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西汉走向盛世的历史逻辑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0:07 来源:网友投稿

吴鹏

《汉书》由东汉史学家班固及其妹妹班昭、弟子马续编撰而成,主要记载了西汉一朝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通读《汉书》,我们可以从选人用人、中央权威、基层治理三方面解读出西汉走向盛世的历史逻辑。

忠诚为先,奠基国运。新生王朝在开国初期的用人取向,代表着政权核心价值的导向,进而关系着国运兴衰的方向。据《汉书》卷三十七《季布传》,季布和弟弟丁公都是项羽手下大将。楚汉相争时,季布忠心耿耿,为项羽冲锋陷阵,多次围追堵截刘邦。丁公有次险些活捉刘邦,却在刘邦哀求下“引兵而还”,放其一马,后刘邦东山再起,最终消灭项羽。西汉开国后,刘邦不计前嫌赦免季布,让他进宫担任侍从顾问郎中;却将丁公斩首,理由是“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也”,目的是“使后为人臣无效丁公也”,告诫后世臣民要学习季布忠诚品格,不要步丁公变节后尘。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点评此事时认为刘邦“戮一人而千万人惧”,考虑问题“深且远”。正是凭借重用季布、处死丁公,刘邦将忠诚为先的用人导向牢固树立在西汉王朝基业之上,奠定汉朝绵长国运的坚实用人根基。

增强权威,打造盛世。西汉历经高祖开国拨乱反正,文景二帝休养生息后,汉武帝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敏锐地观察到国内长期经济发展掩盖下的诸侯王分离势力的抬头、富商大贾对重要行业的垄断、豪强势力对基层事务的干涉、西汉与匈奴等力量对比的变化,开始实施一系列以增强中央权威为核心的大有为改革政策。如《汉书》卷六《武帝本纪》所言,武帝刚即位就“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确立儒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独尊地位。政治上“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广开仕途,大力选拔人才;实施“推恩令”等削藩措施,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势力,稳妥解决诸侯王尾大不掉问题;设立十三部刺史,加强对地方官府的监察。经济上将冶铁、煮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收归官营,增加朝廷财政收入;设立均输官,发展长途物流;实行平准法,调节市场物价;收回地方郡国铸币权,强化朝廷对金融体系的统一管理。军事上加强直属朝廷的南军、北军建设,增强中央军事力量。对外果断改变之前的羁縻政策,开通西域,平定南越,适时与匈奴决战,使其远遁漠北。最终,武帝打造出中国古代第一个大一统盛世,使“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

重视基层,再现中兴。汉宣帝时期,在武帝对内改革对外拓展的基础上,朝廷更加重视基层治理。如《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所言,宣帝“兴于闾阎”,幼年在监狱长大,青少年时长期流落民间,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在王朝中期以平民身份登上皇位的皇帝,故“知民事之艰难”。宣帝认为,“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太守、刺史是决定基层政治“政平讼理”(即政治宽平、法治公平)的根本。他亲自考察选任太守、刺史;稳定地方官任期,使其升降有序;选拔循吏(即优秀地方官)直接升任朝廷公卿。在宣帝的激励下,西汉涌现出黄霸、朱邑、龚遂、召信臣等大批循吏,他们或“持法平”“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或“廉洁守节”“养视鳏寡,赡助贫穷”,或“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或“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如《漢书》所言,“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循吏富民教民,助力西汉在宣帝时期再造中兴,再次走上繁荣发展的正轨,将盛世推向新的高峰。

编辑:王春春

校对:林燕、白翔

猜你喜欢汉书西汉盛世悬梁刺股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1年4期)2021-04-20西汉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20年12期)2020-01-11盛世钟声老友(2019年10期)2019-11-04被皇帝逼出来的“学霸”杂文月刊(2019年6期)2019-02-11《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成长·读写月刊(2018年8期)2018-08-30盛世之美延河·绿色文学(2017年9期)2018-03-12人必其自爱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2016年45期)2017-03-06路温舒编蒲抄书儿童故事画报(2016年2期)2016-04-18苏武守节儿童故事画报(2015年8期)2016-01-27苏东坡抄《汉书》中国青年(1983年4期)1983-08-21

推荐访问:西汉 盛世 逻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