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抓读者“胃”,,语言要有“味”,——公文语言“七种味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想抓读者“胃”,,语言要有“味”,——公文语言“七种味道”,供大家参考。
想抓读者“胃”语言要有“味”——公文语言的“七种味道”
在中国饮食文化里,不同菜系有不同风格,川菜麻辣,粤菜清鲜,苏州菜趋甜,云南傣家菜偏酸,即便同样是川菜,换个厨师,味道也有差异,比方说,有的偏麻,有的偏辣,有的偏咸……
这好比写文章,文体不同,语言风格不同,有的浅显,有的深邃;
有的强硬,有的柔软;
有的重说理,有的重叙事,即便同样的文章,不同人写、不同人用,在不同场合,语言风格也迥然不同。
任何一篇文章,语言的性格是随文体的,也是随作者的,有文体的基因,也有作者的性格。
如曹丕《典论·论文》讲:“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刘勰《文心雕龙·定势》说:“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
赋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
符檄书移,则楷式于明断;
史论序注,则师范于核要;
箴铭碑诔,则体制于宏深;
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语言风格就是文字的性格,这种风格好比食物的味道。在美味烹饪过程中,厨师勺影飞动,烹饪出不同味道的菜肴,不同的厨师、不同的菜品,若论口感,或软糯酥,或滑脆嫩,论味道,不外乎酸、甜、苦、辛、咸、鲜任何一种,或多种味道叠加。在美味面前,食者用味蕾去接受味道的挑逗。在一篇美文面前,读者也会用思想的味蕾去感受文字的触摸,于是文章的价值便随味道传递给读者,最完美的交流便完成了。
所以,味道是厨师与食客对话的语言,味道是作者与读者沟通的心语。任何一篇文章,若想抓住读者的“胃”,语言首先得有“味”,甚至还需要不同味道层次的叠加,尽量让读者的思想味蕾受到多层次的刺激,产生回味的冲动。正如作家老舍曾说的:“不要使人读了作品之后,有‘吃腻了’的感觉,要给人留出回味的余地,让人看了觉得:这两口还不错呀!”在公文这道“菜”里,通常会有七种味道单独出现或相互叠加。
一、政治味
公文本来就姓“公”,它体现公共意志,宣扬集体思想,解决社会问题。这就意味着,公文必须有浓郁的政治味。在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来说,政治味一般彰显出三种特性。
1.旗帜鲜明讲政治
在写指导思想时,会写“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这是讲政治的体现,不能不写,更不能乱写。还会写“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员干部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这些都是讲政治的具体体现,是党政机关公文最明显的“味道”。
2.落实政策不走样
党政机关公文政策性特别强,下级的公文通常要严格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有的条款是不允许走样的。比如,2019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六稳”是中央经济工作会确定的,在下级的文稿中得体现出来。
3.特定表述不变形
在党政机关公文里,有时候某些特定表述,这些表述不能改变,必须规范,保证提法一致。比如,关于2019年的形势,一般这样表述:”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写作时最好规范使用这样的规范表述。另外,对于”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重要概念,表述要准确,一个字都多不得,少不得。
二、专业味
公文这道菜为事情而做,事情涉及方方面面,有党务、行政,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话”“行规”,都有专业味在。写作中,专业味主要靠四种“佐料”来调制。
1.以”行业术语”为佐料
比如,“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扩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的制造企业。实施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加大国家级和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培育力度,争创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实施一批试点示范项目。”“产业融合”是经济部门的专业术语,而“两化融合”“服务型制造”“军民融合”则是工业和信息化专业术语,专业味很浓。
2.以”科学理论”为佐料
比如,“市级财政每年安排的5000万元、示范县和示范工业小区各安排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转移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的贷款贴息,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和乘数效应,撬动、吸引和放大外来投资和民间资金参与园区标准厂房和配套设施建设。”“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上的理论,说明投资会导致经济总需求的剧烈变化,带有几分学术味。类似的理论还有很多,诸如“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塔西佗陷阱”“黑天鹅”“灰犀牛”等,在公文中都经常被使用。
3.以”工作规律”为佐料
比如,“深化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极端重要性认识,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首要抓手,落实一把手负责制,紧盯项目包装招商、落地开工、投产见效三大环节,理清工作思路,坚持外引内培,做优存量,做大增量。”这段文字具有鲜明的项目管理味道,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分为前期招商、中期建设,后期经营三个环节。这段文字彰显了这个规律。
4.以”专业数据”为佐料
比如,“2018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呈现‘高开稳走、稳中有进’态势,主要指标好于预期、高于全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较去年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预计增长6.2%)5.6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2位,增速为近5年来最高。”再如,“今年我省人均GDP有望超过3000美元,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突显,自身体制和机制更新进入临界状态,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为规避这一陷阱,通常的方式之一就是从产业入手,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构造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用了几个关键数据,专业味很浓。
三、哲理味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思想,这些思想通常结晶为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名人格言等语言形式。这些语言意蕴丰富、耐人寻味,是公文味道的上佳调料。若运用恰当,能起到“蓬荜生辉、境界全出”的效果。如何体现哲理味?调制方法有三种:
1.“借风使船”法
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借力使力,顺势说理。如:“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段话引用司马迁《报任安书》观点,营造了一个说理的强大气势。
2.“移花接木”法
把名言警句自然地套用在文稿的语言之中。比如,“如果缺乏协同、政策不配套,‘东边日出西边雨’,会影响改革整体效益;
迟迟不能在关键问题上突破,‘也无风雨也无晴’,更是会错失改革良机。”这段话巧妙地引用了苏轼《定风波》中的诗句,与上下文的语境水乳交融起,衔接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3.“格物释理”法
从众所周知的自然现象中找到事物发展的逻辑。比如,“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在近代以来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进行了太多太多的拼搏。现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已经充分爆发出来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用江河冲开绝壁夺隘而出的自然现象,揭示了人要获得成功必须奋力拼搏的哲理。
四、“家常”味
味道的泉源在民间。毛泽东说,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群众的词语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现实生活的。民间语言是人民群众生活经验的总结,不管是谚语、歇后语,还是惯用语、顺口溜,都饱含生活气息,如同家常小炒,虽然简朴,却耐人寻味。家常味有两种“味精”。
1.用”口语”做味精
王力先生在《如何写好文章》里说到:“文章是写下来的语言。文章和语言都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我们不应该把文章和语言分割开来。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决不能成为准确、鲜明、生动的文章。”比如,“我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这是领导人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长江病了”这句口头语,贴切地点出了长江的污染问题。
还有,“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在中国多走走、多看看”这些都是老百姓拉家常,“摆龙门阵”“唠嗑”的话。说这种话,像亲朋好友相互邀约,走亲串戚,充满亲切感。
2.用”熟语”做味精
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顺口溜等。比如,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用“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的歇后语形容空话连篇的长文章;
在《论持久战》中,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人所共知的俗语,告诉军民要保存力量,等待时机,夺取胜利。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
领导人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这句耳熟能详的熟语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的道理;
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谚语表达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合作与互信。用“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句俗语来表达海外华人华侨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
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句俗语比喻文明的多样性。直白通俗接地气,读这样的文章就像回家吃母亲炒的菜,味道是那样的熟悉。
有些“红头文件”也使用熟语。如“要抓紧落实粮食风险基金和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制定切实措施,稳定‘菜篮子’‘米袋子’‘火炉子’价格。”“经过试点和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途径。要防止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简单地换‘婆婆’和‘一放就乱乱就收’的现象重演,防止‘一刀切’,一哄而起和搞形式主义。”“菜篮子”“米袋子”“火炉子”“婆婆”“一刀切”都是街头巷语,用在这里很传神,庄重中透出活泼,典雅中显现生动,达到“等闲言语变瑰奇”的意境。
五、文学味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公文语言虽不像写文学作品有诗情画意,也非千人一面。特定情况下也可用文学思维、文学手法和文学语言来表达。文学味的调制有四种方法。
1.用”文学思维”来调制
用大脑的联想和想象机制,拓展思维空间,让语言跳出原有限制,用文学语言的形态来表达。
比如,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末尾有一句话:“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段话用诗人般的思维展开联想,使用“海岸”“高山之巅”“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等诗意语言,令文章活色生香,读完满口留香。再如,“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这次前来墨西哥途中,当我透过飞机舷窗俯瞰浩瀚的太平洋时,仿佛看见几个世纪前那些满载丝绸、瓷器的“中国之船”正向着阿卡普尔科破浪前行;
当我踏上贵国的土地时,又仿佛看见那位传说中的乐善好施的美丽“中国姑娘”正在普埃布拉传授纺织、刺绣技艺。”通过联想,用“驼铃”“孤烟”“大海”“航船”等意象把读者带入诗一般的画境。
2.用”文学笔法”来调制
通过引用、比喻、引用、排比、反复,甚至是夸张等修辞格,为文章蓄势造势,增强语言的冲击力。
比如,1978年,郭沫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发表题为《科学的春天》的讲话,他说:”我的这个发言,与其说是一个老科学工作者的心声,无宁说是对一部巨著的期望。这部伟大的历史巨著,正待我们全体科学工作者和全国各族人民来共同努力,继续创造。它不是写在有限的纸上,而是写在无限的宇宙之间。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这段发言用了比喻、引用、反复、借代等修辞手法,富含诗意,令人精神振奋。
3.用”文学体裁”来调制
借鉴诗歌、散文,甚至杂文的范式,为公文提味增鲜。
比如,山东威海某领导的一篇推介词,这样介绍威海:“读你,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威海的千里海岸线上,山海相连、湾岛相依,滩曲礁奇、林翠泉清,犹如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长卷。有句流传很广的歌词,‘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威海这条‘中国最美海岸线’,就散发着千遍不厌的独特魅力。“从美丽的泉城一路向东,就能到达中国大陆最早迎接日出的海滨城市。一路向海,风光无限;
一路向海,气象万千。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
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
千里海岸线,一个创业梦。希望更多朋友走近威海、读懂威海,爱上威海、选择威海,在威海这条迷人的千里海岸线上,一起逐梦圆梦!”
这是一篇思维灵动、语言优美、文艺范十足的文章。乍一看,还以为是篇散文呢,没想竟是篇公文?
4.用”文学素材”来调制
在文稿中融合使用诗词歌赋等文学素材。
比如:江西某领导在一次讲话开头说:“今天,很高兴来到南昌大学,与大学生朋友一起,畅谈中国梦,说说江西的故事,谈谈江西的未来。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很跑火,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就是《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媒体报道,节目收视率达11亿人次之多,我也断断续续看了几期。其中很多诗词与我们江西有关。比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这些诗词有的写江西美景,有的诗人就是江西人。今天,我也想借毛泽东同志的三句诗词,向同学们说说江西的人和事。第一句诗词,‘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江西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再如,某领导在一次讲话结尾时说:“尊敬的各位嘉宾!此时此刻,我想用中国三句古诗结束我的故事。‘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说的是昨天的河南历经沧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的是今天的河南生机盎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预示着明天的河南会更加美好。新时代的河南诚邀天下英才、共享出彩机遇。河南人说的最多的方言是‘中’,意思是‘好’,我把这个字送给大家,寓意着大家来河南投资兴业将会‘豫’来‘豫’中。”以上两个讲话都把诗词名句巧妙地融合到讲话中,散发出浓浓的文学味道。
六、人情味
初学写作的人通常会认为,公文语言应该是平实朴素的,不能有情感因素,只能用“零度情感”来写作。其实不然,公文并非无情物,也可以情感人,充满人情味。人情味表现在四种“情”上。
1.表现为”个人心情”比如,“在学校读书时,我就一直喜欢艾青先生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今天,在这里,我和同志们、同事们深情告别,和宿迁人民深情告别,和这方热土深情告别,我更读懂了它所蕴涵的深情!今后,无论我走到哪里,宿迁,这块给我太多感动和真诚的土地,我都会永远回忆和珍藏。宿迁的每一步发展,我都会关心、支持;
宿迁的每一点变化,我都会高兴、喜悦;
宿迁的每一个胜利与成功,也都会带给我无穷的动力和无限的鼓舞。”有感而发,一字一句仿佛从作者心窝里蹦出来,感人肺腑。
2.表现为”事业豪情”比如,“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全中国六万万人团结起来,为我们的共同事业而努力奋斗!我们的伟大的祖国万岁!”这是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致辞,激情澎湃,豪气干云。
3.表现为”为民热情”邓小平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赤子之心跃然纸上。“我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事情,大家有许多收获,也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我们的民生工作还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
这是领导人2018年的新年献词中的语言,心系群众,情真意切。
再如,“我常讲不怕没本事,就怕不做事。我们干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就干小事,哪怕修一个厕所,能让老百姓进去痛痛快快地撒一泡尿,也算是我们替群众办了一件实事。但事实上,我们就是连这件小事都办不好。市政府东面投资几个亿建设的后土庙广场连个公厕都没有,群众憋着一泡尿打太极,你怎么能让他气沉丹田。”这是一位地方领导的讲话,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小事当中彰显为民的热情。
4.表现为”情景盛情”对情景作积极呼应,寓情于景,或表达欢迎、致以问候,或表示感谢、致以缅怀、表示祝福。
比如“昨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闭幕。这次来了很多记者朋友,许多是远道而来。大家对会议作了大量、充分的报道,引起了全世界广泛关注。你们辛苦了!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是感谢之情。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这是缅怀之情。“在各方大力支持下,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开幕了!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来自五大洲的各方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这是欢迎之情、问候之情和祝福之情。“世界各地的江西商会是广大赣商的‘娘家’,家乡是广大赣商的‘港湾’。希望各商会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赣商服务的宗旨,不忘为赣商排忧解难的初心,不断增强商会的凝聚力、协调力、组织力,把全球赣商之心、之情、之力更加紧密地凝聚起来,使广大赣商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同心同行,抱团发展。对家乡人民来说,广大赣商远离故土,在外打拼,这其中的艰辛,我们感同深受。往后的日子里,无论你们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无论你们是享受掌声还是经历低潮,家乡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永远是你们最温暖的‘家’!”这是同乡之情。
七、“时鲜”味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网民越来越多。据权威机构统计,目前我国网民已超过9亿人,网民在网络这个虚拟社区里创造了许多极富时代特征的热词。在公文写作中,若能巧妙地把这些热词用起来,会令文章香味扑鼻。
如,“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当然,没有人民支持,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面对身陷苦难和战火的人们,我们要有悲悯和同情,更要有责任和行动。中国将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也将尽己所能向面临困境的人们伸出援手,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以上是领导人在2015年、2016年的新年贺词。贺词中,”蛮拼的”“点赞”“朋友圈”都是网络热词。说实话,在公文里,一般很难品尝到这种味道,当然也不是不可以,只要”火候”把握得好,就会给文章增添别样的口感。2018年底,江西某领导在一次座谈会上说到”点赞”这个词:”北京江西商会成立10年来,团结广大在京赣商,不忘初心、负重前行,奋力拼搏、友爱互助,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为推动赣京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实践证明,北京赣商是全球赣商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优秀赣商方阵中最具代表性的群体。家乡人民为你们点赞!”如,“今年,要把引进人才、科研团队任务指标,分解到省直相关部门,建立部门联系县、园区或重点企业机制,部门主要领导与地方(企业)实行‘双责任人’制度。紧盯大院大学大所,争取更多‘公主’下嫁、更多‘白马王子’入赘山东。”讲话把人才形象地比喻为“公主”和“白马王子”,好比把肉末炒粉条称为“蚂蚁上树”一般,别有味道。如,“青岛是全球设施最先进、配套最齐全的‘电影之都’,拥有40个世界顶级摄影棚。今年春节期间,《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火爆得很,成为春节票房的冠亚军,这两部电影都是在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基地拍摄的。在中国的影视歌坛,活跃着300多位从青岛走出的活力劲爆的青春偶像。”这段话里提到的“火爆”“活力劲爆”等词,都是近年来网络上的热门词汇。
再如,“江西的颜值高。俗话说,颜值高,责任大。领导人去年视察江西时指出,江西是个好地方,生态秀美,名胜甚多,要求我们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确实,江西生态环境好,处处都是美景。”我们都很熟悉,“颜值”用来借代人的外表靓丽,所以形容一个人长得很漂亮时,会说“颜值高”或“颜值爆表”。这个讲话小标题用了这个词,获得了较高的“颜值”,令读者眼前一亮。
在一次全国两会“开放日”活动上,某省领导介绍“互联网+大数据”发展情况,发言结束的时候,借用了“确认过眼神,大数据是贵州想要找的人”这句网络流行语,引来现场一阵掌声。类似的网络热词还有很多,比如“给力”“菜鸟”“打CALL”“秀”“C位”“店小二”“教科书式”“官宣”“粉丝”等。需要强调的是,网络词鱼龙混杂,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具体写作时要慎用,不可为了追求新鲜感而滥用,破坏了公文原有味道。
味道是文章之魂,抓住读者的“胃”,文章先得有“味”。高明的写作者应像厨师一样,不仅善于持守“食材”的原味,还善于使用“语言佐料”,调配出不同特点的味道体系。一篇味道丰盈的文章,才能刺激思想的味蕾,令人唇齿留香之余,还回味无穷。
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2023年度生日语言表达说说,菁选2篇2023-01-31
- 2023年度10个经典C语言小程序(2023年)2023-02-25
- 最新小班语言教学总结,语言教学总结报告(13篇)2023-07-19
- 开展语言文字活动方案(4篇)2023-07-25
- 2022年度起草领导讲话稿要有“三气”(2022年)2022-09-11
- 2022年写材料要有方向感(2022年)2022-09-21
- 写材料要有方向感(二)【优秀范文】2022-09-21
- 文博数字人,有外形也要有内功2023-09-22
- “健康风险食品”要有好搭档2023-10-22
- 好领导十七种法则(全文完整)2022-09-29
- 钢筋混凝土楼盖的分析与研究: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5篇2022-08-17
- 省小学数学教研大讲堂活动心得体会7篇2022-08-17
- 学校(幼儿园)疫情防控岗位职责9篇2022-08-17
- 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情况汇报9篇2022-08-17
- 第一季度党支部党建工作汇报7篇202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