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2022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材料用典: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2022年),供大家参考。
写材料用典: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
【例文】古人云:“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人才被埋没、闲置、耽误甚至弃用。现实中,有的强调论资排辈而非论才排位,不利于激发青年才俊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热情;
有的注重循规蹈矩而非不拘一格,不利于催生更多开拓型人才大胆创新、脱颖而出,这些都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在人才工作中必须克服和防止。
【典故】宋代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臣尝试窃观天下在位之人,未有乏于此时者也。夫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臣又求之于闾巷草野之间,而亦未见其多焉。
【释义】意思是,我曾试着观察天下做官的人,也有缺乏在这个时候的人啊。朝庭上缺乏了人才,就会有沉没废弃的人才隐藏在下层人民当中, 而不为当朝者所了解啊。
【赏析】“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古往今来,许多人才在显露之前就像深埋在杂草里的幼松,识才者如果缺乏拨开杂草、慧眼识才的洞察力往往难以识别。历史上,商汤从陪嫁奴隶之中识得伊尹,周文王于渭水河畔幸得姜太公,刘邦在乱世之中选出“汉初三杰”,都可谓是慧眼识才的典范。一言以蔽之,只有做到慧眼识才,才能做到广聚贤才、科学用才。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炼就识才的慧眼,不让真才埋没、不受伪才蒙蔽。识人既窥一斑,更观全貌;
既观其才,更重其德;
既看声誉,更看实绩,防止以偏概全错选庸才、挂一漏万埋没真才,真正让“凌云木”脱颖而出、“千里马”竞相奔腾。
【用法】适用于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侧重强调发现人才的重要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重视人才,以宽广的视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促进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2022年度【写材料用典】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完整版】2022-08-23
- 【写材料用典】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完整)2022-08-25
- 2022年度【写材料用典】不惜惟我身先死2022-08-25
- 【写材料用典】华章藻蔚,非矇瞍所玩;英逸之才,非浅短所识(范文推荐)2022-08-26
- 2022年【写材料用典】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2022-08-26
- 王振鹏:以笔为尺,不为法拘2023-10-22
- 2023年度【写材料用典】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202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