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试论标准化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9-23 15:45:05 来源:网友投稿

汪树涛

(安徽省阜南县实验中学,安徽 阜南 236300)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要引入灵活多样的标准化情境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积极性,丰富和充实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标准化情境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互与沟通,培养学生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和能力,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在高中化学的标准化情境教学之中要以实际为主,紧紧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合理创建标准化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主体角色和地位,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标准化情境之中培养积极思维。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高中化学的标准化情境教学,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沉浸于标准化情境和场景之中,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和思考,完全打开学生的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产生“我想学”的积极心理和情绪。

(三)突破知识重难点

标准化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的应用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创设科学合理的标准化情境,选取适宜设计标准化情境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体会高中化学知识的重难点,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获得对知识的体悟和理解。

(一)运用生活化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倡导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以学生既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激活学生的既有生活经验和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思考和探究,较好地实现高中化学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提升高中化学标准化情境教学的效果。

鲁教版高中化学“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以84 消毒液为例”,结合这个微项目教学目标和学生既有的知识经验,在学生基本了解电解质相关反应的前提下,基于学生的具体学情设计生活化情境,通过情境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含氯消毒剂的性质,并从生活化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化学问题,明晰消毒剂实际上就是运用了氯气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原理,让学生养成正确使用含氯消毒剂的意识和认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生成。

在生活化情境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幻灯片展示2020 年春节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来袭时的场景,抛出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情境,告知学生这种病毒与其他流感病毒对人体健康均会带来威胁,相关研究发现含氯消毒剂是消杀这些流感病毒的有力武器。由此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课题研究作好铺垫。继而,教师出示市场上几种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并让学生拿出课前预先准备好的84 消毒液,设计相关教学活动。

活动一:了解物质的性质

观察84 消毒液包装上的信息,包括84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了解84 消毒液的物理性质,从基本的物理性质进行宏观辨析,与学生的认知过程和生活经验相契合。并让学生动手操作,取1 滴管84 消毒液于一支试管之中,调动自己的感官进行思考,初步形成物质性质认识的模型。

活动二:解读84 消毒液的使用说明

教师让学生观察84 消毒液产品说明的相关图示,从84 消毒液上的标签解读入手,让学生认真阅读并思考自己使用84 消毒液时出现的问题,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之中,通过组间交流进行逐条解释,体会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三:探究84 消毒液的化学性质

在学生了解84 消毒液的成分、使用常识之后,预测次氯酸钠的化学性质,通过组内充分探讨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次氯酸钠的化学性质,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证据推理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实验中思考84 消毒液的化学性质,对实验过程产生的现象冲突进行充分思考与交流,并可以尝试提出其他的实验设计方案,从而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升自己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84 消毒液的使用原理与生活中使用的漂白粉的使用原理,以生活化情境素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并向学生提问:“既然次氯酸钠有漂白作用,为何在使用时不直接用次氯酸溶液反而用次氯酸钠溶液呢?”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实际生活中的困惑,认识到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碱性和不稳定性的重要性质。

活动四:注重细节,把握84 消毒液的注意事项

教师出示相关新闻链接,让学生观看84 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的视频,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思考和分析其原因,并对84 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使人中毒这一现象进行解释,通过使用说明中的各种注意事项与次氯酸钠的性质建立关联,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观察和分析实际生活现象,思考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化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分析能力和证据推理能力。最后,让学生在课后自制家用消毒剂的使用手册,熟悉并演示消毒液的使用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不当使用的后果,向公众传递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

(二)利用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实验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更是连接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对于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科学素养有重要作用。教师要合理运用标准化实验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实验设计、准备和实施过程之中,在可视化的情境中增进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从宏观现象中探察其微观本质,提高学生的宏微转化应用意识和能力,生成高中化学相关概念,突破高中化学知识的重难点。

以鲁教版高中化学《离子共存问题》的情境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对抽象的化学知识点进行理解式记忆,教师可以精心设计相关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如设计学生熟悉的“橙汁变可乐”的趣味性实验,将100mlFeCl3溶液倒入可乐瓶、100mlKI 溶液倒入雪碧瓶,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充满兴趣地进入到高中化学课堂学习之中。在《离子共存》的化学课堂中,让学生开展实验:取少量“橙汁”(FeCl3溶液)于试管之中,滴加KSCN 溶液,观察溶液变为红色。再取少量“可乐”(I2溶液)于试管之中,滴加淀粉溶液,观察溶液变为蓝色。学生思考后对这一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可以用KSCN 溶液检验Fe3+离子,用淀粉溶液检验I2。继而,教师再取少量“可乐”于试管之中,逐滴加水,观察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棕黄色、黄色,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思考,得出结论:溶液的浓度不同则颜色也不尽相同。通过上述实验可以让学生通过宏观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并加以验证,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

又如:在鲁教版高中化学“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之中,学生在真实情境的实验之中进行探究和实践,观察并思考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及其化学本质,探入到化学知识的深层,而非浅层次的知识学习和理解。考虑到盐类水解的应用知识点原理性强、抽象性强,对此可以设计探究性实验,让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考察,包括配制或贮存易水解的盐溶液、物质的提纯、盐溶液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判断盐溶液蒸干灼烧后的产物等,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实验教学效果。在《油脂的皂化反应》实验情境教学之中,要从有机化合物及其性质的角度分析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合成油脂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在生活中妥善保存和合理使用常见有机化学品。教师首先制作微课,让学生通过微课拓展自己的视野,了解化学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布置学生任务,让学生分组查阅资料,根据皂化值计算30ml或15g 油脂消耗NaOH 的量,在实验课中讲解实验原理,并向学生仔细讲解本次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使学生把握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思考实验中加入乙醇的目的及实验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的作用,并将肥皂与合成洗涤剂进行比较,最后进行分组实验展示,填写实验报告。

(三)创设主题式情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真实的主题化情境对于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要结合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创设丰富多样的主题式情境,并注重主题情境与实际生活的链接,增强学生的宏微辨识、变化与平衡、证据与模型等核心素养。

在学习《硅无机非金属材料》之中,教师可以开展基于“工业生产”的主题式情境教学,由学生感兴趣的新兴科技5G 引入主题内容SiO2,让学生接触和认识到科技前沿技术——人体芯片,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化学探究兴趣和热情,继而通过问题质疑和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主题活动一中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提取信息,通过图片中展示的自然界中硅和SiO2的结构示意图,思考硅的存在形式及SiO2的结构;
在主题活动二中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现象预测SiO2的物理性质,并在实物展示中探究SiO2的物理性质;
在主题活动三中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盛有碱液的试剂瓶瓶塞,让学生观察比较NaOH 和KOH 等盛有碱性的试剂瓶,探究SiO2的化学性质;
在主题活动四中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雕花玻璃工艺,以图片展示精美的雕花玻璃,并向学生提问:“含SiO2的玻璃试剂瓶能保存氢氟酸吗?”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SiO2与HF 发生反应的特性,了解硅酸制备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在主题式情境中逐渐由感性经验过渡到理性分析之中,增进对高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和体悟。最后,在迁移应用的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思考是否能用SiO2和水来制取,了解H2SiO3的性质及实验室制备方法,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并总结规律之后,将知识迁移和应用于实际之中,思考 H2SiO3及 SiO2的用途。

(四)运用可视化的多媒体,构建真实可视化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情境教学方法,通过直观可视的多媒体教学能够给予学生更为多样化的感官刺激,让学生快速沉浸到多媒体情境之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以学习鲁教版高中化学《化学电源》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儿时的各种玩具,如:芭比娃娃、变形金刚、汽车等,快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紧接着教师以“汽车”为例引导学生进入到新课之中,向学生提问:“汽车玩具中的电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汽车玩具中有五号电池或纽扣电池。”教师再次发问:“那当这个汽车玩具的电量用完之后,还想玩,应当怎么办呢?”学生回答:“换电池。”教师进一步抛出问题:“是的,换电池。然而哪些电池只能用一次,没电了就不能再用了呢?”引导学生观察一次电池,并对五号电池进行动手实验,了解五号电池的内部构成,包括金属帽、密封塑料、糊状电解质、去极化混合物、碳电极、锌筒等,知道五号电池的正负电极,并能够写出五号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方程式。通过上述多媒体标准化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深入探索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综上所述,标准化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要以实际为主,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教学活动顺序更加科学合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高中化学知识关键点,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突破高中化学知识的重难点,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猜你喜欢消毒液高中化学标准化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标准化简述口腔护理用品工业(2021年4期)2021-11-0284消毒液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20年6期)2020-07-25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20年2期)2020-04-21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可加消毒液的拖把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6年6期)2016-08-19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年31期)2015-12-20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汽车维修与保养(2015年8期)2015-04-1784消毒液的安全使用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5年5期)2015-02-28

推荐访问:情境 标准化 试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