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党的领导”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23 17:45:05 来源:网友投稿

王 悦

(大连财经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为全面坚持和贯彻党的领导,同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1年10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了《“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强调要在大中小学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教育,将“党的领导”教育融入教学内容中,进一步深化青年对党的领导的认知和认同,强化青年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首次就“党的领导”相关内容一体化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作出的整体设计,从政策上支持和保证了“党的领导”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开展,也引起了各高校的广泛重视。

(一)“党的领导”地位决定必须在高校加强相关教育

回首百年,历史和现实都在向我们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中,我们创造并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这其中的根本保证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只有坚持和贯彻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我国国家治理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行稳致远。因此,必须全面坚持和贯彻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好和巩固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大中小学尤其是大学必须重视起来,在课程中加强相关教育,使学生对党的领导形成正确的认识,增强认同感,自觉拥护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在党的领导下,自觉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二)高校思政课有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责任

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立德树人、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对于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这关键,就是要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而思政课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它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其作用不可替代。高校思政课所涵盖的课程在内容上有所不同,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每门课程都与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紧密相关,与党的方针政策、“党的领导”教育也高度相融相通,用“党的领导”相关内容教育青年大学生,是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核心内容,也是大学生信任和认同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因此,讲好思政课,将“党的领导”教育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学,对于教师来说,责任重大。

(一)融入内容缺乏深度、系统性、灵活性

当前,“党的领导”教育与思政课相融合是大中小学课程均有涉及的内容,每个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学生在不同阶段都接受了“党的领导”教育。进入大学,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有所提高,应该接受更高、更深、更广的知识和教育,“党的领导”教育也应如此。但部分高校思政课“党的领导”教育内容大多是对以往所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并没有很好地从更深层次逻辑来阐述“党的领导”相关内容,并且与课程内容结合得不够全面、系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尽管教师会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扩展相关知识,但缺少系统地培训、研究,容易出现生搬硬套、内容浅显零散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学生对于“党的领导”相关内容掌握得不全面、不系统、不透彻,不能深入理解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最终无益于青年大学生对党的领导的认同和践行。

(二)融入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

在授课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除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外,教学方法也是产生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政课相较于一些专业课来说,内容不难,但要真正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思政教师下功夫去琢磨、探索。当前,一些教师由于授课任务比较繁重,没有过多的时间用来完善教学设计,因此,在将“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时,仍然以传统讲授法为主,多采用一言堂、填鸭式等授课模式,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学生在这种被动接受“党的领导”教育的情况下,参与度降低,认为课程枯燥乏味,对思政课产生“说教性强”的刻板印象,并且不易调动学生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虽然高校思政课培养计划中加入了实践教学部分,但实际开展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开展实践教学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条件有限,内容不丰富,所以,学生积极性不高,这也使得学生对“党的领导”感受不深刻、使命感不强烈。

探究“融入”的路径,最重要的是要清楚到底“融入”的内容是什么,让学生能够从中领悟到什么。简单来说,“融入”的主要内容包括党的领导“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让学生真正从思政课的学习中深化对“党的领导”的认知和认同,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这里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法两方面入手,探究“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其中的现实路径。

(一)从教学内容探究“融入”路径

第一,系统阐述“党的领导”深层次逻辑。

大学阶段,“党的领导”教育内容要有一定深度,因此,思政课教学中要系统阐述“党的领导”蕴含的深层次逻辑。

一是要系统阐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要讲清楚“党的领导”为什么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涉及“党的领导”教育相对较多,但教材内容有限,更多还是需要教师系统地讲授和引导。例如,为什么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中国的出路,最终却纷纷以失败告终,而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成功的唯一政党。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章节开始前对党带领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进行承前启后式的逻辑梳理;
同时,还要系统阐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从“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脱贫攻坚战胜利”,充分说明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党的领导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讲授过程中,无论是党的奋斗历程还是伟大成就,都要深入挖掘“党的领导”相关内容,避免教学内容浅显和零散,使学生能够对“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有深刻的把握和理解,真正认识到为什么要坚定“党的领导”。

二是将党的宝贵经验融入课程内容中。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将党的宝贵经验凝练为“十个坚持”,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如在“十个坚持”中,“敢于斗争”不仅指在革命斗争中不怕牺牲、永不退缩,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也要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战胜一切困难。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将党的宝贵经验融入在史实、案例中,更具有一定说服力,有利于学生对“党的领导”有更进一步的认知和认同,并将思想转化为行动,践行于学习、生活乃至民族复兴伟业的建设中。

第二,讲好“党的领导”史实故事。

理论的堆砌会使教学内容变得枯燥、生硬,学生难以“共情”。一堂生动有趣的思政课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讲案例、讲故事,这也是便于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关键途径,“党的领导”教育更是如此。“党的领导”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党史事件、党史人物事迹来激励和感召大学生。例如,《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二章“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可插入党史人物如陈树湘、杨靖宇、江姐的英雄事迹并与理想信念有机融合,进一步说明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不抛弃不放弃,带领全国人民走向成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三章“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中可讲述从革命、建设到改革的相关党史故事来阐述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从精神层面强调为什么要坚定党的领导。这些案例或故事更能够让学生受到触动,并进一步增强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从而迸发出投身于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激情和能量。

(二)从教学方法探究“融入”路径

第一,增加丰富多样的融入方法。

“党的领导”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时,教师不应拘泥于传统单一的讲授法,而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增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翻转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中更多的是作为一名引导者,抛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交流讨论,最终形成演讲、情景剧等形式的成果展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例如,以小组为单位,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题进行探究,学生可以选择任一角度展开学习与讨论,所搜集的资料不局限于文献、视频,最后将讨论结果汇总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教师作出点评与总结。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习意愿更加强烈,参与度提高,同时会对自己参与讨论的话题内容记忆深刻,更加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云课堂、网络教学平台等,分享“党的领导”教育融入教学内容的相关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第二,发挥实践教学载体作用。

当前,实践教学已成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途径之一。“党的领导”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更离不开发挥实践教学载体作用,使学生更加近距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一方面,可以开展“党史知识竞赛”“红色文化经典诵读”等活动,让“党的领导”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观党史馆、国史馆、烈士纪念馆、革命博物馆等红色基地,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进而从中获取奋勇前进的动力和力量。

此外,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既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注重理论研究来提升业务能力,避免生搬硬套和照本宣科;
也要及时掌握社会热点,实现社会热点、“党的领导”教育、课程内容三者的有机融合,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正确分析与判断有利于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的言行。同时,还要加强相关培训、开展集体备课。教师通过培训、集体备课可以交流分享“融入”思路,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在共同探讨中形成系统完整的融入方案。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我们必须要全面坚持和贯彻党的领导。高校思政课必须担负起“党的领导”教育的重任,不断探究“党的领导”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党的领导教学内容思政坚持党的领导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年2期)2021-08-30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人大建设(2017年11期)2017-04-20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2期)2017-01-15“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中学历史教学(2016年4期)2016-11-11“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12期)2015-11-11

推荐访问:路径 融入 课教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