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普通农业院校学生创业意识问卷调查及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3-09-23 09:20:07 来源:网友投稿

杨蕊 廖春超 张汶 王孟雪 王玉风 张翼飞 王宁 于立红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兴起,“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全国大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双创”的浪潮中。本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对普通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意识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大学生在创业意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国家相关创业政策的了解并不清晰、没有明确的创业榜样和创业目标、缺乏创业能力与经验等。因此,为大学生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为高校政府开展及扶持高校大学创新创业方面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
创业意识;
创业政策;
创业教育

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竞争压力有增无减,创业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毕业时的一种取舍。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学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笔者对所在学校的学生做了一个调查。本次调查采用的方式为问卷填写形式,收到问卷数为1242份,其中男生592人,占47.67%;
女生650人,占52.33%。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为大一到大四的大学生,专业类别主要侧重于农学,理、文以及工类,其中农学类占86.96%。

一、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的个人特性

调查问卷从两方面进行个人特性调查,喜欢挑战的调查人数为511人,占41.14%;
追求安稳的调查人数为731人,占58.86%。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个人特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性格的不同会影响到大学生毕业后选择是否创业。如图1。

(二)大学生的家庭及消费情况

对大学生部分家庭情况调查中结果显示,家庭职业背景中农民为502人,占40.82%;
打工382人,占30.76%;
事业单位252人,占20.29%;
自家企业106人,仅占8.53%,如图2。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也会影响个人的消费情况,生活费全部来源于家庭的为907人,占73.03%;
全部来源于打工收入的为29人,仅占2.33%;
而来源于两者的为306人,占26.64%,如图3。并且这些家庭,居住在农村的占56.92%,居住在城市占40.82%,长三角和珠三角总占189%,如图4。住所地址的不同,会使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产生差异,从而影响大学生决定毕业后是否创业[1]。影响大学生毕业后决定是否创业不仅仅是由家庭情况所决定的。在调查家庭及亲属中是否有创业者中显示,家庭及亲属中有创业者为485人,仅占总体的39.05%,如图5。这一方面也会使大学生对创业产生不同的认识,进而影响其最终的创业决定。

(三)大学生活经历

在大学生学校生活调查中,参加过社团活动的大学生有1031人,占83.01%;
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有998人,占80.35%;
有打工经历的大学生812人,占65.38%如图6。他们参加社会实践都是想从其中获得一些可以提高自己能力的本领,为未来自己的生活能有所帮助。调查中,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能力的大学生占54.67%,为了增加收入的大学生占33.33%,可见有将近一半的人是为了提升自己,如图7所示。

(四)对创业的理解

我们在大学期间,学校都会组织学习与创业相关的课程、培训等活动来增加我们对创业相关知识的认识,提高我们对创业的激情。调查数据显示,参加过创业相关课程的大学生有870人,占70.05%;
在学校参加过相关创业培训的大学生有776人,占62.48%;
参加过创业比赛的大学生有521人,占41.95%。在调查的成员中大部分同学有相关创业知识的学习,但亲身实践的人数在调查人数中只占不到1/2,其中只有3357%的成员有创业榜样,有6643%的成员没有创业榜样,如图8。“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榜样会给我们带来我们想象不到的巨大力量。

(五)未来就业选择

在调查中,多数学生选择大学毕业后稳定就业,而非直接创业。根据是否了解国家相关创业政策的调查中,有51.93%的学生了解一些,只有19.57%的大学生了解的比较全面。这就影响着大学生毕业后的选择,其中想要稳定工作的学生有804人,占64.73%;
只有3.06%的学生表示在毕业后马上创业;
有32.21%学生先就业后创业,如图9、图10。

二、当代大学生在创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对国家相关创业政策的了解不清晰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代社会重大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一些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2]。据调查,仅有近1/5的学生对国家政策了解较为清楚,这使得大部分学生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在创业过程中也难以得到国家和社会资金的援助[3]。当我们在对国家扶持政策了解清晰的情况下,会极大地减少我们创业的困难,缩短我们的创业时间。因此,创业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

(二)没有明确的创业榜样和创业目标

数据显示,超过3/5的学生选择了稳定的工作,少部分选择了创业,将近3/5的学生没有任何尝试,也没有参加过创业活动,从而造成创业困难和失败。由于当代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少,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中,由于目标不明确或过大导致创业项目与社会脱节,最终没有取得理想成绩。

(三)缺乏创业能力与经验[4]

近3/5的学生没有创业的尝试和经历,近3/10的学生没有学习过与创业有关的内容。当代大学生由于很少有机会到社会上去学习,很难和社会接轨,缺乏创业能力与经验,不敢尝试创业。

三、建议

(1)我们大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能力和修养。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加强自我的修养意识,迅速提升自己。

(2)找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创业,一起学习,一起拼搏。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发挥各自的特长,弥补各自的不足,打造一个互补的创业团队。在创业过程中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建立正确的战略决策,避免不必要的错误为创业带来的伤害。

(3)了解国家有关创业政策,寻求社会帮助。资金问题是困扰当代大学生创业的问题之一,在创业过程中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流动,可能会造成经营困难的情况。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对于创业者来说是有益无害的,现在社会上对大学生创业有许多优惠政策,从而减少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困难,最大限度地实现创业梦想。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思维,激发创新性思维,提高创业能力和意识,对大学生步入社会具有很大的意义。创业意识决定大学生创业是否成功,因此,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的提高、专业领域知识的培养以及加强对社会上新鲜事物的认识要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社会迫切需要创新人才,改變思维方式,激发创业激情。

参考文献:

[1]杨晶.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2]顾璕佶.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及促进对策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3]张金体,周峰,王言.大学生创业认识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40):3738.

[4]廖鹏,钟洪英,李鹤展,等.广东省不同学科类型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以广东省9所高校为例[J].财会学习,2017(02):216217.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普通农业院校大学生‘双创’意识分析及培养的研究与实践”(SJGY20210637);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202108);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农科背景下双创教育融入农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SJGY20210636)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杨蕊(2001— ),女,山东德州人,本科生,主要从事农学研究。

*通讯作者:于立红(1978— ),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科学研究。

猜你喜欢创业意识创业教育互联网大学生微商创业与创业意识培养东方教育(2016年9期)2017-01-17岗位创业视阈下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9期)2017-01-07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推荐访问:农业院校 问卷调查 意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