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保护恢复建议10篇

发布时间:2022-09-10 14:50:09 来源:网友投稿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保护恢复建议10篇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保护恢复建议 第27卷第6期水土保持研究VoI.27,No.62020年12月Research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D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保护恢复建议10篇,供大家参考。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保护恢复建议10篇

篇一: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保护恢复建议

7卷第6期水土保持研究 VoI.27,No.62020年1 2月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Dec.,20202004--2015年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被NPP时空变化与气候响应李婷婷1,马超1’2,郭增长2,。(1.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矿山时空信息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河南,河南焦作454003;2.河南理工大学自然资源部焦作454003;3.河南测绘职业学院,郑州451464)摘要:为了揭示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长时序植被初级净生产力(NPP)变化与气候相关性,基于MODl7A3H NPP数据、SRTM DEM数据和中国气象数据,定量分析了2004--2015年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2004--2015年研究区植被平均NPP为97.91 g C/(m2·a),增长速率为o.28g C/(m2·a),12 a间植被总NPP变化范围为O.32~0.50 Tg C/a。(2)植被NPP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异性。水平地带性表现为NPP总量整体北部优于南部(o.042 5 Tg C>O.031 6 Tg C),东部优于西部(o.014 5 Tg C>0.007 3 Tg C);垂直地带性表现为NPP值呈现出针叶林一阔叶林一灌丛一草原一荒漠的垂直景观结构变化,NPP高值集中分布在海拔2 500 rn以上的高海拔地区。(3)研究区气候呈冷湿化趋势,气温变化率为一o.01℃/a,降水变化率为2.77 rnm/a。植被NPP变化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r—o.646 8,P<o.05),其中草原和灌丛区的植被NPP对降水量响应最强。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结构虽存在缓慢变好趋势,但森林生态系统仍极端脆弱,生态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关键词: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生态剖面;生物量;气候变化中图分类号:Q948:P4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09(2020)06—0254—08Response of Spatiotemporal Change of NPPto Climate in HelanshanMountain Nature Reserve from 2004 to 2015LI Tingtin91,MA Cha01”。GUO Zengzhan92,3(1.School of Surveying and L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Henan 454003,China;2.Key Laboratory of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es,MNR,Henan 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Henan 454003,China;3.Henan Colleg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Zhengzhou 451464,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revea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ange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and climatein Helanshan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of Ningxia,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vegetation NPP and itsresponseto climate over Helanshan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ofNingxia from2004 to 201 5 wasquantitatively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MODl 7A3 H NPP data。SRTM DEM data and China Meteorologicaldata.The results showed that:(1)from 2004 to 20 1 5,the average vegetation NPP in the study area was97.91 g c/(m2·a);the growth rate of vegetation NPP was 0.28 g C/(m2·a);the total NPP variation rangewas 0.32~O.50 Tg C/a during research period;(2)vegetation NPP had strong spatial heterogeneity;thehorizontal zonality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otal NPP in the north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south(0.042 5Tg C>O.031 6 Tg C),and that in the east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west(O.014 5 Tg C>O.007 3 Tg C);and the vertical zonality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NPP had characteristics of vertical landscape structurechange of coniferous forest—broadleaf forest—shrub—grassland—desert;the high NPP mainly distributed in areaabove the altitude of 2 500 m;(3)the change trend of climate over study area was from cold to humidification,theannual change rate of temperature was一0.01℃,and the annual change rate of precipitation was 2.77 ram;thevegetation NPP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nnual precipitation(r一0.646 8,P<O.05),in detail,收稿日期:2019-11-18 修回日期:2019-12-16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5036);河南理工大学创新型科研团队项目(T2018-4)第一作者:李婷婷(1992一),女,山西临汾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遥感。E—mail:970712067@qq.corn通信作者:马超(1967一),男,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人,教授,博导,主要从事自然灾害遥感、生态环境遥感研究。E—mail:mac@hpu.edu.cn万方数据

 第6期 李婷婷等:2004--2015年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被NPP时空变化与气候响应255vegetation NPPof grassland and shrub area had the strongest response to precipitation.Although the ecological struc—ture of Helanshan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of Ningxia had the slowly improving trend,the forest ecosystemwas still extremely fragile.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work w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Keywords:Helanshan Mountain Nature Reserve;Ningxia;net primary productivity;ecological profile;biomass;climate change联合国大会于2015年9月25日一致通过了题为“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第70/1号决议,将保护、恢复和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15)列人全球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1]。目标15具体侧重于可持续地管理森林、恢复退化的土地和成功防治荒漠化、减少退化的自然生境和结束生物多样性丧失。基于遥感技术的长时序变化监测和评估研究,可明确生态变化趋势,提升地方政府实施、监督和评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能力,为“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提供数据参考[2]。在研究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响应和对策中,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指标和核心内容[3]。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是绿色植物总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全部有机物同化量)扣除自养呼吸后的剩余部分[4]。NPP表示植物光合作用产物固定和转化的效率,直接反映植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产能力,是评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协调及生物圈人口承载力的状况指标∞]。祝萍等¨1将植被NPP作为评价指标对中国典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境状况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张镱锂等[73将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的植被NPP变化过程数据与其相邻等面积区域的植被NPP变化差异进行对比分析,评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王培娟等[8]针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被NPP主要影响因子的敏感性进行研究。可见在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变化检测和评估研究方面,植被NPP已成为一项重要指标。中国境内山脉众多,其中不乏名山,但能以大尺度地理界线闻名者寥寥无几,贺兰山幸为其一[2]。贺兰山是中国北方干旱地理带的一片绿洲,是宁夏平原的气候屏障和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器,其生态走向关乎濒危物种的延续与北方干旱荒漠带宁夏段的生态平衡。植被作为干旱区敏感的环境因素,植被覆盖变化的研究已成为揭示干旱区自然环境变化及其规律的重要手段[9]。周梦云等m3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前后区域生态脆弱性时空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刘胜涛等口¨对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的环境功能进行研究。顾延生等m1对贺兰山中段植被类型及其覆盖变化进行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发现,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对贺兰山植被进行某些特定生理特征的研究,而没有对贺兰山地区的植被生物量时空变化同气候变化相结合,获得区域生态演化规律。由于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的局部山地效应,使对该区气候与植被的相关研究变得意义非凡。研究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可为地方政府提供区域植被生理状况和生产能力的相关信息,对荒漠化生态治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生态状况评价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1研究区概况宁夏贺兰山为西北为数不多的森林分布区之一,既是荒漠区与荒漠草原区的分界线,又是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具有涵养水源和调节气候的作用[11|。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被列为国家级生态保护区。(贺兰山的管理机构始建于1950年。1982年7月1日,宁夏人大划定贺兰山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1 500 m等高线为基准,并向外延伸1 km来确定研究区的边界范围(图1A)。研究区地处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近南北走向,西邻阿拉善高原,东接银川平原。地理坐标为北纬38。07’~39。32’,东经105。17’一106。40’,南北长157.63 km,东西宽120.40 km,面积5 769.25 km2,海拔为1 168~3 497 m。宁夏贺兰山是我国东西部气候的分界,属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的过渡,也是我国200 mm等降水量线所经过的地区[1 2|。年均气温6~8℃,寒暑变化强烈,年均降水176.4~313.0 mm,全年干旱少雨。贺兰山因海拔高,地势东缓西陡,导致自然气候产生显著垂直分异,构成独特的干旱区山地植被垂直带,孕育出荒漠草原,耐旱乔木、灌木,油松、山杨林和青海云杉等植被类型[1 3‘,利用中国1:100万植被类型空间分布图将研究区的植被类型进行合并,得到宁夏贺兰山植被类型空间分布(图1B)。万方数据

 水土保持研究 第27卷图1 宁夏贺兰山的地形与植被分布2数据与方法2.1研究数据2.1.1数据来源与处理 表达植物在自然环境下的生产能力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数据,源于美国一级大气存档和分布式数据发布中心(Level一1 andAtmosphere Archive&Distribution System Dis—tributed Active Archive Center,LAADS DAAC),研究选取2004—2015年的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 radiometer)数据产品:MODl 7A3 H NPP数据(https://ladsweb.modaps.eosdis.nasa.gov),其空间分辨率为500 m,主要用于研究NPP的变化与气候响应的关系。该NPP数据是基于MODIS/TERRA卫星的遥感参数,通过利用BIOME—BGC模型与光能利用率模型建立的NPP估算模型模拟得到全球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年际变化数据集,目前已在全球不同区域的植被生长状况、生物量估算、环境变化检测等研究中得到验证和广泛应用[14 15]。利用MODIS数据重投影工具MRT(Modis Reprojection T001)将NPP数据定义为UTM投影,WGS一84椭球的地理数据,用于分析2004--2015年贺兰山植被NPP变化特征。高程数据源于美国太空总署(NASA)和国防部国家测绘局(NIMA)联合测量的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使命数字高程模型(SRTM3 DEM,http://srtm.csi.cgiar.org/SELECTION/inputCoord.asp),水平分辨率为90 m,主要用于以1 500 m等高线来划定研究区范围。气象数据源于资源环境数据云平台(http:∥www.resdc.cn/Default.aspx),分别为2004—2015年年降水量空间插值数据集,用于分析降水量对植被NPP的影响;2004--2015年年平均气温空间插值数据集,用于分析气温对植被NPP的影响。植被类型空间分布数据源于资源环境数据云平台(http://www.resdc.cn/Default.aspx)1:100万中国植被图,通过ArcGIS对研究区植被类型空间分布图进行投影变换,将植被类型合并为阔叶林、针叶林、灌丛、草地和荒漠这5种,为植被NPP阈值分割提供基础参考。2.1.2 数据质量验证研究区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范围实地调查难以实施,加之研究时间序列长(12 a),生物量分布的时间和空间异质性大,通过有限的实地调查所获得的平均生物量来推算整个研究区的生物量也会存在较大误差。针对类似情况,已有研究者u6]将NPP估算结果与土地利用分类数据产品进行对比,通过局部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来验证整体精度,具有片面性。本文在研究区均匀选择120个样本点,利用遥感数据产品MODl3A1,通过将样本点12 a的平均NPP与平均NDVI做对比来验证精度,检验结果显示二者具有非常高的拟合度(r一0.944,P<0.01),MODl7A3H NPP数据质量可靠。2.2研究方法2.2.1偏差分析 平均NPP是基于像元对多年NPP数据进行计算求得的平均值,用于得到研究区多年的平均NPP空间分布图,其计算公式如下:∑NPP。而雨一型一(1)行式中:NPP为多年NPP平均值;72为年数(时间序列为2004—2015年,即行一12);NPP,为某一像元点第i年的NPP值。偏差反映某时间段内NPP偏离多年NPP均值的程度,即某段时间内NPP的盈亏情况[1⋯。其计算公式如下:dNPP—NPP7一NPP(2)式中:d。,,为NPP的偏差值;NPP7为在行年中的第i年的总NPP值;NPP为”年总NPP的平均值。2.2.2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181可以反映要素之间的相关程度和相关方向,本文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植被年NPP与气温、降水量的响应关系进行研究,其计算公式如下:∑[(z,一z)(y。--y)】R。y=—=i==1============,H—— ,r——^/∑(ac,--X)2∑(y,--y)2(3)式中。。。为z,Y变量的相关系数;押为年数(时间序列为2004 2015年,即,?一12);z。,Y,分别为工,Y两变量第i年的值;z,Y分别为z,Y两变量,z年的平均值。2.2.3 趋势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法[171可以对研究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得到其变化速率,本文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研究区总NPP、气温和降水量进行研究,其计算公式如下:万方数据

 第6期 李婷婷等:2004 2015年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被NPP时空变化与气候响应257Y,一卢。X:+p1(4)式中:y。为因变量;X。为自变量;p。为斜率;卢。为一随机变量。咒·∑(忌·X。)一∑k∑X。卢。一—旦l_—-——导旦(5)咒·E k 2一(∑k)2k=1 k=1式中:口。为变化速率;行为年数(时间...

篇二: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保护恢复建议

保护N N E H MON€ ; OLl/% F O R E ST R Y键 纛 _||纔 慵 峡 驥• _ ^ 雛 麵 膽 _ 麵 _ _ 壞袁 丽 丽 杨 玉 萍 内 蒙 古 贺 兰 山 国 家 级 自 然 保 护 区 管 理 局贺兰山苍松翠柏,自然禀赋优良,阻挡着腾格里沙漠的东侵和西伯利亚寒流的西进,是阿拉善盟 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具有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之功能,同时具有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蕴 藏着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多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持之 以恒的努力,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资源保护NKKIi F 4 IHKSTKY一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1.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自 1999一200丨年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全面实施禁 牧工程以来,保护区林草植被得以休养生息,林缘 不断向外扩展,森林面积稳步增长,生态环境和森 林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据 “内蒙古贺兰 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次科学考察系列丛书”数 据显示,昆虫种类增加了 889种,发现新种20种; 野生脊椎动物种类增加134种;大型真菌增加62种, 发现新种1 种,内蒙古新纪录种44种。这对贺兰山 保护区甚至整个阿拉善盟地区的科学研究都具有重 要的价值。随着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贺兰山自然 保护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动植物种类、数量和种 群结构都得到明显恢复。据最新二类资源调查数据 显示,2001 —2011年 10年间保护E 森林覆盖率由 51.0%增长到57. 3 % ; 野生动物群落不断壮大,主要 保护野生动物岩羊和马鹿由1. 6 万只和2000只增加 到现在的5 万只和7000只„2.生态环境治理坚定不移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 护 区 管 理 局 (以下简称贺兰山管理局)坚定不移地 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践 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考虑绿色发展与生态保 护的关系,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通过集中整治和精准修复,恒久不变抓好贺兰山生 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自2016年实施贺兰山生态 环境隐患综合整治工作以来,累计拆除各类违章建 筑物4 万余平方米,拉运黄土 50余万立方米,采挖

 资源保护N N E H MON4 ; O L l/l FO H E STR Y坑回填300余万立方米,渣台覆土治理180万平方米, 永久封闭井硐17个,保护区内8 宗矿权全部退出保 护区。现己连续三年对9500亩治理区进行了飞播和 人工补植,环境治理区生态本色逐渐显现,生态功 能逐渐恢复,生态环境重焕生机。这不仅让贺兰山 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而且在生 态环境治理方面也积累了大量可推广的实践经验。3.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基本形成 近年来,贺兰山管理局陆续开展主要保护对象 专项调查研究,逐渐建立森林资源常态化监测体系 框架。先 后 开 展 了 《内蒙古贺兰山马麝生存现状的 调查与研宄》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 羊和马鹿疫源疫病本底调查》 《内蒙古贺兰山岩羊 马鹿种群数量调查与研究》等多项调查研究,同时 建立永久植物监测样地和开展综合科学考察。2014 年开始在保护区林缘上线和下线、中段林区内及山 麓分别安装小型气象监测站,全天候监测局部环境 气象因子,以此分析气候变化对贺兰山森林生态系 统、森林火险及病虫害发生的影响。2017年,建立 内蒙古贺兰山水泉子森林生态系统监测站,主要针对贺兰山西坡的野生动植物、森林病虫害、气象条 件等各因子开展监测,掌握干旱地区山地森林生态 系统的动态变化情况,并通过在林区不同海拔布设 红外线相机掌握野生动物活动分布情况。

 目前,保 护区生态系统及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基本建立。4.火灾预警能力逐步加强随着保护区全面禁牧、资源管护和森林防火力 度的不断加大,贺兰山保护区连续70年未发生重特 大森林火灾,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栖息地生态环境得 到有效保护。退牧还林、天保工程实施以来,贺兰 山从生产经营型逐渐转向了保护管理型,森林防火 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严格落实防火责任制,签订防火 责任状,实施网格化管理,逐步建立了保护区及其 周边区域森林防火联防机制。1980年,内蒙古、宁 夏联合建立贺兰山跨区域森林防火联防机制,双方 实施森林防火联防互查和会哨制度。2003年,建立 了盟、旗 50余家单位的森林防火协防机制。随着“科 技 +”时代的到来,保护区开始建立森林防火监控系 统并逐步完善应用,目前建立的29套森林防火监控 系统全部实现图像数据上传,可实时监测保护区内 动态。同时,建立了 26套管护站安全管理防范系统。

 随着贺兰山森林防火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体制的不断 成熟,森林防火监测能力也在逐步加强。《内蒙古林业> 2020年 第 11 期 | 19

 资源保护F 〇 Kii ; ! S"rii5.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深入人心 开展科普宣传教育也是自然保护区的工作职能 之一,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 资源优势。为了充分发挥保护区的科普优势,增强 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贺兰山管理局积极探索行之 有效的科普宣教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 搭 建 “走进贺兰山”微信公众号线上科普平台。与 此同时,为了让广大青少年能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 贺兰山,2010年建立了贺兰山生态教育展览馆,全 面系统地反映贺兰山历史演变、自然风光和人文环 境,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展示贺兰U 风情, 目前展 览馆正在升级改造中。在广泛开展科普教育的基础 上,保护区先后被确立为“阿拉善盟青少年科普教 育示范基地” “内蒙古科普教育基地”及阿拉善盟 委 党 校 “教学科研实践基地”。2015年,贺兰山管 理局确定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日,集中开展贺 兰山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近年来,贺兰山管理局还 借 助 “爱鸟周”、野生动植物保护日、国际生物多 样性日、法制宣传日等活动采取进校园、进景区、 进社区等多种宣传形式,加大生态文明教育,不断 提高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进程。丨青雖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1二、存在的问题贺兰山生态功能突出,蕴藏着巨大的生态价值。

 但在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仍存在不少突出问 题。一 是 把 “绿水青山”转 换 成 “金山银山”,充 分发挥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让广大群众充分享 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方法急需开拓创新和落地落 实。二是部分群众落后思想根深蒂固很难消除,在 保护区内偷放牧、偷采蘑菇、丢弃垃圾等现象屡禁 不止,人们向大自然不当索取个人利益的思想仍未 完全消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 高。三是受到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林区内森林 病虫害时有发生,导致形成枯死树和局部森林环境 恶化的风险变大,林木长势衰减、自我更新能力下降。

 四是保护区碎片化,多头管理弊端逐渐凸现,公众 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式不多,群众监督作用发挥 不充分,对个人随意丢弃垃圾污染环境等行为约束 力不足。五是受气候条件影响,环境治理区植被生 长缓慢,生态环境脆弱,原生态环境很难完全复原。三 、对策建议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深入谋划,采取有效对 策措施,彻底**难题,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 战略定力,不断学习借鉴实践经验。1.探索变现生态效益的机制体制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的 过程,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后劲,积蓄潜力。

 但生态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20 I 《内蒙古林业》 2020年 第 11期

 资源保护MOI\ 4; OLl/% romiSTRV要为人民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让人民享受生态红 利。保护区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不断 转变机制体制,突破与世隔绝、完全封闭式保护管 理模式,探索让人民充分享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 方法措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 展双赢。2. 提升保护区宣教能力保护区目前的宣教基础设施和宣讲队伍并未完 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未能与社会教育机构常态 化协调联动,形成对社会大众的宣教合力。保护区 应通过宣教项目实施或者借助社会力量为民众打造 一个汲取营养、获取知识、集自然实践和科普教育 于一体的大型教育平台,促进民众科学知识普及和 生态环境教育,将生态文明思想转化为社会大众内 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3. 健全生态监测网络建议林业主管部门支持实施贺兰山生物多样性 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大生态监测保护工 程。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库,加强自然保护区 森林资源基础数据汇总、分析和整合,构建自然保 护区信息化管理平台,科学优化森林生态环境,以 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4. 建立开放式保护模式建议建立贺兰山国家公园,形成符合自然保护 地分类体系和管理体制,切实解决多头、碎片化管 理问题,通过完善社会化监督渠道,规范个人自觉 行为,合理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关 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5. 常态化开展治理区生态修复生态环境整治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持续用力、 久久为功,既要确保整改进度,更要强化整改质量, 通过人为干预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给自然留下 更多修复空间,将整个贺兰山纳入生态保护范围, 按照系统工程方式推进生态保护,有效保障西北和 华北的生态平衡与生态安全。

篇三: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保护恢复建议

革 实 践 经 验领 导决 策 信 息E E E宁 夏 贺 兰 山 国 家 级 自 然 保 护 区 建设 经 验 —保 护 与 发 展互 动地 方 改 革 动 态南 京 成 立 假 日 旅游指挥中 心南 京 作 为 全 国重 点旅 游 城 市,为 确保 国 庆旅 游黄 金周 八 方游 客 在 南 京 能 玩得 舒 适、安 全、开 心,南 京 市 日 前 宣 布 成立 假 日 旅游指挥 中 心,以 便 解 决 假日 旅游 中 出现 的 各 种 问 题,加 大 协 调 力 度,把各 方 面 的力 量 组 织 动员起来,增 强 应 急、应变 能 力,全 面 提 高 管 理 和 服 务 水 平。假日 旅 游 指挥中 心 由南 京 市旅 游局、市计 委、宣 传 部、 公安 局 以 及 铁 路、民航、港 务 等 1 7 个部 门 主 要 负 责 人 组 成。中 心 的 贵 任 是定期 发 布 旅 游 信 息,保 证运 力,疏 导 客流,扩 大 景 区 ( 点 ) 容 量,协调 解 决处 理 出 现 的 重 大 交 通、安 全 和 紧急 救援 等 有 关 享 宜。贺 兰 山,作 为 银 川 平 原 的天然屏 障和 水 源 涵 养 林 区,对 宁 夏 参与 西 部 大 开发 和 实 施 可 持 续发展战略,起 着 极 其 重要 的 作 用。1 9 8 2年, 贺 兰山 被 列为 省 级 自然 保 护 区,1 9 8 8年被 国 务 院 批 准 为 国 家级 自 然 保 护 区。贺 兰 山 建 局 五 十年来,经过 几 代 人的 努 力,积 累 了 许 多 宝 贵 的经 验,特 别是建 立 自然 保 护 区 的 2 0 年 来,取得 了 令人鼓舞 的 成 绩。由 于 历 史 和 地理 环境 的 原因,贺 兰 山 国 家级 自然 保 护 区 管 理 局 的工 作 也一 度 存 在着 思 想封闭、经 营 管理不善等 问 题,但 在 实践中贺 兰 山 国 家 级自 然 保 护 区 管 理 局的 干 部、职 工 们 认识到,经 济 发 展 与 自 然 区 保 护 是 一组 对立而 统 一的 矛 盾。对 于 自 然保 护 区 而 言,既要 有 效 地保 护 国 家珍 贵 的 自然 资 源,又要 紧 跟 国 家改 革 开 放 的形 势 不 断争 取更大发展。为 此, 管 理 局立足 于 对 保 护与发展 的 辩 证认 识,加 强思 想政 治 工 作,求真务实,在 大 力 加 强 防 火 工 作,确保 五 十 年林 区 无火 灾 的 前 提下,积极 开 发 以 森 林旅 游 和 花 卉苗 木 产 业 为 龙 头 的 多 种 经营,使 林 区 的 自 然 保 护和经 济建设 两 方面 都 得 到较 大幅 度 发 展。环 境 走 在前 的号 召,今年 管 理 局 主动承担 了 自治 区 确定 的重 点 工程 — 苏 峪 口道 路 绿化 工 程,全局 党 员干 部 带 头 干,每天 工 作 时 间 长达 十 几 小 时,苦 战 5 0 天,终 于按 时 高 质 量地完成 了 任 务,受到 上级 和 社会各 界的 好评。广 东省 全面 封杀“红 包”广 东省 委 办 公 厅、省 人 民 政 府 办 公厅 日 前 印 发 了 《关 于 严 禁 党 和 国 家 机 关及 其 工 作 人 员 接 受和 赠 送“红 包”的 暂行规 定 》。要 求 各 级 党 委 和 政府 加 强 思 想 教育,严 肃 执 纪,进 一 步建 立 健 全 廉 洁从政的各 项 纪 律 规 定,坚 决 刹住 接 受 和 赠 送“红 包”的 不 正 之 风。《 暂 行规 定 》 规定,党 和 国 家 机 关 工作 人 员违 反 规 定 接 受“红 包” ,超过 一 个月 不 登 记 上 交的,由其 所 在 的 党 组 织、行政部 门 或 纪 检 监 察 机 关 责 令 上 交,并 视情 节 给予 党 纪 政 纪 处 分。按 受“红 包”不满 1 00 0元 的,给 予 党 内 警 告 或 严 重 警告,行 政 警 告 或 记 过 处 分,其 中情 节轻 微的,可 免 予 处 分,由 纪 检 监 察机 关进 行谈话,给 予 批 评 教 育; 接受 “红 包”1 0 0 0 元 以上 ( 包 括 本数 ) 不 满5 0 00 元 的,给 予 党 内严 重 警告 或 撤 销 党 内 职 务,行政 记 大 过、降 级 或撤 职 处 分;接 受“红 包”50 0 0 元 以上 不 满10 000 元 的,给 予 撤 销党 内 职 务或 留党察 看,行 政降 级或 撤 职 处 分;接受“红 包”元 以 上 的,给 予 留 党 察 看 或开 除党籍,行 政 撤 职 或 开 除 处 分。发 展林 区 经济,有效地保护 自 然 资 源 是根 本宁夏 贺 兰 山 以 其 丰 富 的 自然 资 源 和旅 游 资 源 成 为 我 国西 部 的一 处 天 然 宝地。贺 兰 山 国 家级 自然 保 护 区 占 地 巧.7 8万 公 顷,管 理局 管 理 区 域点多 面 广,干 部和 职工 高度分散,保 护 林 区 安 全 和 自 然资 源 的 完 整 是 中 心 任务。近 年 来,为 了 确保林 区 和8 6 8 种 动 植物 的 安全,管理局先 后 为 一 线管理 站、派 出 所 和 林政治安室配 备 了6 辆执法 警 车,并搬 迁 改造 了1处管 理 站、l个 公 安派 出 所,新建 了3个林 政治安管理 办 公 室,改 造 修 建 了 巧 个护林防火点,修复 了 被 洪 水 冲 毁 的通往苏 峪 口 国 家森 林 公 园 的 道 路,仅 近两 年在 基 础 建 设 方 面 投 人 的资 金 就达5多万 元。为 了 响应 党 中 央 西 部大 开 发,生态保 护 和 利 用 好 自 然 资 源,发 展 林 区 经 济 是 关键“发 展 才 是 硬 道 理” 。一 个单 位 如 不能 发 展,就 不 会 有后 劲。同样 道理,林 区如 果 不 求发 展,便 不 能 获得经 济 支 持来最有 效 地 保 护大 自然。从1 9 9 7年 下 半 年开 始,贺 兰 山 国 家级 自 然 保 护 区 管 理局上 下 开展 了“局 兴我 荣、局 衰 我耻”的 大讨 论,在 思 想 上 引 导 大 家 正 确 认识“发展”这 个 硬 道 理 的重要 性。与 此 同时,采取果 断措 施,对 长 期 亏 损 的 工 艺 厂、七 彩山 鸡 养 殖场等企业 实 行 关停,对承包 多年 没 有 效 益 的 苹 果 园进 行 大 胆 改造,开办育苗基 地。在反 复 论 证 基础上,先 后 成立 了 宁夏绿 世 界综 合 开发有 限 公 司、宁夏 大 自然 旅行 社、宁 夏 海昊 绿 化 公 司 等,这 些 机 构 的 成 立,不 仅 为迅 速打 开 旅 游市场、大力发展 花 卉苗木产 业 发挥 了 重要 作 用,而 且还 安 置 了 5 0 名 待 岗 职 工 和3 0 多 名 职工子 女就业。同 时,管 理 局 动 员干 部 职 工 将 用 于 改善 生活环 境 的 育苗 基地 由2 6 0亩扩 大 到500 亩,并 建 起 了 集科研、教 学 和 爱 国 主义 教 育 基 地为一 体 的“树木 园” 。1 9 9 9 年,由 于 林 政 管 理 卓 有成效,贺 兰 山 国 家 级 自然 保 护 区 管理 局 被评为 全 国 林政 管理 先 进 单位,公安 分 局受 到 公 安 部 通 令 表 彰,今 年 苏 峪 口 国 家森 林 公 园还 被 评为全 国文 明森 林 公 园。强 有力 的 思 想 政 治 工 作,是 正 确 处理 发 展 与 保 护 关 系的重要 保 证。局 领 导班子 带 头 执行各项 制 度 规 定,为 基层 办事 不 准 吃、拿、卡、要,并 在 全 局 开 展“外树 形 象、内抓 管 理、层 层发动、增收 创 收”的总 动 员,由于 模 范 作 用 好,各 级领 导 干部 的威 信 越 来 越 高,各 方 面 的 工 作都 得到 了 群 众 的 赞 同 和 支 持。年月 第 3期1 00 0 02 40 02 0 0 097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篇四: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保护恢复建议

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年第 19 期 贺兰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林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李晓娟 ( 宁夏贺 兰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宁夏银川 750021) 摘 要 贺 兰山 国家级 自然保 护 区是 我 国生物 多样 性 丰富 、独特 的 自然保 护 区之 一 ,同 时生 态环境 脆 弱 。分析 了贺 兰 山 国家级 自然保 护 区林政执法工作 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林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有效建议与意见,以确保有一支精良林政执法队伍更好地保护贺兰山、建 设 贺 兰 山。为加 强 贺兰 山保护 区生态 文明 建设 蓄积 力量 ,以利 于 自然保 护 区的保 护 管理 工作 长足发 展 。

 关键 词 贺 兰 山 国家级 自然保 护 区 ;林政 执 法 ;问题 ;建议 中图分 类 号 F326.20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007—5739(2015) 19—0188—02 1 保 护 区基本 情 况 贺兰山地处蒙 古高原中部 南缘 ,华北黄土高原的西北 侧 ,西南临近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贺兰山由北至南犹如一 堵天然屏障 ,阻隔了腾格里沙漠的东侵 ,使蒙古冷高气压受 截,使黄河在宁夏平原得以流畅 ,又赖以茂密的山地森林植 被 ,涵蓄水源 ,阻沙 固土 ,对宁夏平原 的人们的生活和工农 业生产发挥着重大的生态作用。贺兰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总 面 积 1 935.35 km ,地 跨 2 个市 6 个县 (区 ) ,东西 宽 20~4O km,南北长 170 km,它不仅是西北地 区的动植物基因宝库 , 也是宁夏重要的水源涵养林 区和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贺兰山 动植物资源丰富 ,目前记录有野生维管植物 647 种 17 个 变种,分属于 84 科 329 属,属于国家级保护植物有沙冬青 、 野大豆 、蒙古扁桃 、贺 兰山丁香 、四合木 、黄芪等。保护 区内 的森林为天然次生林 ,针叶林比重大 。组成天然次生林 的树 种主要 是青海云杉 、油松 、山杨 、灰榆、杜松等。记录有野生 脊椎动物 218 种 ,分属 5 纲 24 目56 科 ,属于国家重点保护 的动物有 40 种 ,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鹳 、金雕 等 8 种 ;二 级保护动物有马鹿 、马麝 、盘羊 、岩羊 、兔狲 、猞猁 、蓝马鸡 、 雀鹰 、松 雀鹰 、长耳鹗 、红隼 、鸢 、胡兀鹫 、峰鹰 、大蔫等 32 种 。国家二级保 护动物岩羊种群数量达 2 万只左右 ,是 世 界分布密度最大的地区之 一。1950 年 ,宁夏贺兰 山成立了 管理机构 ;1982 年 ,经自治区人大批准为省级 自然保护区 ;

 1988 年 ,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3 年 、2011 年 ,经国务院批准对宁夏贺 兰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范围分 别进行 了调整 。目前保护区管辖及执法部门为贺兰山管理 局 ,内设 13个职能部门,定编人员 139 人 ,为全额拨款事业 单位 ,负责保护区管护及林业行政执 法工作 ;自治 区森林 公 安局贺 兰山分局 ,在编民警 30 人 ,主要负责保护区内刑 事案件侦破及 日常执法 。

 2 当前 贺兰 山保 护 区林 政执 法存在 的问题 2.1 执法 人 员严 重不 足 2004 年 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扩大宁夏贺兰山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范围的通告》,扩界后的惠农区苦水沟至 宁蒙交界的麻黄沟增加了约 7 万 hmz林地 ,管护面积增大 , 而管护人 员没有增加 。现有人员不能满足保护 区的管护及 执法需要 。目前 ,贺兰山管理局在基层设立了 5 个管理站 , 下设 26 个护林点 ,共有森林资源管护人员 110 余人 (包括 80 名在编森林资源管护人员,30 名 自筹资金招聘 的合同制 收稿 日期 2015—09—01 188 护林员)对贺 兰山自然保护区范 围内的 1 935.35 km2森林资 源和 160.42 km 一般林地的森林 资源进行管护 。从实际工 作状况看 ,森林资源管护人员严重不足 ,也不能保证职工们 合法的休 息时间 。自治区森林公安局贺兰 山分局下设 4 个 派 出所 ,每 个派 出所 有民警 3 名 ,各派 出所 的警力严重 不 足 ,影响了对保护区内各种涉林案件的查处及侦破。

 2.2 存 在 有法不 依 、执 法不 严的 现象 一方面 。许 多林业行政 执法工作只停留在无关痛痒 的 执法检查或宣传 、文件等表面形式上 ,执法人员执法行为不 够规范 ,直接影响执法工作 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 ,依法 行 政 的力度不够 ,林业行政执法人员在掌握和利用相关法律、 法规 ,真正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 必究方面有一定 的差距 ,导致一些违法的单位和个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

 或者是处罚过轻。

 2.3 管理 制度 不够 完善 与健 全 作为林政执法部门 ,多年来养成了有请 才到 、上门服务 的习惯 ,却不懂得用政策和法律法规去监督和指导 ,工作方 式局限于 “认定” “达标 ”。同时行政执法行 为的规范性还不 够 ,透明度还不高;服务“三农”意识还不强。

 2.4 林政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影响执法力度 一是缺 乏系统的法律法规知识 ,有的工作人 员思想保 守 ,有畏难情绪 ,导致执法力度不够 。二是贺兰山保护区执 法力量薄弱。2009 年 ,森林公安局贺兰山分局从贺兰山管理 局分离,交由自治区森林公安局直接管理 ,不再办理贺兰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辖区内的林业行政案件 ,管理局挑选了部 分职工通 过及时培训行使林政执法 工作 。致使贺 兰山管理 局林政执法力量大大削弱。同时 。贺兰山森林分局的管辖权 只是贺兰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业刑事案件及治安工 作 ,而保护区范围内的林业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很少 ,平均 每年 2~3 起案件 ,造成公安队伍资源的巨大浪费。由于贺 兰 山管理局与贺兰山森林分局因体制机制的原 因无法形成合 力,既不能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有效保护森林 资源 ,又 不能充分利用警力资源 ,造成警力资源严重浪费。三是广大 人民群众对林业法律法规了解不够 ,社会影响力低 ,依法行 政的社会舆论宣传氛 围不浓 ,支持的力度不大。

 3 加强依 法 执法 与依 法治 林的 建议 3.1 切 实加 强林政 执法 工作 的组 织领 导 在国家林业发展 向依法治林和科技兴林进行战略转移 的新形势下 ,要重新认识依法行政 、依法治林 的地位和 作

 李晓娟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用。为充分正确发挥其作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 围,全 面贯彻《国家林业局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实施纲要》,制定规 划 。落实具体 工作措施 ,确定 专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机构 ,

 扎 实稳妥地推进 过渡 阶段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 ,做好宣 传和监督 工作。严格林政案件受理 、督查督办工作是依法做 好林政执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

 3.2 加强 林政 执 法队 伍建设 林政执法 工作是一项法律性 、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必须 有一支政治过硬、思想可靠 、业务精通的林政执法队伍翻。执 法单位必须重视林政执法队伍建设 ,不断完善林政执法管 理 制度 ,使林政执法 ,特别是林政案件管理和查处工作不断 趋 于规范和合理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执法队伍转化过程 中 ,着力加强林政执法体 系建设 ,形成比较健全的林政执法 体系[31。宁夏贺兰山管理局现有持证林政执法人员 70 人 ,管 理局设有林政资源保护科 ,全面负责保护区的林政资源管理 和林政执法工作 ,5 个管理站都设有林政资源管理办公室。

 同时 。森林公安局贺兰山分局有森林公安民警 35 人,下设 4 个派出所 。通过体制改革使森林公安局贺兰 山分局警力与 贺兰山管理局林政执法队伍形成合力 ,兄弟单位共同肩负 起辖区林政 资源管理和林业执法工作 ,建设一支强硬的林 政执法队伍 ,共同管护和保护贺兰山林区。

 3.3 加强林 业 执法 队伍 反腐 倡廉 工作 建 设 林业执法队伍要求 :一是从事行政执法 的人员都是在 编在职的国家正式职工。二是坚持培训上岗 ,即每一个拟从 事林政执法的人员 ,必须先经过培训并考试考核合格 ,方可 执证上岗 。三是林政执法人员履行职责 ,即明确规定哪些行 为必须主动作为 。以保证法定职责 的履行 ,防止失职 、渎职 ;

 哪些行为严格禁止 ,以确保行政执法行为的廉洁性[41。

 要加强林政队伍勤政廉洁建设 ,一是加强林政人员的 业务知识培训 .包括林业知识和法律知识。二是加强林政人 员的思想教育 ,使他们认识到林地管理的重要性和 自己所 从事 工作 的严肃性 ,既要保护 自己的安全 、维护单位形象 , 还要做到公平 、公 正执法 ,要认真对待工作。三是建 立一整 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严格贯彻 执行 。四是加强林政人员的警示教育,从保护同志的角度 出 发 ,经常性地开展警示教 育,保持林政队伍的勤政廉洁 。通 过对林政人员的教育,使他们成为一支文明执法、政治过硬、 工作认真、业务精通的林政执法队伍[51。

 3.4 加 强依 法行 政 管理 工作 中的 责任 追究 林业案件管理工作 中责任追究的前提和基础是已经合 理确定了执法机关、执法机构及其执法人员的责任 。这种确 定有 2 种方式 ,一是《行政处罚法》和《刑法》规定的林 业违 法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涉嫌构成刑事立案标准时 ,须移 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的责任 :二是确定的在林政案件受理 、调查取证 、作出处罚 决定以及对罚没物资的处理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行政 责任 。

 由于宁夏贺 兰山管理局林政执法转接处于起步阶段 ,受林 政案件管理 工作人员数量和素质等因素的限制 ,在 以后的 执法过程中 ,难免出现各类问题 ,这就要求林政执法人员必 须加强学习 ,提高 自身修养 ,有待在案件分析和处理 中能正 确 、公正 、公平办理好每一宗案件旧。

 4 参 考 文献 [1】蒋阳秋.关于 森林 资源林政管理 工作的探讨[J].吉林 农业 ,2011( 10) :

 176 . 『21 2 陈亚龙.发挥 乡镇林 业工作站作用依法 实施林 政管理[J].江苏林业科 技 ,2003 ,30(4) :56—57.

 『31 3 郭家.适应改革新形势创新林政管理们.林 业经 济 ,2006( 12) :27—28.

 f41宋团谱 ,柯 蓉贤 ,王静 ,等.陕西佛坪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林政执法工作 的现状及 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2(20) :178.

 f51 5 孙瑞谦 ,何栖锁 ,杨志 明. 对 长青保护区林 业行政执法工作 的思考[J].

 长 青 ,2009(2) :13—14.

 [6] 高俊波 ,张晓 清.力口强林政执法 工作 的对策与建议[J】.绿色科技 ,2011 ( 12 ) :182- 183. (上接第 186 页) 2.S 造林 造林地应选择低 山、土层深厚肥沃、pH 值 5.5~6.5 的山 场 .坡度在 20o以下 ,以便于集约经营。造林地整理要在秋季 末进行 ,造林采用穴壮苗整地。株行距 3 mx3 mx3 in,挖穴规 格 40 cmx40 cmx40 cm.穴挖好以后最好要经过 1 个冬季的 霜冻 。春季栽植 前 ,在每穴底部施腐熟的农家肥 2 kg,或者 施复合肥 150 g 作底肥 。将根系发达的凹叶厚朴苗栽植到穴 中.栽植时将表面的腐殖土先填入穴中,再将苗木根部放入 。

 要求做到根舒展、苗木正 、土壤压实等栽植关键环节。1 050~ 1 350 株,hm2的栽植密度 为宜。造林后 3 年 ,每年抚育 2~3 次 ,防 止杂草滋生 ,每年施肥 1 次 ,每株约施尿素肥 100 g, 采用穴施或沟施 ,加快幼苗生长 ,促进苗木早 目郁闭成林 。

 3 参考 文 献 [1】叶火 宝 ,程友亮 ,叶起祥.厚 朴育苗造 林技术 [J】.中国林 副特产 ,2009 (2 ) :44 - 45. [2】李兴发 ,吴应龙 ,刘国洪 ,等.景宁 县凹叶厚朴 栽培与管 理技术 [J 】.现 代农业科技 ,2009(10) :50.

 [3】张中玉 ,张建华.凹叶厚朴育苗技术[J].甘肃 科技 ,2007(2) :207—208.

 f4】邓文华.厚朴的育苗技术[J].安徽林 业 ,2007(2) :31.

 【5] 林照授 ,田有圳 ,黄金桃 ,等.凹叶厚 朴育苗及 栽培管理 技术『J】.华 夏 星火 .2002(4) :67—68.

 (上 接 第 187 页) 长 5 m 筑一横埂为一段 ,以防积水横流 ;田面松土 20 em,里 坎坡度不得大于 70。;上、下 2 行中心距离 (即植树行距 )根 据地形可定为 3~7 m,也可因地制宜地在水平沟 、沟谷修筑沟 台地的水簸箕;在陡坡及地形破碎地段应用鱼鳞坑 、植树等。

 3.3.3 造林 。秋季树木落叶后土壤封冻前和 早春土壤解冻 后栽植 ,成活率能达到 80%以上。株距一般为 1~2 in,可造林 600~3 330 株/llm2。栽植深度在干旱地区要达到 40 em,处在润 湿土层 ,不窝根 ,不露根,分层填土踩实,表层复虚土 2—3 cm。

 3.3.4 幼林抚育管理 。为使幼树速生 ,提早结实 ,要 适时中 耕除草 ,合理修枝整形 ,及早防治病虫害 。为使幼树产种子 可进行林地施肥 ,或种植低矮肥料灌木 ,以促进多结果 ,多 产油料。

 4 参考 文 献 Ⅲ1 蔺瑞 岚.北方地 区能源树 种 :文冠果 发展可行性 探讨 [J].内蒙古林 业 调查设计 ,2011(6) :101—103. [2】王承义 ,李 晶 ,刘强.生物质能源 树种文冠果在黑 龙江省发展前景[J]_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3) :33—34.

 【3] 佟 恩福 ,赵 大生.浅析 吉林省西部 种植能源 树种文冠 果叨.当代 生态 农业 ,2011(增刊 1) :148—150. 【4】马 启慧.能源 树种文 冠果的研 究现状 与发展 前景 [J].北方 园艺 ,2007 (8 ) :82—83 . 189

篇五: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保护恢复建议

简介:刘向才(1964- ),男,宁夏中宁人,高级工程师,从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及基础研究。收稿日期:2014-12-17贺兰山地跨宁夏与内蒙古 2 个自治区,处于我国温带草原与荒漠地带的分界处,是我国西北干旱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中心和生物资源宝库,是我国特有植物 8 个生物多度之一的“阿拉善—鄂尔多斯多度中心 [1] ”的核心区 [2] ,也是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林区。加强对贺兰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重大。1 贺兰山生态地理环境贺兰山位于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地理坐标为 38°21"~39°22"N,105°41"~106°42"E,南北长约 250 km,海拔为 1 000~3 556 m,总面积约7 500 km 2 。贺兰山处于我国温带草原区和荒漠区的过渡区域,全年干旱少雨,气候变化大,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规律。年平均气温由下部的 8.5 ℃,降至 2 900 m 处的 -0.8 ℃,年均降水量 200~400 mm,6~9 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60%以上,年均蒸发量为 2 000 mm,年均无霜期 117.7 d。贺兰山是典型的温带山地森林系统,其植被垂直分布明显,从山麓到主峰有 4 个植被垂直带:即山地草原带(1 400~1 600 m)、山地疏林草原带(1 600~2 000 m)、山地针叶林带(1 900~3 100 m)、亚高山灌丛和草甸带(3 000~3 556 m)。山麓东是镶嵌有黄河与毛乌素沙地的银川平原,山麓西、南北两端是腾格里及乌兰布和两大沙漠。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贺兰山山脉东坡的中、北段,总面积 1 935.36 km 2 。2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概况2.1 植被类型多样性贺兰山地质历史比较悠久,山地自然条件和植物区系组成复杂多样,形成了山地丰富多样的植被类型。主要包括: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小)叶林、疏林、常绿针叶灌丛、落叶阔(小)叶灌丛、旱生灌丛、草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刘向才1 ,胡天华 1 ,贾永华 2 ,王春良 21.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宁夏 银川 750021;2.宁夏农林科学院种质资源研究所,宁夏 银川 750002摘 要:贺兰山地跨温带草原与荒漠两大植被区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中心和生物资源宝库。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193 535.68 hm 2 ,其地理位置特殊,植物区系组成复杂,植被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据保护区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统计,该区有陆生脊椎动物 5 纲 24 目 56 科 218 种,野生维管植物 84 科 329 属 647 种 17 变种,苔藓植物 26 科 65 属 142 种,大型真菌 32 科 81 属 259 种,昆虫 165 科 700 属 1 025 种。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为活动的干预使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通过分析宁夏贺兰山生物多样性现状、特点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加大保护执法力度等保护管理对策。关键词: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保护对策中图分类号:X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4X(2015)02-0053-03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of Biodiversity of Ningxia Helan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LIU Xiang-cai et al. (Management Bureau of Ningxia Helan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Yinchuan, Ningxia 750021)Abstract The Helan mountain is located in the extension of the temperate steppe area and desert area,is the importantcenter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biological resources treasure house in the northwest arid area of China. The total area ofNingxia Helan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s 193,535.68 hm 2 ,and it has a special geographical position,the com-plex floristic composition, various vegetation types and rich biod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survey statistics,this area had 5 classes,24 orders,56 families and 218 species of terrestrial vertebrate,had 84 families,329 genera,647 species and 17 varieties of the wild vascular plants,had 26 families,65 genera and 142 species ofmosses,had 32 families,81 genera and 259 species of macro fungi, it also had 165 families, 700 genera and 1 025species of insects. However,in the recent half century,the biodiversity has reduced because of the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which caused by artificial intervention.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just like increasing propaganda,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nforcement of the protection law we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odiversity and the causes of the reduc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of Ningxia Helan mountain and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tection work.Key word Helan mountain;Nature reserves; Biodiversity; Current situation;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 and Fores. Sci.&Tech. 2015,56(02):53-5553

 原、荒漠、草甸、水生、沼生植被。贺兰山保护区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坡向分异与水平分异。特别是由于贺兰山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分异明显且带谱复杂。按植被型,可划分成 4 个植被垂直带:山前荒漠与荒漠草原带→山麓与低山草原、灌丛带→中山针叶林带→高山或亚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分异表现在山体内部在同一海拔高度范围内,由于坡向不同,使同一垂直带或亚带内的植物群落有很大差别。贺兰山保护区的南、北、中段植被类型也有明显的差别,各自形成一些特殊群落类型。按照《中国植被》所采用的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原理对宁夏贺兰山植被进行分析与划分,可划分为 12 个植被型,69 个群系 [3] 。2.2 物种多样性2.2.1 植物多样性 根据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 [3] ,宁夏贺兰山有野生维管植物 664 种,隶属84 科 329 属 647 种 17 变种。其中,蕨类植物 10 科 10 属 16种;裸子植物 3 科 5 属 7 种;被子植物 71 科 314 属 624 种17 变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 61 科 248 属 476 种 17 个变种;单子叶植物 10 科 66 属 148 种。此外,宁夏贺兰山还分布有苔藓植物 26 科 65 属 142 种;大型真菌 259 种,隶属于 16 目 32 科 81 属。2.2.2 野生动物多样性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脊椎动物 218 种,其中,鸟类 143 种,分属于 14 目 31 科 81属;兽类 56 种,分属于 6 目 15 科 45 属;爬行类动物 14 种,分属 2 目 6 科 9 属;两栖类 3 种,分属 1 目 2 科 2 属;鱼类2 种,分属于 1 目 2 科 2 属。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马麝( )、黑鹳( )、金鵰()、大鸨( )、胡兀鹫( )等 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马鹿( )、岩羊()、苍鹰( )、猎隼()、蓝马鸡( )等 32 种。同时,宁夏贺兰山有昆虫 1 025 种,分属于 18 目 165 科 700 属。3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特点3.1 多样性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既有标志山地所在水平地带属性的草原和荒漠,也有山地植被垂直系列中出现的针叶林和疏林草原,还有各种灌丛、草甸和落叶阔叶林。保护区物种资源丰富,野生植物资源中,有维管束植物 664 种,苔藓植物 142 种,大型真菌 259 种;野生动物资源中,有脊椎动物 218 种,昆虫 1 025 种。与周围沙漠广布的区域相比较表明,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遗传基因均具有多样性。3.2 独特性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温带草原与荒漠区的分界处,植被类型比较复杂,垂直带分异明显,带谱完整,并且是华北森林植被、蒙古草原植被、阿拉善戈壁荒漠植被和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的汇集地,充分显示出其在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和植被带组成方面所具有的过渡性、复杂性和独特性。3.3 脆弱性由于贺兰山是处于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一座“孤岛”,其植被起源、分布以及土壤的性质等,均处在森林—草原—荒漠的“生态应力带”上,而这一区域降水不足和人为干扰更加破坏了生物群落与外部环境条件之间脆弱的动态平衡,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4] 。主要表现为植被一旦被破坏,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常常发生根本性变化,很难再次恢复。此外,贺兰山自然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另一个表现是,许多植物在此已经是分布区的临近边缘地带,大气候不适合其生存,而局限于某些特殊的小环境里,故分布面积小、数量少,如果今后再遭人为破坏,许多种类将会迅速减少或消失。同时,保护区周边旅游业的兴起,对贺兰山生态环境也产生了很大压力,使得生态环境更加脆弱。3.4 植物区系组成复杂贺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为来自内蒙古、华北、青藏高原以及其他区系成分的植物提供了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使该地区成为多种地理成分相互渗透和汇集的地方。主要植物区系成分包括:世界分布、热带分布、温带分布、东亚分布、地中海—西亚—中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种 [5] ,显示了贺兰山植物区系的多样性。4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4.1 生境的破坏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由于过度垦荒、超载放牧、矿山开采、滥采盗猎等活动的加剧,使贺兰山野生动植物受到“栖息地环境的岛屿化”、 “物种生境的破碎化”的影响,加之水土流失、荒漠化,使生物多样性赖以存在的环境变劣、萎缩而不断减少和受到威胁,甚至灭绝。据记载,20 世纪 50年代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盘羊( )、雪豹( )、黄羊( )、狼()等,由于人为的干扰,现已濒临灭绝;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汝箕沟、石炭井、大峰沟、甘沟等矿区大规模无序开采,导致数倍于开采范围的区域生态和自然景观的破坏,造成植被严重破坏,荒漠化加剧;80 年代以来,由于超载过牧,致使低山区草原带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草地生产力极度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4.2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乱捕、滥猎、滥挖、滥采、滥伐以及旅游开发等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仅对物种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还降低了生态系统保持养分、水分和表土的能力,加重了生态危机。如20 世纪 50 年代在洪积扇上广泛分布的鹅喉羚(),由于人为的过度狩猎,现已濒临绝迹;60 年代对灰榆的过度利用,致使灰榆疏林草原带下限逐年上升,远离山麓。80 年代以来,受经济利益驱使,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北部石炭井地区盗采露头煤活动十分猖獗。盗采者采用钩机、铲车等重型机械,遍地开挖,废渣随意倾倒,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使原本脆弱的贺兰山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为了部门利益,临时征占用林地开56 卷 02 期 刘向才,等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54

 采煤炭现象严重,也使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4.3 环境污染矿区废弃物中的酸性、碱性、毒性或重金属成分,通过径流和大气扩散会污染水、大气、土壤及生物环境,其影响的区域远远超过了矿区的范围 [6] 。贺兰山不仅是一个天然的生态屏障,还是一个品种多样储量丰富的矿藏资源宝库,在宁夏已列入矿产平衡表的 17 种矿产中,产于贺兰山的就占10 种。20 世纪 80 年代,贺兰山的煤炭开采量占宁夏煤炭产量的 87%。由于矿区众多,矿区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倒,生产污水和生活废水的肆意排放,造成生态系统破坏十分严重,土地和水质不断恶化,大气环境污染,破坏了生物物种的栖息环境,导致许多动植物种类在贺兰山绝迹,或种群数量减少。5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5.1 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不足保护区周边群众,也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生产生活中,还普遍存在重开发、轻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以及先破坏后治理的不科学的发展观。5.2 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投入不足宁夏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地方财政困难,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投入少及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编制配备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通讯、电力等保护工作所需的最基本条件缺乏,保护管理工作长期处于管而不力的状况,使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停滞不前。5.3 科研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科学技术是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目前保护区只对个别物种有较深的研究,例如岩羊种群动态的保护研究等,对大多数物种的研究都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对物种栖息地方面的保护研究更有待加强。同时,保护区对周边社区群众的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还比较滞后,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不能满足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5.4 法制建设亟待加强我国关于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法规相对较少,现有的一系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还远不能满足现阶段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需要加以补充和完善。就贺兰山保护区来说,每年夏秋季节到保护区内采蘑菇、抓蝎子、抓发菜的人员很多,对此现象的管理还无相关法规可依据、参考,造成行政执法难度大。同时,由于执法者原因造成执法不到位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6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应采取的对策6.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提高全民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将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人们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真实价值,自觉行动使全社会重视、理解、支持和参与保护工作。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特别是广播电视的宣传教育作用,增加有...

篇六: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保护恢复建议

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宁夏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侯建海( 宁夏回族自治匹环境科季学会银川7 50 0 0 1)摘要t西部大开发挠略的实施, 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主要出发点和切入点。

 宁夏是多山地、 沙漠而少林的地区, 生态环境建设尤为重要。

 车文通过对宁夏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认真分析, 并提出了加强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哭键词:

 宁夏贺兰山生态环境问题对策1.贺兰山在宁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的地位宁夏位于西北内陆, 东、 西、 北三面被毛乌素沙地, 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所环绕。气候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 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形成了目照充足, 夏多酷暑。

 蒸发量强,干旱少雨, 无霜期短, 冬寒漫长, 风沙大等气候特点。

 综合而论, 宁夏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地区,林草植被稀少, 森林覆盖率低, 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 发展缓慢. 水土流失相对严重, 有7 3%的土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威胁, 土地沙化面积较大。南北走向的贺兰山脉横亘于宁夏西部, 它纵峙于银川平原与高原之间, 以其逶通高大的山体和绵延阴翳的森林, 对银川平原的工农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在宁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被称之为“沙漠之魂” 。首先, 阻隔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

 阿拉善与银川平原仅一山之隔, 如今已成为中国沙漠集中的地区, 而且, 该区56 0 0 平方公里的沙漠在西北风的作用下, 正以每年20 米的速度向东南推移. 而银川平原在贺兰山高大的山体和中部茂密森林的蔽护下。

 成为宁夏的“米粮川” ,并且养育着20 0 多万回汉人民。

 如果没有贺兰山的存在, 也就没有银川平原的存在, 同时黄河将会继续东移, 华北平原的面积将会减少.其次. 削弱了蒙古冷高气压对银川平原的影响。

 贺兰山高大的山体减弱了蒙古冷高气压的侵蚀, 使银川平原的年平均气温、 积温, 降水量比贺兰山西坡的阿拉善高原更适合农作物生长。第三, 涵养水源, 解决了铡Il平原回汉人民的吃水问题, 且植被越好的地段, 蓄水能力越强。由于森林的蓄水作用, 贺兰山东麓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 山前冲积倾斜平原水质好, 水量大, 是宁夏地下水最富积的地区之一, 有较好的开发远景, 可以作为大中型供水工程的水源地。鉴于此, 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越来越得到国家与自治区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先后启动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 贺兰山天然林保护和公益林建设等项目, 这些项目对贺兰山生态环境建设将产生深远的影响。2. 贺兰山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 1气候是影响贺兰山生态建设的重要园素贺兰山深居内陆, 东南有秦岭、 太行山、 吕梁山和六盘山的阻隔. 温湿的海洋性气流至此已是强弩之末。

 极少能成云致雨。

 但西北来的干冷气流却活动频繁。

 因此贺兰山处在典型太陆f 生气候范围内, 全年干旱少雨, 寒暑变化剧烈, 日照强, 蒸发量大。

 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西北地区降水量普遍减少, 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

 据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苏峪口森林公园( 海拔20 4 4 米)和苏峪口管理站( 海拔14 14 米)两个观测点常2 4 0

 二、 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年气候观测结果为:

 19 8 7 年苏峪口森林公园和苏峪口管理站的降水量分别为335. 3毫米和239 . 6 毫米。

 19 9 1年两处观测点的降水量分别为20 2. 5毫米和157 . 2毫米, 通过以上数据表明, 贺兰山地区的降水量逐年减少. 由于贺兰山地区降水量的明显减少, 植物生长较慢。2. 2人为因素对贺兰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全球气候变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客观因素. 而人类非科学性的经济开发活动是生态环境恶纯的主观园素2. 2. 1大量放牧使贺兰山植被破坏严重。

 新中国成立以后, 贺兰山林区成立了管理机构。19 50 年, 宁夏省人民政府把贺兰山南起三关口, 北至石嘴山枯水沟. 东以山脚为界, 西以山脊分山岭为自然界限, 共15. 7 8 万公顷划为封山育林区, 封育区内禁止砍伐、 放牧、 樵采、 开垦等活动。

 截止19 57 年, 贺兰山封育面积达到13. 33公顷, 使贺兰山在旧中国惨遭破坏的森林植被被得以恢复, 效果十分明显。

 遗憾的是19 6 4 年自治区有关部门在大旱之年批准平罗县崇岗乡和县农场1. 1万只牲畜进入贺兰山西峰沟、 大水沟等地放牧。

 其结果是放牧人员进山后建圈搭棚, 常驻林区放牧。

 19 65年贺兰山林区从拜寺口至牙齿沟划归贺兰山军马场管辖, 由于放松管理, 乱砍滥伐频繁, 羊只、 大牲畜全部进入林区。

 据19 7 4 年自治区农牧局调查小组调查结果:

 19 6 3年进入贺兰山放牧的羊只共有4 . 8 万, 大牲畜4 7 8 0 头. 时至19 7 4 年, 羊只已发展到11. 9 万, 大牲畜8 0 0 0 头, 与60 年代相比, 羊只增加了2. 4 倍, 大牲畜增加了I. 6倍多。19 8 2年自治区将19 50 年在贺兰山林区确定的封山育林区划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19 8 8 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条例》 的规定, 自然保护区内严禁放牧,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放牧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为了加强对贺兰山生态环境的保护, 20 0 1年6月 , 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迁了保护区内的14 . 8 万只羊, 但进入贺兰山保护区外的东坡放牧的羊只还有10 万。2. 2. 2开矿、 采石使贺兰山植被遭到极大的破坏。

 贺兰山既是一个天然的生态屏障,又是一个储量丰、 品种多的矿藏资源宝库, 在宁夏已列入矿产平衡表的17 种矿产中, 产于贺兰山的占10 种, 其中煤、 磷、 硅石、 各种用途的石灰岩和臼云岩、 粘土储量较多。

 据统计,7 0 年代除汝箕沟、 大峰沟、 石炭井三大煤矿以外, 贺兰山上仅有几十家煤矿、 磷矿、 硅矿、片石厂等企业单位。

 7 0 年代末以来, 在贺兰山开矿、 采石的企业越来越多, 达到一百多家。由于大部分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 不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 乱采滥挖、 乱开山炸石、 排渣,使本来生境非常脆弱的贺兰山植被遭到极大的破坏, 特别是汝箕沟以北保护区实验区的一部分破坏最为严重。

 19 8 2年底,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机构开始逐步对贺兰山套门沟、 汝箕沟、 大峰沟、 白芨沟和石炭井地区的厂矿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 19 9 8 年底管理工作开始逐步走向正规。

 但是, 林地管理中仍存在着相当大的阻力、 主要是个别单位的一些领导, 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 从本部门、 本单位利益出发, 置国家法律于不顾, 给自然保护区的林地管理工作带来阻力。

 20 0 2年初,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依法关闭了核心区1Z 家厂矿, 自筹资金搬迁了污染严重的贺兰山磷矿, 计划逐年关闭对保护区破坏严重的厂矿。2. 2. 3地下水的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自8 0 年代以来. 由于沿山公路两侧大面积的开发, 加上城市、 乡( 镇)人口数量的增加, 贺兰山洪积扇打井采水的单位越来越多, 造成地F 水位急剧下降。

 据资料记载:

 六七十年代, 贺兰山大小沟道基本都有流水. 有的沟道水流较大. 不但解决了沿山部分乡村人畜饮水问题, 而且还灌溉了上万亩农田, 如大水沟、 小水沟, 插旗口、 苏峪口等沟道, 如今贺兰山上的大小沟道流水全部减少, 有的已干涸。

 这些2 4 1

 = 、 - 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虽有全球气候变暖和贺兰山上降水减少的原因, 但是, 更重要的是人们无序地开采地下水・造成生态环境进一步恶亿的所致.2. 3贺兰山的整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贺兰山在宁夏境内全长250 公里, 面积约为25万公顷, 占全区国土面积的4 . 3%, 划入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为15. 7 8 万公顷, 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 1%。

 自19 8 2年成立自然保护区以来, 贺兰山保护区管理局严厉打击辖区内乱砍滥伐, 乱牧滥猎, 乱开山炸石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逐步加大封山育林工作, 到目前为止, 保护区乱砍滥伐、 乱牧滥猎基本杜绝, 林政管理工作也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封山育林面积已到达lO 万公顷。

 从封山育林效果来看, 贺兰山保护区的马鹿, 岩革从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前的濒临绝迹到目前的种群数量大量增加, 森林植被覆盖率由10 . 4 %增加到13, 4 %。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植被的恢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 贺兰山枯水沟以北到麻黄沟, 三关口以南到花石沟至今没有列入保护区范围,导致一山隔为兰段。

 这些地区分布着近百家厂矿、 企业, lO 万羊只, 无序的开山炸石和放牧对自然资源破坏严重, 使位于该区的许多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和对贺兰山生态起着重要作用的植物种群面临灭绝的危险。

 据调查, 北段红果子沟的4 67 公顷长势很好的灰榆林经反复的过度放牧现已很稀疏, 再不保护有彻底毁灭的可能。

 被称为“植物大熊猫” 的四合木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得不到很好的保护。

 在王泉沟分布的大面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蒙古扁桃灌丛,道路沟、 正义关沟、 柳条沟分布着大面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沙冬青灌丛, 现在都不同程度面临着放牧和开矿的威胁, 种群数量日益减少。

 植被的破坏严重地影响了分布在该区濒I庙灭绝的国家级保护动物盘革的生存。

 该地区如不再加以保护, 任其发展, 生态环境将更加恶化。2. 4 野生动物对贺兰山植被的影响贺兰山为石质山地。

 ± 地瘠薄, 多岩石裸露, 植被类型较简单, 植被覆盖度低, 为野生动物所能提供的食物很有限, 不能满足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迅速增长。

 据统计、 现在贺兰山野生动物岩羊数量达到110 0 0 只左右, 每平方公里分布量是全世界晟高的地区之一, 种群净增率为10 . 4 5%, 马鹿的数量为150 0 头左右, 种群净增率为2. 5%。

 而马鹿、 岩羊喜食的灌术枝叶和草本植物在贺兰山主要有小叶金露梅、 绣线菊、 虎榛子、 忍冬等, 由于野生动物的长期啃食. 造成植物的退化和草场的沙化。

 贺兰山地表水资源不足, 有很多沟道常年无水。

 有些沟道即使有水局限在很狭窄的区域, 岩羊饮水比较困难。

 食物和水这两大因子已不适应野生动物种群的无限制增加。

 另外一个原因是贺兰山的野生动物缺乏天敌控制, 基数大, 增长率高, 生物链已被破坏, 任其发展, 将对贺兰山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威胁。3.加强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箫3. 1加强贺兰山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5. 7 8 万公倾, 是贺兰山在宁夏境内的主体部分和植被覆盖率最高的地带, 也是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点。

 特别是从19 8 2年成立自然保护区以来。

 通过长期不断地实行封山育林政策, 植被恢复较快, 为贺兰山未封育的部分提供了封山育林的科学依据。

 自治区人民政府已给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颁发了《国有杯地林权证》 , 是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林地管理的法律依据,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根据《森林法》 、《自然保护条例》 等相关法律法规. 严厉打击乱占林地, 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贺兰山枯水沟至麻黄沟属石嘴山市惠农县管理. 三关ri至花石沟属银川市永宁县和青铜峡市管理、 各市( 县)应结合西部大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契2 4 2

 二、 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机, 加大对该地区的管理工作, 严禁砍伐、 放牧, 加大力度控制开矿、 采石对现在植被的破坏, 防止该地区生态环境继续恶化。

 在开展生态旅游方面, 保护与发现协调并进是自然保护区正在寻求的新的策略。

 比起目前其它的资源利用方式, 生态旅游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最小,所能提供的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机会最大, 应当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最佳策略选择。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也是切实可行的。

 但我们要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 要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对不同资源多角度、 全方位保护的基础上, 开发和利用资源。

 坚决杜绝重开发, 轻保护的掠夺式开发模式, 做到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再保护, 以使生态旅游资源持续利用。

 同时开发生态旅游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范围进行, 并且做到布局合理. 防止园旅游热造成重复开发给保护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贺兰山东麓的土地开发中, 政府有关部门要有一个整体的科学规划, 有条件的地方, 能引黄灌溉的要引黄灌溉, 不能引黄灌溉的要实施节水灌溉, 防止土地开发商盲目打井抽取地下水, 既造成饮用水资源的浪费, 也给贺兰山植被生长造成威胁, 导致林线上升。

 同时各级水政部门要加大节约用水的宣传, 提高每个人节约用水的意识。3. 2扩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宁夏是一个自然环境恶劣, 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的地区, 加速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首要任务。

 自治区政府抓住国家加大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哭机,组织林业、 环保、 水利, 土地等相关部门的专家, 对贺兰山枯水沟至麻黄沟, 进行综合考察,制定保护规划, 上报国务院, 争取尽早使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北段全部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

 这样既可以加强贺兰山生态环境的保护, 也可以争取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

 。3. 3下迁贺兰山上的全部羊只在贺兰山上放牧是破坏植被生长最直接、 最主要的因素。

 目前, 宁夏贺兰山没有划入保护区的范围内还有10 多万羊只, 是沿山各乡镇部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如果羊只全部下迁,农民将受到一定的经挤损失。

 在羊只下迁过程中, 自治区政府应拿出部分资金, 弥补农民的经济损失, 稳定群众, 使羊只顺利下迁。

 羊只迁出后, 除通向贺兰山的主要交通要道外, 其余全部设置围栏, 防止贺兰山植被再次遭受破坏。3. 4 有计划地淘汰部分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是一般的保留物种, 目的是合理. 科学的利用。

 野生动物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只耍每年猎取量不超过种群的净增量, 就会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猎产品。在贺兰山应选择野生动物种群较为集中的区域, 划出一定的范围建立国际狩猪场, 人为地对野生动物进行种质优化, 合理地, 有计划地控制野生动物种群数量, 以及合理的年龄和性比结构。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科研和国内外狩猫爱好者...

篇七: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保护恢复建议

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 行)

  项目名称 :

 贺兰县宰牛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

  银川市贺兰县自然资源局

  编制日期:2021 年 年 2 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写明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贺兰县宰牛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 建设单位 贺兰县自然资源局 法人代表 王岩弘 联系人 胡耕庸 通讯地址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创业东路 5 号贺兰县政务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 1550950614 传真 0951-8061446 邮政编码 751700 建设地点 银川市贺兰县金山村宰牛沟 立项审批 部门 立项审批 部门 宁夏回族自治区 自然资源厅 批准文号 宁自然资发 2021]1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行业类别 及代码 其他污染治理(7729)建筑面积 (平方米)

 建筑面积 (平方米)

 1148021 绿化面积 (平方米)绿化面积 (平方米) 970300 总投资 (万元)

 总投资 (万元)

 1100.53 环保投资(万元) 环保投资(万元) 1100.53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

 100评价经费 (万元)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 日期 预期投产 日期 2021 年 10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项目背景 根据《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 年)》将贺兰山生态保护和修复列为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其中将贺兰县纳入贺兰山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治理范围内; 《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专项整治修复贺兰山生态环境>的通告》要求,为巩固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果,进一步做好自然保护区外围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作,全面提升贺兰山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宁夏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矿区生态恢复实施方案》、《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煤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宁夏非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规划(2015-2020 年)》、《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工作方案》等规划方案均将宰牛沟周边砂石矿区纳入规划治理区域。为此,银川市贺兰县自然资源局拟对宰牛沟及周边历史遗留矿山进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八 非金属矿采选业”中“11 土砂石开采 101(不含河道采砂项目)”中“‘涉及环境敏感区的(不含单独的矿石破碎、

 2

 集运;不含矿区修复治理工程)’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其他’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本项目为“土砂石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工程”,故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银川市贺兰县自然资源局于 2021 年 1 月 26 日委托宁夏石油化工环境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评价单位”)对“贺兰县宰牛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详细了解建设项目情况,收集有关资料,并在广泛调查、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贺兰县宰牛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通过对矿区恢复治理工作的实施,以消除采矿区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恢复原有地形地貌或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恢复土地资源的功能,保证周边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2 编制依据 2.1 法律、法规 2 编制依据 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2015 年 1 月 1 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 年 12 月 29 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2018 年 1 月 1 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正)》(2018 年 10 月 26 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修订)》(2018 年 12 月 29 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2020 年 9 月 1 日)。2.2 行政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国务院,第 682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 年 10 月 1 日);(2)国务院,国发[2011]35 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2011 年 10 月 31 日); (3)国务院,国发[2013]37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2013 年 9 月 10 日); (4)国务院,国发[2015]17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2015 年 4 月 2 日); (5)国务院,国发[2018]22 号《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2018 年 6 月 27 日); (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 29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

 3

 (2019 年 10 月 30 日)。

 (7)原国家环境保护部,环评[2016]150 号《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2016 年 10 月 26 日); (8)原国家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2014]30 号《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2014 年 3 月 25 日); (9)生态环境部,部令第 16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 1 月 1 日)。

 2.3 地方法规与政策 (1)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第 38 号公告《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修正)( 2019 年 3 月 26 日); (2)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正) (2019 年 3 月 26 日); (3)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污染物排放管理条例》(2018 年 5 月 29 日); (4)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政发[2012]58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12 年 4 月 13 日); (5)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政发[2012]83 号《关于进一步加快主要行业污染减排工作的通知》(2012 年 5 月 16 日); (6)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政发[2012]129 号《关于进一步改善我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意见》(2012 年 9 月 14 日); (7)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 102 号令《宁夏回族自治区辐射污染防治办法》(2019 年 2 月 1 日); (8)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7 年 11 月 1 日); (9)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宁建发〔2017〕17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控制和标准化管理的通知》(2017 年 3 月 31 日)。

 (10)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政发[2018]23 号《关于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2018 年 6 月 30 日); (11)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宁环规发[2019]1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

 4

 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2019 年 2 月 25 日); (12)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银川市 2019 年蓝天工程实施方案》(2019 年3 月 8 日); (13)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宁环规发〔2019〕1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2019 年 2 月 25 日); (14)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银川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修改)》(2020 年 5 月 7 日)。

 2.4 技术依据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

 2.5 项目依据 (1)银川市贺兰县自然资源局,《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21 年 1 月 26 日);(2)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宁自然资发(2021)1 号《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下达 2021 年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土地整治)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2021 年 1 月 4 日); (3)噪声监测报告(2021 年 2 月 8 日)。

 3 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银川市贺兰县金山村宰牛沟,镇北堡西部影城以北、贺兰山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以东,距离贺兰县城 27km,距苏峪口森林公园 7.8km,距离镇北堡影视城 6.6km,距离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约 2.4km,具体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附图 2。4 项目概况 4.1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情况 4 项目概况 4.1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情况 项目区内共分布着 3 处大小不等的采坑,采坑总面积为 98.94 公顷,最大的采坑面积为 88.626hm2 ,最小的采坑面积为 12.9749hm 2 ;最大采深 14m,最小采深

 5

 1.5m;采坑内分布有若干砂石堆,项目区采坑情况一览表见表 1。

 表 1

  现有采坑情况一览表 采坑编号 面积(hm2 2 /亩)

 一区 12.9749/194.6235 二区 13.2012/198.018 三区 88.626/1329.39 总计 114.8021/1722.0315

  项目分区示意图 采坑一现状 采坑一东侧树木

  一区 二区 三区 一区 二区 三区 N

 6

 采坑二西侧现状(泄洪道下游)

 采坑二南侧树木 采坑三现状 采坑三南侧树木 采坑一内遗留砂石(土)堆 采坑二内遗留砂石(土)堆

 7

 三区遗留砂石(土)堆 采坑内遗留固体废物 采坑内陡坎 采坑内塌方

  4.2 本项目概况 本次采区生态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整治工程、沟道治理工程、覆土工程、生态修复工程、管护工程及监测警示工程,将采坑底部进行平整,高陡边坡进行削高填低,结合生态修复工程恢复为林地和草地;项目区西部有泄洪沟道,本次主要将下游损毁泄洪沟道的边坡进行整形及砌护,贯通于沟道下游。

 本项目建设内容见表 1、主要工程数量见表 2。

 8

 表 1

 本项目工程内容及项目组成一览表 项目组成 工程内容 主体工程 主体工程 地形地貌整治工程 固废清运 对项目区西侧溢流口南部砂石开采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清运量约 1.5 万 m3 ,运至城市固体废物填埋场填埋。

 培土造坡 采坑内分布多处砂石堆,采用自卸汽车清运至采坑深处用于多级造坡,转运量共计 41.02 万 m3 。

 采坑 1 深度为 14m,采用三级培土造坡,单级培坡高度不超过5m,培土造坡坡比为 1:1.5,培坡长度为 1599m,培坡工程量为30.7 万 m3 ,土源均为西侧的砂石堆;采坑 2 深度为 10m,采用两级培土造坡,单级培坡高度不超过 5m,培土造坡坡比为 1:1.5,培坡长度为 1625m,培坡工程量为 12.2 万 m3 ,土源均为采坑内的砂石(土)堆。

 放坡削坡 针对采坑内陡坎采用削坡放坡的方式处理,削坡放坡面积为7.93hm2 ,土方量为 2.4 万 m 3 。

 沟道治理工程 治理泄洪沟道长度为 904m,边坡高度为 2m,边坡整形土方量为 3.2 万 m3 ,边坡均采用浆砌石护坡,外边坡坡比为 1:2,浆砌石量为 0.52 万 m3 。

 覆(换)土工程 恢复为林地的面积为 7.08hm2 ,栽植**杨 7866 株,采用坑穴换土 1×1×1m,坑穴换土土方量为 0.79 万 m3 ;项目区采坑内总换土土方量为 3.2 万 m3 。

 生态修复工程 项目区点播灌草种面积为 7.93hm2 ,撒播草籽面积为 89.73hm 2 ,移栽刺槐 246 株,栽植**杨 7866 株。

 辅助工程 辅助工程 管护工程 管护期两年,管护乔木 7866 株。

 监测警示工程 在项目区周边设置警示牌 9 个,项目实施完成后监测 1 年,每月监测一次,共监测 12 次。

 临时工程 临时工程 取土场 造坡土方均来自采坑内现有砂石(土)堆,共转运土(石)方43.42 万 m3 ;表土恢复层外借土方 3.2 万 m 3 ,表土植被恢复层土源来自镇北堡拦洪库建库时清理的表土,运距为 10km,主要为黄土,土质满足植被生长需要。

 弃土场

  采坑内现有垃圾约 1.5 万 m3 ,全部运至城市垃圾填埋场填埋,不另设弃土场。

 施工营地

  项目区内不设置施工营地,白天施工结束后,夜间回市区居住。施工场地 本项目临时施工场地位于采区内,不新增临时用地。

 施工便道 项目区内道路通便捷,不新修施工便道。

 环保工程 本项目主体、辅助工程均为环保工程

 表 2

  本项目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单位 数量

  一 地形地貌整治工程

  1 固废清运 万 m3

 15 2 培土造坡 万 m3

 42.9 3 放坡削坡 万 m3

 2.4 4 场地平整 hm2

 89.73

 9

 续表 2

 本项目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单位 数量

  二 沟道治理工程

  1 边坡整形 万 m3

 3.2 2 浆砌石护坡 万 m3

 0.52 三 覆(换)土工程

  1 表层覆土 万 m3

 3.2 四 生态修复工程

  1 点播草种 hm2

 7.08 2 撒播草籽(30kg/hm2 )

 hm2

 89.73 3 刺槐移栽(D>6cm)

 株 246.00 4 栽植**杨(D>4cm)

 株 7866

  五 管护工程

  1 乔木管护(2 年)

 株 7866

  六 监测警示工程

  1 监测(人工巡查)

 次 12.00 2 警示牌 个 9.00

  5 土石方平衡 本次采坑内砂石(土)转运量共计 45.3 万 m3 ,全部用于采坑内造坡及沟道治理,不外运;表土恢复层土方量约 3.2 万 m3 ,来自镇北堡拦洪库建库时清理的表土。

  采坑内陡坎放坡削坡 采坑内造坡 沟道整治 采坑内表土恢复层 乔木坑穴换...

篇八: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保护恢复建议

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探析 摘要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又处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析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性,并提出贺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为其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以利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保护对策

 生物多样性可以反映区域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程度,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对其地位和作用进行强调。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但其具有丰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了建设生态文明,保护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应当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 宁夏贺兰山生物多样性概况

 贺兰山是我国八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阿拉善鄂尔多斯中心的核心区域,处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组合和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塑造了该山地比较丰富的植物种类、复杂的植物区系组成、多种多样的植被类型及接线明晰与带谱比较完整的山地质被垂直结构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贺兰山也因此成为西北干旱区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和天然实验室,也是我国唯一位于北方的生物多样性中心。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贺兰山山脉东坡的北段和中段,南起银巴公路,西北依宁夏、内蒙古行政区界,东至西夏王陵、西北煤机总厂及石谊甲和三柳高压输电线路为界,地理坐标为东经 105°49′~106°41′,北纬 38°19′~39°22′。保护区南北长 150 km,东西宽约 20 km,地跨银川、石嘴山 2 个市 6 个县(区),总面积 193 535.68 hm2。

 1.1 植物多样性概况

 贺兰山主要植物区系成分包括亚洲中部草原成分(蒙古草原成份)、哈萨克—蒙古成分、亚洲中部荒漠成分、古地中海成分、东亚成份和华北成分、青藏高原成分、泛北极成分、世界分布成分、特有成分等。贺兰山有维管束植物 788种,2 个亚种和 28 个变种,隶属于 87 科,357 属。贺兰山还分布有苔藓植物 30科 81 属 204 种。此外,贺兰山有大型真菌 200 余种,27 科 66 属。

 1.2 野生动物多样性概况

 贺兰山属于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的东端,与东部草原亚区相邻外,与青藏区、华北区也相距不远,因而动物区系成分混杂,属于温带草原—森林草原—半荒漠动物群落,具有华北区、蒙新区的特点,主要以蒙新区特点为主。贺兰山分布有

  脊椎动物 218 种,其中鸟类 143 种,分属于 14 目 31 科;兽类 56 种,分属于 6目 15 科;爬行类 14 种,分属于 2 目 6 科;两栖类 3 种,分属于 1 目 2 科;鱼类2 种,分属于 1 目 2 科。有昆虫 952 种,分属于 18 目 153 科 647 属,其中有蜘蛛 80 余种,分属于 16 科,其中新记录种有 4 个:乌氏掠蛛、阿拉善小蚁蛛、贺兰山狂蛛、贺兰山拟赛蛛[1-2]。

 2 宁夏贺兰山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

 2.1 生态效益评价

 贺兰山由北至南犹如一堵天然巨壁,阻隔了腾格里沙漠的东侵,使黄河在宁夏平原得以流畅,使蒙古冷高气压受截,又以茂密的山地森林植被阻沙固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对宁夏平原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保护区内乔、灌、草植被丰富,能发挥巨大的水保土效益。贺兰山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主要表现在丰富的植被调节水分变化,使降水对地表土壤的冲击力降低,从而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减少地表径流。贺兰山保护区内的林木具有茂密的林冠,是良好的水分调节器,可以截留降水 20%,其林地的腐殖质厚达 30 cm,又是很好的蓄水层,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流速,增加水量。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不断恢复和完善,森林面积扩大,其改善小气候的功能将不断增强,对当地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3-4]。

 2.2 社会效益评价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优越的景观资源和独特的动植物资源为开展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生态旅游区和实验区发展旅游业和多种经营,可以为保护区内和周边地区的群众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优化就业结构,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保护区和社区共管的良性循环。同时也为投资经营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促进贺兰山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腾飞具有重要的意义[5]。

 2.3 保护价值评价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世界人民的目标,也是保障人类发展和生存的最佳选择。宁夏贺兰山保护区内保存有干旱地区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天然的物种资源宝库,也是多种植物模式标本的原产地,更包含有多种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通过自然保护和科研规划的实施,将为保护贺兰山这一干旱地区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科学手段和方法,由此产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是巨大和不可替代的。同时,保护区的建设意义在于积极主动地保护自然资源,尤其是干旱地区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这部分资源不仅要为当代人所利用,而且要保留给子孙后代,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称之为世界公众遗产,而保护区正是提供了这种遗产保存地、基因库,使之成为科普教育的最好课堂和天然实验室。

 3 宁夏贺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近年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初步建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主要形式为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开展研究,并与其他科研机构进行协作,成效明显。目前,与区内外各大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了贺兰山珍稀、濒危、特有植物的驯化;1998—2003 年与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联合开展得岩羊种群动态及保护对策研究,获得 2004 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自 2004 年以来,一直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进行岩羊专项研究,共列 7 个研究专题。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岩羊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贺兰山物种丰富但多数物种的种群数量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环境承载能力有限,许多物种生态适应能力弱,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抗御能力差,容易陷入濒危境地甚至灭绝。保护区生态植被恢复和演替过程缓慢,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如山高坡陡、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等,一旦遭到破坏就极难恢复。因此,贺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格外繁重。

篇九: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保护恢复建议

山生态保护治理专项规划

 (2020-2025 年)

  资 源 局 二〇 二〇年 年 qi 月

 前 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国生态保护治理发生历史性、根本性、全局性变化。2016 年 7 月,***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宁夏是祖国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着力改善生态环境。2018 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 周年之际,******专门题写了“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的贺匾。2020 年 6 月,******视察宁夏时指出,要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强贺兰山、六盘山、罗山自然保护区建设,统筹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赋予新时代宁夏人民新使命、新任务。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全面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制定出台《关于深入学习******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 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的决定》《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以黄河宁夏流域、贺兰山、六盘山、

 罗山“一河三山”整体保护、综合治理、系统建设为重点,以机制创新、重点工程为牵引,着力保护生态安全、治理生态问题、修复生态功能、加快生态建设,推动贺兰山生态区域向南延伸、六盘山生态区域向北拓展、罗山生态区域向四周延展,构建黄河生态带和北部绿洲生态区、中部防沙治沙区、南部水源涵养区,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提供坚实保障。******强调“贺兰山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系着西北至黄淮地区气候分布和生态格局,守护着西北、华北生态安全”。保护好、治理好、修复好、建设好贺兰山生态环境,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视察宁夏讲话精神,建设美丽新宁夏的关键举措。依据《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编制《贺兰山生态保护治理专项规划》,统筹谋划贺兰山生态保护、生态治理、生态修复、生态建设,推动贺兰山及周边区域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整体改善贺兰山生态质量,系统提升生态功能,筑牢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屏障。本规划范围为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关联区和延伸区。规划期限为 2020—2025 年。

 目 录第一章 区域概况..............................................................................1一、基本情况.................................................................................1二、突出问题.............................................................................. 13第二章 总体要求............................................................................17一、指导思想.............................................................................. 17二、基本原则.............................................................................. 17三、功能定位.............................................................................. 18四、规划目标.............................................................................. 19第三章 规划策略............................................................................21一、保护治理修复建设布局......................................................21二、“一屏”生态保护治理修复建设重点..............................21三、“两带”生态保护治理修复建设重点..............................23四、“两域”生态保护治理修复建设重点..............................26第四章 项目安排............................................................................28一、实施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及监管能力提升工程..............28二、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29三、实施沟道防洪治理及生态建设工程..................................31

 四、实施贺兰山东麓绿道绿廊绿网建设工程..........................34五、实施国土综合整治及湿地修复工程..................................37六、实施生态产业培育发展工程..............................................39第五章 保障措施............................................................................42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42二、加强资金保障,拓宽投资渠道..........................................42三、加强科技支撑,提升治理效能..........................................42四、加强制度建设,健全长效机制..........................................43

 附 录附 表 贺兰山生态保护治理专项规划重大工程统计表附图 1 贺兰山生态保护治理专项规划区位和范围图附图 2 贺兰山生态保护治理专项规划分区治理图附图 3 贺兰山生态保护治理专项规划重大工程布局图附图 4 贺兰山生态保护治理专项规划(惠农区)重大工程布局图附图 5 贺兰山生态保护治理专项规划(大武口区)重大工程布局图附图 6 贺兰山生态保护治理专项规划(平罗县)重大工程布局图附图 7 贺兰山生态保护治理专项规划(贺兰县)重大工程布局图附图 8 贺兰山生态保护治理专项规划(西夏区)重大工程布局图附图 9 贺兰山生态保护治理专项规划(永宁县)重大工程布局图

 附图 10 贺兰山生态保护治理专项规划(青铜峡市)重大工程布局图附图 11 贺兰山生态保护治理专项规划(中宁县)重大工程布局图

 - 1 -第一章 区域概况一、 基本情况规划区范围:包括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关联区及延伸区。(一)地理位置1. 保护区。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银川平原与阿拉善高原之间,北起石嘴山市惠农区麻黄沟,南至永宁县三关口,西到宁夏与阿拉善盟交界分水岭,东至沿山脚下。地理坐标为北纬 38°19"-39°22",东经 105°49"-106°41",南北长约 170 公里,东西宽 20-40 公里,总面积 193535.68 公顷。2. 关联区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东至国道 110两侧重点区域,南至青铜峡水库湿地自然保护区。3. 延伸区。

 。关联区外围边界向东延伸至包兰铁路,向南顺包兰铁路延伸至卫宁北山。涉及石嘴山市惠农区、大武口区、平罗县,银川市贺兰县、西夏区、永宁县,吴忠市青铜峡市,中卫市中宁县黄河北岸部分地区。

 - 2 -规划区 区位图

 - 3 -(二)地质地貌1. 保护区。

 。贺兰山是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复式或单式褶皱及压性断裂带构成的径向构造体系,山脉主体由西南向东北延伸,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向山地之一,平均海拔 2000-3000 米,主峰敖包疙瘩 3556 米。地貌形态呈东仰西倾的态势,宁夏境内贺兰山位于东坡,地形地貌短而陡,沟谷幽深,最大相对高差达 2056米,整体呈中部高南北低、西高东低。2. 关联区。

 。贺兰山余脉青铜峡市地层属华北地层区,以牛首山—固原断裂带为界,以西属秦祁昆地层区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的宁夏南部地层小区,以东属晋冀鲁豫地层区华北西缘地层分区的贺兰山地层小区和银川地层小区。贺兰山外围国道 110 西侧及青铜峡市西北部属于贺兰山南段山前洪积扇的范畴,地势起伏较缓和。3. 延伸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带,平均海拔1140-1600 米,地势由西南向东北自高而低呈阶梯状分布,形成山地、低山丘陵、缓坡丘陵、洪积扇等 4 个地貌类型。

 - 4 -规划区 地貌 图

 - 5 -(三)气候1. 保护区。

 。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全年日照时数 3022.8 小时,无霜期 117.7 天,雨雪稀少,年平均降水量 255.6 毫米,随海拔增加其增率也在加大,山顶降水量达 400 毫米左右。最高气温 25.4℃,极端最低气温-32.6℃,年平均气温-0.7℃。全年主导风向西北偏西风,年平均风速 7.5米/秒,大风日数达 157.7 天,最大风速 38.7 米/秒。2. 关联区。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干旱气候区交汇地带,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9.8℃,年平均无霜期 17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 3044.1 小时。年平均降水量 177.8 毫米,5-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 83%,年平均蒸发量 1946.1 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 52%。年平均风速 2.4 米/秒,最多风向为西北风。3. 延伸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9.5℃,年无霜期 200-215 天,年日照时数 2990 小时,年平均降水 202.1 毫米,6-8 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61%,年平均蒸发量 2050.7毫米,为年平均降水量的 9.6 倍。

 - 6 -规划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 7 -(四)水文1. 地表水 。贺兰山东麓有大小沟道 67 条,主要为季节性河流,出口海拔高程 1300 米以上,沟道水流具有暴涨暴落特性。贺兰山东麓 13 条常年流水沟道中除红果子沟水质为劣 V 类、柳条沟水质为 III 类外,其他沟道水质均优于 II 类标准。2. 地下水。

 。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沟谷潜水。地下水的径流排泄通畅,水质良好,矿化度多小于 1 克/升。地下水分布主要受地形和岩性控制,含水层厚度不大,大多就地补给、就地排泄,多以下降泉形式排泄到沟谷,单泉日流量一般小于 50 立方米。

 - 8 -规划区水系分布图

 - 9 -(五)土壤土壤类型较为复杂,可分为高山土纲、半淋溶土纲、干旱土纲、初育土纲、钙层土纲和漠土纲 6 个土纲,其下属 9 个土类 14个亚类和 30 个土属。9 个土类分别为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土、灰褐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新积土、石质土、粗骨土和灰漠土。保护区土壤,特别是中段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关联区、延伸区从下到上大致为山前灰漠土、山麓棕钙土、山地石质土、新积土、粗骨土、栗钙土、亚高山、高山灌丛草甸土。

 - 10 -规划区土壤类型分布图

 - 11 -( 六 )

 空气规划区涉及的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 2019 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分别为 88.8%、81.6%和 86.6%,较 2015 年的71.0%、62.5%和 74.0%,分别提高了 17.8%、19.1%和 12.6%,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明显好转。中宁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69.8%,同比减少 10.9%。受自然扬尘及不良天气条件影响,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差。( 七 )

 生物多样性1. 野生植物。

 。保护区有林地面积18635公顷,疏林地面积7829公顷,灌木林地面积8974公顷,森林覆盖率14.3%。森林为天然次生林,针叶林比重大,组成树种以青海云杉为主,面积达9289公顷,占天然乔木林面积的50.13%,其中,油松3219公顷、占17.38%,山杨1974公顷、占10.65%,灰榆3978公顷、占21.47%。分布有野生维管植物84科329属647种17个变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6种(四合木、沙冬青、蒙古扁桃、贺兰山丁香、裸果木、野大豆)。苔藓植物204种,大型真菌259种。2. 野生动物。保护区内有陆生脊椎动物218种,其中,鸟类143种、兽类56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8种(黑鹳、金雕、白尾海雕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2种,马鹿约2600只、岩羊约4.3万只。

 - 12 -规划区植被覆盖现状图

 - 13 -二 、突出问题2017 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决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打响了贺兰山生态环境保卫战,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近 100 亿元,完成自然保护区内 169 处人类活动点综合治理,83 个矿业权全部退出,50处工矿设施全部拆除,外围重点区域所有露天煤矿关闭退出,影响生态环境的 45 个点位全部完成基础治理,治理修复面积达 200平方公里,贺兰山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外围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消除了各类矿坑及渣堆地质灾害安全隐患,但表层覆土不足,植被恢复速度较慢,植被覆盖指数(NDVI)仅为 0.08-0.12,属于贺兰山植被覆盖指数最低的区域。关联区现有在建矿山 24 处,均未达到“绿色矿山”标准,45 处整治点位生态功能恢复还需要较长时间,生物种群的活动通道尚未形成。

 - 14 -矿区地质环境整治前后( 二 )煤层自燃产生众多问题汝箕沟矿区煤层、煤矸石自燃面积约 300 公顷,年烧损太西煤约 115 万吨。煤炭自燃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最大日均值浓度分别为 61 微克/立方米、68 微克/立方米、408 微克/立方米、7500 微克/立方米,颗粒物年排放总量约 12947 吨,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约 5324 吨,氮氧化物年排放总量约 3378 吨,破坏保护区动植物生长环境,一定程度影响石嘴山市周边空气质量。煤层燃烧形成的烧变岩,容易引发滑坡、崩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三 )

 生物多样性有减弱趋向保护区森林系统结构不稳定,针叶林带生长生境海拔逐年上升,数量逐渐减少,范围逐渐缩小,其中有相当部分转化为高山灌丛和草甸。雪豹、狼等部分顶端捕食野生动物灭绝,食物链缺损,岩羊过度繁殖。多年监测数据显示,生物多样性有逐步减弱趋势,生态系统有失衡趋向。

 - 15 -( 四 )

 流域水环境问题较多近 10 年来贺兰山东麓山洪频发,累计发生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0 余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3.91...

篇十: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保护恢复建议

礼贫 戈或é 礼该备ù乏才1 叮 委人了 动矿龟·勺尤 , 蔑扩气丈全 才、,才 刁 弟才 礼 、. .r飞弓 才伙ù可丈 才之才 乏价气`气`王 奚 礼 , 生 , 犷 李手飞 孟穿夏 毛了气芝一. ·葺才才么 名r 冤礼亨丈 之宝、 了选 é丈芝。

 £ é 戈多 , t可之 之才 乏男丈.斗 ` 夕飞 礼礼多毛男夕女ù才炭 之乏宝牙 、 才 , 久 j受么史·多、e 灭宋ù几扒芝. 室父梦工久 飞:男几;、兔气畜 又且乏羞。乏e 人工于l多了:才毛 之才飞男.李、丁、.乏冬穿乳丁 几a 才, , 工J丈J丈炙芝丈, 刁 入 。

 全 了 币 m百 1:乏字礼。

 丁 矿么主。义多交丈才 云t , 孔, 价J 周 争 又男:赴吏才叹 名礼穿刃;翎多 飞主。

 男。,`么一釜礼矛 . 、哥、`之男乏`委了弋可 装 几`J 礼哥、乏:乏之!叉 1名多霍可 礼.、葺、。全 爹l r、久繁 美·才炭 之 寻乏.氢人 蕊八可丈 之才 乏气乏里 牙 、穿洛 翻几 , , J 乏柔 釜飞·氰几多 段丁毛了警气氛·乏才 , 飞气才互J支犬才 支 价 火及金或邃釜气 或 3 乡J J亥记 烤 才几矿1 天丈哥、 犬;J礼`J 之几 毖。份久 , 么 气穿, 入`否 夭 , 翻 毛:。0 0 0 0宁又奚多 冷犬奎·美炙 I丁亮工 寸 、 e才 矛l 笼雯寸 丈. 汀汤 才礼e多:3乳了 名才 矛 乏气人习 忍 丁 几夕 洛ù气 丁 全 七气 乳纪 牙 入 % 拿习毛. 。ǎ丁 气乞气人匀备 矿 , , 争全弓 买护 几思又 柔·才人 策丁入矛 奋 气。夕习 , 、乎 庵 名才 平 乏乳 哎 可 交ō夕 灸乳 了 无 全叉 乳丈 哥 礼 龟 司即 乐·臼 才 考·1 又ù工 3 二才丈 盖 甲:了气1 77穿 愁 礼全才 , 、革t。氢气,了 ,飞多 之 t 份 李矛 了、.了 , 恋矛 t J乏:人 丫 r 么隽里欲ù ·里 r 冤 才 口 礼 子七仗 了石 `字口 飞 多段才从ù .才 气才, 飞 号 才J 孟. J , 、 :分 认丈落弓 了 去 扩 q 孟·ǎ 炙汀 灰 礼亨才、 名e赴夕 又 ù可、了 又 J 之炙多毛扩 才 司犷毛牙 . 屯:户里 冬才 争 吸罗:ǎ 才 毛戮 全e 夕 全叉一 `了 互 于 冻·艺 , 广气。气 乳丫J了J 飞: 。才之 之e月 攀 l 团 月 , 几ù , 争李乏了 慧石少刁炭 之孟扩之e ,团 才 争 l飞艺 丈·窦 J . ’t 门乳.夕, 才 . .月` ,O内全王1 7 口 泞几礼矿 了咬礼家飞 矛 、丈苏, 、 e 刁 夕 几2 6 0穿丸宁丈 雳 及公丈才 凌ō丈蓄 导石犬·。s , 么支`刁 了 乳牙四、 才 礼e了 . 尤 礼星了、 t哥身口 ,全丁 人分史礼飞二丁, 、 刃夕 么t 式才灰一丈, 认乏.名哎 夏笙 弋丈习矛1、才, 灭一犬飞:. 、可丈 之 才乏里 轰几 气夏 哥礼美哭叉 炙 勇露才犬 乏炙玄重。君蓄·才 I 、芝郭、·穿 七 字入气才王 荃乏, 门多文ù炙 手、 头名 犷笑夕1` 几 八牙 1 爹毛民. 可 孟 才认石`否久ō。

 灸 , 浦 扭 矿 毛犷 各J氢 之分习 飞t季色. 丁 , , `, .名、,才 , 、穿、名乏代 才,之穿乡 J·羹乏里乏穿1 弓 冬·又乏ó试币ǎ 星礼中宝 主 兔墓 蓄J多 违J 季马 乐 纪史J ·六丁 几 才久 石 名夕 丈ù丈柔牙、乏。

 5 5 6· 1矛名 才, 工J习 即 毛:才或 之!备之 J 又才乏名男才 宇 食气爪J 美ō嗽全 J 无 又乳才 勺、 几才口汽穿” 才j才之 才 乏乏奋乏丁 丈名之 g。. ’ ? 又六于 矛 仪 名 蛋 才 子毒·才之弓 甘乏4 0斗 孕 戈·习 么名 夕 全哭ù名闷5 0 0穿久 , ,J才之。r 氢 兔了嚼 、 又。

 名多叱 t 月才 了 犬序 手 致ù. JI 名夕 月 多 1毛矛 泞 东一扩 了嘴气 了 嚼 、 了 冤 弋才 孟: ,刁之才 乏飞:全`、e乏·余戈里 弋才么 汽扩 兔又口 名冤 犷礼名室一乏I n n e r M o n g o li a Pi e t o ir a l Z X ( ]9 1 1黔

 愧慕(特 别 报 道e 弓 矿兔t分 斗」`丁毛里另二矿飞冬贺 兰 山 是 中 国西 部 边 睡的 一 座 名山,雄 踞于 宁蒙 交 界,东坡 与 宁夏 平 原相连 接,是塞 上 绿洲 的 天 然屏障,西 坡与 阿 拉 善 高 原 紧 紧 连 接在 一 起。贺 兰山是 内 蒙 古 的最 高峰,它 怀抱着银 川鱼 米 之 乡 也孕 育 着 苍 天 般 的 阿 拉善。贺 兰 山,蒙古语称“阿拉夏”,以 后 译作“阿 拉 善” ,内 蒙古 的阿 拉善就 源 于贺 兰 山。巍巍贺 兰 山,呈 南 北 走 向,绵 延2 0 0 多 公 里,宽 2 0 至 4 0 多 公 里,总 面积 约 75 0 0 多 平 方 公 里,主 峰 敖 包 疙 瘩海 拔 35 56.1 米。贺 兰 山 东 西 坡 均为 国家 级 自 然 保 护 区,其 峰峦峭 立,气 势雄伟,通 体 黛 蓝,直 指 云天。像 伟 大的 巨人 一 样 平 伸 双 手,左 扼 腾格 里 大沙漠黄龙 腾 飞,右 压 乌 兰 布 和 沙 漠 滚滚沙暴,阻 挡 了万 里 黄沙 的 南 进 东 侵,也 阻挡 和 减 弱 了 来 自 西 伯利 亚 寒 流 和 西 北风 的 袭击。贺 兰 山从 远 古走 来,在 沧桑 巨 变中 成长,形 成 了 千 姿百 态 的 山 峰 和 沟壑,每 一 条沟 壑 就 是 一 幅 别 开生 面 的画 卷,每 一 座 峰 岭 都 是 一 处独特 的 风景。贺 兰 山是 天 然野 生 植 物 园,植 物的 垂 直分 布 十分明 显,是 华 北 森林 植被,蒙古草 原 植 被,阿拉 善戈 壁 荒 漠植被 和青 藏 高 原高 寒植 被的 汇 集 地。森林 面 积为 2 6 0 多 万 亩,国家级 重 点 保护植物 有 2 5 种。贺 兰 山 也 是 野生 动 物园,野 生 脊椎动 物 有1 7 7种,特别 是 1 7 种 国 家保护动 物中:金 雕、黑 鹤、马廖 为 国家 一级保 护 动物,马 鹿、盘羊、岩羊、猪 俐、蓝 马 鸡、雀 鹰、长耳编、红 集 等 是国家 二 级 保 护动 物。通 过 几 年的封禁保护,贺 兰 山 仅 西 坡岩 羊的数 量 已 达3 0 00 0 只,是目 前 世界 上 岩羊 分 布密度最多 的 地 区 之 一。经 采 集 到的标本 发现,贺 兰 山 共 有 昆 虫 2 9 0 多种。贺 兰 山是聚宝盆,蕴 藏 着 珍 奇 异毛 芝r 冤畜 礼季参乏.蓄护 了、 ;五落丈岌 才J 二牙、丈代才炭 之 哥 乏, 翎茶龟东翻电炙又 习玄 礼 才 毛几蚕分么乏礼, 劫气 t全毛,字歌 工J减丈 才 炙J 犬宇 孜 毛礼氢。

 . .J毛是奋. ·名蓄毛 犷e亨支气ù飞 J可炭 之e 人 J气日乏礼氢礼才, 互J几 全发e签d分l、才 ,丈 之至才.奋几, 分 落之之乏宁 失户 孟一` 习了丈 乏:髦飞·. `了 刁 几才 之乏爹。

 . 丁t息·宝 灭人浮 习 飞乏 荃芝。宁 乎才丁 切 、了 又戈.蓬气J 丁乏 J 字l人才 毛e 生矿 t 犬才之手 丈e氢。

 弓 玉 矿孟, 矛岌 习 不·蕊 多夕飞 礼, 翻翎备t 穿乳才 争 丸 礼。毛才 月 夕 1 公毛气生 J 气e洁JJ 庵 雯 式 。

 才矛 江·虽 砚才乡 宇犬人 礼定礼几手、条丈宁选礼定夕, , 备 。

 J , ù :乏e 夕斗 失丁才歇夕么 了 J 才 诵备 常 1 币笼乏矿乏e手矛 穿、乏穿国于毒·分:才之e字入礼定气氢礼乡 护毯 毛人芝。

 :定弓 丈 多ù去至屯戈犬宁 兰一炙定乡 翻 毛:檐12内 篆古画 报2 0 0 9

 哪特 别 报道宝。特 别 是 贺 兰 石砚,历 史 悠 久,闻名遐 尔。太 西 煤 称雄 于 世,被喻 为 煤中 之王。贺 兰 山不 但 是 一 部博 大精 深 的 百科 全 书,而 且 是 名 胜古 迹 和贺 兰 山文化 的 宝 库。举世 闻名的 明 长 城,盘 旋 于贺 兰 山山 岭 之上,丰碑永存;贺 兰 山岩画,反 映 了 我 国先 民 的 聪明 才智,也反映 了 贺 兰 山文化的辉煌。贺 兰 山 也 是 休 闲 避暑 的 好 地 方。东坡 有 苏 峪 口 国家森林 公 园和小 口 子名 胜 风 景 区,西 坡 也 建 有内 蒙古 贺 兰山 国 家 森林 公园。在 巴 音 笋布尔峰 下的 广宗寺 ( 南 寺 ),是 中国 西 部著 名 的藏传佛教 圣 地,现 为 国 家 4 A 级 旅 游 景区。颇 具 传奇 色 彩 的 六世 ** 肉 体贵身 供 奉 于此,被尊为 该 寺 第 一 代活佛。与广宗寺 相 峙的福 音 寺 ( 北 寺),阿 拉善传奇 人 物,一 代宗师 阿 旺 丹 德 尔 即长 眠于 此,状 元 峰便 是他 的化 身。贺 兰山 南 北 寺 两 沟 悬 崖峭 壁 上 巧 夺 天工 的岩刻 为 其 增 光添 彩。山间 晨 钟暮 鼓,袅袅香 烟,加 之 原始森 林 幽 静秀 美,到 此让 人 俗 念 顿 消,心 灵 得 到 洗礼。贺 兰 山是 一 个 神 圣 的 地 方,又 是 一 个 神 秘的地 方。它用漫 山遍野 的 苍 松 翠 柏 涵 养了 水源,养 育 着阿 拉善各族 人 民,它 以大 西北 独有的博 大 胸怀 拥抱 那些 垂 青于它 的 人 们。贺 兰 山 的 美不 能 仅 用 阵阵 涛 声和 鸟语花香 来 淦 释,它 的 美是永 远 说 不 完,看 不够的,也 许 这 正 是 走进阿 拉善,您 将走不出贺 兰 山 的奥 妙所 在 吧 !贺 兰 山分 布着 多 种 地 衣,其 中 具有“文 化 内 涵”的地 衣首 属胶质 地 衣。由于胶 质 细 胞 吸 附 于 岩石表 面 构成 了地 衣 组 织 而 形 成 了具 有颜 色和 立 体 感的 地 衣图案。这 些 色 彩 斑 斓、千姿 百态的 地 衣,有 动 态的,也 有静 态 的,它 们能在 生态 环境 十分严酷 的 条件 下 生 存,怎 能 不让 人 浮 想 联 翩,仿 佛 进 人 了一个充满 生机、富 有诗情 画 意的 自然境界。地 衣 图 案 在 雨后 和 阳 光斜射 下,会显 得 格外鲜艳壮 观,充 分 显 示了地 衣的 生 命 力。来 到 贺 兰 山 广宗寺 ( 南 寺 ) 和福音寺 ( 北 寺 ) 旅游 景 区 可 领 略到藏传 佛 教的古 老 神 奇,看到 历史 悠 久的 人文 景观。悬崖 峭 壁 上 巧 夺 天工 的 佛像岩 画和山涧晨 钟暮 鼓 为 其 增 添 了几 分神秘色彩。这 里 可 充分 体验到蒙古 民 族的风 土 人 情,享受 地方餐 饮 文 化,食 用 正宗的奶食 品、手 抓肉、烤 全 羊;登 高 远望,不仅可 将浩 瀚 的 沙漠、宽 广 的戈壁羲 荔 14内象古 画报2 0 0 。

 尽 收 眼 底,还 能看到 大 漠 落 日、“沙市屋 楼”及 绚 丽 晚 霞 等 奇 特 景 观。贺 兰 山 有植 物 6 % 种,隶 属 8 0 科,3 2 4属。是重要 的模 式 标本产 地,被誉为 天 然基 因 库。有 国 家 重 点 保 护植物近 30 种,珍 稀、濒危植 物 6 0 多 种。主要 乔木树种有青海 云 杉、油 松、杜松、山 杨、灰 榆;灌 木 有 蒙 古 扁 桃、金 露梅、银露梅、忍 冬、绣线 菊等。正 是这 些 植被有着 明 显 的 垂 直分 布,并 随季 节 变 化 为 贺 兰 山 的自 然景 观 增 光 添彩,充分展示 了 贺 兰 山的 自 然美。贺 兰 山 有 野 生 脊椎动 物 1 77 种,隶属于19 目 50 科 ;鸟 类 115 种,分属10目 3 0 科;昆 虫 2 9 0 多 种。有 1 7 种 国 家保护 动 物,其中 马 鹿、岩羊、蓝 马 鸡成为贺 兰 山 生 态 系 统 中的 主 要 食 物 链。近 几 年封禁保护的 种群 和 数 量 得到发展 壮 大。贺 兰 山 有 着 丰富的食 用 菌 资 源,其 中 丝 膜菌 属 的 食 用 菌、丛 枝菌、鸡腿 蘑 和 一 些 草蘑 菇 已 被 开 发 成为 当 地的旅 游 产 品 和 土 特产,同 时 也 成 了 餐桌 上 的美味 佳肴。⑤才 曰兔④ 才犷 屯③, 盖名O 穿 t 矛eO份3① 贺 兰云 杉② 马鹿③ 岩羊④ 耗 牛⑤ 马 鹿羔 子:n n。

 r M 。

 n g 。

 l :。

 P I C 。

 。

 : i : 1 2 0 0915月

推荐访问: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保护恢复建议 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 恢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