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
徐 昌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0053)
2022年4月25日,***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是为响应国家信息化教学新政策,适应教育教学改革新要求,紧随学生学情新变化,进而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完成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思政课教学信息化是实现思政课高质量提升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创新路径。近年来,思政课教学信息化深入推进,思政课既包括传统的线下课堂,还包括先行录制的“慕课”、线上直播的“云课”,以及互动体验式的虚拟仿真课等[1]。高职院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是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将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依托信息化、智能化创新教育方式与教学方法,从而拓宽思政理论知识传递渠道,推进思政课提质增效。
1.1 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真”
思政课作为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重要课程,其教学内容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与发展。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基础,在传递党的创新理论过程中要做到与时俱进,在回应学生关切中要做到直面现实、找准问题、切中要害。因此,讲好思政课,把道理讲清楚,讲透彻,前提是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真”。******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针对办好思政课提出“八个统一”的要求,明确提出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思政课的内容就是在理论层面讲清、讲透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技术在思政课中的运用,有助于党的创新理论在课堂上原汁原味地呈现,以此保证理论宣讲的准确性、科学性与时效性。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扩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边界,为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提高政治认同、匡正错误思潮、批判虚无主义、辨别价值取向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鲜活的案例。
1.2 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教学形式的“活”
传统思政课堂以单线的教师知识传输为主,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今天的学情实际已有很长的差距。学生学习主动性欠缺,学习专注力不够,从而导致课堂效果不佳,教学质量不高。思政课进行混合式教学,即课前通过在线调查、前期测评等形式精准分析学情,并通过立体化教学资源进行课前预习与自学;
课中依托新型课程平台,利用虚拟仿真技术等实现多屏互动、沉浸体验等深度且高效的交互课堂改造,改革课堂管理方式,实时关注学生学习;
课后利用在线文档协同完成作业,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在线作业批改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评价的效率与准确性。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以创新为突破口,以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实际为切入点,改变传统思政课单一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助力思政课教学,进而促进思政课在新一轮的改革中提质增效。
1.3 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教师成长的“快”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2]。从教师个人来看,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的打造有助于教师快速、高效获取知识与案例。无论是思政课中理论的深度还是课堂教学所需案例的热度,都需要以广泛且专业的信息获取为前提。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优质在线课程有利于同行之间的学习交流;
线上理论培训与学习有利于教师理论知识的储备与更新;
课程平台的教学大数据有利于教师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学习与提高。这一切对于教师学透理论、讲透理论、讲活理论,进而提高思政课教学能力都有巨大的帮助。从教师团队来看,信息技术助推学校思政教育资源建设,能够使课堂的纵深宏大起来,师生的思政视野宽阔起来,思政的育人方式灵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智慧赋能“大思政课”,促进教师做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完成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2.1 找准需要,重塑流程
高职院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要洞察师生需要。这就需要回到思政课本身的性质与学生实际这个原点进行思考。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找准教师需要;
通过大数据为学生画像,以学生学习、生活规律为基础,找准学生需要。课堂教学中,学生专注力是有上限的,要精准找到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重组资源,把道理讲透、讲活,高效解决问题。这需要教师有开阔的技术视野、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底蕴。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在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都是师与生、教与学、供给与需求双向交互、彼此呼应的。以教学主题为例,教师要根据学情,坚持问题导向,在回应学生关切等方面进行主题设置。比如,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要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教材,将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既要讲述抗疫期间涌现的抗疫英雄模范,也要解答学生困惑,真正回应关切,解决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实践[3]。
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特点,重塑教学流程。首先,慕课助力课前自主学习,实现初级交互。课前任务发布,学生通过在线课程及其他线上资源的学习,对课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与学习。教师根据课前学生在线学习情况精准、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以此为基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其次,在线平台助力课中师生教学,实现中级交互。以笔者日常教学为例,依托职教云课堂,在课前初级交互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多种任务,使课堂教学项目化。同时,各项目的呈现方式不同,包括头脑风暴、小组研学、VR展示、课堂辩论等,这种多样化呈现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教学效果提升。另外,新型的智慧教室实时记录课堂数据。学生“抬头率”“专注力”等数据分析推动了课堂教学任务的达成。最后,社交媒体助力课后协同学习,实现深度交互。课后作业以两种形式为主,一种是以针对知识掌握程度为主的依托在线课程的作业考核,一种是根据思政课教学特点与规律设置的团队作业。在笔者的教学中,第二种作业通过在线文档方式呈现。各小组成员打开教师提供的作业链接,在线协同完成。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批改,教师在线批阅,学生根据教师批阅实时修改、调整,极大地提高了作业完成度及正确率。
2.2 以全过程、多元化的考核为动力,改革评价
混合式教学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方面的优势,从不同角度全面促进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传统的思政课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对教的效果还是学的效果,都受限于技术与人的精力,因此多采用随机样本分析模式。而混合式教学利用大数据从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全流程搜集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有效地展示教学全貌,实现教学评价的精准与高效。高职院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合理有效地改革教学评价策略,以全过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为动力,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
第一,评价主体要体现多元性。
教师评价与同行互评相结合。传统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从教学目标的完成度出发,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评价。混合式教学涉及线上线下、课堂内外等多种元素,可引入思政教育工作者(其他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毕业生、用人单位等多种评价主体,合理安排各评价主体权重,全方位进行教学评价,真正做到以评促教,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要“有机”结合,要针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
要考虑学生评价过程中学生主体的内在动力、主观喜好,以及外部环境影响等因素。
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涉及大量的小组任务。小组任务的完成度直接关系教学目标的达成。要针对小组任务的完成度进行有效评价,必须细化各个子项目、小环节的权重与考核指标,可以从小组任务的发布、安排、交流、汇报、氛围等方面细化考核指标,完善整个评价体系。
第二,评价策略要体现创新性。
过程性评价要细化。线上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线学习时长、发言次数与质量、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在线协同完成任务表现等,都为开展过程性评价打下坚实基础。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做好统计分析,既是对教师熟练使用平台的考验,更是对教师找准数据、用好数据的能力与智慧的考验。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正在加快线下课堂教学的改造,教室的信息化布局正在打造一批更加智能的智慧教室。技术赋能课堂,学生“抬头率”“专注力”等数据为完善过程性评价提供了更多视角。更加细化的评价指标,更加智能的信息化技术,都为科学合理地进行过程性评价提供重要保障。
结果性评价要优化。高职院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中的结果性评价要将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素养提升等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落脚点,关注学生政治素养的敏锐性、社会责任意识的针对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坚定性。
第三,评价方式要体现综合性。
思政课教学思想上坚持价值引领,理论上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实践上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躬身实践、踔厉奋发。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中的评价方式要体现综合性,要根据学情、教学目标及混合式教学使用的媒介特点,有针对性采用学术论文、实践报告、主题演讲、试卷考核等传统标准化评价方式,也要根据思政课特色引入非标准化评价。以思政实践为例,在教学评价中要搭建学生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将思想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评价考核方式要从实践的主观目的、内在动力、实践效果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也要从实践方案制订、实践过程监测、实践任务完成度、实践规模与效用等方面挖掘评价方式,综合考查实践质量,以此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思想和实践相统一,形成网上实践与线下实践互动互补的新格局[4]。
2.3 以全方位整合为路径,建设资源
高职院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学资源的全方位整合与建设。2022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之初就整合汇聚了20家在线课程平台上的2.7万门优质课程资源。这些资源为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学生学好思政课提供了海量的资源。高职院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要打造具有较大规模性、丰富内涵性的教育资源阵地, 需要从资源建设机制、资源呈现方式、资源规划等多个方面进行。
高职院校思政课在资源建设机制层面要共建共享、协同开发,推动资源库建设新跨越。首先,思政课资源库建设要从“大思政”视角共建共享,以立德树人总目标为根本,跨专业、跨院系协同开发。其次,要走出学校,链接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学部,突出各高校特色,强强联合,聚力打造优势资源。第三,要深入挖掘校本资源、地方红色资源、区域思政资源,从学生标兵到劳动模范,从乡村振兴典型到抗疫英雄案例,从优秀传统文化到先进时代精神等,充分挖掘,有效融合,拓展资源库建设新途径。
高职院校思政课在资源建设规划层面要坚持问题导向,运用系统思维,探索资源库建设新路子。在尊重思政课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建设思政理论资源库。例如,各种资源呈现方式有图片、表格、动画、视频、音频、VR等,这些资源要以内容为核心,更要尊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规律。要以系统思维分配各种资源,以全局眼光合理选择资源呈现方式。特别强调的是,思政课资源建设一定要遵循思政课自身的教学规律[5]。
高职院校思政课在资源利用层面要以教学资源“泛在”关联教学场景,实现混合式教学新发展。例如,在校本资源、本地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的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以案例丰富教学这种单一形式,要以思政理论为依托,结合红色资源、学情实际打造线上、线下全新融合场景,实现教学环境的重塑与再造。利用信息化赋能思政课教学,要真正发挥互联网信息泛在、交互便捷的优势,构建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搭建多样化、智能化的教学场景,以此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职院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是落实“3·18讲话”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可做到思政教学理论资源可视化、教学场景智能化、教学评价全样本化,从而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达到新高度。高职院校要利用混合式教学不断推进思政课各个层面的创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做到为学生筑牢思想之基,为国家培育匠心之才。
猜你喜欢思政课思政院校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大学·课外阅读(2022年3期)2022-04-25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社会科学家(2021年3期)2021-04-30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13期)2021-01-14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0年8期)2020-08-28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12期)2019-09-10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研讨发言:强化宗旨意识,提升为民情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2022-08-25
-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完整文档)2022-08-25
- 创新基层治理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优秀范文】2022-08-25
- X银行业“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关键与思考2022-08-27
- 2022年度高质量排比句100例,用进材料、文采照人(范文推荐)2022-09-04
- 开放教育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创新研究2023-09-27
- 一类二阶混合边值问题的正解2023-10-12
- 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发展策略分析2023-09-21
- 基于可识别信息的集体决策机制有效性的研究——策略性投票、审议与表决规则2023-09-24
- 农村小学儿童阅读方法和策略思考2023-09-25
- 写作教学中加强分类指导训练的策略2023-10-22
-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策略研究202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