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1+X”证书制度下会计人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26 15:55:06 来源:网友投稿

常平平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2014年,教育部首次提出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旨在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进而构建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1+X”证书制度是继现代学徒制后,国家在职业院校推出的又一项重大改革制度。“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目标一致,旨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X”证书制度下的会计人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1+X”证书制度优势,进而有效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为高职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1.1 “1+X”证书制度内涵界定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职业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简称“1+X”证书制度)。“1”是指基础性的学历教育,“X”是指拓展性的职业技能水平,是专业(群)某一具体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或技艺水平的体现。“X”是“1”对应的关键工作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技能强化与拓展,也是对“1”中未能及时体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的最新补充。“1+X”证书制度是在“1”的基础上提升了“X”技能,两者是主体与辅助的关系。

1.2 现代学徒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要不断完善支持政策,进而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为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指明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及实施要点。现代学徒制既是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又是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推进工学结合的有效路径。现代学徒制有效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是高职院校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在三批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推进的基础上,教育部又出台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19〕12号),现代学徒制正式由区域性试点推广到全国范围内。

1.3 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总结

前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措施及成效主要归纳为:对接市场需求,培养“适销对路”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招生即招工,学生即学徒,助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校企协同设置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对接;
呈现教师和师傅双育人主体,促进评价机制的多元化和过程化等。现代学徒制试点成效为现代学徒制的全面推广提供了借鉴。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职业面向各类中小微型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专业人员职业群,从事会计核算、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虽然各类中小微型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整体会计岗位需求总量大,但每个企业内部的会计职业岗位需求量相对较少,且很多小微企业选择代理记账等会计核算方式,内部仅设置出纳岗位会计人员。因此,高职会计专业相对于专业岗位需求量大、可实施“招生即招工”的其他专业而言,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层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2.1 试点企业参与度较低

2.1.1 试点企业整体参与度低

教育部按照“自愿申报、省级推荐、部级评议”的工作程序,在先后批准的三批试点单位中,包括17家试点企业、407家试点高职院校和39所财经类院校试点单位,不同批次的具体数量见图1。

图1 前三批试点单位分布图

由图1可见,在每批次的试点单位中,高职院校的数量均远超试点企业数量,且逐批次递增,试点院校财经类院校的数量逐年大幅度提升,反观试点企业的数量逐批次递减,从而出现了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需要额外承担一定的人才培养成本和学生管理成本,人才培养状况预期不明确,企业在利益最大化驱使下,势必影响其参与的积极性。随着现代学徒制的全面推行,政府对试点企业的政策优惠及支持力度逐步取消,企业的成本效益顾虑将进一步增加。

2.1.2 小微企业参与意愿较高

据江苏省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计算可知,中小微企业数量占法人总数量的98.53%,中小微企业的从业人数占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54.82%。根据《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人员或代理记账,一般单位都应配备专、兼职出纳人员。由此得出,中小微企业对会计人才的总体需求量相对较大,但个体需求量较少,对会计人员的需求结构过于分散。中小微企业不具备培养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应届生的条件,所以在招聘会计人员时,一般要求具备2~3年的会计从业经验,这与现代学徒制“毕业即就业”的初衷吻合,其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意愿较高。前三批的试点企业大多是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较少涉及中小微企业。由此可见,中小微企业参与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意愿较高,但不具备试点申报的竞争优势,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供求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

2.2 培养标准缺失

现代学徒制的推广及深入发展离不开育人机制的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的育人机制有助于培育学生(徒弟)规范化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打破企业间、行业间的屏障,培养通识性、规范性、权威性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其现代学徒制的推进缺乏标准化的教学规范、师资标准和育人标准,导致不同“师傅”带出不同的“徒弟”,且“徒弟”仅适应“师傅”所处行业、企业。现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差距较大,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职业发展的延展性。

2.3 制度规范不到位

推进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宏观政策制度,在落细、落实到微观层面的过程中,不尽完善。宏观政策制度主要涉及原则性的机制问题,缺乏对微观运行层面的约束性和规范性。现代学徒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微观问题较为突出,缺乏针对性的制度规范,这也是导致企业参与度不高、学校参与停留表象的主要原因。微观问题诸如:校企双方在共同制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任务分派、课程安排、教学安排等方面出现较多微观矛盾;
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教师及企业导师如何与职称晋升、工资薪酬、带薪假期、培训安排等挂钩;
参与企业在税收征管、补助政策方面如何体现等。制度不明确,无法真正调动校、企、行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

针对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缺乏人才培养标准及规范制度等问题,将“1+X”证书制度有效融入现代学徒制,实现二者合力的同时,更好地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两者的内在契合点分析如下。

3.1 人才培养目标高度一致

“1+X”证书制度的实施路径,首先由行业牵头制定与行业、企业发展相吻合的职业标准和技能规范,并开发出不同难度系数的初级、中级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然后是“X”证书在院校的深入试点,使学生获取专业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与行业、企业技能需求相吻合的职业资格证书,进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专业综合素养。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推行,主要通过与企业签订育人协议,促使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育人全过程。学校负责专业基础知识和文化的培养,企业师傅负责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进一步提升,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也是培养符合企业发展、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层面,高度一致。

3.2 均有效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的精准对接

“1+X”证书制度的推进,需要企业结合行业实际需求,深度参与技能标准及技能评价的制定,需要企业对应的岗位技能人员参与培训指导、考证检测的全过程。现代学徒制的推进要求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要求企业要深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规范制定和育人的全过程,深入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由此可见,两者在实施过程中,均需要企业深入参与其中,在促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层面,异曲同工。高职院校应选择适合会计专业需求的“X”证书,并以“X”证书对应的职业标准和规范要求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育人过程的考核依据和技能培养重心,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精准对接。

3.3 均颠覆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

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一改传统的“学生”及“教师”身份,在培养过程中只有“学徒”和“师傅”的角色。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将会计业务操作过程及专业素养培养环节融入课堂之中,并尽可能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做账环境,置学生于真实的账务处理环境中,全面塑造适路对销的会计人才。同时,现代学徒制对师资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颠覆传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在“1+X”证书制度下,学生不仅要满足基本毕业条件的“1”,还要考取与行业岗位需求相对接的技能等级证书。依照行业标准对职业技能的要求,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模式势必要改革,该要求对传统教学模式也是全新的挑战。

“1+X”证书制度下的会计人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同时发挥“1+X”证书制度及现代学徒制的优势,进而培养适销对路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会计人才。

4.1 优化现代学徒制的宏观政策调控

为进一步保障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规范性,确保其真正达成育人目标,各级政府应加大宏观层面规范制度的制定和落实。首先,国家层面应明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规范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大对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监管力度。其次,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逐步降低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门槛,鼓励真正有合作需求的企业参与其中。同时,地方政府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给予适度的税收优惠、专项补助等政策扶持,提高地方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

4.2 寻找适合的校企合作单位

在前期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申报过程中,政府对参与企业有一定的限制要求,再加上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特殊性,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申报企业的数量,导致有些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企业反而被拒之门外。现代学徒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对企业而言是双面性的,首先降低了参与企业的门槛,使得有意向的企业均可寻找合作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但同时也意味着政策层面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在逐步降低,增加了参与企业的运作成本。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选择合作单位时,一定要寻找适合的企业事业单位作为合作单位。鉴于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有限性,建议高职院校在寻求合作单位时,选择当地的代理记账协会为合作单位,以此拓宽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代理记账协会所辖代账公司业务较多,对会计人才特别是基础账务处理人员的需求量较大,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若在社会上公开招聘则成本较高,所以代账协会有较强的意愿参与高职院校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4.3 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制定校企工学交替培养的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1+X”证书制度优势,并将其嵌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之中。

4.3.1 规范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

校企双方共同构建工学交替的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明确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责及分工,采取“校企协同、分阶段完成培养目标”的方式,共同培养会计人才。

基于学情分析,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第一学期主要开设基础文化课程和专业认知课程等基础课程。该学期,学生主要在校内学习,主要由校内专任教师承担育人工作。本学期至少应开设4周的企业实践周,让学生在了解专业的同时,逐步提升岗位认知。在企业实践实习阶段,以学生观摩和简单操作为主,在此过程中逐步构建师徒关系,为后期专业提升和拓展奠定师徒结对关系。第二学期至第四学期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和基础核心课程,在此过程中,校企双方协同育人。在前期初步建立的师徒关系基础上,校企双方对学生开展阶段性技能培养。学生在校内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并由校内专职辅导员负责其日常管理工作。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主要由企业师傅带领其逐步进入职业角色并承担岗位职责。该阶段由企业及企业师傅将承担学生的日常管理规范工作。第五学期主要开设专业拓展课程。通过前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会计职业岗位认知及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自身专业发展定位,有针对性地选修专业拓展课程,以此提升自身专业技能。该阶段主要由学校承担育人工作。在第六学期期间,学生继续以学徒身份开展顶岗实习和跟岗实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该阶段主要由企业负责学生管理,企业及师傅对学徒进行全方位考核,考核合格及合格以上可转为正式企业员工。

4.3.2 构建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

依据市场调研,在明确会计行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基础上,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校企双方根据阶段性培养目标,共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4.4 构建双导师教学团队

校企双方应充分发挥各自的师资优势,构建分工协作、共同育人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各自在育人环节中的比较优势。首先,校企双方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双导师教学团队均应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课程体系及职责分工制定的全过程,且分工应明确。学校教师应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课程、基础技能的培养与塑造。企业导师应承担起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责任心等职业综合素养的职责。其次,校企双方应明确双导师的选拔及奖励标准。企业应选拔职责技能过硬、职业素养较高,并具有一定育人能力的专业人才加入导师团队。为激发企业导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企业在员工考核及选拔层面应给予导师一定的优先条件。学校层面应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加入双导师团队,并在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增设该项目的考核条件。

4.5 嵌入“X”证书考核评价标准

“1+X”证书制度以其规范性、标准化和权威性的优势,可有效解决单纯的现代学徒制缺乏客观、有效的考核标准的难题。为有效提高现代学徒制的育人质量,进一步健全现代学徒制的考核标准,建议高职院校应将“X”证书及会计行业有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行业证书等有效融合并嵌入到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中,进而构建课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

表2 课证融通课程与证书考核对照

嵌有“X”证书等职业证书的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有效融合了专业知识、基础文化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标准。高职院校通过“X”证书的阶段性专业培训及考证引导,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能全面地考核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会计专业证书校企WJCI 收录证书林产化学与工业(2022年3期)2022-07-07CSCD收录证书草原与草坪(2022年1期)2022-05-11收录证书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2年1期)2022-03-09收录证书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0年1期)2020-02-06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35期)2016-04-09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6期)2015-03-01

推荐访问:学徒 培养模式 证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