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青少年学习观的特点及成因:基于13所大中院校的调查
■ 欧贤才,段元花,孟祥辉
(1.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商学部,广西 南宁 530007;
2.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学前师范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3.宁波工程学院理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有关学生对上学读书和学习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一直备受关注。这些基本问题包括“知识是否能改变命运,上学读书有没有用,上学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好学生’,学习成就取决于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等,统称为学习观(或读书观)。学习观是人们对上学接受教育和进行知识学习的基本问题的一般性认识和看法,这些基本问题涉及上学读书和学习活动的价值性、效用性、目的性、评价标准、动力来源等方面。学习观决定学生读书学习的目标、方向和动力,对青少年学生的求学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成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发展、互联网极大普及、知识爆炸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时代”,教师和学生的教育观念、工作方式以及学习环境、教学模式和教学角色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学习观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改变青少年学生消极的学习观,引导和培育他们积极的学习观,促进有效学习。本研究对高中、高职、本科三个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的学习观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以期全面深入地了解新时期我国青少年的学习观特点。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向广西13所大中院校在校学生发放问卷2651份,回收2324份,有效问卷2035份,有效率为87.6%。其中,“双一流”高校1所,共208人(10.2%);
普通公办本科院校3所,民办本科院校2所,共854人(42.0%);
高职院校3所,共483人(23.7%);
高中4所,共490人(24.1%)。男生874人(42.9%),女生1094人(53.8%),未填写性别信息者67人(3.3%);
生源地中,农村 1152人(56.6%),县城 457人(22.5%),城市 375人(18.4%),未填写家庭所在地信息者51人(2.5%)。
(二)调查问卷及调查方法
调查工具为自编的《大中学生学习观调查问卷》,包括知识价值观、读书效用观、求学动机、学习成就定向和学习成就归因等五个维度。每个维度均设计3~5个题目,题目选项分为“同意”“中立”和“不同意”三个(在统计分析中,分别对应于“认同”“中立”和“不认同”三种态度)。
按班级随机整群抽样。问卷分为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纸质版问卷由辅导员、班主任或班干在教室现场统一发放和当场回收。电子版问卷一部分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平台让全班学生统一登录填写,另一部分在学校计算机机房统一发送Excel格式的问卷进行填写和回收。所有问卷都是匿名填写。
(一)知识价值观:知识边缘化倾向
知识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知识的重要性和意义的一般性认识和看法。调查显示,对于“有知识不如有钱”“有知识不如有关系”“学得好不如嫁得好”“拥有高学历不如拥有好背景”等关于知识价值边缘化的四个题目,认同的比例都在20%左右(介于16%~25%),不认同的比例都在40%左右(介于36%~51%)。此外,在所有知识价值边缘化题目上,男生认同的比例都高于女生认同的比例;
本科生认同比例最低,高职生认同比例最高,高中生认同比例居中。这表明,部分青少年学生存在知识价值边缘化倾向,即认为知识的重要性不如金钱、关系、婚姻和家庭背景等非知识因素的重要性。
(二)求学动机:个人实用主义倾向
求学动机是指推动人们上学读书和学习趋向特定目标的内在动力。调查显示,在国家主义(以“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为读书的首要目的)求学动机上,认同“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建设祖国和服务社会”的比例约40%,但对此否定的比例只有15%左右,中立者则约45%。在个人实用主义求学动机上,认同“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到好工作”的比例高达57%,不认同的比例只有16%;
认同“上学读书是为了在社会上出人头地”的比例达到40%,不认同的比例只有23%。以上结果说明,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动机呈现出明显的个人化和实用化特点,即上学读书的需求和目的变得更为“现实”,但同时大多数学生并未否定为服务国家和社会而读书的求学动机。
(三)读书效用观:“读书无用论”退潮
“读书无用论”是指人们基于教育投入与回报的对比权衡之后认为读书收益过低或不值得的看法。“读书无用论”自20世纪**后期开始,到本世纪初已发展为“第三次社会思潮”,并被一些学者冠之以“新读书无用论”[1]。本次调查显示,不论是对“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还是对“读大学也不能一定找到好工作”,或是对“读大学浪费金钱或浪费青春”,认同“读书无用”的比例都不到10%,而认同“读书有用”的比例则高达近70%~80%。这说明总体上多数青少年学生认同“读书有用”,持“读书无用论”者只是少数,这与一些学者认为“读书无用论”流行的观点不符。值得注意的是,“读书无用论”的消退与上文提到的知识价值边缘化倾向并不矛盾。在本研究中,读书效用观反映的是学生对读书本身带来的经济收益以及读书对个人前途的作用的评价,它并不和家庭地位、社会关系等社会背景因素比较,因而是一种“绝对价值评价”;
而知识价值观边缘化倾向反映的是学生将知识的价值与各种社会背景因素的作用相比较之后的结果,因而是一种“相对价值评价”。当我们将读书效用和知识价值统合为“知识文化价值”时,以上结果表明,知识文化的绝对价值在当前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并没有被动摇(“读书无用论”认可度低),但是其相对价值(与各种社会背景因素比较)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被削弱的倾向(知识边缘化倾向)。
(四)学习成就定向:“唯分数论”消退
学习成就定向即“学习成就目标定向”,是指人们确定学习应达到的目标状态并以之指导自己的学习活动的心理过程。调查结果显示,不论是实践动手能力还是综合素质、身心健康或是创造力,都有超过60%的学生认为它们比学习成绩更重要,而认为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比例都不到10%。此外,认同以学习成绩好坏作为“好学生”标准的人数比例只有6.3%。这表明,多数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就目标是“素质定向”的,而不是“分数定向”的,“唯分数论”者只是少数,这与社会上过分渲染的青少年学生“唯分数论”严重的情况不符。
(五)学习成就归因:“自我决定论”倾向
学习成就归因是人们关于学业成就的影响和决定因素的推断,通常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两种。调查结果显示,认同“学习好坏关键是在学生而不是老师”的比例约为45%,不认同的比例约为25%;
认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比例约为20%,不认同的比例约为41%。对“学习主要靠自学而不是老师教”的认同比例相近,均为33%左右。这表明,当前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就归因主要为内归因,即“自我决定论”倾向。
(一)“关系文化+网络媒体负面报道”强化知识价值边缘化
本研究显示,首先,我国部分青少年存在知识价值边缘化的倾向,即认为知识的重要性不如金钱、关系、婚姻和背景等其他社会因素的重要性。袁海军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效益准则渗透到知识文化的各个领域,知识围绕经济活动运转,与经济无关的知识(如部分科学和人文知识)受到了冷落,导致知识价值边缘化[2]。其次,我国社会各领域长期受“请客送礼”“拉人情找关系”“靠社会背景”等人情关系文化的影响,包括学习、就业、为官、经商等领域,不少青少年对这一文化从小就耳濡目染,因而容易产生知识价值边缘化倾向。最后,现代网络媒体对依靠金钱、关系、背景解决问题或成功成名的新闻案例的过度渲染和“过度消费”,放大了人情关系等社会背景因素对人们社会成就的影响作用,无形中弱化了知识的价值和作用。
(二)就业压力催生个人实用主义求学动机
本研究发现,当前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表现出个人实用主义的求学动机。这一结论与已有的多项研究结果[3-6]相符。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使现代青少年学生的个人生存危机感陡增,他们更加关注个人的前途命运、家境改变等现实问题,因而个人实用主义的求学动机突出。个人实用主义的求学动机可能会妨碍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他们明确具体的求学动机和职业发展目标。值得指出的是,对很多青少年学生来说,个人实用主义的求学动机并不意味着与以爱国和奉献为核心的国家主义求学动机相矛盾,因为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有机结合的。因此,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上,我们不能只强调国家民族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的落后与危机,而应同时展现我国当前科技和经济发展给青少年提供的广阔平台,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自我实现,引导他们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相融合。
(三)现代城市社会融入需要引发“读书无用论”退潮
目前教育界和学界对“读书无用论”现象还存在争议,有些学者认为是真命题[7],而有些学者则认为是伪命题[8-9]。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学生中持“读书无用论”者不到10%,而反对“读书无用论”的比例则高达70%~80%,即“读书无用论”并非普遍现象,这一结论与已有多项调查研究[10-12]结论相符。如果说“读书无用论”是过去的一种社会思潮,那么这种思潮在当今时代已经逐渐退潮,人们应重新审视“读书无用论”。
首先,在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全面渗透的当今时代,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青少年,他们都发现自己的生活、学习、出行、购物、交友、娱乐等方面都与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密切相关,也深刻认识到没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就无法跟上时代潮流。因此,上学读书作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的必要和主要途径,其价值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少年向往和渴望融入城市生活,但他们深知只有具备较高的教育文化水平,才能在城市里生存和发展,才能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最后,那些农村出身的大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都没有再回到农村务农,而是留在城市里并有着比较“体面”的工作和身份,而那些知识和文化较低的农村青年则多数很难在城市里立足,这一客观事实给农村青少年带来的直观感受就是,“多读书,有知识,才能成为城市人”,因而“读书无用论”难以得到认同。
此外,少数学生持有“读书无用论”的看法并非真的认为读书无用,而更多的是一种心理防御,即把“读书无用论”当作是逃避某种困难或挫折的“借口”,以维护自尊。例如,有研究发现,家庭经济越困难的学生越可能形成“读书无用论”的思想[13],那些厌学、学习成绩差、升学无望[14]或就业压力大[15]的学生更倾向于认同“读书无用论”。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读书无用论”并非是他们的原生观念,而更多的是他们感觉自己“考不上、学不好、找不着工作”之后的阿Q精神产物,是“读书无望论”的衍生物。
(四)分数压力及多元评价理念抑制“唯分数论”流行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我国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方面的批判对象之一就是“唯分数论”,以致社会上形成了我国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唯分数论”的假象。但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就目标多为“素质定向”型,即把综合素质、创造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置于学习成绩之上,“唯分数论”并非普遍现象。李业杰和徐晓君[16]的调查也发现,70%的“90后”大学生认为“分数尽力争取就行,没必要过分看重”,只有17%的人十分看重成绩。实际上,分数对于很多学生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好成绩是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来源,另一方面好成绩和高分数又意味着更多的投入、更少的自由以及更大的压力,因而在情感上又本能地对分数产生排斥感,导致“唯分数论”难以得到普遍认同。其次,近年来,我国在招生录取上改变以往片面看重成绩的做法,改以实施等级评分制、综合素质评价、自主招生、考核制等侧重综合素质评价的考核录取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唯分数论”观念。
(五)网络自学模式强化“自我决定论”倾向
本研究发现,当前青少年学生对学习成就的归因主要是内归因,即认为学习成就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因素以及个人的努力(“自我决定论”),这一结论与其他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例如,魏秀超[17]的调查发现,高中生对语文、英语、数学的学习归因都主要是内归因。在成才影响因素方面,郭文文[18]、白杨青[19]的研究发现,大部分高中生和大学生都做内归因。学习成就的“自我决定论”倾向一方面源于人们朴素的内因决定论观点,即认为个人的命运由个人主宰,另一方面和近年来兴起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有关。在网络时代,知识和信息的来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本、老师和教辅资料,互联网提供了几乎无所不包的教学资源,甚至要多于学校和教材提供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习上对老师的依赖明显降低;
老师和师生之间的教学角色也不再是单纯的你教我学,更多的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学”或“学生自学后老师点评指导”等自学模式,例如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慕课、网络自主学习、自适应学习等现代自学模式的发展,这些自学模式对青少年学习成就的“自我决定论”起到了强化作用。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学习观呈现出一些与传统认识不同的新特点,其中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有关部门需加强教育和引导,培养青少年学生积极的学习观。
(一)利用网络媒体宣传主流的知识价值观
当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手机的网络新媒体已成为主流媒体,它们对大众文化和价值观具有“第一影响力”[20]。针对部分青少年存在知识价值观边缘化的倾向,网络媒体要扛起宣传主流价值观的大旗,更多地宣传依靠自身知识和技能获得成功的典型人物事迹,使青少年坚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
反之,不应过分渲染通过金钱、关系、人情等背景因素获得社会成就的事例,因为这些事例会对青少年的知识边缘化倾向产生暗示和示范作用。
(二)改变传统的青少年民族危机感教育模式
以往关于青少年民族危机感的教育模式,主要围绕中华民族被侵略和被分裂的屈辱和危亡历史展开,但处于和平年代的青少年缺少与这些历史有关的亲身经历和直观感受,因而难以形成深刻持久和迫切的民族危机感。对此,我们要与时俱进地转变传统的民族危机感教育模式,基于当前国情,突出我国在现代科学文化和技术方面的落后与危机(如科技上被国外“卡脖子”),激发现代民族危机感和个人责任感,增强青少年为振兴国家民族的未来而努力学习的求学动机。
(三)探索青少年学习观的综合教育法
过去有关青少年学习观的教育存在内容零散、主体和方法单一等不足,其教育效果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因而需要实施综合性的教育,即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动员多方教育主体,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对青少年的学习观进行引导和教育。具体来说,除了专门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德育课、思政课以及主题教育活动等)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外,还应在班级活动、专业课堂思政、实习实践教学活动、劳动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融入青少年学习观的教育。
(四)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催生了青少年学生消极片面的学习观(如“唯分数论”),因而需持续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例如,改革行政体制,缩小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福利待遇差异,增加职业技能突出但学历较低的高级技工人才的阶层上升机会[21]。再如,改变“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招考模式,探索多次考试、综合素质考核等新方法,引导学生树立以综合素质为导向的学习和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读书无用边缘化归因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22年6期)2022-06-05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新世纪智能(教师)(2020年2期)2020-05-22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作文中学版(2019年1期)2019-01-14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年1期)2018-05-10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数学大世界(2017年31期)2017-12-19被边缘化的节能司?能源(2016年2期)2016-12-01不是读书无用 而是你无用时代人物(2016年5期)2016-06-22关于文学边缘化的不同看法文学自由谈(2016年3期)2016-06-15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党建文汇·上(2016年5期)2016-05-14农民工陷于“双重边缘化”困境中国发展观察(2014年2期)2014-07-10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饲料行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成因及解决对策2024-08-26
- 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6篇2022-08-20
- 新时期科技管理机制创新10篇2022-08-29
- 2022年度党员干部“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研讨发言【优秀范文】2022-09-24
- 新时期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有效途径2022-10-10
- 新时期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有效途径(2022年)2022-10-10
- 2023关于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治理逻辑思考与探索【精选推荐】2024-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