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提高园本教研质量的实践与探索6篇

发布时间:2022-08-19 17: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提高园本教研质量的实践与探索6篇提高园本教研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传奇故事东南西北87教育版摘 要:在教育改革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实施幼儿园园本教研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转化的中介,是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提高园本教研质量的实践与探索6篇,供大家参考。

提高园本教研质量的实践与探索6篇

篇一:提高园本教研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故事东南西北87 教育版摘 要:在教育改革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实施幼儿园园本教研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转化的中介,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乡镇及农村地区的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因地制宜实施园本教研活动,对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长期调研和不断探索实践,试图寻找出一条让教研更有实效性,促进教师、幼儿和幼儿园发展的道路。关键词:园本教研 乡镇幼儿园 策略研究一、乡镇幼儿园教研现状分析:笔者根据多年教研管理经验,同时结合本地区同类型幼儿园教研活动现状的开展调研。本次从园本教研的组织策略、教研计划的制定、内容的开展、教研的方式及评价几大方面,综合概述乡镇幼儿园教研活动现状。(一)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薄弱。教师是园本教研参与的主体,教研活动就是教师交流教育感受、分享课堂经验的平台。但是无论何种教研活动,总有一部分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即便参与了,也存在不愿意发言,随意敷衍等现象。经过访谈调研分析发现,不发言的教师以新入职教师为主,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这些都是骨干教师或者教研组长的事情,还没有意识到教研对自身的重要性。还有大多年轻教师经验不足,不知道如何发言,不敢在领导面前发言,怕自己说错话,导致发言很被动。(二)教研组织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笔者所在辖区的乡镇幼儿园,都是成立六至七年左右的公办幼儿园,还缺乏系统的课程理论支撑。近年来开展的教研活动,对于园本教研的探讨还处在摸索阶段,其具体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如优质教学案例评析活动、班级管理、幼儿生活常规经验交流等。园本教研活动内容缺乏一定的纵向联系性,仅停留在实现短期教研目标中,却忽略未来长期教研目标的拟定,难以贯彻与落实园本教研活动的管理体制,导致教研活动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3]

 。(三)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教研活动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研价值或教研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研活动、教研过程和教研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经过调研总结发现,多数幼儿园相对重视教研活动过程本身,教研活动的内容和过程都会提前计划,对于教研评价来诊断教研活动的质量,这个环节会草草了事,有时甚至缺失。这个环节也为引起足够的关注。二、乡镇幼儿园园本教研实效性开展策略为更好的提升乡镇地区幼儿园的教研质量,探寻适合乡镇幼儿园的园本教研体系,笔者试图从内外两大方面进行分析,构建乡镇幼儿园园本教研模式。外部支持为:幼儿园组织建制与制度保障、教研活动计划及组织策略、教研活动评价、教研资源。内部主抓为:教师自我研究意识、教师专业素养、自我经验总结等几个方面提出实效性园本构建模式。(一)创建科学的教研保障制度,完善培养机制:1. 制定教研组常规性保障制度。教研组常规性保障制度包括对教研工作的人、事、物的制度管理。例如:教研活动制度、教研组长岗位职责、特色带教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研资料管理制度。随着现代教育科技发展,可以园所情况,制定线上教研制度,可由园内骨干验教师轮流主讲,或派选教师参加网络教研培训,定期组织全园进行线上教研。2.制定新教师带教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园本培训。由于乡镇幼儿园新入职的教师居多,且每年有增加,乡镇幼儿园建立新教师带教制度十分必要。幼儿园可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情况。分层级一带一或者一带多进行带教培养。带教途径则必须立足园本,指导教师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理论,定期开展教学评比,如赛教、技能大赛等,整体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二)确立园本教研内容形式,制定科学园本教研计划:1. 立足园本,商讨教研内容。幼儿园保教研究离不开幼儿,园本教研可以从解读幼儿入手。例如大班幼儿角色建构行为分析、环境创设中幼儿参与情况分析指导等。从教材出发,可以讨论除了教师用书统一教材外,何如根据实际进行园本课程的研发。例如当地特色农产品在幼儿园环创中的应用、本土文化在园本课程中的实施等。2. 研读内容,确定研讨形式。在幼儿园园本教研实践中,笔者发现有很多“形式大于内容”的教研活动。例如在一次优质课观摩中,组长要求进行一场“辩论”,但是有些青年教师认为这已经是优质课 ,不需要再做过多讨论,并没有引起教师的思考与碰撞。因此,教研组织者应该考虑教研形式与内容应当内在统一,才能确保教研活动更加具有实效性。3. 规范计划,呈现可操作教研活动。教研计乡镇幼儿园背景下园本教研实效的策略探究■文 / 冯优华

 传奇故事东南西北88 教育版划制定的是否合乎规范,直接决定了本学期甚至本学年度的教研活动质量。在分析问题现状时,笔者发现学期初制定的计划有部分可能会出现大而全、信息宽泛,这是由于计划是由组长或园领导制定,教师参与性较少。访谈发现大部分教师较少会认为这是教研组长的职责,内容制定与他们无关等消极想法。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以在下学期制定计划前,组织教师讨论本学期存在的问题。可以以发放问卷、集体教研、年级组讨论、班级讨论的形式征集教师感兴趣话题,最后进行罗列采纳,来充实下学期教研计划。(三)完善教研奖励及评价机制:1. 建立园本教研奖励机制。奖励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因素主要包括成就、赏识、工作本身、责任、进步和成长[4] 。幼儿园可以建立包含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机制,例如可以通过教师平时参与教研情况,开展教研笔记、教研成果展出;可以安排简单的意识,教研结束后分发小礼品等;可以评选出优质教研活动发言者,最终将教研活动参与情况纳入绩效考核。2. 建立园本教研评价机制。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是乡镇幼儿园问题现状,目前教研活动评价,在公开课教学、赛教活动、优质课观摩活动中教师会积极参与评价,但是对于其他教研活动,例如技能的提升训练,还缺乏合理的评价。评价内容可以从教研目标内容的适合性、形式方法的可行性、教研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使每次教研活动更加实效性开展,提高园本教研质量。(四)建立健全教研资源,创设特色园本教研。经过多年教研经验总结发现,教研资料的积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资料收集的过程,也不是结果性资料的单一呈现,它应该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教研资料除了需要真实有效的收集,还应该不断进行总结归纳,它你进可以帮助幼儿园掌握教研组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还可以确立园本教研内容,进行为适宜的创新园本课程提供依据。笔者认为,教研资料的收集应当包含教研学期、学年计划;教研活动实录;教师外出培训学习记录;教研工作学期、学年总结。此外,还应该不定期的进行教研经验梳理和开展专题总结。最好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将教师个人发展与幼儿园相联系。(五)强化教师园本教研意识,提升团队专业素养。当然,再有力的制度保障、强大的硬件设施等都必须重视教师软实力的提升。幼儿园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研的成效至关重要。1. 强化管理者教科研意识,建立教研氛围。园长是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管理者, 也是学习者和引导者。幼儿园管理者是能决定教研成效的关键人物。首先,管理者应该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教研模式,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园本教研,与每位教师平等地讨论、交流、共享资源, 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引导者的身份利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发挥自己的专业分析能力,以敏锐的意识帮助园本教研共同体成员从实践中发掘存在的问题,并为教师提供需要的知识以促进幼儿园教师知识的丰富和问题的解决[5] 。创建幼儿园浓厚教研氛围,有利于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激发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共同支持、学习和成长, 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发展。2. 加强教师同伴相互学习意识,创建反思型团队。教师对园本教研活动的参与是有目的的学习,当教师间的相互交往以共同学习的主题和过程为焦点时,他们的责任意识就会被激发,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会提高, 交流、合作、共享的交互式活动更加频繁[6] 。因此,教师间的合作就非常重要,平时可创设机会加强交流。例如每次听课评课、进行观摩研讨时,给与更多的时间空间让大家自由、分组进行研讨;进行带教制度时,年轻教师可在教学、常规、幼儿管理、家园沟通等方面向骨干教师请教,加强讨论。教师可以借助合适的研究方式进行实践反思,并及时对问题进行总结,实现自我提升。综上所述,根据笔者多年经验总结以及实际调研,简要分析了乡镇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现状,以及提出的解决策略。乡镇幼儿园想要更好的发展,园本教研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园本课程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以上措施,不断优化园本教研的活动形式,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特点,给予切合的专业培训与教研平台,全面提升教育乡镇地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发挥教师创造力,最终使园本教研落地有声,实效开展。参考文献:[1] 李生兰 . 学前教育学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6. [2] 查学芹 . 如何在园本教研中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 [J]. 教育文汇, 2017, (06) :243.

 [3] 姚渊 . 园本教研三部曲 : 自查、追问、反思 [J]. 今日教育 : 幼教金刊, 2017, (07) :78-79. [4] 况志华 . 教育管理学 [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50-251.

 [5] 魏宝宝,杨康艳,米金培,等 . 中小学教师共同体构建的实践形式与意义探索 [J]. 教学研究,2018 (4).

 [6] 张鹏妮 . 学习共同体视角下农村幼儿园园本教研的有效路径 [J].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2019(2)(单位: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中心幼儿园)

篇二:提高园本教研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三)262关于如何有效实施园本教研的探讨袁素萍作为园本教研的基本组织单位,教研组功能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园本教研的实施效果。我园在不断的实践研磨中,逐渐探索出了富有成效的以教研组为组织核心的园本教研方式,现总结如下。一、课例研讨式课例研讨是以真实的课堂教学作为载体进行的教学行动研究。将课例研讨作为教研活动的基本组织方式,围绕当前幼教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各项课例研讨,可以促进园本教研的有效开展。(一)自荐式开课和邀请式听课“自荐式”开课是将开课的任务(各级公开课、送教课、研讨课等)告知所有教师,让教师自愿报名参加。这样既调动了自荐教师的开课积极性,又避免了因直接“指派”导致没有指派到的教师产生不受重视的想法。同时,自荐式开课还可以同邀请式听课相结合。即教师根据自己的安排预约、邀请园领导或其他教师来观摩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这样教师们活动前能全方位积极备战,组织活动时能游刃有余,活动后几乎都能获得肯定(不满意自己的表现可以再次发出邀请),真正实现以教学观摩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二)同课多轮和同课异构课例研讨活动除了常规课外,还可以进行同课多轮和同课异构两种形式。同课多轮活动的实施步骤见表一。同课多轮的推进式手段,可以使教师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并积累丰富的指导方法和操作经验。┌───────┬─────────────────────┐│ 流程 │ 各组教师参与的活动 │├───────┼─────────────────────┤│集体预设活动 │个人发表对活动的设计和理解。

 │├───────┼─────────────────────┤│第一次集体研课│集体智慧对活动的审视和调整。

 │├───────┼─────────────────────┤│ 第一次实践 │个人执教,集体观摩。

 │├───────┼─────────────────────┤│第二次集体研课│分析问题,找出原因,探讨方法,修订计划。

 │├───────┼─────────────────────┤│ 第二次实践 │换班上课,由集体中的第二人执教。让旁观者执教,执教者旁观。├───────┼─────────────────────┤│第三次集体研课│再次反思,反复考察活动过程的合理性,进一步││ │修订计划。

 │├───────┼─────────────────────┤│ 第三次实践 │换班上课,第三人执教。通过不同角度理解和审││ │视活动的合理性。

 │└───────┴─────────────────────┘(二)教研活动的创新在教研活动中,各组长和组员们不受旧形式的限制,创新很多教研方法,如推行教研组长制度、沙龙式研讨等。教研组长制度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让一线的教师轮流担当教研活动组长。执行教研组长在活动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三)262关于如何有效实施园本教研的探讨袁素萍作为园本教研的基本组织单位,教研组功能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园本教研的实施效果。我园在不断的实践研磨中,逐渐探索出了富有成效的以教研组为组织核心的园本教研方式,现总结如下。一、课例研讨式课例研讨是以真实的课堂教学作为载体进行的教学行动研究。将课例研讨作为教研活动的基本组织方式,围绕当前幼教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各项课例研讨,可以促进园本教研的有效开展。(一)自荐式开课和邀请式听课“自荐式”开课是将开课的任务(各级公开课、送教课、研讨课等)告知所有教师,让教师自愿报名参加。这样既调动了自荐教师的开课积极性,又避免了因直接“指派”导致没有指派到的教师产生不受重视的想法。同时,自荐式开课还可以同邀请式听课相结合。即教师根据自己的安排预约、邀请园领导或其他教师来观摩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这样教师们活动前能全方位积极备战,组织活动时能游刃有余,活动后几乎都能获得肯定(不满意自己的表现可以再次发出邀请),真正实现以教学观摩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二)同课多轮和同课异构课例研讨活动除了常规课外,还可以进行同课多轮和同课异构两种形式。同课多轮活动的实施步骤见表一。同课多轮的推进式手段,可以使教师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并积累丰富的指导方法和操作经验。┌───────┬─────────────────────┐│ 流程 │ 各组教师参与的活动 │├───────┼─────────────────────┤│集体预设活动 │个人发表对活动的设计和理解。

 │├───────┼─────────────────────┤│第一次集体研课│集体智慧对活动的审视和调整。

 │├───────┼─────────────────────┤│ 第一次实践 │个人执教,集体观摩。

 │├───────┼─────────────────────┤│第二次集体研课│分析问题,找出原因,探讨方法,修订计划。

 │├───────┼─────────────────────┤│ 第二次实践 │换班上课,由集体中的第二人执教。让旁观者执教,执教者旁观。├───────┼─────────────────────┤│第三次集体研课│再次反思,反复考察活动过程的合理性,进一步││ │修订计划。

 │├───────┼─────────────────────┤│ 第三次实践 │换班上课,第三人执教。通过不同角度理解和审││ │视活动的合理性。

 │└───────┴─────────────────────┘(二)教研活动的创新在教研活动中,各组长和组员们不受旧形式的限制,创新很多教研方法,如推行教研组长制度、沙龙式研讨等。教研组长制度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让一线的教师轮流担当教研活动组长。执行教研组长在活动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三)263前和教研组长、园领导充分沟通、做好准备,活动中主持教研活动,活动后及时进行分析、反思。通过执行教研组长这一机制,提高了一线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信心和能力,引导他们深入体验和思考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的相关问题及解决策略。三、课题研究带动式我们把课题研究的重点放在课题的过程管理上,要求分教研组开展。一方面,课题组负责人带动课题组其他成员扎实开展课题审议,细化课题研究的操作细则,详尽列出课题研究的操作步骤和方法,为各组教师开展课题实践研究提供条件保障。另一方面,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连环跟进课题开展。比如在课题《优化教师教育行为的实践与研究》中,各组根据年龄段教学特点,分别开展了《如何捕捉教学生成点》、《如何积极回应幼儿》、《如何把握教学现场》等研讨活动,有效引领教师解决在课题研究中的困惑与问题,保障了课题的实施,促进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成长。四、网站交流平台式为搭建更广泛的交流共享的平台,促使园本教研向纵深发展,我园建设了幼儿园网站。网站的维护与畅通是交流的关键,因此我们制定了分教研组负责的网站管理与日常维护和更新制度。包括定期上传新闻、活动图片、教养笔记、育儿资讯等,并落实考核与奖惩办法,建立信息更新渠道。另外,我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建立教研组博客、教研组 QQ 群等形式,建立交流信息和资源共享的平台,为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创造条件。各组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平台,随时将自己在园本教研中的所思、所想、所为与大家进行交流,达到同伴间的互助。如,网站专区的“教育教案”可以使教师分享优秀的教学活动设计,只要适当调整就能运用;教研组博客中的教育随笔能让大家分享教育中的闪光点。(通信地址:324400 浙江省龙游县实验幼儿园)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三)263前和教研组长、园领导充分沟通、做好准备,活动中主持教研活动,活动后及时进行分析、反思。通过执行教研组长这一机制,提高了一线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信心和能力,引导他们深入体验和思考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的相关问题及解决策略。三、课题研究带动式我们把课题研究的重点放在课题的过程管理上,要求分教研组开展。一方面,课题组负责人带动课题组其他成员扎实开展课题审议,细化课题研究的操作细则,详尽列出课题研究的操作步骤和方法,为各组教师开展课题实践研究提供条件保障。另一方面,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连环跟进课题开展。比如在课题《优化教师教育行为的实践与研究》中,各组根据年龄段教学特点,分别开展了《如何捕捉教学生成点》、《如何积极回应幼儿》、《如何把握教学现场》等研讨活动,有效引领教师解决在课题研究中的困惑与问题,保障了课题的实施,促进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成长。四、网站交流平台式为搭建更广泛的交流共享的平台,促使园本教研向纵深发展,我园建设了幼儿园网站。网站的维护与畅通是交流的关键,因此我们制定了分教研组负责的网站管理与日常维护和更新制度。包括定期上传新闻、活动图片、教养笔记、育儿资讯等,并落实考核与奖惩办法,建立信息更新渠道。另外,我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建立教研组博客、教研组 QQ 群等形式,建立交流信息和资源共享的平台,为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创造条件。各组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平台,随时将自己在园本教研中的所思、所想、所为与大家进行交流,达到同伴间的互助。如,网站专区的“教育教案”可以使教师分享优秀的教学活动设计,只要适当调整就能运用;教研组博客中的教育随笔能让大家分享教育中的闪光点。(通信地址:324400 浙江省龙游县实验幼儿园)

篇三:提高园本教研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题为基点的园本教研策略探索

 ——课程背景下的内涵教研 杭州

 史晓宏

 【摘要】以问题为基点的园本教研是指幼儿园围绕某一园内具体教育教学和游戏等问题组织开展的教研活动,其目的是在探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近两年我园为贯彻落实《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以课程为抓手促进幼儿园特色化发展,开展了艺术小社团特色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围绕我园课程实践中的问题,我们设计明确的教研目标,展开系列式、参与式、螺旋上升式的研讨,提高教研品质,做课程背景下的内涵教研。

 【关键词】问题 园本教研 课程背景 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园本教研的中心理念就是“基于本园的实际问题”。不针对问题的教研活动是没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在园本教研精神的指导下,我园基于特色课程实施的实际,以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为目的,开展小社团课程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的园本教研活动。

 我园开展艺术小社团活动至今有 2 年时间,刚开展活动时,我们重点放在特色课程建设逐步推进,社团内容丰富,实施形式逐渐完善等方面。那么,现在应该是完善艺术小社团内涵建设的时期。于是,幼儿园开始关注艺术小社团活动中的细节,关注艺术小社团是否发挥了它应有的教育作用。通过上学期区教研协同小组来园特色活动调研、及园内教师问题卡、谈话等方式,我们发现社团活动与基础课程中艺术领域的集体活动差别不大,不管是改变活动的形式还是变换活动的环境,从主观上来看,教师的主导地位还是很突出的,如何突出孩子们的地位?如何放权给孩子,让孩子逐步成为主角?由此我们确定我园艺术小社团在实施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是:社团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体现不够。我们带着问题持续对社团活动进行跟踪观察,从教师指导、活动设计、活动形式等方面组织教师开展讨论与研究。

 二、基于问题解决的教研策略

  第一部曲:解读与定位——明确教师在社团活动中的角色 1、教师问题:教师的退位意识不够。

 2、问题根源:教师对于社团活动中角色的认识和实施方面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偏差。对于社团活动中教师角色的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在活动中过多扮演教导者、管理者、控制者,不能真正践行“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参与度不够。

 3、解决策略:

 ◎树立角色转换意识 研讨艺术小社团指导教师与日常带班教师的角色特征和内容的区别。结合图表,引发老师从功能范围、责任范围、了解程度、观察要点、角色关系、依附程度六个方面进行讨论。

 幼儿园一日活动与小社团活动中教师角色的差异 角色特征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教师 艺术小社团中的教师 功能范围 全面(生活、运动、游戏、学习)

 特定(小社团活动)

 责任范围 班级全体幼儿 混龄、混班社团幼儿 了解程度 非常了解 深度了解 观察要点 每个领域 艺术、社会 角色关系 师幼关系 朋友关系 依附程度 适度亲近 适度放手 在结合图表的分析中,主持人对老师们的讨论结果进行提炼并指出:小社团中教师要面对的来自幼儿园是来自中、大班两个不同年龄段,不同班级的混龄、混班的幼儿,因此社团指导教师与日常带班教师的角色特征和内容要求是有区别和不同的。社团活动过程应成为师生共同探索、共同学习和相互作用的过程。需要教师倾听、观察,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需要教师引导、支持,推动幼儿按他们的逻辑与方式进行有意义的探索;需要教师与社团幼儿进行合作、共同研究、学习、欣赏。

 ◎掌握角色转换手段 通过视频案例研讨进一步改变教师在社团指导过程中的教学行为。为了使教师的观察指导更具有针对性,我们以快乐泥巴社团为例,对指导教师活动进行跟拍,还原教育现场。研讨教师怎样在活动中做出适应性行为,多观察、少干预、善启发,在活动中扮演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使教师从主观上认识教师的不同角色向真正树立

  角色转换意识转变。

 教研次数 第一次视频案例研修 第二次视频案例研修探讨 研修内容 问题 1:请您观察,范老师在本次社团活动指导中,采用了哪些策略?并分析哪些是恰当的,不足的有哪些?为什么? 问题 2:针对本次活动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请您积极献计献策。

 问题 3:对比范老师存在的问题,联系自身实践,说说您在社团指导过程中有何主要困惑,准备怎样改进,最希望得到哪些帮助? 问题 1:据您观察,在本次活动中范老师的指导有了哪些改变?您对范老师的指导还有哪些进一步的建设性建议? 问题 2:经过两次视频案例研讨,您觉得对自身开展社团活动指导有何启发和帮助?已经有了哪些改变或打算? 问题 3:请根据研讨情况,归纳出三种以上指导社团活动时教师应该介入的典型时机,并提出相应的介入策略。

 目 的 教师通过研讨不但要找出视频中教师指导的问题,还要能够揭示问题背后的根源,寻找相关的解决策略,并对照自身的问题与案例中的教师共成长。

 教师在视频案例教研的过程中进一步通过实践观摩、观点碰撞、在实践和理论之间来回追溯思考,提升教育技能。

 第二部曲:研究与制定——调整社团方案设计

 第二部曲:研究与制定——调整社团方案设计 1、活动设计问题:现有活动设计有偏重考虑怎么教,忽视了为幼儿创设自主学习机会的现象,对不同年龄和能力幼儿的关注不够。

 2、问题根源:1、对艺术领域的学科特点把握还不够透彻。2、活动目标不够关注不同年龄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层次性不够,目标定位过高或者过低。3、社团活动设计中让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机会不够。

 3、解决策略:

 ◎理论知识支撑:开展“学指南、辨方向、导行为”的教研活动,从理论层面重新梳理,重点学习了《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各年龄段的发展目标及教育建议,对中大班幼儿在艺术领域的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有了分层了解。

 ◎体验学习成长:

 *邀请“玩转音乐”课程主编来园给教师做参与式培训,通过游戏、故事、绘画、律动、故事戏剧等教学方式,教师们在专家的带领下唱奏实践、即兴表演,在参与过程中理解怎样在音乐活动中怎样启发幼儿主动学习,培养想象力、创造性。

 *外派骨干教师到上海艺术特色幼儿园(荷花池幼儿园、徐悲鸿幼儿园、宋庆龄幼

  儿园、小马合唱团等)学习艺术特色课程经验,回园通过汇报课或互动式培训的方式向全体教师汇报,并将学习到的经验在艺术小社团中实施。

 ◎艺术教研组诊断式备课 :任教同一领域的教师自愿报名,分成音乐、舞蹈、美术、语言四个艺术教研小组,并针对小社团教师教学指导方案进行研讨。学期初,各艺术组教师共同商议后,开辟 “以艺术小社团为基点的课程方案选择与制定”专题,并将专题分解成若干小专题:“艺术小社团分层学习目标设计”“艺术小社团学期课程内容的有序组合”“艺术小社团活动材料设计的梯度性”等。各组组长根据各自的特长及兴趣“认领”小专题,确定教研组轮流主持计划,并采用小组分散、全园集中穿插进行的方式开展活动。通过研讨,我们对社团活动方案在目标层次性、材料设计、学习自主性几方面做了以下调整:

 (1)目标的层次性 艺术小社团活动面向的是中大班混龄、混班的幼儿,能力有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指导方案时,首先要在了解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出有层次的发展目标,让不同年龄和能力的幼儿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巧手 DIY 社团方案分层目标 活动内容 新年贺卡 窗

 花 鞭

 炮 层次目标 1 能在半成品基础上完成 在教师折好的半成品上完成 教师指导下制作 层次目标 2 能看图示自己动手制作 看图示剪窗花 独立根据图示制作层次目标 3 创造性的制作 创造性的设计并剪 独立根据图示制作并串成鞭炮 (2)

 材料的梯度性 幼儿是在操作中学习的,因此我们将学习目标物化在操作材料中,不同层次的目标体现在不同难度梯度的材料和不同方法的操作上,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巧手 DIY 社团方案材料梯度 活动内容 连折连剪 低层次 画好图案轮廓的彩纸 中层次 空白彩纸、各种种植物参考图案 高层次 各种颜色、大小、厚薄材质不同的彩纸,鼓励幼儿自由发挥

  (2)

 学习的自主性

  艺术小社团活动开展中,幼儿是主体、教师的任务是给予指导和帮助。“自主” 是艺术小社团活动赋予幼儿的重要意义所在。因此,我们在小社团的各个环节都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性。

 快乐泥巴社团活动自主性策略 社团名称 快乐泥巴 自主选择 范例:各种泥工造型书籍、可播放的泥工塑造 CD 等 材料:彩泥、超轻粘土、陶土、软陶,各种辅助材料及工具 自主学习 独立完成、结伴、小组合作 自主管理 自由评价、作品展示、物品归类整理 通过艺术教研组对艺术小社团教学方案的调整,明确了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关注幼儿的学习,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科学地规划幼儿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努力创设适合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参与、积极学习的机会,从而推动课程有效实施。

 ◎建立教材库资源 :2013 年 9 月至今,每学期期末我们课程组都会对各小社团的课程方案进行汇总,如今我们艺术小社团课程已完成一个轮回,有了一定的资源积累。接下来,我们将由骨干教师组成的小社团管理中心,负责小社团课程资源开发、调查、研究,协助社团指导教师制定、完善小社团课程目标、内容及实施。各社团指导教师在具体实施小社团课程方案资源时,不断在实践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对课程形成修改意见。同时,幼儿在活动中也会自主生成新的活动内容,社团指导教师根据幼儿生成的内容进行修改和反馈,通过以上对资源的“吐故纳新”和价值判断,使保障小社团课程得已全面实施和完善。

 第三部曲:实践与检验——在实践中验证问题的解决

 第三部曲:实践与检验——在实践中验证问题的解决 1、问题:通过几次教研活动发现,教师对社团活动中要“退一步,让一让”,让幼儿成为活动主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还停留在显性认知层面,很多老师都会说,也理解了,但要做起来却不是非常容易。

 2、问题根源: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课程模式时不时的跳出来干扰教师的行为。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行为,不断反思和更新认知,是教研所要探讨的。

 3、解决策略:

 ◎实践检验 :教研最终目的是走向实践,在社团活动方案初步调整下,我们开展了艺术社团优质活动实践推广,由社团指导教师自主报名承担开放活动并进行展示,通过观摩活动,我们发现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大大提高,开放、自主地活动模式满足了幼儿“玩”

  艺术的的需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把握幼儿在艺术小社团活动中自主与自由的关系?参加“口风琴社团”“蒲公英合唱团”“艺幼花舞蹈社团”社团的幼儿在活动中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技能技巧的训练,这样会带来自主性不够,怎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在活动后全体教师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联动教研:姐妹园联动教研是推动教研深度、共谋发展的好方法。我们邀请了同样是艺术特色的临安结对姐妹园贝多芬幼儿园来园现场观摩并参与研讨,老师们重点就“优化社团活动组织过程”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在充分肯定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如:建议美工类的社团要突出活动内容的主题性,重细节、重孩子能力的小步递进,技能上要由浅入深的逐步递进;社团活动如何将自主性与技能技巧的学习融合的更恰到好处等……在智慧碰撞间产生了较多的优质信息,在双向成长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我园此次园本教研的深度。

 第四部曲:改进与深化——丰富社团活动形式 1、存在问题:社团活动组织形式不够多元化 2、问题根源:社团活动形式的变换还不够创新,活动内容拓展不够丰富。

 3、解决策略:

 ◎建立“幼儿自主、多方参与”的社团选择形式。基于“幼儿自主”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保障幼儿的社团课程的自主选择。首先,我们让幼儿充分了解社团课程的内容;其次,由于幼儿园中大班的孩子年龄较小,对于参加何种社团,他们的文字辨识度较低,所以我们通过海报展示、集中表演、巡回展演等多元的招募方式,帮助幼儿快乐、自主地选择哪个社团,参加哪个小社团的活动课程。我们建立了“多方参与”的幼儿选择机制:自主报名、多元招募、选团指导等。

 ◎建立“动态调整”的社团活动形式。艺术小社团活动的形式不再单一,力求多样,地点也不固定,社团活动场地多元化,我们不仅充分利用教室、功能室、多功能厅、音乐教室等场地,还设计部分内容在户外进行,让孩子们与自然合作,感受想象风景。大自然鸟语花香,绿树成荫,不仅能够影响孩子的心情,调节孩子的心理,让幼儿在大自然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例如:仪仗队社团活动多安排在大操场,方便幼儿进行队列操练,升旗台学习升旗礼仪;七彩画笔美术社团安排户外写生练习,激发孩子探索自然感受自然美的情趣,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等。

 社团活动形式还根据幼儿的需要,“单个活动”或“团团联动“,甚至走出校园“外出实践”,不一样的活动形式给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兴趣。例如:如,仪仗队社团多

  次到小学、部队去观摩军鼓队、国旗队的表演;“七彩画笔”社团的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欣赏小学哥哥姐姐的现场书画和作品展;小主持人班的孩子们走进电台直播室了解主持工作,并与支持人互动录音等。各个社团会采取多种活动方式来丰富孩子们的经验。

 三、收获与反思 通过持续一个学期基于问题解决的园本教研,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对自身在社团活动中的角色有了较明确的定位,指导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社团活动中,幼儿的意愿得到了更充分的尊重和满足,教师不再“简单...

篇四:提高园本教研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处理好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之间的关系

  自我反思、的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是开展园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种基本力量,三者缺一不可。

  研究中我们注重教师个人对实践的反思,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同伴间的互助合作,通过集体的研讨来共同诊断问题、分享经验、寻找对策、挖掘价值。此外,为了避免原有水平上的重复,还鼓励教师主动寻求专业引领,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开展高质量的研究。为此,在园本教研中我们倡导幼儿园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研究与反思相结合、反思与互助相结合,互助与专业引领相结合。

  下面请曙光幼儿园的业务园长陈立给大家介绍一下她是如何引领着自己幼儿园的老师们进行反思和互助的。(陈:我想跟大家讲一个我们一起研究“教师如何反思的”例子。)

  案例:

  其实,陈老师讲的这个例子同时包含了他们老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她对老师的专业引领。可以说,这三个方面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中其实都会涉及到专业引领的问题,支持教师的自我反思并引发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都表明教研管理者需要在其中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而自我反思又是提高同伴互助质量的前提,因为教师只有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才能深刻思考自己的想法,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提出自己的困惑供大家研讨;同样,其他的教师也只有通过这个教师的自我反思才能了解她的设计思路和真实想法,进而通过质疑、建议等方式献计献策,以帮助她解决困惑,改进不足。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一个整体,它们在帮助教师在参与的广度上和思维的深度上进行拓展,实现与实践对话、与同伴对话、与理论对话的过程。下面重点谈谈我们的四点做法:

  1.关注教师自我反思的有效性

  过去,当我们在研讨中听到教师们说“通过今天的反思我明白了……”,或在笔记中看到“我认识到……”,就会认为教师会反思了。但是后来,当我们在实践中看到的和在研讨中听到的、反思笔记中看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时,我们感觉到教师的反思决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而应真正回归到他们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和教育行为的改变上。这才能真正说明教师的反思是有效的。而经过这种反思所培养出来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有思想的教师,正如刚才陈立园长所提到的“做有思想的教师从学会反思开始”。

  不同的教师在反思方面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是不同的。针对这些困惑和问题,我们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困惑和问题?反思对于教师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老师从反思中感受到它给自己的工作带来的好处了吗?经过思考,我们感觉到让老师感受到反思的意义,愿意去反思,进而建立反思的意识,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通过体验活动、案例分析等方式,运用挖掘、置疑等策略,来帮助教师捕捉幼儿表现中的关键信息,深入地分析其表现所反映出来的幼儿当时的心里感受和需要,并以此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适宜不适宜,以及为什么适宜或不适宜,从而进一步去思考如何根据幼儿的心里感受和需要去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现在,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就连教师自己大多数都能感受到反思对于他们改进实践有很重要的作用。可见,教师反思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能否通过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实践,改善教育行为,使反思的效果落到实处。

  2.关注教师同伴互助中的认知冲突

  当前,在实践中同伴互助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集体研讨,而在集体研讨中呈现较多的一种形式就是经验交流,老师们经常是“你说你的想法,我说我的想法”,而到最后的结果又往往是原有水平的重复和徘徊。当然,交流式的研讨活动固然有它自身的价值,它的作用在于集中大家的智慧、丰富认识、增长经验。但如果没有教师们思想上的交锋和碰撞,就很难激发教师深入的思考,也很难给教师的原有经验带来新的冲击,这种思想上的交锋和新的冲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认知冲突。

  教师要想实现新的教育理念向教育行为的转变,关键的在于通过实践中亲身的体验和反思在其原有经验和新的经验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可以说,这个问题是需要我们和教师共同来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如何帮助教师在原有经验和新的经验之间建立联系,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帮助教师形成思想上的认知冲突。而教研管理者的要做的就是引发教师的这种认知冲突。关于认知冲突,我们初步感觉存在这样三种形式:一种是教师之间自然出现的认知冲突;一种是来自于教师群体认识之外的认知冲突;还有一种是教师个人在其原有经验和新的经验之间形成的认知冲突。其中,前两种认知冲突只有转变成为教师自身头脑中的认知冲突,才能真正对教师个体发生作用。

  下面,再请沈老师结合认知冲突来讲讲她亲身经历的一次教研活动。

  案例:

  怎样看待孩子们的成功

  一次我们参与幼儿园的教研活动,研讨中班老师在引导幼儿制作陀螺的过程,能否为幼儿的主动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活动后中班老师在自我反思中提到:今天的活动没有很好的完成目标,因为,在小组学习中只有两位孩子制作的陀螺成功了,其他小朋友的陀螺因为中心点和固定点的问题,影响了旋转速度,所以都没有成功。结合教师的反思,园长抓住了“如何看待孩子的成功?成功的标准是什么?”这样两个关键性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老师们开始关注和分析孩子们的作品,通过认真地观察分析、操作尝试孩子们的作品,大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作为中班孩子很难有意识的将中心点的确立与转速建立联系,教师不应该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他们能把陀螺的平面图立体化就是成功了。

  当我们又提出“为什么孩子认为自己做的陀螺是假的,做好后谁也不急于玩”的这一问题的时候,教师的关注点由作品又开始转向孩子,有的老师提出“虽然每一位孩子的陀螺制作成功了,但是为什么从孩子们表情和行为上看不到他们快乐?他们感受到快乐和成功了吗?”这位老师的话,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和深入的思考,通过分析,大家认为这主要源于教师在每个孩子做完陀螺后,都要让孩子与买来的陀螺对比一下,看一看谁转的时间长,谁转的速度快,以引导幼儿关注陀螺的平衡点和固定点……由于教师的期望与孩子的自主探究水平

 和原有经验形成明显落差,所以这种做法直接带给孩子的就是不成功的感受。为此,作为教师应该因人而异,使得能够把陀螺做出来的孩子、能够使陀螺转起来的孩子以及不仅转起来而且转得好的孩子都有成功感。

  教研活动围绕“如何看待孩子的成功”这一生成的问题展开讨论,伴随着老师们由不成功—到成功——再到不成功的疑问,引发了教师思想观念上的一个又一个的认知冲突,他它帮助老师们由只关注教育目标,到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再到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直至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它不断地引导着教师逐渐走向孩子,走进孩子。

  3.关注专业引领中的资源整合

  关于专业引领,我们认为它并不等于专家引领。无论是理论还是经验,都应列为专业引领的资源。而我们和幼儿园要做的事情,就是思考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来给我们提供专业引领。所以,寻求专业引领资源,既体现了我们研究和思考的主动性,又包含了我们解决问题的目的性。

  4.把握时机,充分发挥三者各自的作用

  如何最大化的发挥这三个方面的作用,使其互相促进?我们认为这里面存在着一个时机的问题,尤其是“专业引领什么时候介入幼儿园内部才能够真正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提高二者的质量?”这很值得我们思考。

  当教师自己还没有进行反思就急于借助同伴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时,容易造成教师的依赖心理,同时也会导致其他教师对问题的主观判断和评价,以致影响同伴互助的质量。当幼儿园自己还没有针对自身实践去反思问题出在哪里时,就急于将专业引领引入到园本教研中,就容易导致幼儿园的被动和“一言堂”。当幼儿园正处在困惑的坎儿上,正需要园外的专业资源帮助诊断和分析问题,而没有及时得到专业资源的支持时,就容易造成原有水平上的重复,错失了解决问题的良机。因此,在我区,我们倡导幼儿园管理者在寻求专业引领之前,先和本园的教师共同围绕教育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初步找出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然后在有思考、有需要的前提下有目的地去寻求能够解决自身问题的专业引领资源。为此,我们教研室的工作方式也由原来的“定期下园视导”变为现在的“园所根据需要主动预约”。这里体现了我们在专业引领上所追求的三个理念:

  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们是如何运用这三条理念来的。

  ①适时介入,让自主研究成为幼儿园的需要。

  有一次,某幼儿园预约我们去指导他们的日常工作,我们发现区域活动中,老师过多地注意了如何将目标物化在材料中,却忽视了观察和研究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学习和探究。然而,当我们将幼儿在活动区的表现描述给教师后,教师却认为:“孩子不会玩有问题,孩子会玩、玩得好怎么也会有问题?”

  该园管理者们经过分析,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马上开始研究。但由于管理者自身专业引领的经验有限,缺少对教师困惑症结的细致分析,使研究陷入僵局。如何让教师们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产生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内在需要,成为困扰该园管理者的问题。带着这一困惑,他们主动寻求专业支持,邀请学习共同体参与本园的教研活动。我和具有不同经验背景的参与者一起经历她们的研究过程。

  ②共同经历,让具有不同背景的参与者感受专业引领的过程。

 我们这个学习共同体是以棉幼的业务管理者为组长,由其他幼儿园的业务管理者自愿参与而结成的。我们一起在观摩回幼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共同诊断和分析,最终发现教师在对“将目标物化在活动区的游戏材料中”这一理念的真正内涵并不十分理解,而是存在着三个方面的认识误区:一是把认知性的目标等同于主要目标,二是把幼儿的机械操作等同于幼儿的游戏,三是把材料物化了认知目标等同于幼儿的发展。这些都表明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幼儿的主动学习。

  教师为什么不明白什么是幼儿的主动学习,关键是因为他们的原有经验中并没有关于“幼儿的主动学习是什么样的”清晰印象。因此也就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班里孩子的活动不叫学习,而叫机械操作。

  为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我们又进一步讨论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引导教师们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最后确定为用最直观、有效的录像对比方式让教师看到幼儿在活动区中两种不同状态的游戏,并通过对比分析来发现其中的不同,进而去分析这一不同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先录了幼儿游戏的原有状态。(放第一段录像 1:54-3:11)

  接下来,如何呈现出幼儿比较好的那种学习状态?为此,我们和做活动的教师观看了这段录像,单独与她进行反思和研讨。在她自己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又帮助她在活动区串项链的游戏中设置了“如何给串珠项链加上坠子”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在实际活动中,这个问题真的引发了幼儿的认知冲突和探索的兴趣,孩子们为使坠子能处于项链的中间,经历了提出问题、探究、想象、假设、发现、交流等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也正是这一过程成功地将孩子原来被动的操作转变为了主动的探究。我们将孩子的变化再摄下来。(放第二段录像,5:07-完,在参与活动的人数、兴趣、学习状态和学习内容上都发生了变化)

  之后,对照两段录像,我们和该园管理者共同进行了教研活动设计,来细致思考对教师提什么样的问题能给他们更大的主动思考的空间?从而设计了“第一段录像中幼儿的表现是什么样的状态?为什么?”“第二段录像中幼儿的活动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你认为幼儿在这个穿坠子的过程中都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学习?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第二段录像中的活动到底好在哪里了?”等一系列问题。教研现场,孩子们真实的表现、鲜明的变化震撼了所有的老师。这些提问不仅让教师关注到了以往实践中容易忽略的细节,而且把教师们的视线聚焦在幼儿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上,并通过对幼儿学习状态的变化去反思教师自身的教育行为,从而使研究不断地引向深入。同时,也使教师理解了什么是孩子真正的学习,从而进一步引发了教师在后续实践中新的调整。

  ③促其反思,让专业引领为幼儿园的自主发展服务。

  可以说,这个过程是学习共同体的每个成员互相学习、互相质疑、共同经历和共同成长的过程,它使教师、业务管理者和教研员都获得了各自所需要的经验。

  为什么这次教研活动对教师的触动特别大,使教师对幼儿主动学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们学习共同体一起反思这个教研活动诞生的过程,它是循着什么样的线索进行的?活动有效的关键在哪里?大家都感叹:要想使教研对教师真正有促进,首先要对教师的困惑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再来

 精心设计教研活动过程,使教研方式能够帮助教师解读幼儿,理解正确的教育理念。

  我们的感悟:

  l 园本教研不等于关起门来搞研究。仅靠幼儿园自身的力量来开展研究,容易造成原有水平上的重复。要想提高园本教研的质量,管理者需要从幼儿园的小圈子中跳出来,从一个更广、更高的角度上去重新审视自己的实践。

  l 园本教研需要开放的心态。园所和教师是否具有开放的心态,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新理念的汲取,对问题的深入认识,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和改进,影响同伴互动的质量与效果,以及影响对专业引领的争取与引进。

篇五:提高园本教研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高质量地开展园本教研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博导袁爱玲博士

 本讲座要回答的问题:一、 目前园本研究存在什么问题?二、 如何高质量地开展园本研究?二、 如何高质量地开展园本研究?

 目前园本研究存在什么问题?• 对关键概念、 关键问题模糊不清• 问题意识不强• 研究不规范• 对园本研究的管理滞后• 理论掌握得半生不熟• 不问研究的效率(投入与产出之比)

 对关键概念、 关键问题模糊不清• 什么是园本研究?• 园本研究要研究什么?• 园本研究图的是什么? (有哪些功能? )

 问题意识不强我的问题是什么?我的幼儿园存在什么问题、 难题?我为什么会对此(彼)

 感兴趣?我已经知道些什么?我知道什么别人知道些什么?我希望发现什么?研究某一问题的价值或意义是什么?

 研究不规范• 从量化研究看:

 对变量控制不严, 测定不准……• 从质性研究看:

 对行动研究、 叙事研究中的 观察记录描述的 观察、 记录、 描述、 解释、 反思等技术掌握不够到位……解释反思等技术

 对园本研究的管理滞后• 制度上• 机制上• 管理研究上

 理论掌握得半生不熟• 建构主义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 生态学理论• 后现代理论

 不问研究的效益• 时间账• 物质账• 经济账经济账• 精力账应用帐

 如何高质量地开展园本研究?首先需要深入理解如下问题:

 • 为什么要开展园本教研?• 什么是园本教研?如何实施园本教研?• 如何实施园本教研?

 一、 为什么要开展园本教研1 促进幼儿发展的需要2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3 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需要

 • 以幼儿园自 身发展为根本, 研究幼儿园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 服务于幼儿发展需要• 服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园本教研可以形成幼儿园的课程特色或园本课程以及园所文化。

 服务于幼儿发展需要• 幼儿的健康发展、 优质发展有赖于健康的教育、 优质的教育; 有赖于健康、 优质的教师队伍。• 而健康、 优质的教育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科学的研究和实践中产生的。• 健康优质的教师可以在积极从事园本研究过程中较快地成长起来。健康优质的教育上掉来的

 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为什么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呼声如此之高?• 为什么说园本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呢?

 服务于幼儿园发展的需要• 园本研究依托的是幼儿园自身的资源或优势, 所解决的是幼儿园自身所面临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促进发展的过程。• 目前幼儿园面临许多过去没有遇到的新问题, 如• 目前幼儿园面临许多过去没有遇到的新问题, 如体制问题、 市场竞争问题、 师资队伍的稳定问题、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 打造品牌以及多种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整合等等都需要研究解决。• (返回)

 二、 什么是园本教研?(一)

 园本教研的基本含义(二)

 园本教研的基本理念(三)

 园本教研的基本要素(四)

 园本教研的基本特征(五)

 园本教研活动的类型

 (一)

 园本教研的基本含义园本教研:

 以园长和教师为研究主体, 以幼儿园存在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 以改善和提高幼儿园管理和教育质量、 促进机构内部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探索活动.园本教研的中心内容:基于幼儿园真实的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

 • 幼儿园是基地:

 在幼儿园中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教师是主体:

 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教育创新的活力所在)• 师生发展是目的:

 改善教育实践、 提高教与学质量、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二)

 园本教研的基本理念

 自我反思(教师与自我的对话)(三)

 园本教研的基本要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师与同行的对话)

  (实践与理论的对话)园本研究教师专业化成长

 1 自我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 , 而是反省、 思考、 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题, 它具有研究性质。(三)园本教研的基本要素反思是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 它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是发展中的个体; 教师是研究者。

 2 同伴互助(三)

 园本教研的基本要素园本研究强调教师在自 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 己, 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 协调和合作, 共同分享经验, 互相学习 , 彼此支持, 共同成长。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对话、 互动与合作, 其基本形式有:(1)

 交谈 (2)

 协作 (3)

 帮助

 (三)

 园本教研的基本要素3 专业引领园本教研是在“本园” 展开的教学研究,是围绕“本园” 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 但它完全本内的力 量不完全局限于本园内的力 量。

 恰恰相反, 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园本研究不可或缺的因素。离开了专业研究人员等“局外人” 的参与,园本研究就常常会自 囿于同水平反复, 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 甚至会停滞不前, 从而导致形式化、 平庸化。恰恰相反专

 3专业引领园教研应当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理论指导、 专业引 领是园本教研得以深化发展的重要支撑的重要支撑。(三)

 园本教研的基本要素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园本教研向纵深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专业研究人员主要包括教研人员、 科研人员和大学教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人员。

 3 3 专业引领形式:学术专题报告、 理论学习辅导讲座;学术专题报告、 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座谈)

 ;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

 、 听课(观察)

 、 评课(总结)

 。(三)

 园本教研的基本要素但是对专业研究人员而言, 时间是一个突出的矛盾。

 总之, , 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三者具有相对独立性, 同时又是相辅相成、 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补充、 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的关系。

 只有充分地发挥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各自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 才能有效地促成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只有充分(三)

 园本教研的基本要素

 (四)

 园本教研的基本特征1 研究问题的本土性与针对性立足幼儿园的需求和实践, 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独特而难以解决的问题为目的的教研。“教育科学只有当它去研究和解释那些最细教育科学, 只有当它去研究和解释那些最细微、 最复杂的教育现象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的时候, 才会成为精确的科学, 真正的科学。

 ”------苏霍姆林斯基

 (四)

 园本教研的基本特征2 研究人员的群体性与多元性教研的目的决定了幼儿园教师共同参与的群体性。园本教研只有吸纳各方的有识之士园本教研只有吸纳各方的有识之士, 组成优势互补的教研共同体, 尤其是与高校、 教研机构、 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合作研究方式, 实现优势互补, 确实推进教研的进展。组成优

 3 研究价值的现实性与实效性立足于本园实际, 根据现有的和可能提供的资源和条件, 如生源质量、 师资水平、 社区文化背景幼儿园发展目标等化背景、 幼儿园发展目标等, 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吸纳和利用各种经验和方法和理论, 分析学校实际, 探寻解决问题的决策, 追求对教育实践的改进, 而不是教育理论方面的建树。制定切实可行的(四)

 园本教研的基本特征

 4 研究过程的开放性与发展性园本教研的问题来源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践, 参与研究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 边实践、边发现边学习边反思边发现、 边学习、 边反思、 边完善、 边发展的过程中完成的。研究过程中及时吸纳他人的研究成果, 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 不断深化认识, 提高时间质量。边完善边发展的(四)

 园本教研的基本特征

 正式教研活动备课、 说课、 听课、 评课参观考察、 学术会议、 进修非正式教研活动围绕教学工作的随意交流;针对个别幼儿的“集体会诊” ;疑难问题咨询、 商讨;学习心得分享;对焦点问题自由讨论教师自发的学术聚会, 对话教师撰写反思, 札记、 论文专家报告、 合作研究、 示范交流流师带徒(实习、 职初/骨干)专题研讨活动业务考核(五)

 园本教研活动的类型

 三、 如何实施园本教研?(一)

 园本教研的基本过程1

  问题2

 设计(循环往复(循环往复、 螺旋上升)(二)

 园本教研的基本模式1

 “科研” 取向的模式3

 行动4

 反思螺旋上升)2

 实践-反思取向的模式3

 文化生态取向模式

 园本教研的 “三部曲”一部曲:

 以学为先导, 让教师懂“研”二部曲:

 多种形式实践, 让教师会“研”三部曲: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促“研”

 形成以学促研,以研促学的良性循环• 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做好园本教研的核心, 为使教师懂得如何开展园本教研工作, 就要开展切实有效的“园本学习” ,组织教师进行系统的学习组织教师进行系统的学习, 提升教师理论素养。• 学要先行。• 学有保障。• 学要高效。提升教师理论

 学习的方式有:(1 )

 讨论式学习。(2)

 问题解决式学习。(3)

 批判性阅读。(4)

 网络学习。(5)

 观摩学习 。

 (见案例)(6)

 信息扫描。……

 (2)

 问题解决式学习。• 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进行梳理, 确定存在的问题, 形成学习专题, 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循序渐进地学习与实践序渐进地学习与实践。(返回)

 园本研究中学习的案例• 理念:

 作为一位教育者, 首先要从做一位学习者开始,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教师要逐步建立随时学习、 终身学习的意识。

 要把身边已有的学习资源尽可能用好,并在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积累和加工资源的习惯,形成个性化的个人知识思想网, 以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实践:

 该园利用“网络学习、 名著选读、 信息扫描、实践:

 该园利用网络学习、 名著选读、 信息扫描、报刊阅览” 等一系列相应的措施, 让教师爱学习、 想学习、 会学习, 改变了以往缺乏学习意识的习惯。• 结论:

 通过园本教研, 我们欣喜地看到:

 教师的学习意识增强了 , 研究能力提高了, 专业水平提升了, 幼儿变得更积极、 更会学习了 。

 可以说, 园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信息扫描• 要求各教师及时了解教育的最新动态, 全方位获取最新的教育信息, 并利用每星期一晨会前五分钟, 请两名教师交流, 时间2分钟使教育信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分钟。

 使教育信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园本教研服务。

 二步曲:

 多种形式实践, 让教师会“研”• “先导小组” 式教研• 骨干教师引领的教研• 不同背景教师组合的教研• 连环跟进式教研• 中心学校辐射的教研• 联片教研• 任务驱动的教研• 项目合作的教研• 有技术介入的教研• 案例

 三部曲: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促“研”• 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 没有科学的管理,就无法保证工作的方向性和持久性。• 形成“教” 和“研” 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机制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机制。

 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 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激励机制和

 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与促“研” 机制建立与完善系统的园本研究制度1 、 增强“研” 的意识的机制2、 形成“研” 的氛围 的机制3、 分享“研” 的成果机制4、 持续“研” 的激励机制

 “先导小组” 式教研•园长或幼儿园中核心人物接受了一个新的理念, 通过建立一个由少数人组成的先小式先“先导小组” 方式, 先行实践, 在实践的过程中带动了更多人的认识, 引发了更多人的自觉实践, 最后达成各自的共同长进。实践在实践的

 骨干教师引领的教研• 幼儿园充分发挥园内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成立专门的工作室或研究小组, 与一般教师组成一个实践共同体, 教师们在面对一个复杂实践共同体, 教师们在面对学问题的讨论与处理过程中, 取得知识、 技能与相应的体验。• 园内成立优秀教师或课程改革先行者工作室, 带领一些志同道合的教师对学科教学、 课改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真实的教个复杂、 真实的教

 不同背景教师组合的教研•教师作为独立的个体, 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 经验背景及兴趣爱好等, 这些具有背教师的合不同背景教师的组合, 能通过合作、 交流与分享, 完善知识结构, 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走进” 课程改革。能过合作交流

 连环跟进式教研•教研活动中, 由多位教师接连上同一内容的课(也可以是同一位教师接连上几次每次上都课)

 , 每次上课都进行深入的观察、 分析、比较, 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 提高教师的教学行为水平。的察析

 中心辐射的教研•主要利用中心幼儿园的人力资源、 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 支持周围的一般幼儿园,共提高教师的教学共同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 这对解决农村、 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问题,具有突出作用。究水解决

 联片教研•幼儿园之间共同合作, 相互开放, 相互交流, 在立足于自己幼儿园开展教学研究的基础上, 充分挖掘不同幼儿园的潜力和资源从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资源, 从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优势互补

 任务驱动的教研•以一个阶段内教师们比较关注的、 来自于教学实际中相对集中的问题, 作为一个主究的专活动主题或研究的专题, 对教师而言, 任务本身是一种教学研究, 也是一种探索的驱动力。教师言任

 项目合作的教研•幼儿园参与专业机构主持的某一个项目的研究, 成为实验点或承担部分研究工作,过教师与专究通过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的亲密合作, 能提高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层次。的亲密合作能

 有技术介入的教研• 和以往的教研活动相比, 有技术的介入能够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使教研活动以不同的形式展开。学科教师与负责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组•学科教师与负责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组合起来, 建立教研的技术平台, 甚至试行网上“虚拟教研” 。•通过课堂录象带分析与教学叙事研究方法促进新教师迅速成长。

 某幼儿园的园本研究的做...

篇六:提高园本教研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2020园本教研作为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和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已被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所接受。但是由于教师对园本教研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反思、园本教研缺少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不足等原因,制约了园本教研优势的发展。因此,有必要不断探索完善园本教研,补齐园本教研短板,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本教研自身优势,有效提升幼儿园教研质量。一、幼儿园园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一)教师缺乏有效的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既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开展园本教研的核心。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比较注重于“教”的过程,而忽视教学后的总结和反思,且对反思的过程没有深刻的了解,导致出现对反思的排斥现象。在反思过程中仅看到表面现象,不能起到解决具体问题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日常工作压力较大,工作安排紧张等原因,导致教师对反思流于形式,长此以往,出现教师对反思的不耐烦情绪和反思过程的滞后性,不能常态化地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反思。(二)园本教研缺乏专业引领专业引领是促进园本教研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幼儿园教研活动专业引领主要来源是园内骨干教师,其次是园长和教研组长,说明幼儿园教研活动中专业人员的指导环节比较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开展,虽然有的幼儿园聘请专业人员到幼儿园进行工作指导和专题讲座,并对教师进行培训学习,但是这样的机会较少,且缺乏针对性,不能做到常态化指导,凸显了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满足幼儿园教育教学和教师专业提升发展需求。(三)园本教研活动中缺乏同伴互助同伴互助作为园本教研的重要方式,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起着“助推器”的作用,在具体的教研活动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会发现各种问题,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伴之间的交流学习有助于教师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进步,能够弥补个体认识的局限性,也有助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然而,由于教育教学安排、学习成绩竞争、教师自我封闭等种种因素的制约,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交流很少,致使园本教研中同伴互助缺位,弊端显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本教研的发展。(四)园本教研内容缺失保育参与幼儿园教学中保育员很少参加园本教研活动,这是不争的事实。幼儿园的日常教研活动更多以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作为主要内容,以听课评课作为主要形式,关注的热点也聚集在教师的教学与专业发展、幼儿的发展与学习方面,而保育研究则往往被忽略。这势必导致保育与教育工作的分离,也导致了教研活动目标的失衡。(五)园本教研制度机制不完善教研制度建设是学前教育发展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平时的幼儿园教研工作中缺乏完整的、能够刺激教师积极参与园本教研活动的教研制度,造成教师主动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以至教师将教研活动看成需要完成的“任务”,而不是促进自己发展所必须做的事。缺乏有效的目标制度,导致园本教研缺乏方向,教师成长丢失灵魂,所以完善教研奖励制度,是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有效方式,而完善教研目标制度是促进教师积极有效地参与园本教研活动的保障。(六)园本教研计划缺乏实效性园本教研计划是教研活动开展的“风向标”。目前,在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许多幼儿园都会制定园本教研教学计划,但在开展教学时发幼儿园园本教研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中心学校 张玉玉【摘 要】园本教研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已被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所接受。但是根据一线教学体会,发现幼儿园园本教研还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结合存在的问题,对应提出了改善园本教研实施的建议,以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关键词】幼儿园;园本教研;问题;对策理 管理 教研46

 TIANJIN EDUCATION现,教研活动实施的计划缺乏实效性,计划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例如:有时会因其他事项将教研活动取消或后推,甚至对教研活动的内容进行临时修改,致使教研活动已定计划失效,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基于此因,导致教师对园本教研活动的重视程度下降、教研形式单一死板,让教师感到乏味、无趣,提不起参加教研活动的兴趣,致使教研活动失去了意义。二、解决对策(一)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能力教师要养成自我思考的良好习惯,变被动反思为主动反思,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及教学理念,从而更新自己固化的教学观点,同时教师要注重反思深度,在反思过程中树立问题导向,带着问题思考,寻找破题难点,才能不断拓宽视角,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教师对教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才能挖掘出教育现象背后的问题,避免出现停留在经验层面的研讨、交流,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研活动质量。(二)重视园本教研专业引领要积极重视本园骨干教师的“头雁效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优质资源作用,引领全园教师共同学习成长。其次,要加大教师培训学习力度,让教师在培训中发现自身不足,产生危机感;在培训中开拓视野,接受新理念;在培训中学习新知识,提升专业力。同时,幼儿园在开展各类观摩研学、课题研讨时要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幼儿园教研活动进行指导,通过面对面交流、互动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不断发现自身短板,在补齐短板弱项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提升各项能力水平,才能打通阻碍能力提升“最后一公里”,才能满足教师发展需求,提高幼儿园的专业引领水平。(三)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助交流要增加教师交流互动的机会,注重共性课程安排。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中,要充分征求教师意见,安排一些联合教学科目,为教师树立共同教学目标,在课程筹备中可有效增加同伴之间的交流沟通;要灵活教育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载体。通过开展教师观摩课、外出参观践学、参加集体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加教师之间的互动频次,通过交流提高,最终实现教育“互惠”共同体;要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促进教师深度交流,综合多种因素考评教师,摒除成绩至上观念,可实行教师积分制均衡教师评价,通过组织教师进行周互评、月交流、季公示、年综合的方式对教师考评机制进行补充,通过互评交流,增加教师互动频次,助推教师之间的深度交流。(四)注重教研活动保教结合在开展园本教研活动中,将保育和教育融合互通、合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确保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行为习惯。所以在实施园本教研活动中要增加保育员参与教学活动的频率,加大园本教研设计者和保育员观念转变,加强保育员和教师之间、保育员相互之间的沟通与讨论,将保育工作融合于教研活动中,形成保育全面互通、育保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五)不断完善园本教研制度建立明确、客观、公正的教研量化制度,对园本教研的评价全面化,教师应得到应有的肯定、鼓励和表扬,减少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排斥心理,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切实发挥园本教研对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建立完善的教研目标制度,让办学理念有定位、教育教学有方向,教师提升有目标、学前教育出成效,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助推教学质量有力提升。(六)强化教研活动计划实效注重教研内容与本园实际的高度融合,科学合理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在确保教研活动规范及时开展的同时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积极性。为此,幼儿园计划制定者要通过事先研究沟通,对园本教研的开展从时间、目标、内容、形式等多方面做出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给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充足的准备时间,让教师对教研内容有充分的理解,为教师间同伴交流创造机会和提供时间,积极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实施。三、结语总之,在提升教师素质、完善教研制度、规范课程计划等方面不断改善发展,将最大限度地促进园本教研优势的发挥,进而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同时助力幼儿园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参考文献:[1]刘敏.当前园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10(2).(责任编辑 袁 霜)管理 教研47

推荐访问:提高园本教研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教研 探索 实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