景:早期发明的蒸汽机用于抽干矿井中的积水,很不完善。(2)蒸汽机的改进和使用:18世纪中期,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瓦特。1785年,瓦特改造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不久,瓦特蒸汽机开始应用到化工、冶金、采矿等更多的行业。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3)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工厂制度的建立(1)早期工厂的动力及地点:基本上都是用水作动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
(2)工厂制度建立的前提: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能雇用1000多人。(3)确立: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三.火车与铁路
火车产生的背景:19世纪初,已经有人开始修建“铁路”来运输货物。那时的路轨是木制的,车厢是由马匹拉动的。
火车的产生:(1)时间:1825年(2)发明者:史蒂芬孙设计蒸汽火车 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铁路建设的发展:(1)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2)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铁路出现的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及扩展:
(1)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工业革命的扩展: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开始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6篇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重要结论,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4、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5、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
6、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木材燃烧、铁的生锈等。
7、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有能量变化,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8、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9、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根本区别是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变现出来。通常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毒性、助燃性、氧化性、稳定性、金属的活泼性等属于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性质。
10、变化与性质的区分:性质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性质的描述中往往有“能、会、易、难”等字眼。
例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化学性质)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物理性质)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化学变化)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物理性质)E、木棒受力折断(物理变化)F、铁生锈(化学变化)
G、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化学变化)
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12、点燃蜡烛,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3、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且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氧气可以使燃烧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越多。
14、人体的呼吸作用通常是将空气中氧气吸入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做灭火器,说明二氧化碳不能(填“能”或“不能”)支持燃烧。
15、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说明该气体有难溶于水和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16、如何用排水法收集教室里的空气?将集气瓶里盛满水,盖上玻璃片,拿到教室后,迅速将水倒掉,盖上玻璃片,收集到教室里的空气。
17、药品的取用原则:
“三不”原则:取用时不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mL——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18、固体药品存放在广口瓶中,取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块状的药品用镊子。块状药品的取用:一横二放三缓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
19、液体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盛在细口瓶里,取用时,先拿下瓶塞,倒在桌上,防止塞子沾满灰尘,污染瓶内的样品。然后右手拿起瓶子,瓶口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来。液体缓慢地倒入试管。然后,立即盖紧瓶盖,防止挥发污染空气或变质。将瓶子放回原处,注意标签朝向手心,防止残留的液体留下来腐蚀标签。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使用时应保持竖直悬空。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公共用的滴管用时冲洗,用完后也要用水冲洗。
20、量筒的使用:
(1)为减小误差,要根据所取液体体积与量筒的量程接近的原则,选择合适规格的量筒。
(2)使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要先慢慢倒入液体至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3)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在水平位置上,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视线偏低),则读数偏小。如果俯视(视线偏高),则读数偏大。量筒不能加热,不能做反应器、不能溶解、稀释溶液。
2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万一不慎碰倒酒精灯,应用湿抹布扑盖。
22、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液体时:
1、酒精不超过灯体容积的2/3;
2、试管外壁有水,加热前要擦干,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3、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试管与桌面倾斜成约450角;
4、用试管夹夹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
5、先预热,试管口不要对着有人的反向,防止喷出伤人;
6、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防止试管炸裂。
7、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23、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1)左B中先将导管浸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如果装置不漏气,导管内应有气泡产生;
把手移开,导管内会形成一段水柱。
(2)右B关于有长颈漏斗的制气装置,一般可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从长颈漏斗加水,如果长颈漏斗中形成水柱且液面不下降,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右C装置的优点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右C装置反应停止的原理:将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的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回长颈漏斗中,与固体反应物脱离,反应便会停止。
24、判别仪器干净方法: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25、称量物质的质量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再就是称量时不能把砝码和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有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上称量。当砝码与称量物放反时,物质的实际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7篇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发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
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
二、基本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
(1)取药量: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
(2)注意事项:“三不”:不闻、不尝、不摸
(3)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用胶头滴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取用较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方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要紧靠容器口。
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
(2)使用酒精灯时,酒精不能超过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熄。
(3)给试管液体加热,试管所盛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要倾斜放置,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3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在容器内壁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单元:单元,女,汉族,祖籍湖南汨罗,1954年5月出生于**哈密。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科研工作。担任过《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儿童文学》、《新诗鉴赏》等多门课程教学。科学研究主要方向集中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及其代表作家研究,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1982年1月毕业于**喀什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7—1988年在福建师大“现代文学助教进修班”学习硕士课程结业。1994年调往湖北咸宁学院工作,曾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作访问学者。20**年晋升为教授。20**年6月起任教于嘉兴学院文法学院。代表性研究成果:著作《走进萧红世界》(湖北人民出版社20**年7月版);
论文《女性的困惑与宿命——萧红爱情悲剧溯源》(《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4期)、《 <白毛女> :文本隐伏内涵解析》(《中国文学研究》20**年3期)、《童心映照的自 。。。
360搜索更多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知识点总结
2、酒精灯:酒精灯(alcoholburner)是以酒精为燃料的加热工具,广泛用于实验室,工厂,医疗,科研等。由于其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烟雾,因此也可以通过对器械的灼烧达到灭菌的目的。又因酒精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对其他实验材料加热。它的加热温度达到400—1000℃以上。且安全可靠。酒精灯又分为挂式酒精喷灯和坐式酒精喷灯以及本文所提到的常规酒精灯,实验室等一般以玻璃材质最多。结构:酒精灯是由灯体,棉灯绳(棉灯芯),瓷灯芯,灯帽和酒精五大部分所组成。容积:60ml,150ml,250ml和其他规格。火焰:正常使用的酒精灯火焰应分为焰心、内焰和外焰三部分。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研究表明:酒精灯火焰温度的高低顺序为:外焰>内焰>焰心。理论上一般认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由于外焰与外界大气充分接触,燃烧时与环境的能量交换最容易,热量释放最多,致使外焰温度高于内焰。金属的焰色反应在化学实验中常用酒精灯进行低温加热。但当做“木炭还原氧化。
3、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现象等。按照原子碰撞理论,分子间发生化学变化是通过碰撞完成的,要完成碰撞发生反应的分子需满足两个条件:(1)具有足够的能量;
(2)正确的取向。因为反应需克服一定的分子能垒,所以须具有较高的能量来克服分子能垒。两个相碰撞的分子须有正确的取向才能发生旧键断裂。化学变化(chemicalchange)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总结: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种类较多,可根据不同方面将其分类。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及数量进行划分,可以把化学变化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
4、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还有物质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微观粒子(电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都是物理变化。概念: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外形和状态方面发生了变化)实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本身不变,只是粒子之间的间隔运动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很多同学会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混淆,其实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有(如铜生成铜绿的过程就是化学变化)宏观: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构成分子的原子之间的距离不变(化学键键长不变),物质形状大小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原子的结合方式不变。物质的基本三态变化,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出来,所以属于物理变化。NaOH等无机盐、碱的潮解,冰的融化,研碎胆矾等。如铁水铸成铁锅。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8篇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
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的。
②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③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④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关爱集体的表现是?
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③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更大的力量。
怎样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①我们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②维护国家的尊严。
③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④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⑤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为什么要参加公益活动?
①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社会责任,又帮助他人,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②带动他人与我同行,共同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的和谐社会。
③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①信守承诺。
②勇担过错。
③自觉承担责任。
④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集体与个体的关系?
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同时,个体也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为什么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集体的力量取决于哪些因素?
不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而且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
团结的集体的重要性?
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怎样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作为公民,我们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别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守信的重要性?
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们信守承诺,就会为自己赢得信任。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会对他人、对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失。
自觉承担责任的含义?
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被动地承担责任。
怎样自觉承担责任?
①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②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在反思中,我们将会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9篇
语法: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
直接引用别人的话叫直接引语,用来转述别人的话叫间接引语。例:
Hesaid,""(直接引语)
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时时态、人称及一些时间或个别词都要做相应的改变。
①时态:
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
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时
一.短语归纳
to (music) 随着(音乐)跳舞
along with 随着…一起唱
who play different kindsofmusic弹奏不同类型音乐的音乐家
music 电子音乐
much 没什么(事)
sb to do 猜想某人做某事
supposed to do sth 应该做某事
sb (to be) +原以为…
spare time 有空闲时间
one’s spare time在某人的空闲时间
the time to do sth 抽时间做…
film director 一名电影导演
too much 想太多
that case 既然那样
War II 第二次世界大战
music 悦耳的音乐
A to B 比起B来更喜欢A
doing A to doing B
to do than do
like doing sth 想要做某事
to 坚持,固守
down 悲哀,沮丧
sb up 使… 高兴/ 振奋
a happy ending 有个美满的结局
one’s best to do 尽某人最大努力做…
serious 不那么严重
good way to do sth 做某事的好办法
me feel even sadder 让我感觉更伤心
plenty of information about a certain subject 提供了大量的关于某个
主题的信息
off my brain 关闭我的大脑
time 及时
on time 按时/准时
in a while 偶尔的,有时
one’s own lyrics 自己写歌词
the words clearly歌词唱的清楚
sb to 带某人去某地
folk music 中国民间音乐
played on the erhu 由二胡演奏的
38 move 感动某人, moved by…
beautiful 异常的/出奇的美
a strong sadness and pain 感觉到一种强烈的伤感和痛苦
of the most moving pieces of mus 最令人感动的乐曲之一
up 查看,查阅
written by 由/ 被…写的
the city of… 在…市
many musical instruments 弹奏很多的乐器
age 17 到17岁的时候
known for musical ability 因音乐才能而出名
a serious illness 得了一种很重的病
blind 成了盲人,变瞎
several years 几年
money 赚钱
married (to sb) (和某人)结婚
to do 继续做某事
in this way用这种形式表演
in one’s lifetime在某人有生之年
the end of… 到…末为止
’s
a pity that… … 遗憾的是…
total 总共
recorded for the future worldtohear 被记录下来供后人聆听
great erhu masters 很棒的二胡大师
a foreign language 掌握一门外语
…for… 因为…赞美
’s
national treasures中国的国家珍宝
a picture of…描绘了一幅…画
one’s deepestwounds 唤起某人最深的伤痛
experiences 痛苦的经历
time for spreading joy 传播快乐的时间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10篇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简单电现象 电路
1、电荷 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①电荷只有正、负两种。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正电荷;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负电荷。
②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③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④电荷的多少称为电量。
⑤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依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2、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等是常见的绝缘体。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在常温下是很好的绝缘体的玻璃在高温下就变成了导体。又如常态下,气体中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极少,因此气体是很好的绝缘体,但在很强的电场力作用下,或者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由于气体的电离而产生气体放电,这时气体由绝缘体转化为导体。所以,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在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和导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电路 将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通路
电路的三种状态: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也叫闭合电路,此时有电流通过;断开的电路叫断路也叫开路,此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导线把电源两极直接连起来的电路叫短路。
4、电路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理解:识别电路的基本方法是电流法,即当电流通过电路上各元件时不出现分流现象,这几个元件的连接关系是串联,若出现分流现象,则分别在几个分流支路上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是并联。
5、电路图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形。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11篇
一.短语归纳
增加(体重)发胖
关心在乎
最终成为,最后处于
……but also……不但……而且……
射下
do 过去常常做……
of 使某人想起
分发 发放
festival 泼水节
spring festival 中国春节
明年
听起来像
互相彼此
shape of 以……的形状
night 在中秋之夜
to 飞向
摆开布置
回来
aresult 结果因此
’sday 母亲节
more popular 越来越受欢迎
想起认为思考
装扮穿上盛装
importance of ……的重要性
money 挣钱
需要帮助 处于困境中
……and…… 在……和……之间
boat festival 龙舟节
festival 元宵节
最喜欢
……for a vacation 去……度假
to 与……相似
away 冲走洗掉
中秋节
射下
大声呼喊
of ……的传统
在夜里在晚上
……,the other……一个……,另一个…
’sday 父亲节
必须 不得不
trick on sb 捉弄某人
spirit of ……的精神
关心
醒来
of ……的开始
二.用法集萃
感叹句式一:What+(a/an) +adj+名词(+主语+谓语+其他)!多么……的……
感叹句式二:How+adj/adv+主语+谓语+其他! ……多么……!
+时间段 在……后
给某人某物
do sth 计划做某事
do sth 拒绝做某事
+名词复数形式……之一
+is+名词+动词不定式(to dosth)做某事是…
…think of…?认为…怎么样?
do sth 让某人做某事
be 过去是……
(not) to do sth告诫某人做某事
(not)to do sth 告诉某人做某事
do sth 决定做某事
do sth 承诺、答应做某事
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2022年度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应知应会知识点汇编(2022年)2022-08-28
- 2022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应知应会知识点汇编(70题)(完整文档)2022-08-28
- 高三政治必背知识点整理素材(范文推荐)2022-08-29
- 教育整顿应知应会知识点(50条)2022-10-22
- 有关初三英语下册知识点梳理2022-11-09
- 2022年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部编版2022-08-30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集(范文推荐)2022-09-13
- 2022年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3篇【精选推荐】2022-09-13
- 2022年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范本3篇2022-09-18
-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教案合集2022-11-10
- 九年级模拟考试质量分析定稿10篇2022-08-18
-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质量的分析9篇2022-08-19
-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全文完整)2022-11-27
- 202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文完整)2022-11-27
- 2023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优秀范文】202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