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骨十四法联合中药外敷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3-09-25 09:55:06 来源:网友投稿

孟长涛 吴 蔚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于距桡骨远端骨关节面3 cm 以内的骨折, 约占前臂骨折的70%[1]。

目前,临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其中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但治疗费用高昂, 患者难以接受。

而保守治疗因具有操作简单、 经济实惠等优势而备受广大患者青睐[2]。

正骨十四法是由陈渭良教授结合岭南骨伤名家李广海的疗伤技法加以发展、 创新而形成的一套中医正骨诊疗方法, 对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整复作用[3]。中药外敷是一种常用的中医外治疗法, 可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达到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的效果,从而加速骨折愈合[4]。

鉴于此, 为提高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笔者将正骨十四法与中药外敷联合应用于此类疾病的治疗,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00 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 例。

观察组男性30 例、 女性20 例, 年龄21 ~73 岁[ (46.60 ±12.90) 岁], AO 分型为A型20 例、 B 型20 例、 C 型10 例;

对照组男性28例、 女22 例, 年龄22 ~75 岁[(47.10±13.20) 岁],AO 分型为A 型18 例、 B 型19 例、 C 型13 例。

两组患者性别、 AO 分型对比采用卡方检验,χ2=0.164、0.522,P=0.685、 0.770,P均>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年龄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0.192,P=0.849,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郑州市骨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结合临床症状、 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

闭合性骨折, 拟行保守治疗;

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开放性、 陈旧性骨折;

合并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

合并有严重营养不良;

合并有严重骨质疏松症或骨恶性肿瘤;

合并有重要神经血管严重损伤;

合并有影响骨折愈合的其他疾病;

合并有严重皮肤疾病;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正骨十四法治疗:
根据患者X 线片确定骨折位置、 类型以及短缩程度后, 再以触摸辨认手法辨别骨折移位位置, 进而以拔伸牵引手法对抗牵拉患肢2 ~3 min、 内外推端手法(拇指下压骨折近端, 并上推骨折远端) 矫正短缩畸形, C 型臂X 光机透视并确认骨折复位满意后, 使用夹板固定并保持中立位。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舒筋定痛散外敷:
取土鳖虫10 g、 桂枝10 g、 海风藤10 g、 川椒10 g、 络石藤15 g、 细辛15 g、 红花15 g、 醋没药15 g、 豨莶草15 g、 桑枝15 g、 伸筋草15 g、 醋乳香20 g、 续断20 g、 川芎20 g、 血竭30 g、 艾叶30 g 碾成粉末后用醋调成稀糊状, 加热15 min 后用纱布包裹热敷于患处, 每次30 min, 每天2 次, 连续治疗1 个月。

术后指导患者尽早行指间关节、 掌指关节、 腕关节主被动屈伸功能锻炼以及阻抗训练, 并于骨痂形成后加大训练强度。

2.2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功能训练开始时间、 肿胀消退时间、 骨折愈合时间、 腕关节活动度以及腕关节功能。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 个月采用关节角度测量仪测量腕关节活动度。

治疗后6 个月, 采用Cooney 腕关节功能评分表评估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 包含疼痛、 功能、 活动度、 背伸/掌屈活动度、握力等5 项内容, 总分为0 ~100 分, 90 ~100 分为优、 80 ~89 分为良、 65 ~79 分为可、 65 分以下为差;

优良率= (优例数+良例数) /总例数×100%。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或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均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1 两组患者骨折康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功能训练开始时间、 肿胀消退时间、 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均<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康复情况对比(d, ±s)Table 1 Comparison of orthopaedic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distal radius fractu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d, ±s)

表1 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康复情况对比(d, ±s)Table 1 Comparison of orthopaedic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distal radius fractu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d, ±s)

注:
观察组患者采用正骨十四法联合舒筋定痛散外敷治疗,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正骨十四法治疗Not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one⁃setting manipulation with fourteen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Shujin Dingtong Powder, whereas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one⁃setting manipulation with fourteen techniques alone

组别Group例数Number of cases功能训练开始时间Time of starting functional exercise肿胀消退时间Time for swelling resolution骨折愈合时间Fracture healing time观察组Observation group 50 4.6 ±2.5 7.5 ±2.6 55.6 ±7.6对照组Control group 50 8.9 ±3.7 10.6 ±3.8 63.8 ±9.2 t 值t value 6.809 4.761 4.859 P 值P value <0.001 <0.001 <0.001

3.2 两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对比

治疗前, 两组患者腕关节旋前、 旋后、 掌屈活动度无明显差异(P均>0.05), 具有可比性;

治疗后3 个月, 观察组患者腕关节旋前、 旋后、 掌屈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 详见表2。

表2 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对比(°, ±s)Table 2 Comparison of wrist range of motion of patients with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s)

表2 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对比(°, ±s)Table 2 Comparison of wrist range of motion of patients with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s)

注:
观察组患者采用正骨十四法联合舒筋定痛散外敷治疗,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正骨十四法治疗Not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one⁃setting manipulation with fourteen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Shujin Dingtong Powder, whereas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one⁃setting manipulation with fourteen techniques alone

旋前Pronation旋后Supination掌屈Palmar flexion组别Group例数Number of cases 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治疗后3 个月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治疗后3 个月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治疗后3 个月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观察组Observation group 50 12.53 ±2.32 45.33 ±5.64 11.81 ±2.18 44.62 ±5.43 20.33 ±3.56 50.46 ±5.48对照组Control group 50 12.55 ±2.28 26.42 ±3.35 11.78 ±2.20 24.36 ±3.24 20.40 ±3.58 30.34 ±4.43 t 值t value 0.043 20.384 0.068 22.656 0.098 20.190 P 值P value 0.965 <0.001 0.945 <0.001 0.922 <0.001

3.3 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对比

治疗后6 个月, 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为优者7 例、 良者23 例、 可者17 例、 差者3 例, 优良率为60.0%, 与对照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为优者4 例、良者19 例、 可者18 例、 差者9 例, 优良率46.0%无明显差异(Z=-1.800,P=0.072)。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 主要表现为腕部肿胀、 疼痛、 活动受限等,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5]。

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但术后并发症较多, 且部分内固定物需二次手术取出, 患者经济负担较重[6]。

而保守治疗主要通过手法复位恢复骨折解剖结构, 对软组织损伤较小, 具有安全性高、 医疗费用低等优势[7]。

中医学认为, 骨折属“骨痹” 范畴, 外伤可致正气不足、 经络瘀阻、 筋脉失养或风寒入侵、 筋脉凝滞、 气血运行不下, 治以行气活血(动)、 固定防位移(静) 为首则[8]。

《灵枢》 指出, 正气不足可致筋骨失养[9];

《医学入门》 指出, 折后损伤病机为“折伤专主血论, 非如六淫七情在气在血之分”[10];

《肘后备急方》 对手法复位颌关节脱位进行了记载, 指出“一人以指牵其颐, 以渐推之则复入”;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中记载了筋骨并治的重要性, 并对髋关节、 肩关节等关节脱位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总结[11]。

正骨十四法是基于上述中医对骨折的认识与理解, 结合发展数千年而形成的中医正骨手法, 在恢复解剖结构后, 联合相应的干预措施, 能够加速肿胀消退, 改善患者疼痛症状。

中药外敷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 将药物制成膏剂敷贴于患处, 在热力效应影响下, 达到舒经活络、 活血化瘀的目的[12-14]。

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中药外敷的记载, 《灵枢》 《肘后备急方》亦有中药外敷治疗的成功案例及经典方[15]。

舒筋定痛散中的血竭具有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之功, 是治疗跌打损伤的要药;

续断具有补益肝肾、 接骨续筋之效[16];

艾叶具有温经活血、 祛寒止痛之功;
细辛具有祛风止痛、 解表散寒之效;

乳香具有行气活血、 消肿生肌之功, 与没药联合应用可强化活血化瘀之效[17];

红花具有舒经活络、 消肿止痛之功,是活血化瘀的要药[18];

川芎具有行气活血之效;
土鳖虫具有消肿止痛、 舒经活络之功;

伸筋草具有祛风湿、 续筋骨之效;

豨莶草具有通经络、 利关节之功;

桑枝具有通利关节之效;

桂枝具有温经散寒之功;

络石藤具有消肿止痛之效;

海风藤具有止痛化瘀、 祛风除湿之功;

川椒具有温中止痛之效;

全方合用共奏行气活血、 舒经活络之功。

本研究将舒筋定痛散与正骨十四法联合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结果显示, 采用正骨十四法联合舒筋定痛散外敷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功能训练开始时间、 肿胀消退时间、 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单纯采用正骨十四法治疗的对照组, 腕关节旋前、 旋后、 掌屈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可见, 与单纯应用正骨十四法相比, 正骨十四法联合舒筋定痛散外敷可明显改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

但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 与上述结果不一致, 考虑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综上所述, 正骨十四法联合舒筋定痛散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可有效促进肿胀消退, 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改善腕关节活动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正骨桡骨腕关节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中医正骨(2022年3期)2022-06-23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年2期)2022-04-23惯量主轴在桡骨粗隆精确定位中的应用研究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22年2期)2022-04-22图说文萃报·周五版(2021年39期)2021-10-18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健康之家(2021年19期)2021-05-23人工桡骨头置换联合改良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研究及对骨折愈合、骨代谢指标的影响中华养生保健(2021年18期)2021-02-13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医学概论(2021年19期)2021-01-211.5T与3.0T核磁共振对腕关节软组织损伤影像诊断探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17期)2020-07-20桡骨头骨折治疗要点健康之家(2020年15期)2020-05-08腕部外伤别只看骨折不看脱位现代养生·下半月(2019年9期)2019-11-12

推荐访问:桡骨 正骨 外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