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8篇

发布时间:2022-09-08 12:15:14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8篇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大气污染间题及对策李爱贞(山东师范大举地理系)人类活动对于大气层的影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局限在一个小的地区或一个国家的范围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8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8篇

篇一: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气 污 染 间 题 及 对 策李爱贞( 山 东 师 范 大 举地 理 系)人类 活动 对 于 大气 层 的影 响,在 过去 很长一 段 时 间 里,一 直局 限 在一 个 小 的 地 区 或 一个 国 家 的 范 围 内,但 是,随着 社会 经 济 的 发展,这 种 局限 已 经被 冲 破 了。现 在 人类 的 许 多活 动及 其 影 响已 经 扩 大 到 大 区 域 甚 至 全 球 范围 〔 1 〕。当 前 人 们最 为关 心 的全球 污染 问 题是 酸 雨、臭氧 层 破 坏和二 氧化碳 等 温室 气 体 含量 增 高 的 问题。一、酸 雨由于 工 业 生 产 和 交通 运 输 的 发 展,排 入 大气中 的 硫氧 化 物和 氯 氧化物 日 益 增 多。5 02与N O二 经 氧化 后 与雨水 相遇 可转 化为 硫 酸 和 硝酸,若 雨 水 中 的 P H 值小 于 5·6,即 为 酸 雨。酸 雨 被称 为“空 中 死 神”,它 污 染 范 围大,后果 严 重,防 治困 难,且 在 初期 还 不 易被发 觉。酸 雨 使湖 泊、河 流 的 P H 值 降 低 到 一 定 程度 后.会 使鱼 类等 生 物 大 量 死 亡,成 为“死水” 。. 酸 雨 还 可 使土 壤 酸化,破 坏土壤 的结 构 和营养,使 土壤 贫 膺化,作 物 减 产。酸 雨还 能 腐 蚀 金属、石 料、涂 料 等,使文物 古 迹、建筑 物,工业设 备、仪器仪 表 以 及 人体 健 康都 受到 严 重影响。可 以 说,酸雨 正 在 严重威 胁 着人类 的 生 存 和 发 展。迄 今为止 的 观 测数 据 表明 〔2〕,我 国 已 有不 少 地 区 降 落 酸 雨。我 国 酸 雨 的分 布 特 征是(1) 酸雨 分 布 面 广,已 有 2 2 个 省、市、自 治区 观测 到 酸雨,占 参 加监 测 省、市、自 治 区 的8 了 % 以 上。(2) 酸雨 的分 布 呈 明 显 的 地 域性,降水酸度年 均 值 P H <5.6 的地 区,主 要 分布在 秦 岭、淮 河 以 南;年 均 P H <5.0 的地 区 主要 在 四 川、贵州、广 西 一 大片一和 皖东南—赣东 j 匕—沪杭 一 片以 及 浙 闽沿 海一带。此 外,在 长 江 以 北 的青 岛 等 地一 也 观测 到了 较 为 严重的酸雨。( 3 ) 许多地 方 的 降 水 酸 度 巳 经 很 高。我 国 一 些地 区,如 重庆、贵 阳、长 沙、遵 义 等地,降 水 中 P H 的 年 均 值 已 低于4.5,不少 城市降 水 中 P H 值 最低 值 已 低 于4.0,这 些数值 已 与北 美、西; ! ! 二欧、日 木 等地 的 重 酸雨 区 接 沂。(4) 我 国 的酸雨属硫 酸型 污染。酸 雨中硫 酸根 浓度 比 美 国、日 本 等 国 高出 1 ~6 倍。这 与我 国 由 于 燃煤造 成 的 大 气 污染 密 切 相 关。目 启lJ,世 界上每 年 约有 2 亿 一 么.5 亿 吨 含硫 和 含 氮的气 体排 入 大 气,导 致酸雨 流行.中 国的 能 源 以 煤 为主,是 煤炭 中 含 硫 量高,一般 在 2 % 以 上,侮 年 排 入 大气 中 的 二 氧化硫总量 达 1 8 0 0 万 吨 左右,成 为 世 界上 少数 几个 5 02 排放 量 大 的 国 家之一,所 以 酿雨污 染 不断扩 大。目 前还汉有在 经 济上 有 效 地 防 治 5 0:和N Ox的 技术,现 有 的 技 术 需 要付 出 的 经 济 代价太 大,如 火力 发 电 厂 要 脱硫,姿 七 谈 资相 当于申 厂 兑 投资 的 三 分 之 一,多 数 国家,待 别 是 发展 中 国 家 难 以 承 受。因 此,提 高 燃 烧 效 率,节 约能源,并研究 经济 上可 行 的 防 治 5 和:02

 N Ox的 技 术 乃 是 防 治 酸雨 的 当 务 之 急。二、臭氧 层 破 坏在 平 流 层中,有 一 层 稀 薄的 臭氧 层,即 使在 浓 度 高 的地 区,也不 过 lo p p m左 右。但 正是这 一 层 臭 氧 层 吸 收了 过多 的紫 外 辐 射,对陆地 和 海 洋 生 物 有 重 要的 保 护 作 用。若 大 气中 的03含 量 减 少1 %,人 类皮肤癌 患 者 就 会 增 加5 %; 若 O:含 量 减 少 2 5 %,就会 危 及 到 整 个生 物圈 的 生 存 〔 3 〕。近年来 的 观测 资 料 表 明,平 流 层 中 的 O。正 在 减 少。据 报道〔 4 〕,目 前 已 有3 ~5 肠 的臭氧 被 破坏,特 别是 在南 极 上 空,出现 了 臭 氧洞,引 起 了 全 世 界 的关 注.1 9 7 9 年,在 南 极 上 空 廿 l 现 了2 0 0 ~ 2 5 0 D。的 臭 氧 层 低 值 区。以 后,该 区 域逐 渐 扩 大,到1 98 2 年 出 现 了 低 于 2 0 0Du的 区域,该 值 比 正 常值低 4 0 肠左 右。1 9 8 7 年 该低 值 区 达 到 最大,有人 估计,其面 积相 当 于 美 国 大 陆,并 出 现 了O。

 总量低 于 1 2 5Du的 可 怕 低值 区。近 年来 又 在 北 极 上空 也 出现 了 奥氧 含 是 减少 的现 象,但规模 比 南 极小 一 些。对 于 臭 氧 层 减 少 的 原 因,人 们 已 提 出多 种理 论 〔 刘〔 6 〕,尽管 这 些 理 论对 O:总 量 减 少的 解 释 各 异,但 有一 点 是 共 同 的,就 是 人 类 活动 的 影响。威胁 臭 氧 层 的主要 大 气 污 染物是 氟 氯 碳 化物 ( C F Cs) 及 低 价 氮 氧 化物 (N Ox。)氟 里 昂,氟 氯 甲烷,四 氯化碳 等 化 学 物 质广 泛 应 用 手 冰 箱、冷 库、空 调、喷 雾 剂、发汽剂 等方 面,它们 缓 慢施 放 入 大气.C F Cs在 地球 表 面无 污 染问 题,但 它 们分解 出 来 的 氯 原子,却可 以 大 量 杀 灭 O。

 分 子,一 个 C F Cs分子 可 以 与 一 万 个 O:分 子 发 生连 锁 反 应。破坏 臭 氧层 的 另 一 种 主 要 化 学 物 质 是 低 价氮 氧 化物。其主 要 来源 有:燃 料燃 烧;农 业 上无 限 制 地 使 用 化 肥;在 对 流层 和 平 流 层 中 飞 行的 飞 机 排 出 的废 气:大气 层 中的 核 试 验。最 近的 研 究 表 明,滥 伐森 林 和 森林火 灾 也是 大 气 中N O x 增 加 的 重 大 来源.臭 氧层 的 减 少,引 起 了 人 们 的 极 大 不 安,促使 人 类 尽 快 采 取 措 施 保 护 臭 氧 层。1 9 8 了 年 9月,在加 拿大 蒙 特 利 尔 召 刀 可 保 护 臭氧 层 的 国际 会 议,通 过 了“国际 臭氧 条例” ,规 定 发 达国家应 在 本 世 纪 末将 目 前 C F Cs的 使 用 量 减 少5 0 %:发 展 中 国 家可 有 十年 的 宽 限 期.1 9 8 9年3 月,有 1 20 多 个 国 家的 政 府 代 表 参 加 的`拯 救 臭 氧 层”国际 会 议,发 表 了“赫 尔 辛 基宣 言” ,要求 到 2 0 00 年 完 虫停 业生产 可 能 释 放C F Cs的 物 质。总之,为 了 人 类 的 生 存 和 发展,世 界 各 国 正 在 为 保 护 臭氧层 作 出 不 懈 的努力。三、微 量 气 体 的 温室 效应大 气 中 的 C O:、C H`和 C F C:等 微 量 气体,能 强烈 吸收地 面 长 波 辐 射,起 到 保 温 的 作用,称 为 温室 效应。据 推算〔 7 〕,在 工 业 革 命前,大 气 中 的C OZ含量约 为 2 8 5 p p m,而 测 得 1 9 5 8 年大 气 中CO:含 量 为3i s p p m,1 98 0 年 为 33 8 p p m.子计 到2 0 o Q 年将 达 到 3 a o p p m,Z Q S O 年 前 后,大气 中 的 C O:将为 现在 的 2 倍。据 粗 略 估计,大 气 中 C OZ的增 加 约有 5 0 肠来 自 于 矿 物 燃料 的 燃烧,特别 是 煤 炭 的燃 烧;另一 重 要来 源 是 森林 的 砍伐 和 土 壤 的 退 化。甲烷、氟氯碳 化 物、氮氧化 物 等 微量 气 体 在地球 升 温 问 题上 也 起着 举 足 轻 重 的 作用〔 8 〕。因 为上述合 成 气 体 分子 刚 好 在“大气 之窗”波 ~段 内 表现 出 强 烈 的 吸 收.对于 温 室气 体 对 气 候 的 影 响,不 能 等 到造成不 可 逆 的 气 候 变 化 时 才 去 研 究.现 在 的研究方 法多 采 用气 候 模式 模 拟计 算 和历 史 气 候 方法进 行 研 究。不 同 研 究 得 到 的结果 不尽 相 同,对 于 地 球 是 否 会 变暖尚 有 不 同意 见,但 大 多 数一 一14

 科 学 家 认 为,若 大 气 中 C O:等 温 室气 体 的 含 量倍 增,全 球平均 温 度 可 能 会 上 升 1.5 、 4.5 ℃;在 地 面 温 度 升 高 的同时,平流 层 却变冷;地面温度 的升 高,随 纬度 和 季 节 而 有 明 显 的差 异,极 区 变 暖 幅 度大,极 区 冬 季升 温 最 高.若气 候 变 暖,会 引起 一系 列问题.后果 之一 是 南 极 部分冰 川 融 化,使 海 平 面 上 升;同时,也 会引 起 全 球大气 环 流 和 海 洋环流 的相应变 化,使 一些 地 区 的 旱 涝 灾害 加重,某些 低地可能 经 常 出现 渍 涝,而 另一 些地区 由于蒸 发加强,而使 土 壤 湿 度降 低;病 虫 灾 害 也 会 更 为 严重。所 有 这 些,都 会 给 生 态 系统 带 来 不 利 影响,人类 可 能 为 此 而 承 受 巨 大 的 灾 难。目 前 已 经提 出 了 种 种 减 缓 地 球 升 温 的 措施,主 要 有:(1 )建 立 综 合 监视 系统,系统观 察人 为 污 染 物 的 浓度、来 源 和归 宿;观 察地球生物化 学 循 环;观 察 自然 系统 对 人 类 的 影响,及 时向 世 界 各 国 报告 情 况和 提 出 建 议。( 2’ )提 高 能 源 利用率,并 采 用 对 全球气 温 上升 影 响较小 的 能源,以 便减 少 排入 大 气 中 的C OZ 总 量 。在 1 9 8 8 年6月举行 的 国 际 大气 层会 议 上 达成 协 议,到2 0 05 年,将 工 业 国 家 的C OZ 排 放 量减 少 2 0 %,并 对 核能 重新 进 行 估价。(3 ) 削 减 C F C s 的生 产,积极 开 发 替 代 产品 和 回 收技 术。( 4 ) 保 护森 林资 源 和 植 树造 林,森 林 系统是 C OZ的 主要 吸 收 者 之一,每年 可 固定 3 6x l 护 吨的碳。今 后 十 年 内,如 能种 植 1.3 亿 公 顷的 树 林,才有 可 能把 由 于 人 类活动 而 排放 C O:减 少 李。( 5 ) 降低人 口 增 长率。人 口 增长 不仅 缩短矿 物燃 料耗竭 的时 间,还 会加 速森林 资 源 的 破 坏。因 此,降 低 人 口 增长 率,是 改 善 大 气环 境 的 重要方面。(6 ) 开发 减 缓 地球升 温 的 技 术。尽 管 已 提出 了 一些减缓地 球 升 温 的方 法,但 目 前尚没 有 经济 上可 行的 技 术 可 供 利 用。四、山 东 省 的 大 气 环境 问 题山 东 省 的 大 气 环境,从总 的 来 看,全 省 的大 气 污染 发 展 速度 有 所 控 制,但 还 没 有得 到 根木控制;局 部 地 区 的 大 气 环 境 质 量 有 所好 转,但 整 体 环 境质 量 仍 在 下 降。山 东 省城) i J ’ 大 气 污染 严重。污染 类 型是 以( S 〕:和 烟 尘 为主 的 煤烟 型 污 染。许 多 城 市 的5 0。

 、烟 尘 等浓 度 超 过 国家 标 准,一些城 市 已 接近 或 超 过 发 达 国 家 五、六 十 年 代公害 泛滥 时期的 水一 平 ,如济南 市 1 9 8 7 年 的 大 气 污染 指 数 在 全国 2 3 个 重 点城市 中名 列 第三:青 岛介 的 酸 雨 为全 国 北 方城 市 的 第一 位。全 省每年 向 大 气 中 排 放 的 废 气 总 量 达4.5 、 5.6 x 107万 标 米s,仅 5 02一 项 就 达1 了O ~ 1 9 0 万 吨。除 由于能 源 燃烧 造成 的 大 气 污 染外,由于化肥 使用 不 当,土 地退 化,砍 伐森 林 等 造 成 的 大大 污 染物 也很 多。以 化肥 为 例,全 省 的化 肥使用量 达 8 5 0 万 吨,而 因 水土 流 失 而 损耗 的就 达 3 50万 吨,其 中一 部 分进入大气,殃 及 臭氧层.造 成 山 东 省 大气 污染 严 重 的 原 因 是 多 方 面的,主 要 是:(1 )能源结 构 以 煤 为 主,煤 炭占 能 源 总最 的 7 0 % 以 上。(2) 燃 烧 方 式 落后,能源 浪 费 严 重。能源利 用率 平 均 为 2 5.6 %,而 全 困 平 均 为 3 0 %,日 本则 达 57 %。(3) 城市布 局、工 业 布 局 不合理,一 些地 区 的 人 口 密度 和 经 济 密 度过 大。(4) 绿 树 面积 小,净化能 力差。要改 善 我省 的 大气环 境,必 须 搞 好 综合 防治。目 前,改 变能 源 结 构 尚不具 各条 件,但 改进 燃 烧 方 式,节约能源,从而 减轻 大 气 污 染 的 潜力 呈 很 大 的。只 要 将 目 前 的 热效牢 从 3 0 % 提 高到 4 5 %,就可 减 轻排 入 大 气 中 的 污 染物达 4 0 %以 上。合 理调 整 工业 结构,发 展技术; 一 、唯型 和低耗 能产业。实行 联汽 采暖,集 中供热,发 力 翻 性 煤 等 也是 控制大 气 污 染 的 行 之 有 效的方 法。(一 厂转 第页 )一5 一4 21

 论 自然 观 的 讨 论 中,总结 出 我 国 天 地生综 合 研究具 有 多 学 科 交 叉、自 然 科 学 与 社 会 科 学 交叉、中 西 交叉 和 古今 交 叉 的 特色.进一 步 确 立天地生 人 系 统 观 的 学 禾 思 想.会 议 中专 家们还纠 正 了 所 谓 小行 星 即 将 撞 击地 球 的错 误 报导,这也 证实 了 加 强 天地生综合研 究 的 必 要 性。当 前 全 球 变化 已 引起 世 界 各 国 自 然 科 学 家的兴 趣 和 关 注。一 个 个 的国 际 规 模的 研究计 划出 现,例 如 国 际地 圈 一 生物圈计 划 (I G BP,1 9 8 4 一 2 00 0 年)、热 带 海 洋 和 全球大 气 计 划(T O G A,1 9 5 5 一 2 0 00 年)、全球对 流 层 化学 计划(G T C P,i , a s 一 2 0 0 5 年) 以 及 美 国的国 家风暴 计 划(S T O R M,1 0 8 7 一 1 0 9 7 )等.这 些 计划 的执 行 将 无疑会 促 进全球变化研究 的发 展。我们面临 着 全 球 变化 研 究 的 新 挑 战,要进入世 界 大 气 科学 发 展 先 进 行 列 尚 需 作 出 巨 大 努力。二 十 一 世 纪 大气 科 学 的研究重点 之 一,将是 集中在 气候 系 统 的 不 同 介质 之 间的相 互 作 用上 进行 突 变 性 的 研 究。表现 在 大气 圈、水 圈、岩 石 圈、低温 圈 与生物 圈之 间的 相 互 交 叉、相 互渗 透 上进行综 合性研究。既 然 有 ...

篇二: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工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得到有效加快,与此同时在生态环境方面也遭遇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大气污染是生态环境污染的一大污染源,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本课题笔者在分析大气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有效对策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完善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凭据。

 【关键词】大气污染;问题;对策

 我 械 国工业发展速度非常快 侗 ,工业的发展既有积极 蹄 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积 蓝 极作用方面主要促进了 乒 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 缮 消极作用方面主要使大 迎 气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摘 因此,我国对大气污染 柜 防治工作提出了越来越 澜 高的要求。然而,目前 驰 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工 鉴 作中还存在一些较为明 赐 显的问题,比如资金投 匹 入不足、能源消费结构 潮 不具合理性等。鉴于此 窝 ,本课题对“大气污染 椒 防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诱 对策”进行分析与探究 东 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圭

  现状下,我国大 藻 气污染防治工作还存在 矾 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 灵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 毡 下三大方面:其一为资 摧 金投入不足;其二为能 危 源消费结构不具合理性 剂 ;其三为监督管理力度 坯 不足。具体表现为:

 旭

 1.资金投入不足

  幕

 大气污染防治绝对不 镣 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 盅 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作 貉 为防治工作的保障依据 规 。然而,现状下大气污 甫 染防治工作所存在的问 悔 题却是资金投入不足。

 射 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炯 一方面,没有对大气污 矛 染防治工作相关的规范 残 制定加以构建,从而使 吩 该项工作无据可依。另 殉 一方面,在环境保护方 照 面投入不足,没有充足 半 的资金作保障,便无法 愉 购置该项工作所需的设 绪 施设备,进一步弱化了 币 防治工作的作用价值。

 镊

  2.能源消费结构不 柿 具合理性

 现状下 善 ,我国工业在能源消费 轧 结构方面呈现不具合理 待性的问题。与发达国家 颤 比较起来,在能源利用 耘 率方面,我国水平还是 爵 较低的。并且在煤炭消 珍 费方面存在浪费的现象 咬 ,煤炭消费不合理现象 嗜 非常严重。在煤炭消费 恶 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 潜 情况下,便会大气污染 苇 程度加大,进一步增加 懊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困 脑 难程度。

 3.监督管 长 理力度不足

 要想 剔 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得 束 到有效强化,做好监督 起 管理方面的工作显得极 夏 为重要。然而现状下, 整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轩 却存在监督管理力度不 务 足的情况。主要表现为 澄 监督管理手段较为单一 辙 ,技术不能与时俱进, 磷 没有有效的应急监测能 隧 力,从而导致在污染纠 押 纷以及污染事故的处理 孺 方面表现的较为薄弱, 零 所作出的决策也不具规 黔 范性及科学

 性。

 诈 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模 所存在的问题,便需要 庸 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 蔑 策。只有在充分解决大 淡 气污染防治工作所存在 旧 的问题的基础上,大气 舜 污染防治工作才能够顺 麓 利开展,并使该项工作 嗓 的价值作用充分有效地 匈 发挥出来。笔者认为, 疙 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 庞 ,具体内容如下:

 1 哲 .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渺 中投入充足的资金

  痉

 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 今 系统化的工作,要想使 蓟 这些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出 ,便需要制定相关的工 裔 作规范,与此同时购置 抑 充足的能够满足防治工 城 作的设施设备等。满足 呀 以上条件均离不开资金 壹 的投入。因此,相关部 舌 门便需要根据国家相关 霸 政策,投入充足的资金 呆 ,以此使大气污染防治 恋 工作能够得到顺利开展 寂 。

 2.重点防治工业 喳 污染,做好清洁生产工 重 作

 大气污染主要 跟 的发源地为工业生产, 满 因此为了大气污染能够 更 得到有效防止,便需要 菌 做好工业污染的重点防 潮 治工作,做到节能减排 亮 ,合理控制煤炭等工业 旷 所需品的排放量。与此 幕 同时,做好清洁生产方 狭 面的工作,增强清洁工 喘 人环境保护意识,改善 新 工人工作条件及工作环 花 境,进一步发挥出清洁 掩 生产工作模式的作用。

 隘

  3.做好城市环境综 寒 合整治工作

 做好 托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匆 ,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 酝 环

 境的质量。因此,便 容 需要针对城市的现状及 捧 特点,开展区域性污染 苗 防治工作,规范污染物 映 排放指标,制定污染物 栽 总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家 使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逛 实现最大限度的降低。

 恰 与此同时,做好城市基 独 础设施工程方面的建设 补 工作,以此为我国城市 咒 大气环境质量的提升提 宪 供保障依据。

 4.完 轩 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 愚 强监督管理

 一方 却 面,需要对与大气污染 定 防治工作相关的法律法 恬 规进行完善,以此使该 悠 项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据 忌 可依。现状下,对于大 彻 气污染防治工作,我国 骤 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关法 拢 律法规体系,但是这些 姆 法律法规体系的监管力 馅 度还不够充足。因此, 眩 在另一方面,需加强大 哲 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慕 ,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 责 质,使管理人员从根本 集 上认识到大气污染防治 摇 工作的重要性,全身性 淮 投入监督管理工作中, 弘 并刚才去全过程总量控 莎 制的策略对大气污染源 笔 进行检测,以此使区域 疡 大气环境的总量以及容 确 量均符合相关标准。除 署 此之外,在大气污染防 遇 治工作当中,还需要对 隧 合理、科学的经济手段 正 加以利用。基于大气资 频 源有偿使用的条件下, 函 对大气环境容量核定工 陕 作进行强化,以此使排 工 污许可证制度能够实现 羞 有效推行。并且,需要 赏 以有偿使用的环境容量 质 为依据,做好排污费用 镐 的征收工作;以治理成 博 本为依据,对排污费的 扣 征收价格标准加以明确 仿 ,进一步使污染制造业 抢 主体

 部门能够做到真正 诌 意义上的节能减排。

 刚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 肢 ,认识到现状下大气污 暖 染防治工作还面临诸多 窝 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 攫 存在,便需要采取及时 疫有效的解决对策,比如 狼 投入充足的资金、做好 瞩 清洁生产工作、做好城 捣 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 搏 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阿并对监督管理进行强化 忠 等。除此之外,笔者认 镶 为,还应该实事求是, 明 结合城市所在地的大气 粥 污染情况,采取有针对 界性的解决策略,坚持走 种 可持续发展道路,进一 臻 步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起 畏 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词

 [1]黄兆胜.杜 又 高新.南四湖流域水污 响 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 蛤 策[J].中国环境管 攘 理干部学院学报,XX 牢 ,04:49-52. 尉

  [2]兰豪.我 睁 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 欧 问题及建议[J].知 疟识经济,XX,21:

 障 83.

 [3]马 衣 云.龚艳华.我国大气 泞 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问 盗 题[J].中国科技信 殖 息,XX,12:29 暴 -30.

 [4] 些 王婷婷.王丽艳.我国 圆 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敝 评析及其完善[J]. 饮 资源与产业,XX,0 焉 2:32-36.

篇三: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 后果及防治对策

 天津冶金集团轧三钢铁有限公司 刘新生

 刘娜欢

  摘要:

 工业革命以来, 特别是 20 是世纪以来, 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的发展道路。

 在人类创造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环境问题也一直呈现着地域上扩张和程度上恶化的趋势。

 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而对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 我国现在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其环境的现状和压力则更严峻, 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据统计, 仅北京、 上海、 深圳等特大城市每年超过 40 万人因空气中的颗粒物和烟尘感染上慢性呼吸道疾病。

 所以我们必须加强重视, 寻找治理途径, 拯救我的地球。

 关键词:

 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治理途径 The urban atmospheric pollution present situation, the consequences and countermeasures Three tianjin metallurgy group rolling steel co., LTD LIU Xin-shenga and LIU Na-huan

  Abstract: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especially is 20 century, many countries have stepped onto the mainly industrialized road of development. In the creation of an unprecedented material wealth at the same tim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also been on the geographic expansion and extent of worsening trend. Environmental issue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global problem. And for China, a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is now the air pollution is very serious, the environment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essure is more serious, not only harm to people"s normal life, but also threaten peopl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only Beijing, Shanghai, shenzhen and other megacities of more than 400000 people a year because of the particles in the air and soot infection on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So we must strengthen the attention, find new ways to governance, save my earth.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ir pollution: governance approach

 1、 前

  言 近二十年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 但发展的同时也污染了 环境, 在城市中最明显也是令人感受最深的便是越来越严重的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几个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自上世纪**十年代起众多南方城市遭受酸雨严重的危害; 近十年来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上升, 由汽车尾气中的 NOX和 CO 形成的光化学烟雾, 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

 目前中国政府已近加强了对大气污染的检测和治理, 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大气污染还没有完全被控制任然还有很多工作有待完成。

 大气污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污染之一, 已被各国政府高度重视, 如何防止大气污染、 减轻危害的影响, 是当今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2、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 2.1 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状况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

 城市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普遍超标、 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快速增长、 二氧化硫污染较为严重,

 全国华东、 华南、华中、 西南已经形成多个酸雨区, 其中华中酸雨区污染程度最深。

 在调查的三百四十多个城市中, 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规定浓度的城市占 64%,

 其中近 30%的城市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三级标准规定浓度。

 2.2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特点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正在加速发展, 由于过去对环保认识不足,大气污染近几年又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

 具体地说,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具有以下特点:

 2.2.1 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含量高 据环境公报, 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 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

 入颗粒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部分地区二氧化硫污染严重, 少数大城市氮氧化物浓度较高。

 在调查的 341 个城市中, 64%的城市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其中 101 个城市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三级标准, 占 29.2%。

 2.2.2 含菌量大 由于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小, 人口密集, 大气中的细菌含量高。

 个别城市街道每立方空气中含菌量达数十万个, 商场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达数百万个。

 2.2.3 煤烟型污染占重要地位。

 燃煤是形成我国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

 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 76.12%, 工业能源结构中燃煤占 73.9%.在工业燃煤的设备中又以中小型为主。

 预测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 l%, 废气排放量增长 0.55%。

 2000 年, 全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 138.145×108立方米, 其中燃料燃烧废气占 59.3%. 生产工艺废气占40.7%。

 2.2.4 新兴城市和小城市大气污染也日益严重 由于前几年一些小城市和新兴城市。

 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 没有把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搞粗放经营。

 浪费资源, 耗能过大, 污染严重。

 尤其是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严重超标, 甚至出现了酸雨情况。

 2.2.5 部分城市污染转型 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迅猛增加, 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大气污染正在由煤烟型向汽车尾气型转变。

 有资料报道. 我国多数大城市中。

 机动车排放造成的污染已占城市大气污染的 60%以上。

 以上海和广州为例, 上海机动车排放污染分担率 CO为 86%。

 NOx 为 56%; 广州 CO 为 89%, NOx 为 79%。

 以上数据表明, 机动车排放污染已成为部分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此外,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还具有北方比南方严重:

 冬季重于夏季, 且差距正

 在缩小; 产煤区霞于非产煤区:

 大城市污染最严重。

 特大城市次之, 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再次之的特点。

 3、 大气污染引发的严重后果 3.1 产生酸雨 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化合物等在进入大气候融入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使得水呈明显的酸性, 当这些小水滴汇聚在一起最终形成雨滴而降落时, 便形成了酸雨。

 酸雨会导致湖泊酸化、 遏制森林生长甚至引发鱼类和森林的大面积死亡。

 3.2 危害生物 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气中往往含有氯、 铅、 汞、 砷等有毒物质, 这些有毒物质被生物吸收后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甚至导致其组织发生癌变。

 3.3 破坏臭氧层 臭氧层存在于距地面 20~30 公里的平流层中, 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被过量的紫外线所伤害。

 而工业废弃中的氯氟烃等成分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 甚至造成臭氧层空洞。

 3.4 气候变暖 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成分是 CO2, 而 CO2是典型的温室气体它能起到温室作用, 从而使全球气温上升。

 资料显示近一百年来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 0.5℃。

 若温室气体排放得不到有效控制, 按目前的速度计算, 再过二十年全球平均气温还将再升高 2℃~3℃, 那时地震、 海啸等自然灾害将更加频繁。

 4、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4.1 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大气环境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 大气环境的一旦遭受破坏就难以恢复, 即使要恢复大气环境的质量也要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 所以最优的选择是做好大气环境的保护工作, 从源头上制止大气污染的发生。

 但长期以来很多地方政府和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在制订一些综合的经济、 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发展规划时他们往往更加关注局部经济的发展, 而缺乏对大气环境保护的考虑, 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最终出现企业发展无序、 生产规模盲目扩大、 重复建设、 技术装备落后、 能源浪费严重的现象。

 4.2 能源利用率不高 能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相关资料表明 :

 煤炭资源的消耗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四分之三, 而发电用煤只占总用煤量的三废之一左右, 绝大部分煤炭被用直接燃烧。

 这种煤炭使用方式极大的浪费了煤炭资源并且严重的污染了大气环境。

 4.3 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是历史欠账太多, 国家对环境保护、 清洁能源的推行、 污染排放及管控等方面资金投入长期不足。

 目前我国在环境污染防治方面投入的资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这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相比严重不协调。

 5、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防治对策 在目前大气污染严重的情况下, 根据我国国情要解决城市污染问题, 必须加大执法力度, 彻底改变“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的状况,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控制污染源, 在旧城改建和新建城市规划时, 合理布局工业企业。

 合理规划城市绿

 地, 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控制大气污染源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关键, 合理工业布局重在防, 而生物措施, 搞好城市绿化是防治结合。

 三者应并重, 不可偏废。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措施:

 5.1 控制污染源 5.1.1 加强企业环保违法行为的监督管理 在控制污染源方面, 首先应加强检测预报工作, 进行公众舆论监督。

 城市的空气质量像天气预报一样, 天天预报。一是唤醒全民对生命之气大气质量的关注,另一方面, 对主要大气污染源的工业企业增加压力。

 环保部加强对工业企业环境污染情况的检查监督管理。

  图 1 为环保部与 31 个省(区、 市)

 签署《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

  图 1:环保部与 31 个省( 区、 市)

 签署《大气污染防治目 标责任书》

 图 2 为环保部与 31 个省(区、 市)

 签署《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

  图 2:

 防治大气污染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数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1.2 促使企业进行工艺改造, 加大环保投资 要加大执法力度. 对那些耗能大、 污染重、 效益差的企业。

 依据环保法规及行政的、 经济的调控手段, 坚决实行关、 停、 转. 对污染大户要强制执行环保处理措施. 促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级别的排放标准。

 工业企业也应站在保护人类生命之气的高度积极进行工艺改造, 加大环保投资力度, 对废气的排放进行综合利用,杜绝或减少滴、 冒、 跑、 漏, 能进行蜜蜂生产的要进行蜜蜂生产。

 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毒害程度。

 5.1.3 控制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治理交通污染源首先要确定城市规模, 控制人口数量。

 第二要控制车辆数量. 尤其是有把摩托车出租车数量控制在适量水平, 不应任其发展。

 第三要对车辆能源进行改革。

 从目前来看, 推广无铅汽油和推广汽油车电子控制燃油喷射技术具有可行性, 从长远来看, 要开发和生产对大气无污染的新型能源车辆。

 如太阳、 电能车辆等, 从根本上解决车辆尾气污染问题。

 控制生活污染源有一定困难, 但如果措施得力, 办法可行, 仍然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像北方城市的取暖问题, 应采取全市集中供热的办法, 不准私建锅炉, 同时国家应大力发展电力事业, 降低电费。

 引导城市居民进行厨房革命, 以减轻生活煤灶对大气的污染。

 5.2 合理城市工业布局 即使达到国家规定的废气排放标准的工业企业, 其气体排放物仍对大气有一定的污染。

 所以. 在旧城改建和新城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 包括主导风向和地理环境。

 在工业企业选址时, 从大气影晌方面考虑. 应注意以下三点:一、 根据城市的主导风向, 厂址应选在下风向; 二、 厂址应选在空气流畅, 利于废气扩散和稀释的地方; 三、 与居住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距离的大小, 根据卫生部颍发-的防护级别标准执行。

 如氮肥生产企业属于一级防护企业, 应与居住区有 1000 米距离. 这之间应种植卫生防护林带。

 5.3 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对淘汰污染严重、 耗能高等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产业予以淘汰, 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以减轻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污染。

 同时大力宣传、 提倡有利于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5.4 改变能源结构、 推广清洁能源 不断革新技术、 更新设备、 推广清洁的能源的使用、 综合循环利用等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 从源头控制污染, 减少废气的排放, 减轻大气环境的污染。

 5.5 搞好城市绿化 城市绿化是重要的防治城市大气污染的生物措施。

 绿化植物可以起到滞尘、杀菌、 吸收有毒气体、 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比例的作用, 进而减轻城市大气污染,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6、 结论 近年来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 但目前我国废气排放量仍然较大, 大气污染问题仍比较严重, 环境保护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化和推进。

 相信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各部门有力的配合下, 民众的积极参与下我国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还城市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 朱天乐.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朱颖心.建筑环境学.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中国环保总局. 2004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nl, 2005,4.

 [4]张庆阳等.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有关研究, 气象科技, 2001,4:

 6-10,

 [5]李晶等. 浅谈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其综合防治, 云南环境科学, 2003, 3:43—45.

 [6]姜罡丞等.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明, 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2:

 27-28.

 [7]王鲜先等.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田, 内蘩古环境保护, 2006,3:

 28— 30.

 [8]边红枫等.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生物防治对策研究田, 东北师范大学撮, 2001. 3:

 79—83.

 [9]黄振中.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综述叽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4,4:30—35.

  作者简介:

 刘新生、 男、 高级工程师、 2009 年毕业于天津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现就职于天津冶金集团轧三钢铁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企业能源环保管理工作。

篇四: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岁月370一、大气污染物的定义、分类及污染源1、大气污染物的定义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2、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 ,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颗粒物: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其它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等。3、污染源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分为自然源和人工源两种。自然源主要包括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尘土飞扬等;人工源又可按其属性分为固定源和移动源两种,其中固定源包括工业、农业、家庭三个方面,移动源主要指的是交通污染。二、造成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的因素1、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贵资源,大气环境资源的破坏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恢复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比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大气污染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但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并没有被一些部门和一些地区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订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2、能源、利用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能源的严重浪费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据资料显示,主要表现如下:(1)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 75%,而用于发电的煤量仅占总煤量的 35%,其它煤炭则用于工业及民用燃烧,有 84% 的煤炭直接燃烧,这种煤炭消费构成是很不合理的。(2)我国煤炭生产过分注重产量的增加,对控制高硫煤的问题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煤炭的洗选率低和高硫煤地区的煤炭产量增长过快。(3)各类燃烧设备技术及制造水平较低,能源利用率不高,使用能耗高排污量大和超期服役的燃烧设备的现象相当普遍。(4)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大多数企业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比较落后,生产设备简陋,资源能源利用率极低,所造成的大气污染是惊人的。3、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全国污染治理和用于污染防治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0.7%,这与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历史欠账太多和经济快速发展对环保投资的需求相比,严重不足。(1)我国工业发展的起点低,基础工业整体水平提高较慢,技术改造难度大,污染欠账多。工业技术和装备许多是 50-60 年代水平的,资源、能源消耗高。(2)国家在推行清洁煤炭政策、改善能源结构的措施如煤炭洗选加工、型煤、燃煤脱硫、使用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太弱,远远不能满足需要。(3)城市集中供热、燃气等基础建设工程是解决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但不少地区仍然发展缓慢,关键还是资金投入不到位的问题。有些城市建完了热电厂,却缺少资金建设供热管网,分散热源仍然存在,不但没有减少污染,反而增加了排放量。(4)排污收费标准太低,使得污染企业宁可交排污费,而不愿意花钱治理。4、执法不严,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尽管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标准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1)一些地方政府干预环保部门执法,批我国大气环境污染原因分析及对策□ 吴

 刚,姜

 创,盛崇宁(渭南市临渭区环境监测站, 陕西

 渭南

 714000)【摘要】本文通过对大气污染的概念、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以及对大气造成污染的各类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建议,以便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关键词】大气;污染;对策准建设短期经济效益好但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不执行国家“先评价,后建设”的规定,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合理布局和污染超标的建设项目。(2)由于各地监测机构受到经费的限制,不能普遍开展对污染源的经常性监督监测,从而削弱了环保部门对污染源的日常监督管理。环保设施操作管理比较差,实际运行率低。(3)机动车污染防治起步晚,排气监督管理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各监督执法部门职责不清、监督不力,尤其对汽车制造、销售、使用、报废全过程污染监督管理还很薄弱。5、缺乏实用的治理技术。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的研制、开发、推广和使用方面,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与大气污染控制的需求差距还较大,资金、人力的投入以及实用技术商品化的程度远不如发达国家。比较薄弱的领域是洁净煤技术;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工业窑炉和生产设施排放污染的治理技术;机动车机内净化技术等。实用技术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大气污染治理的进程和效果。三、针对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对策与建议1、健全大气环境保护法制,控制大气污染的来源。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制,做到有法可依。各级政府要对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在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时,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其次,要做到执法必严。对于已建立和运营的工业和企业一定要依照相关的法律强制其合理治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其他污染,而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工业和企业可责令其停产整顿、取缔,情节严重的可追究责任人刑事责任。2、发展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减少直接消费煤炭,提高使用燃气、电力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逐步提高车用燃油质量和标号,加速淘汰含铅汽油,使我国的汽油尽快向无铅化、高标号方向发展。积极开发各种低污染汽车,如天然气汽车、液化气汽车、甲醇汽车、电动汽车等。3、淘汰落后生产工艺,防治工业废气污染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采用技术起点高的清洁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减少末端污染治理所需的资金投入。4、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用技术的推广从国情出发,尽快开发推广技术可靠、经济合理、配套设备过关的大气污染防治实用技术,重点领域包括煤炭洗选脱除有机硫、工业型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的气化和液化、烟气脱硫、转炉炼钢收尘、焦炉烟气治理、陶瓷砖瓦窑黑烟治理等。5、加强环境危机意识教育也是解决我国大气污染的一条途径。加强环境危机意识教育和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就是要让人民理解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意识到治理污染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高度树立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并且要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和环境监督的行动中去,努力做到全民共同治理污染。四、小结当前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人身健康。大气污染的保护和治理任重而道远,为了给人们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我们不仅要完善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加大环境监管力度,还要不断利用新技术、新科技为治理大气污染提供保障,同时还要加强我国公民的环境危机意识教育,做到环境污染同防同治,从而从总体上解决我国大气污染问题。【参考文献】[1] 杨齐民 . 激光遥测大气污染 [J]. 激光杂志 , 1980(03).[2] 高

 源 . 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 1994(01).[3] 毛志平 . 浅谈大气污染 [A].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C]. 2002.[4] 悉旦立 , 孙裕生 , 刘秀英 . 环境监测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4: 145.

篇五: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论坛 我 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 于 汐,姜东奇 ,杜伟强 献孥| 蛄 嵩 (辽 宁工程技术 大学 阜新 123000)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工业化水平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其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致使我国城市空气净化措施的 实施遇到 了较大的阻碍。就 目前 的现状来看,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现状不容乐观 ,因此我国政 府相关部 门必须提高对其的重视 。本文从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 状 的分析入手 ,并详细的阐述 了城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旨在其能为我国城市环境的污染问题的有 效解决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

 关键词 :城市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前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 的不 断发展 ,城市大气污染 问题也变 得 日趋严 重。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提 高对城市大气环境保护 的重视 ,

 以便在工业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大气环境也能得到及时的保护 。以下就是 对我 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综合 防治对策的详细阐述,望其能推动我 国工 业化的进 一步创新与发展的同时,有 效提升我国城市大气 的质量 。

 一、 我 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 (一) 城市空气 近年来,我国政府相 关部门为了提高城市大气 的质量 ,针 对 目前城市 大气环境保护 中存在的 问题实施了相应 的对策 。例如 ,在我 国实施 的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 的政策中就明确规定工业行业在排放废弃物 的过程 中。二氧 化硫等 10 项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规定 的标准量。2004 年我国政府相 关部 门针对城 市空气质量做 了相应的调查 ,经过对大量 的实验结果分析得 出部 分城市二氧化硫 的污染物所 占的比例仍然较高 ,且部分对城市空气质量有 着较大影响的污染物总量依然居高不下 ]。

 在 2008 年的调查数据中显示,城市空气质量在环境保护政策 的实施 下 已经开 始有所改善 ,例如,截 止至 2008 年 已经有 378 个城市达 到了国家 规定的二级空气质量标准,占总体的 72%。与此 同时 ,国家重点保护的城市 的空气质量从整体上看质量 已经有所 上升,且酸雨发生 的频率也 开始有所 下降。

 (二) 废弃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源头还包括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 ,因此 ,从 20o4 年的调查数据 中可以得知 ,污染物排放总量 的增长 严重的影响到了社会的 快速发展。且发现在污染物排放总量工业 中烟尘和粉 尘的排放量 占据较大 的 比例。而在 2008 年的数据调查中显示 烟尘的排放量和工业 粉末排放量 与 2004 年 相比已经有所下降,而二氧化硫排放量却仍在上涨 。对于此现 象 ,我国政府相 关部 门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来解决城市大 气污染 问题,为 人们提供一个更 为健康 的生活环境。

 二、城 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一) 合理城市工业布局 为 了改善城市大气污染程度 ,为人们提供一个 良好的生活环境。我国 政府相关部门必须从合理城市工业布局入手,降低废弃排放对城市空气质 量 的影响 。在实施合理城市工业布局措施时,相关人员应首先采取相应的 措施深入的了解城市的 自然条件和城市的发展特点等,然后再合理安排工 业 企业应处的位置。而 在对 工业企业进行选址时 ,还应充分考虑到空气流 畅、与居民住宅区的距离和主导 风向等因素,以便确保 工业企业选址 的科 学化 。同时,在确保城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后 ,工业生产 中所排放的废 弃物 的污染影 响也就会随之减小,而城 市的空气质量也会因此而有所 上升 ,居 ~ "360 民的生活环境也将得到相应的改善 。

 (二) 植树选林 ,绿化环境 植树选林在城市大气 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的实施 中占着至 关重要 的位 置,且其是 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基础 保障。因此城市环境保护的相关人 员 应在城市的各 个位置合理的种植相应的植物,利用植物可吸收有害物质 的 功能达到优化城市空气质量的 目的。相关技术人员若在城市绿化环境过程 种植 大量的植物 ,那么茂密的丛林可通 过降低城市风速的行 为来有 效减 小 粉尘对城市空气质量 的影响 。同时植物的枝叶也可吸收粉尘防止其漂浮 在 空气中,最终使 空气质量得到净化。其次 ,由于植物的枝叶在雨水的冲洗 后 可恢复吸附粉 尘的作用,从中可 以看出植物 可具备永久的绿化功能 。因此,

 我国政府相 关部门,应要求各个城市环境保护的相关部门提 每对植 树选林 的重视,最终以此来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

 (三) 改善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经过大量的实践数据 表明,在现代城 市大气污染中 二氧化硫 等污染 物 占着较大的比例 。而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等污染物的来源是煤炭 ,因此, 为 了改善城市的空气质 量,也应改善能源 结构,并采取相应 的措施 提高能 源有效利用率。对 于此 ,可 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在对能源进行使 用 的过程 中,尽量选取 天然气等污染较 小的能源,以便从根本 卜降低能源 的使用对空气质量 的影响 ;第二 ,应提高对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的利用 ,新型 能源具有污染小、清洁等特 点,因此通过对其的合理化应用,_口J‘有效优化城 市 的空气质量 :第三 ,由于我 国部分工业 企业无法在短时 间内改变能源结 构 ,因此应采取 相应的措施推动洗选煤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从而有效 降 低烟尘等污染物的产生量[3]。

 结论:综 上可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 ,我 国大部分城市都开始面临 大气污染的 问题。但是 由于 目前我 国还缺 乏较为科学化的大气污染的预测 系统 ,因此城市 气污染的问题 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对于此,我国城 市 环境保护 的相关部 门必须通过植树选林、改善能源和合理城市工业 布局等 方 式从根 本,卜提高城市 空气质量,为人们营造 个 良好 的生活环境 的同 时,推动我 国工业化的可持续创新与发展 。● 参考文献 【1】徐美玲. 试 论我 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 城 市建设理 论研究,20l3,23(11) :112—114.

 『 2】袁丽欣.大气污 染的原因及 治理措 施探析 lJ 1_ 科技资讯 ,2012,32 (O8) :2 19—220. f31赵 景波.2004 年 中国典型城市大 气污染现状 及污染差 异分析lJ 1.贵 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4,l2 (O2) :213- 2l5.

篇六: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质量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危害与防治对策 2 0 1 1 年 1 2

 口袁冬 ( 东宁县环境保护局 黑龙江牡丹江 l 57200)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 工业化和城市化突飞猛进 , 生态环境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 个突出的环境 问题引起 了~ 41 "1的广泛关注。大气污染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且还会抑制生产的发展, 所以研究这一问题具有现实 意义。该文阐述 了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主要危害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现状; 危害; 防治对策 近年来, 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 得 了很大的成效 , 但 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大气 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大气污染物 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 环境质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当前, 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 主要 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

 城市大气环境中总 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 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迅速增加; 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 全国形 成华中、 西南、 华东、 华南多个酸雨区。

 我 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和生活 用燃煤 , 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在 某些城市除燃煤污染外 , 还有与当地工业污 染和气象地理条件密切关联的地方特点。

 我 国城市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明显,大气污 染冬季最严重, 其次为春秋季节, 夏季最好 ;

 污染总体上北方重于南方。

 城市大气污染 由

 人类活动及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综合影响形 成 , 沙尘天气加重了北方大气污染。

 二、 大气污染的主要危害 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排放和 机动车尾气排放 ,目前人们谈论的大气 中的 主要污染物是指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臭氧 、

 和总悬浮颗粒物 。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各类工业 排放气体, 在工厂比较集中的地区, 二氧化硫 的浓度往往较高。

 排放到大气 中的二氧化硫 在适当的气候条件下( 如逆温、 微风、 日照等) 极容易形成硫酸雾和酸雨,从而对人体健康 ( 尤其是损害呼吸系统和皮肤等) 和农作物等 造成很大的危害。

 本世纪五十年代初发生的” 伦敦烟雾”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排放到大气 中的硫化物。

 在这次事件中, 约有 4000 余人 在很 短的时间内死 于呼吸器官疾病和心脏 病 , 死亡者多是婴儿及 45 岁以上的成年人。

 1948年美国多诺拉镇 由于工厂排放到大气中 的二氧化硫 等有害气体大量积累致使 6000 余人受害。上述二事件均被列入世界八大公 害事件之列。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 和煤的燃烧。在交通繁忙的市区, 氮氧化物 的浓度往往超标。值得注意的是, 近些年来,

 由于机动车数量的增加, 城市空气中的氮氧 化物呈明显增长趋势 。

 作为大气主要污染物 并对人体健康有严重损害的主要是一氧化氮 和二氧化氮 , 这两种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的寿 命都不长(一般不超过一周) 。

 从危害人体健 康的角度来看, 氮氧化物污染的最大的问题 是二氧化, 它是形成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光 化烟雾的罪魁祸首。本世纪 4O年代初发生 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当时有 白色变 为青灰色的薄雾笼罩在整个城市上空, 多数 能、 地热等所谓清洁能源的利用。我国以煤 一一l 60 居民眼睛灼热感、 疼痛 , 咽喉有刺激感等, 重 者出现眩晕、呕吐和痉挛等症状 。这次事件 也 曾使几千人受害, 几百人丧生。

 煤的不完全燃烧和汽车尾气是大气中一 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在一般城市的中心区域,

 氧化碳几乎全部部是汽车尾气排 出的。

 大 气中的一氧化碳能迅速进入人体的肺部而被 血所吸收并与血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 血红蛋 白,由于后者会大大降低血液 的载氧 能力, 从而导致血管疾病的发生。

 可见, 我们 决不能忽视大气中的一氧化碳污染, 那些已 有心脏疾病、 贫血等症的患者以及孕妇等尽 量少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地区停 留。

 臭氧主要集中在大气的高层, 尽管其含 量很少, 但它能吸收对人体有害 的太阳紫外 辐射从而被称为地球上生命及至整个生态环 境的保护伞。

 近些年来人们谈论较多的大气 臭氧层 变薄也是指高层大气 中臭氧量的减 少。

 人体受到臭氧危害的主要症状是眼睛痛、

 头痛、 记忆力明显衰退 、 肺功能损害等。

 大气环境的不断恶化 , 其后果之一是人 们 自身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造成某些疾病 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上升。

 据联合 国环境 规划署统计, 全世界每年约有 120 万人成为 新的皮肤癌患者,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患 者业呈增加趋势。

 我 国十大城市癌症 的死亡 病人调查结果显示, 肺癌的死亡人数居首位。

 诚然, 所有这些不能全部归咎于空气污染 , 但 有理 由认为, 这无疑与当前的大环境恶化密 切相关。这就提醒人们, 在尽情享受大 自然 恩惠和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该冷静而认真 地思考一下由于人类 自身行为而恶化大气环 境、 损害自身健康 的严峻现实。

 三、 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1、 全面规划, 合理布局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必须从协调地区经 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 对该地 区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的种类、

 数量、 时空分布作全面的调查研究, 并在此基 础上, 制定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

 工业生产区应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 向。在工厂区与城市生活区之 间, 要有一定 间隔距离, 并植树造林、 绿化、 减轻污染危害。

 对 已有污染重, 资源浪费, 治理无望的企业要 实行关、 停、 并、 转 、 迁等措施。

 2、 改善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 煤 炭 占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 73%, 在煤炭燃烧 过程中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 一氧 化碳以及悬浮颗粒等污染物 。因此, 如从根 本上解决大气污染 问题,首先必须从改善能 源结构入手, 例如使用天然气及二次能源, 如 煤气、 液化石油气 、 电等, 还应重视太阳能、 风 一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 的改变 。对此,当前应首先推广型煤及洗选 煤的生产和使用,以降低烟尘和二氧化硫的 排放量 。

 我国能源的平均利用率仅 30%, 提高能 源利用率的潜力很大。我 国有 20 余万台锅 炉, 年耗煤 2 亿多吨, 因此 , 合理选择锅炉, 对 低效锅炉的改造 、 更新、 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能够有效地 降低燃煤对大气的污染。

 3、 区域集中供热 分散于千家万户的燃煤炉灶,市内密集 的矮小烟囱是烟尘的主要污染源。

 发展区域 性集中供暖供热,设立规模较大的热电厂和 供热站, 用以代替千家万户的炉灶, 是消除烟 尘的有效措施。这样还具有 以下各项效益:

 ( 1) 提高热能利用率; (2) 便于采用高效率的 除尘器; (3) 采用高烟囱排放 ; ( 4) 减少燃料的 运输量。

 4、 植树造林、 绿化环境 绿化造林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一种经济有 效的措施。

 植物有吸收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 净化空气的功能。

 植物是空气的天然过滤器。

 茂密 的丛林能够降低风速, 使气流挟带的大 颗粒灰尘下降。

 树叶表面粗糙不平, 多绒毛 ,

 某些树种的树叶还分泌粘液, 能吸附大量飘 尘。蒙尘的树叶经雨水淋洗后,又能够恢复 吸附、 阻拦尘埃的作用, 使空气得到净化 。

 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 碳, 因而树林有调节空气成分的功能, 一般 l 公顷的阔叶林, 在生长季节 , 每天能够消耗约 lt 的二氧化碳, 释放 出O. 75t 的氧气。

 以成年 人考虑,每天需吸入 0. 75kg 的氧气,排出 O. 9k2 的二氧化碳, 这样, 每人平均有 l O m2 面 积的森林, 就能够得到充足的氧气。

 四、 结语 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贵资源 ,

 大气环境资源的破坏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 ,

 恢复 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比采取措施从根 本上防治大气污染付 出更多的经济代价 。

 但 是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并没有被一些部门和一 些地区充分的理解和认识 。

 他们只考虑近期 的,局部的经济发张需要。在制定一些综合 的经济政策 , 产业政策 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 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 往往以牺 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 , 形成 了

 盲 目扩大生产规模, 重复建设, 设备落后能源 资源浪费大等等。因此说缺乏对环境保护考 虑的地方政策的出台, 本身就是造成加重大 气污染的诱因,所造成环境危害和损失是难 以挽回的。

 所以中国的大气污染值得我们每 个人重视, 共 同来保护我们赖 以生存的家园。

 作者简介:

 袁冬( 1968. ) , 男, 山东省滕县 人,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环境保护局 。

 万方数据

篇七: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大气污染新趋势与对策朱荫湄1 张天立2 邢华3盛侃‘何渭民512345.浙江大学,杭州市中国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杭州市余杭市环保局,余杭市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杭州市杭州市环保局,杭州市摘 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分析了大气污染性质.污染范围,污染物种类,排放形式变化的特点和大气污染发展趋势,从而说明1995年大气荇染防治法修改的必要性。文章根据新大气法修改的主要内容,提出防治大气污染的对策和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完善提高的见解。美-词:

 大气污染,稻势,对喾大气法壹、前 言《大气污染防治法》于1987年9月5日由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 2次会议通过。1995年8月29日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进行了修改。1998年人大环境资源委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对修改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先期立法调研提出修改重点,1999年2月成立修改小组,在调研及广泛征求意见后提出修改稿.并于2000年4月29日九届人大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00年9月1日起执行。这次大气法的及时修改,是符合坚持法律的稳定性和适时性相统一的原则,对已脱离现实,无法适应已变化形势需要的原大气污染防治法,与其束之高阁或影响执法,还不如及时修改或补充。这次大气法在1995年刚颁布后就在短时期内修改是完全必要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必须克服一时的阵痛,下决心解决老大难问题,以保护落后、企业困难为由.必然造成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越来越远。但该法具有很强的阶段性,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相比,同发达国家现有环境状况相比,仍有很大距离。750

 贰、中国大气污染新趋势一、我国大气污染总体上仍十分严重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仍不断增加,大气环境质量仍未得到根本好转,TSP浓度普遍超标,s02保持较高水平,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总量剧增,NO;污染呈加重趋势,酸雨覆盖面积已达国土面积30%以上,抄尘污染呈上升趋势。大气污染直接影响经济与发展、影响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生殖能力、遗传因子变异。二、大气污染发展趋势和污染物种类发生变化1.TSP下降趋势明显。1999年比1990年下降31.78%,南方城市下降35.0%,北方城市下降31.8%,南方城市TSP普遍低于北方城市。颗粒物中细颗粒物(PMl0/PM2.5)对城市空气污染贡献率变得明显,对大气能见度严重影响。城市颗粒物中地面尘、建筑尘、土壤风蚀尘对空气颗粒物起到加重作用,据北京市分析:煤烟尘、地面尘、建筑尘中小于10 um粒子,分别为91.8%、77.7%、85.5%,大于10 u m粒子分别为:8.2%、22.3%、14.5%⋯。2.全国城市S02污染平均水平总体下降,1999年与1990年相比,全国控网城市年平均浓度下降41.9%,其中南方城市下降56.9%,北方城市下降40.2%。3.城市No:污染相对来讲总体上比较轻,南方城市呈加重趋势,主要与机动车大幅度增加有密切关系。污染程次为:太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4.按全国335个统计城市统计,其中67%个城市达不到二级标准,超过三级标准40%,只有13个城市达到一级标准,1t3城市满足二级标准。5.全国降水年均pH值小于5.6的城市比例从1996午起逐年下降,污染强度较稳定,全国城市降水pH值范围在3.52~7.79,五个酸雨区域分布特征为:华中酸雨区是全国污染最严重区;西南酸雨区污染虽有缓和,仍维持在较严重水平;华东酸雨区分布范围广,强度较华中、西南酸雨区弱f华南酸雨区总体格局变化不大,北方酸雨区变化也不大。三、大气污染性质变化传统的煤烟型污染有所缓解,新的污染形式出现.如机动车引起的污染加剧。颗粒物污染由典型的煤烟型污染转变为煤烟型和非煤烟型的混合型污染。TSP浓度分布与煤炭消费量及烟尘、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布相关性较差。许多城市,公路扬尘对城市TSP的贡献高达50%以上,公路扬尘排放量与建筑业扬尘量,未铺路面公路的相关性显著。开放源已成为城市TSP浓度高的重要因素。四、大气污染范围扩大,从城市向农村扩展五、城市空气中的臭氲与有机物污染潜在危害应引起足够重视751

 21世纪可持续发展之环境保护(上卷)1994年北京工业大学在北京市七个繁华交通路口,对交通干线路口中PAHs污染进行测定,认为:各路口采暖期pAHs浓度明显大于非采暖期,最高达6~7倍.一般也在2倍左右。PAHs与BaP相关系数在0.9以上”J。1998~1999年浙江大学对杭州市交通干线两侧空气中PAHs在禁铅前后的变化,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得出:PAHs浓度城区高于郊区2倍,冬季>秋季>春季>夏季,BaP增长3倍,经分析75%来源于机动车排气9J。六、污染物排放墨度发生变化工业持续发展情况下,污染物排放强度(t/万元GDP)199 1~1998年持续下降其中:S02减少50%,烟尘减少61.2%,粉尘减少57.9%。七、我国目前已基本控制了国内ODP生产和消费的增长势头中国大气污染出现的新特点、新趋势,原95”大气法缺乏相应的法律对策,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及时修改颁布新大气法十分必要。叁、防治大气污染的对策一、淘渡能耗裔、袖耗膏、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削减污染排放■中国大气污染突出表现在工艺和装备技术水平落后所造成的污染,落后的传统工业在工业结构中比重过大.因此“十五”期间.应实施经挤结构战略性调整,对重污染行业进一步实施“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政策,加大关停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节能降耗、综合利用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加快IS014000认证工作,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逐步建立绿色工业体系。二、实施能源环境综台战略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中国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不会根本改变,因此首先应积极发展清洁煤技术.从开采、洗选、加工、转换、使用全过程实现煤炭清洁化;提高洁净煤比例;禁止开采高硫煤。重点发展煤炭洗选、型煤、循环流化床、水煤浆、整体煤气联合循环发电等技术。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积极发展石油、天然气和核电。开发利用大西北的油、气、电丰富资源。加快发展水电,积极开发对大气环境污染最小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行多样化能源消费结构战略。提高煤电转化率,为工业和民众提供清洁终端能源。三、节约能源、提膏能源效率从生产到消费、产业结构到技术和装备、生产全过程到综合利用全方位实施节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752

 !!丝星旦垫堡墨星圭堡望堡芝!圭童!四、防治煤炭利用中的环境污染重点控制火电厂和工业锅炉对大气的污染,必须安装高效除尘(尤其对细微尘粒的捕获率)、脱硫设施,安装低温低氮燃烧器。减少燃煤电厂NO;排放量,目前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都已有成熟的经验。浙江大学的低Nq燃烧系统,以水平浓淡燃烧技术和空气分级技术为核心,在炉内形成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分级燃烧系统,在保证获得良好的燃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使锅炉的Nox排放量比改造前降低50%~70%。五、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的战略I.集中力量抓重点城市,从而影响和带动一大批城市加快治理大气污染步伐。我国现有668个城市,在实行环境统计的300多个城市中,70%以上处于或超过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要求在短期内这样多的城市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对所有城市作出控制大气污染的规定外,集中力量抓重点城市,限期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对这些重点城市由于管辖面积大,应采取逐步扩大重点范围,实行由里到外、由小到大的逐步扩展方针。2.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必须将城市大气污染控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改变城市的环境建设和污染控制落后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现象,实施可持续发展,要有保证规划实施使辖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标准。3.限制原煤散烧.禁止使用高硫煤.普及工业和民用型煤,加快城市固硫型煤,天然气、煤气、集中供热与致冷、联片采暖等环境、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4.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从1990年的584万辆增加到1999年的1 500万辆。由于目前我国生产的汽车单车排放污染物比发达国家高,在用车维修保养不善,汽车又多集中在大、中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滞后+车辆行驶速度相对较低,因此1995年我国机动车CO、N晚年排放量分别达到930万t和98万t,预计到2010年汽车保有量达4 900万辆.摩托车保有量达4 500万辆,如不采取措施,CO、Nox年排放量将分别达到6 000万t和600万t。防治机动车污染物应强化统一的监督管理机制.实行新车型式认证制度;加强车辆维修、保养管理工作和在用车的污染监控、治理;落实公交优先的政策;改善道路建设及交通管理滞后的现象和强制实施车辆报废制度。改善燃油品质,减少有害物质含量,提高十六烷值.积极推广利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六、认真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爿和大气排污许可证匍麈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也不断增加,仅靠单个污染源达标排放.已不能遏制并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因此新大气法规定按区域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在该控制区内政府依照国务院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别,核定企事业单位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同时要求企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核定的排放总量和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条件排放大气污染物。实施以环境质量为核心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与其相匹配的排污许可证制753

 ——一一一!!兰星型垃墨垄壁圭堕堡堡芝!圭鲞!度,不仅保证从单一浓度管理向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而且促进相关的环境管理制度的深化和环境科学化、定量化的管理。为科学的实施该制度,应尽快制定、完善有关管理条例;实施烟道气在线监测。并尽早实施排污交易政策,更有利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目前应该立即开始抓好试点。七、加快和巩固“两控区”规划的实施和进一步深化“一控双达标”工作以S02为控制主要对象,兼顾氮氧化物控制;从使用低硫煤的源头控制到燃烧、烟气排放全过程进行控制;加强火屯厂S02排放控制,加快老厂治理,关停污染严重的小火电机组,对新建、扩建、改建或运行的火电厂都要求实施浓度与总量双重控制等。八、加强对扬尘污染的控制应根据新大气法从运输、贮存、装卸、建筑施工管理、绿化、减少市区裸露面积和地面扬尘等方面加强对扬尘污染的控制。九、絮止露天焚烧秸杆、落叶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农作物秸杆产生量约6.5亿t,其中:作肥料和饲料占45%,作燃料占30%,未利用占25N。经济发展,尤其城郊的家庭改用煤炭、液化气燃料,化肥取代部分农家肥,因此.未利用秸杆大量增加,并大量焚烧,从而污染大气,影响航班无法安全降落和公路行车安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恶劣的影响。应禁止露天焚烧秸杆、落叶,提倡综合利用。十、对破坏臭氲层物质的控制新大气法中首次体现我国履行保护全球大气环境国际公约内容。要依法对破坏臭氧层物质控制。十一、各级政府抓好防沙、治沙工作我国土地沙漠化形势十分严峻,防沙治沙、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万km2,占国土面积27.3%,潜在发生区域面积达331.7万km2.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原因,而重要原因是北方一些地区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草原过度放牧,植被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影响北京等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十二、严格按新大气法执法1.95”大气法中规定了26项禁止性和义务·性条款,但法律责任中仅对9项作出明确处罚规定。缺乏处罚办法,执法机关在违法行为面前无能为力,这次新法不仅加大了处罚力度.对执法主体进一步明确,而且有禁止性条款的在法律责任中大多有了规定。新法明确规定,超标与否也是决定是否违法的主要界限,超标排放即违法,要予以行政处罚。这将有利于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使污染防治迈向一个新台阶。754

 21世纪可持续发展之环境保护(上卷)2新大气法建立新的排污收费制度,规定按浓度与总量收费和按污染物种类与数量收费,并将改变排污费远远低于污染治理工程的运行费的不合理现象,提高收费标准。新法在排污费的改革方面已有较大的力度,但应尽快过渡到用环境税代替。十三、实施绿色工程计划,加大环保投资力度殛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实施新大气法的效益与投八的比例约是10:1(参考美国估算方法和参数),大气法的修改,不仅有利环境质量改善,而且有利国民经济发展。1.预计效果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并逐年减少,重点城市大气质量明显改善,在13个城市大气质量达标基础上,其他34个城市限期内达到二级标准,“两控区”内S02排放量到2010年控制在1 000万t;城市空气中S02浓度达标;酸雨污染明显减轻,机动车污染和城市扬尘得到有效控制。2.据估算将付出的经济代价(1)总量控制方面:控制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实现2010年目标,需治理投资1800亿元,占该地区(两控区)国内生产总值0.5%左右。(2)重点城市污染控制方面:未达标的34个城市按实现达标规划期估算,约占这些城市同期国内生产总值1.5%。(3)机动车污染控制方面:如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需控制费用约占国内生产总值0.3%t0.7%。参考文献【1]北京市“蓝天”工程目标与对策研究课题组.北京市“蓝天”工程目标与对策研究,1998[2】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北京市区交通干线路口大气中PAHs污染情况测试.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7,l[3】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系.杭州市室内外空气中PAHs的污染现状及来源研究,20007s5

篇八: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环境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 ——大气污染 摘要:

  本文对大气污染的概念、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以及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现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针对造成大气污染的各类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并做了具体的阐述,以期唤醒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大气污染,现状,原因,对策 引言 空气是地球表面一切有生命的物质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空气,人类的生存及其社会活动就无法维持下去,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其它生物也不复存在。所以,当大气遭受污染之后,其成分、性质都发生了改变,这势必会对人体健康、动植物生长生活以及生态平衡乃至各种器物的存放产生有害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 11 个最大城市中,空气中的烟尘和细颗粒物每年使 40 万人感染上慢性支气管炎。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生活正在背离人们所追求的健康目标。呼吸道疾病,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PM2.5 等等……在这些名词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当下,对大气污染的深刻认识和保护对策的思考变的刻不容缓。

 1. 大气污染的概念、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 1.1 大气污染的概念 大气污染指的是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尤其是在一定的局部空间范围内,大气的某些成分可以明显地增加或减少。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是指某些有害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其数量、浓度和存留时间都超过了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即超过了空气的稀释、扩散和净化能力,使大气质量恶化,给该地区的人体、动植物以及其他物品带来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影响。或者说大气污染是指由于天然或人为的原因使得大气中的一些物质的含量远远超过其正

 常本底含量,因而对人体、动植物及其他物品产生不良影响的大气状况。

 1.2 大气主要污染物 1.2.1 固体颗粒:

 固体颗粒是指大气中的来自燃料燃烧的烟尘、工厂排出的粉尘及风自地面吹起的尘埃等物质,包括粉尘,烟,飞灰,黑烟,雾,煤烟尘,总悬浮微粒等。烟尘中含有由碳、氢、氧、硫等元素组成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其中许多是致癌物质。粉尘虽然本身是固体颗粒,但因颗粒细小,比表面积大,在自然状态下总是粘附多种气体、液体,所以其成分既有金属、非金属天机化合物,又有有机化合物。

 固体颗粒污染物对大气的污染,不仅使空气变得混浊,相应地减少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量,对农业生产及地面生态系统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而且能随呼吸作用进入人体或直接到达肺部产生沉淀,或随血液送往全身,或使固体颗粒表面吸附的致癌作用很强的芳香族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对人体产生直接危害。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大规模调查表明,死于肺癌的城市居民中,有多达五分之一的人是受空气中的微小污染颗粒所害,而这些微粒主要来源于汽车废气。科学家主要研究了空气中直径 2.5 微米以下的颗粒污染物对健康的危害。这些细小的微粒能够深入肺部并沉积下来,导致疾病。研究表明,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微粒的含量上升 10 微克,长期肺癌死亡率就上升 8%,效果与长期被动吸烟相似。调查表明,美国洛杉矶市的空气中每立方米 2.5 微米以下颗粒含量是 20 微克,纽约 16 微克,都超过了美国环保局 1997 年设置的安全上限--15 微克。英国伦敦某些繁忙街道的含量达到 32微克。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污染情况更为严重,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大都市空气中,每立方米微粒含量为 300 微克,其中大多数是直径 2.5 微米以下的颗粒。

 1.2.2 二氧化硫:

 大气的二氧化硫污染主要来自煤炭和石油的燃烧,石油炼制和有色金属冶炼及硫酸化工生产等。而二氧化硫的天然来源主要是生物活动产生的硫化氢的氧化。据估计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全世界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有 1.46 亿,其中有 70%来源于煤的燃烧,16%来源于重油的燃烧,其余部

 分来自矿石冶炼、硫酸制备等工业企业。就工厂类别而论,以电厂的排放量最大,约占总排放量的一半左右。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患有心脏病和呼吸道疾病的人对这种气体最为敏感,就是正常人在二氧化硫浓度过高的地方呆得太久也会生病。

 1.2.3 氮氧化物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含氮有机化合物燃烧,使燃料中有机态氮转变为氮氧化物气体。二是在燃料燃烧过程中温度高于1000℃时.大气中的氮被氧化成一氧化氮。产生氮氧化物的污染源有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气、火力发电站和其它工业的燃料燃烧以及硝酸、氮肥、炸药的工业生产过程。氮氧化物的天然来源主要是土壤中氮素的挥发与逸散。氮氧化物进人大气后被雾、水汽吸收,可形成气溶胶态的硝酸、亚硝酸或亚硝酸盐。

 当氮氧化物与另外一种有毒物质(碳氢化合物)共存于大气时,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能够生成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是一种含有臭氧、醛类、过氧乙酰基硝酸酯等强氧化剂的二次污染物,毒性很大,所以氮氧化物形成光化学烟雾后危害程度增加。

 1.2.4 碳氧化物 大气中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二氧化碳是大气的正常成分,但其浓度增加会给环境带来多种影响。一氧化碳则是排放量很大的污染物,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窒息性气体,即通常所说的能引起人体中毒的“煤气”。它产生于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的燃烧过程,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汽车排出的废气以及其它加工业。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一氧化碳为 2.2 亿吨左右,其中 80%是由汽车排出的。汽油在汽车发动机中燃烧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作为废气排出,因此在大城市交通路口汽车来往频繁的地方,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可能很高,有时高达 50ppm,远远大于其 1ppm 左右的天然本底值。

 1.2.5 其他污染物:

 除了上述大气污染物外,较为常见的无机气体污染物有硫化氢、氯化氢、氨、氯气等。随着有机合成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进人大气的有

 机化合物气体越来越多,目前较常见的苯、酚、酮、醛、芘、苯并芘、过氧硝基酰、芳香胺、氯化烃等。这些污染物一般具有恶臭气味,对人体感官有刺激作用,有的被认为有致病、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1.3 污染源 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分为自然源和人工源两种。自然源主要包括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尘土飞扬等;人工源又可按其属性分为固定源和移动原两种,其中固定源包括工业、农业、家庭三个方面,移动源主要指的是交通污染。

 2. 目前中国大气环境污染面临的问题 我国大气污染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为重。

 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2.1 区域性问题 2.1.1 酸沉降: 工业生产中释放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使降水中酸性成分增加,形成酸雨。酸雨可使湖泊酸化,危害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生长,甚至造成水生生物绝迹;使土壤酸化,土境遇受酸性淋溶,土壤成分溶解流出,结构破坏,土壤肥力大大降低;水体和土壤酸化以及酸雨对土壤浸渍,使有害金属铝离子活化,镉、锌、铅和汞等变得愈加可溶,地下水遭受污染,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直接产生毒害作用;酸雨使植物遭到破坏,森林生长速度降低,甚至是毁灭性破坏;同时,酸雨加速了建筑物的腐蚀,使古迹、历史建筑、雕刻、装饰等严重损害。近年来我国多有酸雨发生,尤以长江以南一些大城市周围较为常见。目前受酸雨危害的范围还在不断扩大,酸雨的酸度也在不断增加。

 2.1.2 城市交通废气:

 自20世纪8O年代以后,受经济增长的推动,我国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全国机动车保有量接近1.7亿辆,同比增长9.3%。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

 总量逐年上升。由于城市人口密集,交通运输量相对大,机动车排气污染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所占比例也不断上升。

 2.1.3 光化学烟雾: 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其中有气体污染物,也有气溶胶)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的表观特征是烟雾弥漫,大气能见度降低,一般发生在大气相对湿度较低,气温为 24~32℃的夏季晴天。汽车尾气以及石油和煤燃烧废气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源。空气中氧化剂特别是 O 3 也包括 PAN(过氧乙酰硝酸酯)及其他化合物是烟雾形成的指标。

 2.1.4 工业(化石燃料)、农业、家庭固定源排放:

 我国2008年烟尘排放量901.6万t,比上年减少8.6%。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670.7万t,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4.4%,比上年减少13.0%;生活烟尘排放量230.9万t,占烟尘排放总量的25.6%,比上年增加7.1%。工业粉尘排放量584.9万t,比上年减少16.3%。工业污染物排放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2.2 全球性问题 2.2.1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是大气的自然成分,它对辐射的选择吸收性能在地球能量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自世界工业革命以来,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由19 世纪仍年代的 0.9 亿 t 增加到了本世纪 80 年代的 50 亿 t,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由 0.027%猛增到了 0.035%;按未来工业发展的速度预测,到 2050年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可达 200 亿吨,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将增大到 0.0531%。大气中二氧化碳对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并无拦截作用,因而地面可以获得大量太阳辐射能量,但是它能吸收地面向太空发射的长波幅射,使近地表大气温度升高。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地球表面入射能量和逸散能量平衡发生改变,导致低空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被称作“温室效应”。据估计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每年增加 0.001‰~0.002 ‰,到 21 世纪末就将上升

 3℃,那时将有可能引起南北两极冰山融化,海面上升,造成大面积陆地被淹、世界许多海滨名城受到危害的后果。目前世界上大约有 1/3 人口生活在沿海 60km 的范围,如果那种情况真的发生,我国长江三角洲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越南红河三角洲平原等世界上许多人丁兴旺的鱼米之乡将被海浪殃及。

 2.2.2 臭氧漏洞:

 离地球表面大约 10~50km 上空的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其臭氧浓度虽然不超过 0.001%,但它却能吸收太阳辐射到地球上 99%的紫外线。近年来臭氧层正遭到破坏,臭氧浓度降低,甚至局部出现“空洞”。据 1985 年英国南极考察队报道,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了近于美国大陆面积的臭氧“空洞”;卫星和地面观测站监测数据表明,1969~1989 年期间,北纬 30°~60 °地区上空臭氧浓度下降了 1.7%~3.0%,1987 年北极上空臭氧层臭氧浓度最少下降了 10%。

 2.3 突发性问题 近年来,我国极端恶劣天气接连发生,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攀高。尘暴,烟雾,飓风,洪水、雪灾等突发性气候问题威胁着我们的健康的同时也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3. 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因素 3.1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

 大气环境资源的破坏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恢复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比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大气污染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但一些部门和一些地区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制订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缺乏对环境保护考虑的地方政策的出台,本身就是造成加重大气污染的诱因,所造成环境危害和损失是难以挽回的。

 3.2 能源利用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

 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能源的严重浪费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据资料显示,主要表现如下:

 a.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 75%,而用于发电的煤量仅占

 总煤量的 35%,其他煤炭则用于工业及民用燃烧,有 84%的煤炭直接燃烧,这种煤炭消费构成是很不合理的。

 b.我国煤炭生产过分注重产量的增加,对控制高硫煤的问题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煤炭的洗选率低和高硫煤地区的煤炭产量增长过快。

 c.各类燃烧设备技术及制造水平较低,能源利用率不高,使用能耗高,排污量大和超期服役的燃烧设备的现象相当普遍。

 d.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大多数企业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比较落后,生产设备简陋,资源能源利用率极低,所造成的大气污染是惊人的。

 3.3 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全国污染治理和用于污染防治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这与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历史欠账太多和经济快速发展对环保投资的需求相比,严重不足。

 a.我国工业发展的起点低,基础工业整体水平提高较慢,技术改造难度大,污染欠账多。工业技术和装备许多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水平的,资源、能源消耗高。但由于工业的整体改造受到资金的限制,迟迟不能进行整体改造和城市的污染治理,相当一批技术装备落后的工业企业长期在生产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造成严重污染。

 b.国家在推行清洁煤炭政策、改善能源结构的措施如煤炭洗选加工、型煤、燃煤脱硫、使用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太弱,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c.城市集中供热、燃气等基础建设工程是解决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措施。但不少地区仍然发展缓慢,关键还是资金投入不到位的问题。有些城市建完了热电厂,却缺少资金建设供热管网,分散热源仍然存在,不但没有减少污染,反而增加了排放量。

 d.排污收费标准太低,使得污染企业宁可交排污费,而不愿意花钱治理。例如:“两省九市”的二氧化硫收费标准过低,一般都在每千克二氧化硫0.20元以内,远远低于每千克1元左右的脱硫成本,并不能促使企业投资用于二氧...

推荐访问: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大气污染 中国 对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