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小木偶故事教学反思与评价(3篇)(精选文档)

发布时间:2023-06-26 14:10: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小木偶故事教学反思与评价(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小木偶故事教学反思与评价(3篇)(精选文档)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木偶的故事的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一

1.这个设计可操作性不强,实效性不大。一节课内根本完不成教学任务,重点不突出,难点没突破。

2.课文比较长,安排读的次数过多,如其中的同桌互读就没有必要。另外,学生自读时没有强调快速阅读,因此,读书的时间拉得太长。

3.第四环节中的情景欣赏用了五分钟,也没有必要,因为学生对故事情节已经很熟悉了。

4.最后一环节中的把编的故事写下来也可以安排到下节课或课外完成。当然,其中也有我感觉最有特色的地方,那就是:“看词语模拟表演”这一环节。因为这课表情的词特别多,所以我安排了让学生划词、读词、理解词、运用词来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我把“板着脸、笑嘻嘻、愤怒、亲热、温柔、痛苦、伤心、着急、委屈、生气、龇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怜巴巴、放声大哭”制成课件,然后让学生读词,以边读边做表情动作来理解词,最后出示“得意洋洋、眉开眼笑、垂头丧气、火冒三丈、大吃一惊、目瞪口呆、愁眉苦脸”,以选词上台表演。这一环节的设计感觉很好,学生因为有着忽喜忽怒忽悲忽怨各种表情演示,兴致高涨,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词语的意思,体现了语文味。

小木偶的故事的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二

一节“名副其实”的语文课究竟是什么样的?直至今天,我才有所领会。在这之前,我对小学语文课的理解无非是读懂课文的内容,悟出蕴含的道理,细细想想,我之前的语文课更像是穿着语文外套的思想品德课、班会课。如果真是这样,设置语文课的意义又何在?

语文课究竟是一门什么课?今天,在卢老师的指点下有醍醐灌顶之感。语文课的设置就在于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运用中国的语言文字。”语“即语言表达能力——说,”文“即书面表达能力——写,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在语言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体现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针对《小木偶的故事》这节课的教学,确实是失败的,因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皆没有体现出来。在卢老师和寒西老师的帮助下,我有了一些教学思路:

1、从语文知识入手。《小木偶的故事》是一篇童话故事,那么什么是童话?童话有哪些种类?童话有哪些特点?这些都是可以引导学生去学习的。

2、从语文方法入手。这组文章都是童话故事,一个故事的发生由人物、地点、事件等组成,而精彩之处在于情节的一波三折,渐进叠加。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找到故事中的人物、地点、事件一点不难,难点在于故事情节的梳理,以这篇文章为例,小木偶与童话中出现的每个人物都发生了不同的关联,而这一系列串联起来才有了故事情节,读起来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当引导学生梳理出故事情节时,孩子们对于如何写故事就有了一定的了解。

3、从语文能力上入手。每一篇语文课文都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怎么概括段落意思或全文意思?这是一种能力,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思考并加以实践。《小木偶的故事》是一篇叙事童话,这类课文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从语文积累入手。怎样说好、写好?在于平时语文学习的积累和沉淀。选入语文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每一篇都有不同的好词好句,作为语文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帮助学生提炼出对指导孩子们表达有用的文字去积累。

5、从语文运用入手。以上每一点的学习都在于运用。对于这篇课文,如果从语文运用入手,可以教给孩子们什么是对话(两个人以上交流说的话)?对话中提示语位置不同,表达情感就会不同,标点符号的运用也不同,当孩子们理解这些后,留时间去让他们练笔,真正得写出来,达到学以致用。

以上五点,无论这节课我抓住了哪一点或哪几点的学习,工具性皆有所体现,孩子们就会有实质性的收获。

再说语文的人文性,何为人文性?我的理解是课文字里行间中蕴含的道理,对孩子思想感情的熏陶。针对这节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孩子们明白生活中笑更重要,但喜怒哀乐等情绪也不可获取。还有寒西老师说的一点特别好,也是我没有思考到的,丰富的情绪不但要有,还有学会调节和控制,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在此感谢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帮助我的师傅和老师们,在你们的帮助下,使我明确了方向,逐渐掌握了方法。在语文的教学中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我会坚守着我的语文教学这块“一亩三分地”,竭尽所能上好每一堂“名副其实”的语文课。

小木偶的故事的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三

《小木偶的故事》是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怎么上,一线语文老师各有各法。略读变精读有之,略读变自读有之,略读变不读,偶尔也有之(时间不够用时)。毕竟,《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略读课文的要求过于粗放:“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一直以来,我比较赞同叶圣陶先生的观点:“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
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应用什么?以我手中的第七册童话主题单元为例:我已经带领学生把精读课文《巨人的花园》和《去年的树》“细嚼慢咽”了,略读课文《小木偶的故事》,就要应用为训练学生快速把握文章内容、主旨(我所定的训练重点)的材料了。甚至,还可以做复述或写作应用文本。因为,对略读教学的评价,首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无独有偶,教材编写者似乎在佐证我的思考:《小木偶的故事》阅读提示只有两点:1、认真默读课文,看看在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最后一段话的体会。文章末尾的“小泡泡”,则提出了“续编”要求。任务1其实就是把握文章大意,任务2相当于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主旨的领悟),“续编”则为口、笔头写作要求。显然,一节课把三大要求全部完成必定蜻蜓点水、囫囵吞枣。

抓住以上主干,我果断取舍:把“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融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之中(课堂学习活动的第一大板块);
以“拟人体”童话写作特点带出“人物”、“对话”以及读好对话的办法,再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完后重点体会最后一段话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第二大板块),并从“写”的角度提炼出“主旨高远”对童话创作的意义。最后,拓展阅读《小木偶的故事》(二)(三),着重体悟它们的主旨(第三大板块);
“续编童话”口、笔头任务,布置为家庭作业。(《小木偶的故事》公开课设计、课件、资料)

这样的备课思路,虽自叹为神来之笔,但也做好了被质疑乃至被否定的思想准备——虽然我知道类似略读课文的教学模式很多年前就存在了,但我校“一板一眼”上课的老师仍为大多数。

开课后的“模拟表情游戏”,很为老师们赞赏,被认为是整节课最出彩的环节。“默读课文,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支架的指引下也完成顺利,凸显了良好的表达功底(功夫在平时呢)。磕磕碰碰的地方,就是对“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的深层体会。即便我出示了提示词,抓住个别同学的发言联系生活实际作点拨,还是有几个学生在文本表层的“笑”里打圈圈,跳不出来。两篇拓展文章,第二篇也只看了三分之一(课前本有“备用”思想)。总的来看,课堂教学活动比较顺畅,目标达成较为理想。

研讨课结束后,几个老师陆续向我反馈了评课意见。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她们其实是很喜欢这样的拓展阅读的,只恼于平时略读课堂找不到类似的到位材料。一位老师说,提供一篇课外阅读文章就可以了;
还有一个老师说,师生合作朗读费时太多(约8分钟),可以改为各小组选喜欢的人物对话去朗读、汇报。我解释:没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一是因为小组合作需建立在有效机制上,否则易流于形式;
二者小组合作更耗时。如果时间无法把握,后面的拓展部分就无法完成。我课堂的第二、三大板块内容,其实都在为重难点“体会主旨,领悟写法”服务。

该老师还说,我的`课例让她想起“生本”教学的“以读引读”。我厘清:两者有较大的不同。我的拓展内容并非同类主题文章的“读”的延伸,而是为“写”做铺垫的。以往,我教过的四年级学生受惯性思维影响,在续编故事时大部分都想到小木偶如何找小红狐要回背包(或报仇)。统一的思路,千篇一律的主题,没有意义。我这节课,就是针对往届学生出现的“写”的问题,应用主旨高远的材料“以读引写”,为学生的小练笔及单元习作打基础。

推荐访问:木偶 反思 评价 小木偶故事教学反思与评价(3篇) 2023年小木偶的故事的教学反思与评价(三篇)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