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6篇

发布时间:2022-09-08 17:35:06 来源:网友投稿

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6篇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的实施方案(最新)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派出机构、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快质量品牌建设,带动全县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6篇,供大家参考。

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6篇

篇一: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的实施方案(最新)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派出机构、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快质量品牌建设,带动全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助推全县新旧动能转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实现科学赶超、后来居上的目标,按照《XX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实施的意见》(X 政发〔2016〕48 号)要求,结合实际,就加快推进我县品牌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 X 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围绕建设质量强县总体目标,深入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技术标准战略,夯实质量基础,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和品牌建设责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完善工作机制,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水平较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实现 X产品向 X 品牌转变,全面提升我县产品总体质量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

 到 2020 年底,全县有效注册商标量达 6100 件,中国驰名商标 2 件,地理标志商标 11 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 10 件;省级以上名牌 8 个以上,省级以上优质产品生产基地 2 个以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0 个以上,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 项以上。“三品一标”认证 200 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区 2 个。

 三、重点任务 (一)培育知名企业品牌。引导企业把品牌建设贯彻生产经营始终,牢固树立“品牌定位科学高端、管理服务专业精致、企业产品特色优质”的品牌培育理念,加强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围绕新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鼓励做专、做精、做出特色、做大规模,培育出一批“专精特新”品牌企业。鼓励已有品牌企业通过强化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宣传与推介等形式,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发改局、农业局、经信局、商务局、科技局)

 (二)发展重点产业和行业品牌。打造现代农业品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好芦笋等特色农产品培育,以绿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久源芦笋、百蔬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为依托,按照“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发展模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进特色农业集群发展。推动

 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强化休闲农业经营场所创意设计,培育一批休闲观光知名品牌。积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品牌创建主体作用,鼓励行业协会聚集品牌效应。推进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设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创新品牌农产品营销方式,实施“互联网+农业”,构建现代化营销网络,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按照推动“三品一标”建设要求,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稳步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产品,挖掘壮大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规范引导地方特色农产品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和标准制定工作。(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林业局、县商务局、县发改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打造农产品食品加工业品牌。突出 X 特色产品产业,以 X 青山羊、小尾寒羊、烧鸡、黄牛、西瓜酱、驴肉、猪肉、土鸡蛋、芦笋、黄河鲤鱼等地理标志商标申报着手,增建种养殖基地,扩大种养殖总量,以基地吸引企业,以基地吸引项目,实现全链条发展。依托华宝食品、神舟食品、龙泉淀粉、绅联生物、富士达等农产品、食品加工生产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食品加工业品牌。(责任单位:农业局、畜牧局、市场监管局、水产局、发改局、商务局、各乡镇政府)

 (四)打造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围绕机械制造、纺织、彩印包装、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形成一

 批质量水平高、影响力大的自主品牌。着力打造恒基、宏发机械、亿万车轮、水浒酿酒、一鸣纺织、华亿达纺织、如意印染、烟郓瓶盖、华晨盖业、顺兴木业、水浒木业、宜和易美家具、东旭挂车、成达挂车、兴达玻璃、晶玻玻璃、永昌钢球、天星钢球等机械制造业品牌;以兴达玻璃、烟郓瓶盖、博恒印刷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创建 X 省酒类包装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引导企业抢抓“互联网+”“中国制造 2025”等战略机遇,全面推广恒基“智能制造”等模式,打造互联网工业、智能化制造等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叫得响的工业品牌。(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经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打造服务业品牌。以旅游、电商、金融、物流配送等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服务业质量标准水平、行业自律能力和质量诚信意识,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服务业品牌。坚持全域化、立体化、多元化理念,充分利用水浒文化优势资源,打造“好汉 X”旅游品牌;发挥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X 县菜鸟物流等商贸、物流集聚优势,积极开展电商和跨境电商,形成电商聚集效应;创建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标准化试点县,推动全县电子商务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以水浒文化创意广告产业园为重点,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区及创意产业基地品牌建设,引进培育特色文化创意企业和品牌,构建特色鲜明、品牌集群的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以生物医药产业园为基础,推进医

 药研发生产、医疗养老、疗养康复、养生保健、体育健身等产业发展,推广医养结合等新模式,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影响力和区域特色的“健康之城”。(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发改局、县卫计局、旅游局、各乡镇政府)

 (六)打造一流政务服务品牌。以群众认可为标准,秉持“创新、执着、实干、超越”理念,加强政府工作逻辑研究,建立完善闭环运作、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政府职能体系。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通过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增加透明度等方式,推动行政审批再提速;全面梳理部门服务事项,制定“一次办好”清单,在部门网站和 X 政务网设置专门栏目公布,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力支持县政务中心创建国家级“为民服务”政务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责任单位:县政务中心、各县直部门)

 四、工作措施 (一)发挥品牌建设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开展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并制定中长期品牌发展规划,合理实施品牌扩张和延伸,利用品牌优势,扩大品牌经营规模和品牌产业链,做强做大品牌。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制度,学习和创新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实施标杆管理,推行卓越绩效模式。

 (二)创建品牌培育建设激励机制。加强政府激励引导,树立典范,推广经验,发挥知名品牌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建立政府品牌建设奖励制度,对在品牌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以及在品牌培育和推进工作中组织实施得力、取得显著成效的地方、部门和其它社会组织纳入奖励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对品牌企业的投资担保、融资信贷等方面提供优惠服务,推动银企合作。鼓励企业以品牌为纽带加快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步伐,支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携带技术标准“走出去”,争创省内国内国际知名品牌。

 (三)突出部门职能服务好企业。根据企业不同情况分类指导,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和标准化服务,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服务,鼓励够条件的企业采用卓越绩效、质量管理体系等先进管理方式。为企业把好原料入厂关和产品出厂关,加强对企业产品生产过程的指导管理。增强企业产品质量隐患意识,提高企业管理意识,让企业意识到争创名牌过程就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过程。针对我县企业对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意义、名牌申报了解不深、申报积极性不高等现实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明确争创名牌产品的目标和努力方向,提高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营造品牌发展环境。加大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力度,营造有利于品牌成长的市场环境。加大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力度,鼓励企业及时将科研

 成果、核心技术申请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知识产权的转让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保护企业自主创新和争创品牌的积极性。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为品牌发展营造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自主品牌成长的舆论环境。充分利用“3.15”、“质量月”、“4.26 知识产权宣传周”、“品牌日”等活动,搭建 X 品牌展示平台,扩大 X 品牌知名度。定期表彰一批质量长期稳定、技术标准水平领先、市场占有率高、消费者满意、信誉度高的品牌企业,推广自主品牌建设的成功经验,弘扬先进典型。

 (五)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强化互联网思维,推进智慧审批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建立起覆盖市、镇、村三级的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完善网上办事大厅功能,推广自助服务终端,实现审批服务事项自助申报、信息查询等功能。

 (六)建立品牌保护体系。加强对名牌的跟踪管理,定期对获得荣誉称号的产品和企业进行综合调研和评定,对达不到要求的限期整改,整改无效的予以撤销或建议撤销。建立市场监管等有关行政执法部门与行业协会、企业的联动机制,持续开展“打击假冒,保护名优”活动,严厉打击假冒名牌产品的违法侵权行为,依法保护品牌资产,为名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促进全县品牌经济健康发展。

 五、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 X 县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协调和推进全县品牌建设与发展。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制定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统筹谋划实施路径,明确时间节点,全面推进品牌建设工作。

 (二)强化平台建设。搭建品牌培育培训和服务中介平台,以专题培训、会议论坛等多种形式,邀请知名品牌专家为我县品牌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依托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搭建完善产品研发设计和品牌推广平台,为企业对外交流、信息咨询、技术咨询、品牌推广提供服务。

 (三)强化政策扶持。完善企业品牌奖励政策,设立品牌培育引导资金,对品牌企业在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对科技创新和专利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给予资金补助。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品牌产品生产企业扶持力度,将品牌企业优先纳入上市重点培育对象和资助范围。整合各类资源向品牌建设工作聚集,推进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各种要素向重点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和品牌聚集区倾斜。

 (四)强化人才保障。引进品牌建设方面人才资源,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人才发现和人才吸引机制,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品牌意识、专业品牌知识、精通品牌运营、熟悉市场规则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品牌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强化“一把

 手”品牌建设意识,完善对部门负责人、企业家的长效激励与约束机制,积极进行管理服务创新,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产品价值。

 (五)强化激励。坚持培育与创建相结合、监管与服务相结合,着力在激励、服务和保障上下功夫,打好“技术牌”、念好“服务经”,激发市场主体开展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使行业、企业和消费者共享质量红利。对新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主持国家、行业标准的给予 20 万元奖励;对荣获省著名商标、X 名牌产品、X 服务名牌和主持地方、行业标准的给予 10 万元奖励;对核准的地理标志集体、证明商标和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给予 10 万元奖励。

 (六)强化协同共建。品牌建设涉及政务服务、产业经济、城市建管等不同领域,要分别明确创建主体,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形成社会参与、促进有力的品牌建设机制。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将品牌创建与机关文化建设充分结合,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集中力量创建 1-2 个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区域品牌、行业品牌。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作用,传播品牌文化,弘扬品牌精神,形成全社会宣传品牌、保护品牌、发展品牌的良好氛围。

篇二: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9 年第 6 期90农 产 品 加 工尤其是“沁州黄小米”名列 2018 中国区域农业品牌粮油类影响力排行榜第7,长治市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小米之都”荣誉称号[1] 。3、区域公用品牌应用普及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长治市已拥有一批实力强、潜力大的优秀区域公共品牌,且在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附加值、辐射带动农民脱贫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粗略统计,长治市使用地理标志的农产品,产品价格能普遍提高 15% 左右。“襄垣手工挂面”注册成功后,发展的会员遍布 8 镇 3 乡2 园区,会员单位 8 家,个人会员达 1300 余人。襄垣县天下襄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襄垣手工挂面的用标单位,年产手工挂面 300 吨,产品每年用标 30 万枚,比原来不贴标增收 50万元左右。“壶关党参”是于 2011 年 3 月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现有会员单位 5 个、涉及农户 180 余户,产品远销到北京等全国21 个省市,带动了会员脱贫致富、稳步增收。“上党党参、潞州黄芩、上党连翘”三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涉及屯留、沁源、沁县、长子、黎城、平顺等 6 县,涉及种植面积约 20 万亩,带动 8000 农户近 3 万农民增收致富,成为一方地域经济的重要支撑项目。“壶关旱地西红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于 2016 年成功注册后,解决了该县优质西红柿长期以来“无名、无声、无名望”等“卖难”问题,目前已经发展到 10 个乡镇 170 个村、种植专业协会及合作社 167 个、20000 余个农村家庭,成为种植面积 50000 亩、总收入 7.5 亿元的重要种植业项目,在全县精准脱贫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二、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申请运用地理标志商标工作起步较晚对地理标志商标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的作用关注较少、支持更少,造成长治市地理标志商标发展缺少规划,支持力度不够,独特的自然资源没有形成优势品牌。2、对地理标志商标的运用研发不足受传统的经营模式和小富即安、小富即满思维方式的影响,特色农副产品缺少规范的行业管理和专业人才对自然资源、人文历史的内涵挖掘整理和研究开发,使独特的地理标志资源长期处于“养在深闺无人知”,大部分特色农产品尚未成立专门的行业协会,多数农产品未制定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这不仅严重制约了农产品进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和保护,而且导致特色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无法形成品牌,无法集聚市场辐射力和市场竞争力。3、在推动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建设方面后劲不足注而不用,用而不管,管而不畅,也是严重制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发挥作用的瓶颈。部分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条较短,精细深加工产品缺乏,许多品质优良农产品只能以原料和中间产品形式销售,山西长治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问题与推进措施石志忠(长治市名优农产品开发中心,山西 长治

 046000)摘要 : 区域公用品牌是农业品牌的重要内容,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持久动力,是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该文以山西省长治市为例,从区域公用品牌认定、使用情况入手,分析了区域公用品牌在长治市的应用普及、宣传推广和社会影响力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发现存在申请地理标志商标工作起步晚、运用研发不足、品牌建设后劲不足、地理标志保护与运用任重道远等问题。在今后要实施品牌培育计划,支持并扶强区域公用农业品牌注册和认定整合,加大区域公用交流与宣传,完善管理、加强营销以提高区域公用品牌的科技含量。关键词 :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长治市石志忠 . 山西长治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问题与推进措施 [J]. 农业工程技术,2019,39(17):90-91.一、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情况1、区域公用品牌认定情况区域公用品牌主要指原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工商总局和原农业部认定的地理标志产品。“沁州黄小米”是山西省第一个也是长治市唯一的获得原国家质检总局认定的地理标志产品。目前已获准原工商系统注册的地理标志商标共 10 件,分别是壶关党参、上党党参、潞州黄芩、上党连翘、襄垣手工挂面、长治堆锦、壶关旱地西红柿、黎城核桃、沁源马铃薯、潞城驴肉甩饼。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的农产品共有13 个,分别是黎城核桃、长子大青椒、沁州南瓜籽、沁州核桃、熬脑大葱、平顺潞党参、洪井三皇小米、上党土蜂蜜、沁州黄小米、襄垣手工挂面、武乡小米、平顺连翘、上党高梁。在 21 件受保护、登记的地理标志产品中,“沁州黄小米”同时获得原质检系统和农业系统的保护和登记;“黎城核桃”、“襄垣手工挂面”同时获得原工商系统和农业系统的保护和登记。认证产品涵盖了全市主要特色优势农产品,认证数量全省领先。另外,全市还有 6 个县被国家命名为特色之乡,分别是屯留县是中国玉米良种之乡、长子县是中国大青椒之乡、平顺县是中国大红袍花椒之乡、黎城县是中国核桃之乡、沁县是中国小米之乡、壶关县是中国旱地西红柿之乡。2、区域公用品牌宣传推广和社会影响力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沁州黄小米获得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第五届中国(山西)农博会上,上党党参被列为全省六大区域公共品牌在全国推广。2018 年沁州黄小米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名单,全市目前有“上党中药材”“沁州黄小米”两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培育形成了壶关旱地西红柿、黎城核桃、长子大青椒、襄垣手工挂面、上党腊驴肉、郭氏羊汤等一大批特色优势农产品。DOI:10.16815/j.cnki.11-5436/s.2019.17.067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9 年第 6 期91农 产 品 加 工(上接第 88 页)优质没有优价,影响农民增收,也影响了整个产业的长远发展。4、地理标志保护与运用任重道远沁州黄小米是全省第一件受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但由于十多年来相关企业围绕商标、地理标志和通用名称的纷争不断,“沁州黄小米”案历经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的审理,最终被最高人民法院将“沁州黄”认定为通用名称,地理标志的附加值、地理标志的品牌竞争力实现成为奢谈。三、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措施1、实施“绿色上党”农产品品牌培育计划加快建立健全品牌运营管理制度,按照“一个公用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标准体系、多个经营主体和产品”的原则建立农产品品牌运营平台。聘请专业公司对区域公用品牌进行品牌策划、品牌推广,推进农业品牌强强联合,支持同类产品或产业链上下游农业企业通过合作、联合、兼并、重组建立品牌建设联合体,共同打造农业品牌。2、支持区域公用农业品牌注册和认定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注册和认证,对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申请人给予 5 万元奖励。组织开展长治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选表彰活动,鼓励和支持区域公用农业品牌做强做大。3、整合扶强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依托“上党中药材”、“沁县沁州黄小米”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太行有机小米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把上党小米、上党党参打造成全国最具价值的区域公用品牌。以沁州黄小米、壶关旱地西红柿、黎城核桃、长子大青椒、上党土蜂蜜、上党连翘、襄垣手工挂面、武乡小米、沁源马铃薯等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为重点,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4、加大区域公用交流与宣传支持各类行业协会组织参与农业品牌建设,通过承办或组织跨区域、跨国品牌交流活动,在品牌交流合作、品牌运营管理、品牌宣传推广等方面为农业企业创造平台。支持引进规模农业企业实施品牌化经营,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的作用,创建地域特色鲜明的特色农产品品牌。5、提高区域公用品牌的科技含量支持有实力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着力突破种质优化、标准种植、适宜采收、风味保鲜、规模养殖、产地环境保护等关键技术;开展主要农产品高值化加工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形成一批推动农业产业拓展和农产品价值提升的关键技术和特色产品。6、完善区域公用品牌的管理强化区域公用品牌保护和监管,研究制定上党农产品整体品牌使用的授权和监管办法,对认证和授权的品牌产品实行动态监管,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区域农业品牌保护,建立自我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相结合的品牌保护体系,坚决打击制假售假,保护产品品牌和消费者利益。7、加强区域公用品牌营销挖掘品牌内涵,讲好品牌故事,利用多种形式加强与央媒、省媒、知名门户网站的联系与合作,多平台宣传推广品牌。支持协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农业展会、产销对接会、产品发布会等营销促销平台。加强品牌农产品包装标识使用管理,提高包装标识识别度和使用率。鼓励农业品牌建设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直销配送、农超(校、社)对接等新型营销模式。参考文献[1] 夏青松 . 宿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研究 [J]. 安徽农学通报,2017,25(14):12-13.肠炎病四联疫苗。同时还要制定严格消毒制度,每半个月每亩每米水深用二氧化氯 0.4 kg 泼洒,或每亩用生石灰 20 kg 泼洒,杀灭水中病菌。草鱼种培育中,另一种比较常见的危害是寄生虫,如: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中华鳋等。应对寄生虫应使用灭虫王对全池进行泼洒,泼洒量每亩每米水深 0.5 kg,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泼洒等。草鱼发病时经常会发生多病齐发的现象,每 100 kg 左右的草鱼可以使用鱼必康 200 g、混合菌净 10 g,拌入饲料进行投喂。如果草鱼发病原因为病毒性感染,可在上述用药基础上混合鱼毒清,使用方法为 100 kg 鱼使用 5 g。同时,还应使用强氯精在全池范围内进行泼洒消毒。在鱼类养殖过程中,必须落实“细菌防治为主,预防治理紧密结合,发现病情及时处理”的原则,在鱼类的生长过程时刻注意病虫害防治,尽可能的降低鱼类发病的可能性,减少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五、结语综上所述,通过种植轮叶黑藻可减少配合饲料投喂量,大大降低养殖成本。培育大规模草鱼种规格大约每尾在250-300 g,鲢、鳙鱼种在 300 g,鲫鱼 400 g,鱼种成活率达 85% 以上,产量在 800 kg,每产效益 4000 元左右。草鱼种培育工作是一项细致工作,从鱼种选择到鱼种免疫,从科学投喂到合理用药,每一个环节都要仔细把控,如此才能促进生态草鱼种的培育,顺利增产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 苏西文,田学忱 . 池塘培育大规格鱼种技术 [J]. 现代农业,2018(06):95-96.[2] 张 君,潘志远. 池塘培育大规格草鱼种技术[J]. 渔业致富指南,2017(12):32-34.[3] 张祝珍 . 池塘培育大规格草鱼种高产高效模式探讨 [J]. 农技服务,2007(06):94.

篇三: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国农学通报2013,29(26):51-53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0 引言杭州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城市, 物产丰富, 历史悠久, 素有 “鱼米之乡”、 “丝绸之府”、 “茶叶之都”、 “花果之地”之美称。

 近年来, 杭州深入实施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战略,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农业功能不断拓展, 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但面对耕地面积少, 人口多, 农业发展地域空间极其狭小的现状, 要想依靠面积、产量取得农业竞争优势非常困难, 因而急需新观念、新手段来促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指特定区域内相关机构、企业、农户等共有, 在生产地域范围、品种品质管理、品牌使用许可、品牌营销与传播等方面具有共同诉求与行为, 以联合提高区域内外消费者的评价, 使区域产品与区域形象共同发展的农产品品牌[1-2]。

 近年来,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作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3-5], 越来越受到杭州市地方政府和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关注。1 杭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现状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具有多个富有历史传承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如西湖龙井茶叶、萧山萝卜干、富阳草纸、塘栖枇杷、天目 笋干等, 有些早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区域公用品牌, 承载着当地人文、风俗、历史、地理等独特元素享誉四海。

 在大力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过程中, 杭州市十分注重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和保护。

 一批区域优势特色农产品被成功注册原产地证明商标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农产品第一作者简介:程术希, 女, 1979年出生, 浙江杭州人, 主要从事农业科技管理研究。

 Email:

 kjccsx@zju.edu.cn。收稿日期:2013-06-30, 修回日期:2013-08-30。杭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程术希1, 2,孔利水22杭州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 杭州 310058)(1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杭州 310058;摘 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优化调整农业结构,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杭州市通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已取得了 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凸显了 一些不足。

 本研究通过对杭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 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为杭州市现代农业的促进和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现代农业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2013-2311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Regional Public Brand Building of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HangzhouCheng Shuxi1,2, Kong Lishui2(1The Sci-Tech Academy of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2Hangzhou Agricultural and Rural Work Office, Hangzhou 310058)Abstract: Regional public brand build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a kind of effective way to optimize andadjust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marketcompetitiveness. The regional public brand building in Hangzhou has achieved some success, but also showedmany deficiencies. The situation of regional public brand building in Hangzhou was analyzed in this article,and the problems were summarized. Many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also promoted as thereferences of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Hangzhou.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regional public brand, modern agricultural

 中国农学通报http://www.casb.org.cn区域公用品牌。

 目 前, 已累计注册农产品商标 2.2 万件, 其中地理标志证明 (集体)商标15 件; 荣获驰 (著)名商标126件[3]。

 在2010年4月首次发布的全国 83 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上,“西湖龙井”名列榜首, 品牌价值达到44.17亿元[4-9]。虽然杭州已经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是从总体上看,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还存在着三个问题:

 一是缺乏统一规划。

 有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不够重视区域性品牌的系统规划和专业运营, 很少考虑品牌更多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大多数区域公用品牌仅仅停留在卖产品的初级阶段, 导致品牌杂而不精、多而不大、全而不专; 二是经营规模分散, 生产标准缺乏。

 品牌农产品的质量难以统一, 缺乏必要的行之有效的运作模式。

 不少已经自然存在多年的区域公用品牌至今没有专门的组织来进行规范化管理,产品缺乏监督和约束, 品牌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 三是品牌意识淡薄, 品牌认识粗浅。

 大多数企业和个人对区域公用品牌的理解和认识还很模糊, 独占、滥用、错用等现象时有发生。2 杭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2011 年9月, 杭州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我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 指出在 “十二五”期间, 杭州市将集中力量培育以茶叶、花卉苗木、水产、节粮型畜禽、蔬菜、竹业等五大优势产业和水果、干果、蚕桑、中药材和蜂业等五大特色产业主要农产品为重点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全面提升现代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这为杭州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指引 了 方向。

 综合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建设杭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需要着力解决好以下问题:2.1 明确多个建设主体,多渠道发力加快建设一般而言,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主体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主导型、龙头企业主导型和群众自发型四种类型。

 但是, 在产业发展初期和中期, 区域公用品牌不能离开政府和行业的支持, 因此政府主导型、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主导型比较多见, 龙头企业主导政府补贴的建设模式也值得提倡[10-12]。

 同时也需要其他形式的有益补充, 共同促进区域公用品牌康发展。2.2 促进科技创新与 推广应用 ,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整合产学研科技资源, 加强科研攻关, 在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施肥、防灾减灾、质量安全、加工贮藏等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新突破[13-14]。

 促进现有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努力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率和转化率。

 落实先进实用技术培训, 培养适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2.3 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按照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要求, 以良种品种、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生产操作规范、农药残留限量、产地环境质量、农产品等级规格、包装贮运为重点, 加快修订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相关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并把完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与区域公用品牌培育紧密结合起来[15-18]。

 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推动地理标识制度。

 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实行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和监督检查。

 加强行业监管, 完善信息网络平台, 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加强检测机构项目建设, 根据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际, 不断开拓新的检测项目 , 提高服务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能力。

 此外, 引导和鼓励区域品牌农产品生产企业改善生产环境和条件, 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 积极创造条件申 报和获得 QS、 3C、 GMP、 ISO9000、 ISO14000、ISO22000等质量安全、卫生安全和生产管理方面的权威认证, 不断提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档次和产品质量。2.4 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擦亮区域品牌 “金字招牌”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优势特色农产品, 大多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 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最核心的资源[5]。

 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一方面要研究、 总结、继承、发扬该产品生产、加工的方法、技艺和规律,保证产品的传统品质和纯正风味; 另一方面, 要深入发掘依附在传统产品上的历史文化元素, 用典故为品牌添灵气。

 在此基础上, 建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自己的品牌理念、品牌文化、品牌形象。

 要注重传播和营销每个品牌独特的理念、承载的文化和个性化的形象, 使其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鹤立鸡群。从实践角度看,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既要有观念的改变, 又要结合产业制度和标准, 还要深入挖掘历史内涵; 既要确定品牌的建设主体, 又要把握好各主体之间的关系, 把品牌整合与产业链整合结合起来, 从而加大品牌资源的开发利用, 加强品牌营销的专业化指导, 重点建设好区域公用品牌。3 总结杭州加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既有利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变,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又有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促进农业稳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绿色经济发展。

 在农业品牌建设成为热点、农产品区域公用·· 52

 程术希等:

 杭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品牌建设成为亮点的背景下, 杭州只有立足区域自然资源和品牌资源优势, 加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力度, 才能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努力成为农业强市和品牌大市。参考文献[1]哈丹•卡宾,霍国庆.**农产品品牌建设及组合策略研究[J].**财经,2012,(5):46-49.[2]刘进,李闯.传播标准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战略[J].农产品加工,2010(11):41-43.[3]田云章.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2(17):3-4,40.[4]刘守贞,张洪波,王奎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战略思考——以烟台苹果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4):31-34.[5]李闯.开辟农产品品牌建设的 “蓝海”——杭州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产品加工,2010,(10):42-44.[6]胡晓云,程定军,刘进.中 国 茶叶企业产品 品 牌价值评估报告(2011—2013)[J].中国茶叶,2013,(5):13-19.[7]钱杭园,杨小微,孙文清.浙江省茶叶品牌构建的途径与成效[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28-31.[8]钱杭园,杨小微,沈学政,等.浙江省茶叶品牌构建的实践探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1):50-53.[9]浙江大学 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2010 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1(2):3-20,44,45.[10]胡晓云,程定军,李闯,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评估研究[J].中国广告,2010(3):126-132.[11]李闯,陆琪男.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中国方法[J].农产品加工,2010,(1):51-53.[12]黄蕾.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新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9(9).[13]赵守东.我国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676-678.[14]徐敬俊.基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特征和需求缺乏弹性特点的农产品品牌营销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67-70.[15]涂传清,王爱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经济学解析:一个基于声誉的信号传递模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11).[16]王心良,蒋文龙.基于区域公用的农产品母子品牌建设模型[J].吉林农业,2009(16).[17]王心良,蒋文龙.基于区域公用的农产品母子品牌建设模型[J].吉林农业,2009(8):65-66.[18]夏雷.以区域品牌为重点推进农产品品牌经营战略[J].湖南农业科学,2007(5):4-8.·· 53

篇四: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品品牌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发表时间:2015-1-23 20:24:33

 **2011 年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委员会

 **人民 政 府

 (2011 年 11 月 9 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做简要汇报。

 2011 年以来,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地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地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意见》的总体部署,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进一步完善品牌建设规划,突出品牌培育重点,积极构建“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促动”的农产品品牌建设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各项工作。

 一、**农产品品牌建设基本情况

 **现有各类注册商标 142 件(其中农产品注册商标 65 件),涉及粮食、白酒、乳制品、蔬菜等多个品种。市粮食收储公司储绿面粉厂的“储绿”商标,已成功获取**农业名牌产品、**农产品著名商标

  打造地产农产品品牌

 (一)制定农产品品牌发展规划,抓好国家和自治区级农业品牌创建。牢固树立“品牌就是竞争力”的理念,紧紧围绕粮食、蔬菜、畜牧、特色林果四大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打瓜等产业为重点,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的思路,研究制定**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规划,鼓励、支持储绿、绿草原、剑城春、张新生打瓜籽合作社等企业培育、创建和整合品牌,初步形成了“培育一批、提升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的品牌发展良好格局。

 (二)加快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了农业标准生产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行品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标准化管理。结合地区现代畜牧业“115”工程,全力做好了**肉牛肉羊养殖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制定了**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管理办法。完成了自治区级 0.7 万亩设施农业标准化建设项目,制定了地方设施农业生产标准规程 17 个,现已通过验收。新增检验检疫局出口基地备案 2000 亩,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认证 5000 亩,有机认证 500 亩,现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 38883 亩。现全市通过绿色农产品认证农产品有 4 个(储绿面粉一等、二等、储绿玉米糁一等、二等),3 个绿色基地认证(小麦、玉米、打瓜、马铃薯)、5 个绿色商标使用企业(塔域牌打瓜籽、盆地之光牌玉米粉、玉米糁及权素牌氨基酸胶囊、片)正在申报中。特别是在 2011 年 10 月 18 日召开的第二届**农产品北京交易会中,“塔域”牌打瓜籽、“盆地之光”牌玉米粉、玉米糁获得农产品金奖。

 (三)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的根本保证,积极申报质量安全认证,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的作用,积极开展农业、畜牧执法检查工作,保证了农产品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加大了对农药、化肥等农资市场的监管,不断完善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 5 项全程质量管理制度,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从根本上保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期性。截至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基地备案面积达 2400 亩,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共开展检测 40 余(次),检验合格率达 98%以上。同时,以“巴克图”系列公用蔬菜商标为

 主打品牌,不断加大品牌的宣传、包装力度,增强品牌绿色内涵,力争将其打造成全疆乃至中亚最具影响力的蔬菜品牌。

 (四)强化农产品品牌创建配套机制建设。一是强化宣传推介。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采取专栏节目、新闻发布、专题报道、网上农展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介品牌农产品和品牌企业,充分利用“3.15 消费者权益日”、“4.26 世界知识产权日”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发布纪念日为有利契机,采取横幅、板报、专栏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组织宣传和咨询服务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宣传品牌、支持品牌、发展品牌、保护品牌”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市场平台建设。以首届亚欧博.

篇五: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加强我县农产品品牌整合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乡 、 镇人民政府, 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近年来, 我县实施农产品区域品牌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但目前我县农产品品牌建设仍处于低水平, 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不够大。

 为加快农产品品牌资源整合步伐, 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现就我县农产品品牌整合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 农产品品牌整合工作的重要性和原则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 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由产品数量、 质量竞争向品牌、 形象竞争转变的新阶段。

 因此, 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 加快农产品品牌整合, 有利于发挥资源和千岛湖大品牌优势, 有利于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有利于农产品市场的开拓, 也是提高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有效措施。

 农产品品牌整合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品牌整合要充分依托千岛湖大品牌的优势, 利用千岛湖品牌的内在价值, 实施农产品品牌共享, 并根据市场竞争机制进行整合, 优胜劣汰; 鼓励并引导企业创建名牌, 在宣传发动、 政策支持、 资金投入、 组织协调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是坚持质量标准与消费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质量标准是农产品品牌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品牌整合一定要坚持标准, 确保质量安全, 并要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实际需要。

 三是坚持品牌整合与企业互利相结合的原则。

 品牌整合的主载体是县农村合作经济协会, 同时鼓励有较强实力的核心企业联合县域同类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将“千岛湖” 注册为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共同打造“千岛湖” 大品牌。

 二、 农产品品牌整合工作的目标 根据“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 企业互利” 的办法, 结合主导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的现状, 坚持有基础先整合的原则, 由易到难, 逐步推进。

 要充分依托千岛湖大品牌的优势, 引导有资质、 信誉、 能力的核心企业或中介服务组织, 按通过统一标准、 统一包装、 统一标识, 打造千岛湖标识的区域性品牌。力争从 2009 年起到 2012 年末, 使具备整合条件的县域农产品 “千岛湖” 牌的使用率达到 60%以上, 把整合出的“千岛湖” 牌农产品打造成省级或以上著名(驰名)

 商标和知名品牌。

 积极实施“千岛玉叶” 品牌带动战略, 在尊重市场规律和企业意愿的基础上, 以“千岛玉叶”系列茶叶为突破口, 以茶叶龙头企业为依托, 以县茶叶产业协会为纽带, 进行 “千岛玉叶”品牌的整合和管理。

 通过 1—2 年的努力, 使“千岛玉叶” 牌茶叶的全县覆盖率达到 80%以上。

 力争通过 3—4 年的努力, 把“千岛玉叶” 品牌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和知名品牌。

 其它农产品的品牌整合工作根据本实施意见另行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三、 农产品品牌整合工作的保障措施 1、 加强领导, 加大扶持力度。

 为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淳安县农产品品牌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农业、 林业、 工商、 质监等部门成立相应的品牌整合工作小组, 负责制定品牌整合实施方案,规范品牌的管理使用。

 各乡 镇和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让广大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认知认可。

 至 2012 年前, 对整合出的“千岛湖” 农产品品牌、 承担品牌整合工作的行业协作组织、 承担品牌整合任务的核心企业或中介组织等, 县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宣传、 奖励和扶持资金, 并实行统筹使用(有关宣传、 奖励办法由县农办会同财政局另行制定)。

 同时优先推荐申报市级、 省级和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优先申报农业产业化项目。

 对符合整合条件而不使用“千岛湖”(茶叶为“千岛玉叶”)

 品牌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已获得国家、 省、 市级名牌农产品或商标的除外), 不得享受县政府相关扶持、 奖励政策及县政府开展的各类评优评先活动。

 2、 大力培育能够承担品牌整合的市场主体。

 县农村合作经济协会要在品牌整合工作发挥主

 导作用, 积极引导核心企业带动同类农产品的品牌整合。

 各相关产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作组织的平台作用, 在核心企业没有形成之前, 通过“政府引导、 互惠互利” 的办法,在品牌整合工作小组的指导下, 由县农村合作经济协会组建县级相应的分会, 接受同类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 农产品基地及营销大户入会, 建立品牌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利益带动统一使用“千岛湖” 品牌。

 3、 加强“千岛湖” 农产品品牌的注册工作。

 对未注册的“千岛湖” 农产品品牌, 县农村合作经济协会要及时做好注册工作; 对已注册的“千岛湖” 农产品品牌, 县农村合作经济协会要通过转让、 收购等途径获取品牌。

 对通过注册为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的, 县政府给予适当扶持。

 4、 加强部门协作, 提供优质服务。

 品牌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质监部门要通过引进和制定, 完善有关品牌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标准, 建立一整套与品牌农产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办法, 为品牌整合提供相应的支撑。

 农业部门要加强农产品监测体系建设, 改善监测条件和手段, 提高检测水平, 引导企业和生产者严格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和加工, 鼓励创建高标准规模化的种养示范基地, 为品牌整合提供基本的质量检测支撑。

 工商部门要加强“千岛湖” 大品牌的培育, 规范“千岛湖” 品牌的使用,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维护市场秩序, 同时要引导企业规范使用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

 5、 加强品牌的营销。

 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积极为农业龙头企业搭建各类平台, 充分利用媒体以及参加博览会、 招商会等形式, 组织推介活动, 大力进行品牌宣传, 挖掘品牌内涵。

 广泛运用当代配送体系、 电子商务等方式, 增强信息沟通, 搞好产需对接, 全面提升我县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淳安县人民政府 二○○八年十二月五日

 主题词:

 农业 农产品 意见 抄送:

 县委各部门, 县人大、 政协办, 县人武部, 县法院、 检察院,

 县各群众团体。

 淳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 年 12 月 5 日印发

篇六: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13年第 1 期随着我国 农产品 市场的 逐渐开放, 国 外知 名 农业企业和品 牌农产品 纷纷进入国 内 市场, 农产品 的 市场竞争日 趋激烈, 国 内 农产品 即 使不出 国 门 也得面临国际竞争。

 这给农产品 生产经营者带来了 前所未有的 压力 。

 不少生产经营者在经营实践中已认识到, 在当 今的农产品 市场竞争中, 谁拥 有名 牌谁就能从心理和感情上赢得顾客, 从而占领较多的市场份额, 获得更多 的 利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国 农产品企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 在提升农产品 质量的 基础上 , 创 建农产品 品 牌 , 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农产品 品 牌建设对农业企业、 农户 以及广大消费者都是有益的 , 进行农产品 品 牌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1.有助于增强农业企业市场竞争力 , 扩大农产品 销售随着农产品 市场竞争日 趋激烈, 消费者已经开始逐渐青睐品 牌农产品 , 农产品 市场将进入“品 牌消费时代”。

 名 声响亮的品 牌往往会博得消费者强烈的 信赖,很多消费者指明 要这些品 牌, 拒绝别的 替代品 , 即 使这些替代品价格较低。

 因此, 竞争者很难与有品牌的公司抗衡。

 农业企业通过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 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 扩大农产品 的 销量,充分展示农产品 的 特色, 而且可以用 品 牌将企业和产品 的 综合信息“一揽子” 传递给消 费 者, 以 降低企业的产品推介成本和宣传成本,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有助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增加农业企业盈利和农民收入品 牌意味着品 质与保障, 品 牌农产品 特别是名 牌农产品 更易 于被消费者认识接受, 从而排斥非品 牌生产者进入市场。

 例如, 著名 的小汤山 蔬菜在北京市场上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已在 70 余家大型超市建立了 蔬菜专柜。

 因为小汤山 蔬菜采取“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且蔬菜安全、 营养、 健康、 美味, 很受 消 费 者青睐, 消 费 者愿意出 较高的价格来购买这一品牌的蔬菜。

 可见, 品牌农产品 具有更高的 附加值, 达到 帮助农业企业增加盈利和农民增收的目 的。3.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购买风险, 增加顾客让渡价值在农产品 需求中, 品 质是消费者首位考虑的 因 素。然而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 不断加深, 各种农产品 日益增多, 良莠不齐。

 这些农产品 是由 不同的生产者生产的, 品质差异相距甚远。

 有时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很难从外观上辨别农产品质量的好坏。

 在这样的背景下,农 产品 品 牌 就 成 为 消 费 者 识 别 农 产 品 品 质 的 重 要 标志。

 一个知名 品 牌有助于消费者以品 牌的 形象作为消费参考, 从中 获得大量的 产品 信息 , 区别 选购 农产品 ,降低了 消费者选购农产品 的时间成本、 精力 成本、 体力成本及购买风险, 提高了 顾客的让渡价值, 并使消费者形成品牌消费习 惯, 获得更大的消费价值。1.政府的保护力度和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对农产品 品 牌的 保护力 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假冒 伪劣农产品 横行, 消费者很难区分真货和假货, 以致不敢购买品 牌农产品 。

 政府对农产品 品 牌建设的 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农产品 品 牌建设的 投入不足。

 据权威部门 统计, 多年来, 我国 财政对农业的 投入仅占财政总支出 的 6.4%左右, 远低于其他发展中 国 家的 水平; 我国 农业科技投资仅占农业总 产值的 0.3%左右 , 不仅远低于发达国 家 4%~5%的 水平, 而且也低于二、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实意义22安徽科技ANHUI SCIENCE & TECHNOLOGY农村与社会发展园地业大国, 是最大的食物生产国, 更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要立足我国的饮食消费特点, 建立我国的标准, 让我国的标准影响国际贸易标准的形成, 让国外进口食品按我国的标准生产。

 推广农业规模化、标准化, 制定符合中国农业生产特点的加工标准、检测技术标准、包装规格标准以及品质等级标准等, 可以使农产品的商品化过程在标准的监控下, 以高品质和优质服务适应市场竞争, 使农产品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扩大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确保以农产品安全为重点、以产业化经营为载体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经营, 保证农产品质量的统一和稳定,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使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对接。责任编辑:刘赞扬农产品品牌建设策略叶敏(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2013年第 1 期30个最低收入国家 20 世纪 80 年代平均 0.65%的水平。我国 农产品 品 牌化仍处在起步阶段, 农业企业规模还比较小, 实力 还较弱 , 品 牌知 名 度还不是很高 , 农产品品牌还处于弱质阶段, 特别需要政府的保护和支持。2.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业生产经营的 产业化是农产品 品 牌创 立和发展的依托。

 目 前我国大多数农业生产经营者规模偏小, 大部分农产品 仍存在诸侯割据、各自 为政现象, 每家生产的农产品 品 质差别很大, 造成农产品 质量良莠不齐, 严重影响了 农产品品牌化进程。

 同时, 由 于每家生产经营者规模小, 市场覆盖率低, 所得利 润 非常有限, 难以 形成组团出 击、集中打响品牌的合力 , 影响品牌建设。3.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目 前大多数农民没有形成实体公司和企业, 以小规模农户 为主的居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 相当 多的农民以及农业企业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 惯性束缚, 缺乏建设农产品品牌的意识。

 这些企业片面认为创建品 牌费时费力费钱, 还要冒 风险, 因 而为了 扩大自 己产品的销量, 竞相为品牌企业贴牌生产。

 贴牌生产非长久之计, 这会造成我国 农产品 企业利 润微薄, 影响企业经济利益和自 主创新能力 , 农产品 生产经营受制于人,而且企业可能被对方并购。4.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目 前我国 农产品 大多 只 是经过简 单的 初 加 工 , 而进行深加工、 精加工、 系 列 加工的 不多 , 使得农产品 的加工增值不够, 产品 附加值不高。

 另 外, 我国 农产品 包装技术落后, 包装粗糙不美观, 无法体现优质优价, 因而很难进入高级的超级市场。

 形成上述局面的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科技含量。

 品牌的基础是质量, 质量的背后是科技支持。

 农产品 市场上的 竞争归 根到 底是科技的竞争。

 在农产品品牌化经营过程中, 从种苗的培育到 产品 的 生产, 从农产品 的 加工、 包装到 销 售 , 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科技支撑。

 如果科技不到位, 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都将大打折扣。5.农产品企业的品牌运作水平较低很多农产品 企业在品 牌推广策划中没有聘请专业的营销策划公司, 完全靠自 己的感觉和认识进行。

 而这些 公司 的 企业 家 缺 乏 市 场 策 划 经 验和 品 牌 建 设 的 知识, 加上这些企业家要将主要精力 放在农产品 收购和质量管理上, 很难进行高水平的品 牌管理和市场运作,导致品 牌农产品 的市场运作水平和品 牌策划与规划水平不高, 严重制约着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和发展。1. 政府要加大对农产品 品 牌建设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政府应从资金、 税收、 技术、 管理、 信息 、 出 口 补贴和农资等方面帮助建设农产品 品 牌。

 农产品 品 牌建设要高投入才能高产出 , 政府要提供贷款等方面的 优惠,政府财政部门 和商业银行在资金供应等方面要适当 采取倾斜政策。

 除此之外, 对开发名 牌农产品 的 企业, 政府还可以采取诸多措施加以扶持, 如 减免税收, 简化工商管理手续, 提供出 口 补贴, 优先供应农业生产资料,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等。政府要采取有力 措施, 依法保护品 牌农产品 。

 首先, 国 家应尽快制定和完善保护品 牌健康成长的 法律法规, 把品 牌的培育和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其次, 政府职能部门 要加大执法力 度, 对虚假广告和假冒 品 牌农产品的行为, 要坚决查处打击, 提高其违法成本。2.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从拥有强势地位农产品 品 牌企业和地区的 成功经验来看, 要实施农产品 品 牌战略, 必须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通过实施企业、基地、农户 三结合的 运行机制 , 实 现农业种 、 养、 加 , 产、 供 、 销 , 农 、工、 商一体化的 经营模式, 作为 名 牌战略的 组织依托 。可以通过扶持龙头企业, 力 推主打品 牌来达到 打响农产品品牌的效果。

 要下决心扶大、扶强一批规模型农业龙头企业, 达到 兴一家龙头, 引 导一地调 整, 带 动一个产业, 致富一方百姓的目 的。3.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品牌意识品 牌是企业的 无形资产, 是企业及其产品 的 标志和形象信誉的体现。

 农产品 生产经营者要树立品 牌意识, 充分认识到品 牌在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中的 巨大作用 。

 首先, 提高企业管理者的 品 牌意识, 企业品 牌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品 牌建设的 力 度和深度均取决于管理者的品牌意识强弱。

 其次, 帮助和引 导农民群众提高品 牌意识, 可以通过召 开品 牌座谈会、 品 牌培训 班等各种易 于接受的方式, 广泛宣传建设品 牌、 保护品 牌的 重要性和紧迫性, 启 发农民提高拥 有品 牌、 重视品 牌 、 利用 品牌的积极性。4.依靠科技创新,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名 牌之争实质上就是科技的 竞争, 农产品 创 名 牌,必须依托科技创新。

 因此, 农业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推广新技术, 开发新产品 , 引 进新品 种, 以实现农产品品质的飞跃。

 一是大力实施科技示范户 工程, 推广农产品 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积极培植农产品 生产示范基地。

 二是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使科技信息直接进村入户 , 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三是依托三、进行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建议23安徽科技ANHUI SCIENCE & TECHNOLOGY农村与社会发展园地

 2013年第 1 期近年来, 大化坪镇积极引 导和鼓励农民充分利 用当 地的 资源优势, 因 地制 宜, 大力 发展现代农业, 从根本上 促进农 民增 收 、 农业 增 效和 农 村 发 展 , 逐 步 构 建出 平安、 和谐、 实力 、 魅力 、 幸福的 美好乡 村。

 2012 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 值 3.8 亿元, 财政收入 500 万元,农业生产总值 1.9 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6500 元。大化 坪 镇 是 霍 山 县 茶 产 业 重 点 乡 镇 , 是 县 “ 茶 叶百 里长廊 ” 的 核 心区 域 , 是 全县 茶产 业 现 代 农 业 示 范区。

 “十二五”期 间 , 大化 坪镇茶产业工 作重点 是加快茶树良种 基地建设步伐, 沿南北旅游交通为 轴 线, 打造百里绿色茶叶长廊, 建设一批“茶文化 ”、 “茶乡 游”、“ 茶 公 园 ” 项 目 。

 重 点 抓 好 “532” 工 程 , 即 :

 抓 好 全 镇5000 亩 老 茶园 改 造 、3000 亩 幼 龄茶 园 抚 育 和 2000 亩标准化 茶园 新辟 , 统 一规划 、 示 范 带 动 、 连片 开发 , 同时 加 大对龙 头 企业 扶持力 度 , 建立一 批 标 准 化 、 清 洁化茶叶加工厂, 大力 弘扬 当 地茶文化, 延伸 茶叶产业链。

 鼓励镇内 企业山 上建基地, 山 下办工厂, 在大都市建立销 售 网 络, 通过电 视媒体进行长期 宣 传 , 做大 做亮自 主品 牌, 扩大市场影 响力 , 提高知 名 度, 带动整个产业迅速发展。

 2012 年, 全镇共新栽茶苗 300 多万株,青 枫岭 等高 海拔村 300 亩 任务冬季前完 成 整地 , 2013年早春栽植, 俞家畈村秋季新建了 扦插苗圃 30 亩。

 除了 大力 发展茶叶基地外, 镇相 关部门 还通过低产茶园改造和扶持龙头企业等方式 , 促进茶产业发展。

 一方面, 培育 绿力 、 金茗 、 亨 大等茶 叶 企业 进入省 、 市农 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力 挺绿力 公司 申 报高新技术企业 、实 用 型技术专利 、 金鸡山 全国 标准茶园 验收工作; 另一方面, 积极打造金鸡凼 神茶园 景观。

 目 前, 金鸡凼 神茶园 、 道路、 亭阁 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2013 年茶春时节将对游客开放。毛竹产业是当 地群众收入的 重要来源之一。

 2012年, 大化坪镇与浙江大学竹业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 毛竹科技示范园项目 , 同 时在白 莲崖毛竹产业园 引 进了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敦辉竹业毛竹加工企业, 解决毛竹销路问题。

 在舞旗河村着力打造毛竹科技示范园,解决竹林产出 率低、经济效益低下问题。

 示范园核心区600 亩, 辐射区 5400 亩。

 通过合理施肥、钩梢等新的 培育 方式, 建成后将增加竹材产量 1700 吨 以 上 , 竹笋产量 2000 吨以上, 预计新增经济效益 400 万元以上。高山 蔬菜是大化 坪镇的 优势产业。

 2012 年, 以富民蔬菜、 溢香生态 2 家六安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为龙 头 , 在 青 枫 岭 、 多 盘坳 、 俞家 畈 、 百 家 山 等 地种 植 高山 蔬菜 2000 亩。

 积极做好 1000 亩专供合肥市场的 蔬一、加快主导产业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24安徽科技ANHUI SCIENCE & TECHNOLOGY农村与社会发展园地先进的农业科技对品 牌农产品 进行深加工, 综合利 用农产品 原料, 提高经济效益, 解决环境污染。

 四 是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力求在设施、栽培、 深度加工、工厂化养殖、储藏运输、保鲜保活、设计包装上有新的突破, 提高产品 的品 位档次, 使更多的 优质名 牌农产品 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以适应多 样化、 复杂化的 消费需求。5.加强农产品品牌的传播农产品 品 牌宣 传是农产品 品 牌建设的 重要 环节 。农业企业既要有足量的 传播费用 , 又要选择合适的 传播方式。

 广告作为品牌传播的主要手段, 可以从多方面营造品 牌。

 农博会或农展会由 政府搭台 , 企业唱主角 ,集成果展示、 产品 销 售、 招 商洽谈于一体, 各方媒体争相宣传、跟踪报道, 使得农博会或农展会的 相关信息为广大消费者所熟悉, 其影响面急剧扩大, 迅速成为推动农产品 品 牌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

 随着网 络技术的 发展, 互联网正在成为更具有发展潜力的传播渠道。

 通过网 络传播品 牌, 可以消除时空限制 , 向 更广的 范围 宣传品牌, 提高传播效率。责任编辑:

 刘赞扬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好乡村李帮东陈勇(霍山县大化坪镇人民政府)!!!!!!!!!!!!!!!!!!!!!!!!!!!!!!!!!!!!!!!!!!!!!!!!!!

推荐访问: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农产品 品牌建设 工作实施方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