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世界级优秀100m跑运动员全程节奏对比分析及训练启示

发布时间:2023-09-22 11:50:33 来源:网友投稿

仇周亮,郭茂星

(上海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上海 200093)

100 m跑是田径比赛中最激烈的项目之一,2009年牙买加100m跑运动员博尔特将世界纪录定格在9.58s,学者对其技术动作展开了广泛研究。然而,博尔特身高有196cm,体重达93kg,最大步幅达2.8m以上,平均步长为2.44m左右,百米步数为41步。这一系列的惊人数据,导致针对博尔特的研究很难具有普适性。目前,我国100m跑名将苏炳添以172cm的身高,创造了9.83s的100m跑成绩。这一突破黄种人极限的速度,使苏炳添再次成为100m跑研究的焦点。当然,任何一名运动员的成功,首先基于其个体因素,但同时也离不开运动的内在规律和必然特征。苏炳添曾指出:兰迪·亨廷顿和拉纳·莱德都是典型的“科研型教练”,他们的整体训练思路都是以“冠军模型”为指导的。因此,对世界级优秀100m跑运动员的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研究对象

以世界级优秀100m跑运动员全程节奏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本文数据部分来自世界田联官网平台,即2007年、2009年、201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以及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100m跑比赛的相关官方数据,另一部分数据来自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相关论文研究数据。

1.2.2 数理统计法本文运用Excel 2016和SPSS 26等定量分析工具,对选取的包括博尔特、鲍威尔在内的多名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级优秀100m跑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的部分比赛成绩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和皮尔逊相关系数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结合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2.1 世界级优秀100m跑运动员的全程分段时间数据对比分析

100 m跑全程成绩由各个分段成绩组成,分段成绩是分析运动员全程速度节奏的重要参数。表1是部分世界级优秀100m跑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的比赛数据。由表1可知,世界级优秀100m跑运动员在中后程用时均较短且最快速度均分布在50~80m处,说明这部分运动员加速能力强,持续加速的距离也长,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在后程保持高速的能力。这与国内大部分运动员的“最大速度出现在30~50m”具有显著的不同。同时,这也凸显出我国的100m跑水平处于落后局面的一个主要原因,即持续加速能力和高速保持能力比较弱。

表1 世界级优秀100m跑运动员大赛上各10m分段时间数据

表2显示,苏炳添100m跑半决赛跑出9.83s时,前30m用时3.73s、前60m用时6.29s(创世界最优)。博尔特创造100m跑9.58s的世界纪录时,其前60m成绩为6.31s(世界第二)。数据统计表明,苏炳添通过3年多(自2017年11月起师从美国兰迪教练)的技术改进,其不仅具备了良好的加速能力,更是提高了速度保持的能力,即速度耐力水平。有研究指出,中国运动员普遍存在前程加速过快、动作频率高和动作幅度偏小的特点,这种加速节奏在运动员达到最大速度后会过早出现速度衰减的现象。在对表2中苏炳添100m跑分段成绩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当其100m跑成绩为10.27s时,其前60m所用时间为6.67s,而当他的100m跑成绩突破到9.83s时,其前60m则只用了6.29s,且均在50m之后才开始接近最大速度。由此说明,100m跑运动员要想达到世界级优秀100m跑运动员的水准,必须借助足够的体能储备,努力提高持续加速和高速保持的能力。而一味地强调全力前程加速只会事倍功半,并不能提高100m跑的全程成绩。途中跑技术的合理化是实现能量节省和速度保持的基础。综合而言,苏炳添之所以能够实现速度的突破,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技术动作的优化来完成的,其中包括提高起跑及起跑后加速段的技术;
提高最大速度阶段前蹬技术效果和功率输出;
提高平均步长,延长加速段距离;
精细化全程呼吸节奏;
以及延缓终点跑 “撞线”时机等。

表2 世界级优秀100m跑运动员大赛上100m比赛的分段时间统计

2.2 世界优秀100m跑运动员的分段速度数据对比分析

表3显示,100m跑世界纪录保持者博尔特在创造世界纪录(9.58s)时有6个段落的速度都超过12m/s;
第十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m跑冠军泰森·盖伊,在其成绩达到9.85s时,有3个段落的速度超过12m/s;
其余运动员的速度均未能突破12m/s,多数处于11.6~11.9m/s;
苏炳添跑出10.27s的成绩时,其中的4个段落的速度仅处于11.24m/s,而当创造个人最好成绩9.83s时,他的最大速度达到11.6m/s,但其后程速度下降比较明显。

通过表3可以进一步看出,世界级优秀100m跑运动员后程保持速度的能力,相对于我国100m跑运动员来说优势比较明显。即使苏炳添在100m跑个人最好成绩达到9.83s时,他在70m后的速度也有明显的下降。因此,如何提高后程保持速度的能力,是目前我国100m跑运动员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表3 世界级优秀100m跑运动员大赛上各10m分段速度统计

由表4可知,除第三段落外,世界级优秀100m跑运动员总成绩与各个分段速度的相关性均很高(P<0.01)。其中,第1和第2个10m段落相关系数分别为:R1=0.73、R2=0.628,而中后程(40~90m)段落相关系数均在0.80以上,这更加充分印证了前文提到的:不仅要重视对运动员加速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应注重后程速度的保持,即加强培养运动员持续高速奔跑的能力。从分段速度之间的相关性来看,40~80m的各分段速度也呈现相关性,且相关程度很高,这说明在40~80m阶段的每10m的速度相互间的影响较大,且该段落占据了途中跑的较大比例,也成为影响全程成绩的关键段落。

表4 世界级优秀100m跑运动员各10m分段速度对总成绩及相互间的影响程度分析

2.3 对100m跑训练的启示

关于如何保持较高的后程速度,苏炳添曾在一次采访中指出:相对于起动阶段的强调后蹬,在40m之后,最新的技术更加强调摆动腿的积极主动下压回摆,因为这将有利于推动身体重心向前。研究数据也证明了苏炳添的技术改进后的变化,即着地点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着地回摆速度加快(9.094m/s),下压和蹬伸角速度分别为900.386度/s和 561.179度/s,这些均超过优秀运动员标准。随着我国塑胶跑道的普及,这一训练理念正在被逐步探索和接受。但是,由于老一代教练员多数为出身于煤渣道上的训练员,深受强调后蹬理念的影响,在训练方法和手段设计上还不适用于塑胶跑道。真正有效的百米短跑训练手段,应时刻注重“主动下压”“积极回摆”“前脚掌着地支撑”等技术细节。运动员可以借助以下4种专门性技术练习手段加强训练。

(1)半高抬腿小步跑练习:主要通过伸髋下压促进脚快速着地,积极伸髋是股后肌群参与工作的结果,这在动作幅度、肌肉工作方式等方面较接近跑的专项动作。它主要强调脚踝着地的动作与速度,与传统小步跑动作所不同的是主动“扒地”式着地技术。

(2)下压式高抬腿:主要发展大腿快速前摆、制动和快速落地的“剪绞”能力,提高途中跑大腿摆压转换速度和快速下压的技术与能力。传统高抬腿跑练习注重上摆,该练习注重快速下压大腿,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的大腿下摆速度。

(3)“扒地式”车轮跑:一种新型的短跑训练方法,要求运动员摆动腿抬高,摆至最高点快速制动,随即摆动腿积极下压的同时伸小腿做“鞭打式扒地”动作,前脚掌积极“扒地”支撑,有利于发展后群肌肉,也有利于掌握重心快速前移的技巧。

(4)直腿跑:主要发展髋部肌群力量,提高踝关节肌群弹性力量。膝关节伸直,直膝向前抬起,空中脚尖勾起。随即迅速有力下压回摆,前脚掌与地面快速接触,髋部肌群用力向前拉动身体向前,双腿交替快速“剪绞”。

本文通过对世界级优秀100m跑运动员100m跑的分段成绩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后程速度的保持能力是百米短跑制胜的关键要素。因此,100m跑运动员应注重动作技术革新,加强训练理念转变,最终实现前程加速快、能量节省多、后程速度保持能力强的训练目标。专门性技术练习手段的细化与强化是实现成绩突破的关键。这些手段更加适合于新型塑胶跑道,有利于运动员打好技术基础,提升百米短跑全程成绩。

猜你喜欢苏炳添世界级段落——苏炳添">超越伤病和年龄的“飞人”
——苏炳添青春期健康(2022年19期)2022-10-12趣味•读写练 答案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2年5期)2022-05-09中国短跑运动员苏炳添进入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9期)2021-12-26苏炳添:泥巴地里跑出的飞人十几岁(2021年34期)2021-11-23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房地产导刊(2021年8期)2021-10-13苏炳添:百米飞人 亚洲荣耀文萃报·周二版(2021年30期)2021-09-06江苏味儿的世界级宝藏华人时刊(2021年19期)2021-03-08【短文篇】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0年9期)2020-10-12心理小测试阅读(快乐英语高年级)(2020年9期)2020-01-08在世界级网红机场,买买买才是正经事意林·全彩Color(2019年7期)2019-08-13

推荐访问:运动员 启示 全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