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教育精准扶贫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3-09-25 20:05:03 来源:网友投稿

李 舟, 董玉节, 陶春丽

(安徽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1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民摆脱贫困、通向幸福生活的关键途径,是实现经济增长、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核心因素,强国必先强教。当前,虽然我国已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问题,但是防止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返贫,继续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是今后的重点工作。从长远来看,抓好教育是贫困人口提升文化资本、摆脱贫困的根本举措,而教育精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和教育扶贫的有效结合,是一种“造血式”的扶贫模式,旨在补齐教育这块短板,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收集有关教育精准扶贫的著作、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共计42篇,对当前学界教育精准扶贫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七点不足,希望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国外学者对教育精准扶贫这一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精准扶贫的意义研究。主要内容为通过教育能够提升个人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强化个人能力素质,并提高其就业的层次和收入水平,进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生产总值,最终促进经济增长。如:被称为“人力资本概念之父”的舒尔茨,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在《报酬递增的源泉》中,他强调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是报酬递增的重要源泉之一,而初等教育作为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可以带来个人终生的报酬递增,而且对经济增长起着关键的作用。他将人力资本视为经济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内容,强调教育资本是人力资本的存量,对人进行投资是经济中首要的和最重要的任务[1]。1986年罗默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他认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除了技术以外还应包括知识,而每个工人所接受的教育年数决定了他的人力资本量。所以由教育投资带来的人力资本的发展将促进经济的增长[2]。在《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一体化世界中的劳动者》中,通过对比若干个国家受过教育和未受过教育劳动者工资的比率,确认了工资和男女受教育程度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论证了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提高个人收入的重要性[3]。之后保罗·克鲁格曼,罗宾·韦尔斯同样运用实证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国家经济增长的比率,表明相比物质资本投入的增加对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教育投入的增加对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重要[4]。阿马蒂亚·森认为,人的教育和健康对我们在得到一份工作或更普遍地利用经济机会来说是重要的,教育和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能有效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5],并强调更好的教育和医疗保健不仅能直接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决定其收入的水平和摆脱贫困的能力[6]。速水佑次郎通过建立回归方程,表明教育和保健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反映了教育和保健投资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人均产出量具有促进作用[7]。德怀特·H.波金斯等人运用实证研究并考虑各国学校教育的收益以及成本的估计收益率指标,指出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投资,可以带来比其他投资更具吸引力的收益,而且学校的层次不同,教育的收益率也不同,其中社会收益最高的是小学教育,私人收益率普遍很高的是大学教育[8]。

2.1 关于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研究

大部分作者都认为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与精准扶贫和教育扶贫是密切相关的,所以他们首先阐述精准扶贫和教育扶贫的内涵,如:杨海平认为教育扶贫是指国家将教育事业作为扶贫的重要任务,通过发展教育来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能力[9]。而徐红彩指出教育扶贫具有双重内涵,一种是将教育作为扶贫的手段,通过教育活动实现扶贫任务,另一种内涵则是将教育作为扶贫的领域,通过对贫困地区的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方面的帮扶,使其获得更好的教育条件[10]。本文研究的教育扶贫内涵则倾向于后者,而关于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研究,作者大多基于精准扶贫和教育扶贫的内涵展开,如:梁存翊、彭志荣认为教育精准扶贫指的是以教育扶贫为基础并结合精准扶贫的思想,以优化公共教育资源为重点来达到完善贫困地区教育体系的目标[11]。张翔认为教育精准扶贫主要是指针对不同学段、不同群体、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教育精准扶贫方案[12]。

2.2 关于教育精准扶贫的意义研究

国内关于教育精准扶贫意义的论述主要从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促使人民脱贫致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高整体脱贫成效、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展开,如:在促进公平方面,李积鹏、叶长文认为教育精准扶贫能缩小区域间教育差距、优化师资力量,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实现教育公平[13]。在扶贫和扶智方面,余应鸿认为教育精准扶贫不但是增强贫困人口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提升教育扶贫成效的现实诉求,而且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前提和基础[14]。黄承伟强调教育精准扶贫作为解决脱贫问题、实现脱贫目标的重要举措,能有效提高整体脱贫效果及扶贫效率。殷巧指出教育精准扶贫有利于解决贫困地区的人才短缺问题,为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同时也是其他精准扶贫政策推进的基础。

2.3 关于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研究

论述教育精准扶贫理论基础的文章很多,内容十分丰富,但论述的大都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如张佳佳指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公平理论、社会流动理论是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依据。而刘烁认为除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公平理论以外,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发展理论同样是其理论基础。李丛颖则指出:奥斯卡·刘易斯的贫困文化理论,以马尔萨斯、利本斯坦、讷克斯为代表的资源要素理论以及人口素质理论,教育机会均等理论是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姜晓清阐述了以下五大理论基础:第一,阿马蒂亚·森的能力贫困理论;
第二,以马林若夫斯基、班菲尔德、奥斯卡·刘易斯为代表的贫困文化理论 ;
第三,以威廉·配第、亚当·斯密、舒尔茨、贝克尔、雅各布·明塞尔等人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
第四,奥斯卡·刘易斯、迈克尔·哈灵顿、马克·赫特尔所阐述的贫困代际传递理论;
第五,屠能的教育贫困论。周禹彤认为以下11大理论是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人力资本理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多林格尔和皮奥里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索洛筛选假设理论、讷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阿马蒂亚·森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纳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利本斯坦的“临界最小力量”理论、奥肯的“漏桶理论”。

2.4 关于教育精准扶贫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关于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学者们从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发放教育精准扶贫资助金、教育公共资源分配、参与主体、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提升等方面分析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在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方面,姚松、曹远航基于对各省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考察,认为各省份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在制定上,存在缺乏系统科学的组合配置,特色化、多样性、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强调要提高教育扶贫政策的精准性,鼓励各地政策创新;
完善教育精准扶贫动态化管理与保障机制;
协调和均衡配置各类政策工具,形成政策合力。而在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上,姚松指出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四大问题”(1)“四大问题”:即政策机械式执行、政策寻租式执行、政策选择式执行和政策敷衍式执行。,为此我们首先要引导各主体内化与认同政策;
其次要优化制度设计与供给,完善教育精准扶贫动态管理体系;
最后要强化和完善监督网络体系。在发放教育精准扶贫资助金方面,刘洋指出存在资助项目实践路径略显单一,信息不对称导致滞后性,申请和审核机制不严谨、缺乏透明度,扶贫难言“精准”、甚至存在一刀切的问题,为此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大学生重视教育精准扶贫,整合资源、优化资助项目实践路径,加强沟通、提升项目实施的协调性,规范管理、促进申请和审核机制公开透明,因地制宜、增强资助标准设定的合理性这几个方面着手减少以上问题。在教育公共资源分配方面,徐红彩、刘晓东认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普遍存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优质教育资源匮乏、专业学科教师不足,贫困人口子女学业成绩不高,接受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机会偏少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五个精准”,即精准帮扶对象、精准扶贫项目、精准帮扶人员、精准扶贫效果、精准扶贫监管来提高教育精准扶贫效率。从参与主体角度出发,余应鸿认为扶贫主体投入单一是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应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教育精准扶贫的治理体系。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提升方面,姜丽美认为学校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应用型教育、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三大问题增加了教育精准扶贫的难度,为此要从加强对农村教师精准帮扶、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吸引力,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三个方面来提高教育精准扶贫的成效。

学界围绕教育精准扶贫这一主题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从不同维度切入,进行了非常丰富的研究。目前学界对此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意义、理论基础、困境、问题和对策的研究,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引发笔者以下七个方面的思考:第一,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过于单一,缺乏理论支撑。学界主要立足于精准扶贫的视角来阐释其内涵,强调教育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一种模式,属于“造血式”扶贫,其实质是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精准教育投入和教育资助,提升贫困人口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个人收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扶贫方式,而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更为深层次的理论视角来阐明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如:依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来阐释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舒尔茨将学生上学时所放弃的原本可以通过劳动而获得的收入视作教育成本,并强调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基于此,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扶家庭之贫,即通过资助贫困学生以此补偿学生上学期间所放弃的收入,另一方面是指扶学校之贫,通过改善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这些做法实质是对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旨在于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完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来实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投资收益的最大化。第二,教育精准扶贫的意义有待深化。学界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述教育精准扶贫的意义,着眼点局限于缩小区域间教育差距、优化师资力量、阻断代际贫困、提高扶贫效果、摆脱贫困等方面,立足的视角不够广泛,因此,今后的研究应立足当下的时代背景并综合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阐释教育精准扶贫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教育公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的深远意义,突显其时代价值。第三,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过于西式化。目前学界主要选取西方的相关理论作为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还可以尝试结合中国的相关理论来阐释其理论基础,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扶贫观和中国平民教育理论,如此结合能更好地体现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精准扶贫实践探索。第四,对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和困境缺乏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学界虽然从微观视角审视了教育精准扶贫诸多可读性很强的问题和困境,但未能进一步管窥其存在的原因,如:其一,政策执行者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存在效果不明显这一问题,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可能是政策的执行者对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理解不到位,第二,政策的执行者出于利益博弈,为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导致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逆向选择的行为,其二,关于投资教育的动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教育的公共性角度来分析其原因,因为教育本身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再加上地方人才外流,受教育者本身接受教育的内生动力不足等原因导致投资教育的动力不足。可见,分析其原因不仅能够结合实际提出有效的教育精准扶贫对策,势必也能大大增强对策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尽量避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所带来的负的外部性。第五,缺乏对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解读。由于扶贫主体受教育水平的差异,会引发由于对政策理解不到位而导致执行出现偏差的现象。十八大以来,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针对教育精准扶贫先后出台了十余份文件,不断丰富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框架,构建较为完善的教育精准扶贫制度体系,因此,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演变过程、主要特征及重点内容,有利于不断加深人们对其政策的理解,以期更好地把握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执行重点。第六,缺乏对教育精准扶贫的成效分析。分析教育精准扶贫的成效不仅有利于突显教育精准扶贫的意义和目的,进一步提升教育精准扶贫成效,助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顺利进行,还有利于为全国其他薄弱地区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一些实证依据,对于积累教育精准扶贫经验,改善国家治理能力和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见,对教育精准扶贫的成效进行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第七,缺乏对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框架的建构。要检验教育精准扶贫的成效,离不开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框架的建立,为此,结合全国各地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在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等相关指标的基础上,构建囊括多个维度、多重指标分类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框架是十分必要的。以上七点思考只是笔者基于前人研究的个人思考,期待能以更为广泛的视角阐述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问题,不断丰富教育精准扶贫的内容,体现对教育扶贫对象的现实关照。

猜你喜欢精准政策理论政策房地产导刊(2022年8期)2022-10-09政策房地产导刊(2022年6期)2022-06-16坚持理论创新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神秘的混沌理论新世纪智能(数学备考)(2021年9期)2021-11-24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湘潮(上半月)(2021年4期)2021-07-20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4期)2020-12-14助企政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2020年2期)2020-03-08政策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11-17精准的打铁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

推荐访问:述评 精准 扶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