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如何践行正确的公私观
〉〉〉〉〉刘瑞鑫
***总书记强调,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为党的干部,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才能把群众装在心里,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公私观,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做到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重要的是要解决好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问题。“总开关”不拧紧,就难以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就难免会越界逾轨。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毛泽东同志讲:“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词典里只有公没有私,真正的共产党员有着最无私的理想信念,“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不变的初心,更是坚定的行动。正是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为人民谋幸福,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
共产党员要胸怀天下、情系人民,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公私观,矢志不渝地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员干部来说,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还是满脑子功利私欲,决定着他们的思想境界和行为举止。革命战争时期,千千万万共产党员为了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革命需要牺牲,改革是一场革命,同样需要牺牲。真正的共产党员把为党和人民牺牲看作是实现自我的一种最崇高的方式。只有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心中装着党和人民的利益,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时,才能坚定信念;
在面对实现理想的艰难困苦时,才能充满力量。党员干部要从思想上真正明白自己的公仆身份,自觉摆正自己的位置,站稳群众立场,增进同群众的感情,摒弃一切脱离群众、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的私心杂念,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实际行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干事创业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共产党员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最需要的就是无私的品格和无畏的勇气。对党员干部来说,干事创业不是为了个人升迁,不是为了一家老小的小日子,而是为党和国家奋斗,为一方百姓谋福利,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公私分明是基本操守,公而忘私是崇高境界。公私分明、公而忘私,甘于奉献,善于推功、敢于揽过,这是成事之本;
公而无私,干干净净做事,坚持为群众谋福利,密切联系群众,这是创业之基。
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为党干事、为民创业,只有把个人发展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才能拥有高尚、充实的人生。干事创业要以大局为重、以人民为重,摒弃私心杂念,必须始终服从党和国家大局、服务人民的利益,紧密围绕发展主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公私观,既需要持续的理论学习、自我修炼和党内政治文化熏陶,更需要在现实的公私行为的选择中接受考验。“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党员干部要用正确的幸福观看待干事创业、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懂得“干部辛苦一点,百姓才能幸福一点”的道理,为群众实干、干出实绩,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履职用权能否做到公私分明,是对党员干部公私观的重要考验。党员干部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能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握好公与私的界限,不仅关系党员干部的个人前途,更直接关乎国家安宁和政权稳定。纵观许多“落马”官员的腐败堕落轨迹,都有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的原因,他们一再越界越轨,最后走向深渊。******曾深刻指出:“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
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
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清醒认识到党和人民赋予党员干部的权力,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始终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此外,必须把握好公与私、情与理的尺度,绝不允许自己包括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突破公私界限、以权谋私,更不允许因私废公,甚至因私害公。要坚持公权不为私用,正确行使权力,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看淡个人得失、看开功名利禄,是树立正确公私观的重要体现。和平年代,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相对少了,名与利、得与失的考验却无处不在。共产党员既有高尚的追求和崇高的情怀,也是普普通通、有血有肉、食人间烟火的平常人,是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人,也存在个人的利益,有物质和精神的追求,这是合乎情理的,我们党也历来认可合法的、正当的个人利益。但是,党员干部在坚持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切不可盲目追求个人名利,无限放大个人利益。个人的事情再大,也没有党和人民的事情大,要时刻不忘关心党和人民的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自觉控制和合理节制自己对名利的欲望,不被眼前的名利所困。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党和人民利益置于最高地位,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服从大局,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人民利益。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党员干部应该看到,没有党和人民的利益,就谈不上党员个人的名利。党员干部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自觉涵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和境界,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心为公,克己奉公。党员干部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要看得淡、放得下,不为名所累、利所缚,要多比学习、工作、实绩、奉献,不比官职、安逸、阔气、享受,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树立正确的公私观,是滋养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源泉。共产党员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更要树立正确的公私观,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当今时代,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各种观念相互碰撞,多元价值观交锋冲突,各种欲望和诱惑更是无处不在。“贪欲者,众恶之本。”面对形形色色的欲望和诱惑,党员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常破“心中贼”,时刻自重自警自省,克制自己的欲望,时刻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进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党的二十大要求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党员干部必须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小事小节上做起,坚决杜绝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私车公养等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的行为。要将廉洁自律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猜你喜欢公私党和人民干事争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大干部公民与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江苏安全生产(2020年10期)2020-12-14非公担当中国医院院长(2020年7期)2020-07-23公私之交 存亡之本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把党和人民举在头顶传媒评论(2017年2期)2017-06-01为担当者担当,让干事者无忧公民与法治(2016年16期)2016-05-17规范公私合作很紧迫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铆足干劲,向党和人民交满意答卷中国水利(2015年12期)2015-02-28干事创业要“五劲”共使中国领导科学(2015年10期)2015-02-05公私合作 不回避重规范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mba议论文作文事例必读三2022-09-15
- 县委书记尺度2022-09-15
- 法院政治处主任三问四观体会及教育活动摆查问题整改措施2022-09-15
- 坚定自律有担当践行者---记XX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2022-08-31
- 2022年践行456争做文明学生手抄报文字内容2022-09-11
- 学习贯彻落实《关于认真践行“四种形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意见》辅导报告2022-09-20
- 2022年度市关工委主任在X省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活动总结颁奖大会上讲话(范文推荐)2022-09-28
- 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不够2022-10-17
- 党员干部勇于担当精神党课讲稿3篇2022-08-17
- 党员干部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15篇2022-08-18
- 党员干部担当意识不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8篇2022-08-18
- 党员干部有关责任心专题党课3篇2022-08-19
- 党员干部清廉主题汇报材料14篇2022-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