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写材料五个误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写材料五个误区,供大家参考。
写材料的五个误区
一、认为“复制”正常
不少同志写材料习惯性复制他人文章,将收集来的各类资料进行堆砌,强行拼凑字数形成所谓的材料。这样的成果一定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在运用中会出大乱子。没有融合自身思考的材料不是好材料,要对主题进行一定的探索,形成一些看法及经验,将内容与观点融会贯通。当然,也并非完全不借用其他资料,重要的是做到有理有据,让“复制”的资料服务于整体材料,而不是产生负作用。
二、认为所有内容都确定
材料的内容多种多样,大部分事情都可以在材料中明确表达,但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可能只是进行商讨,而不是明确规定或做法。材料的内容也是有讨论的意义在其中,正是由一个个不确定,最终才会逐步确定。因此,写材料要拓宽思维,坚持多元化,不能刻意寻求固定化的事物。
三、认为内容非黑即白
不论是写材料还是评价材料都要多角度来看,对于真实的事物而言,非黑即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要坚持客观看待问题,保持语言的柔和性,将各类观点折中,寻求一种“灰色”地带,这样的观点更真实、更可行。
四、认为材料之间是竞争关系
每篇材料都有每篇不可替代的意义,材料的写作是服务大局的,不能够随意占为己有,甚至将其视为竞争砝码。各个材料间应当相辅相成,互为整体,共同服务大局。主题相同的材料间要各有特色,提出不同经验、观点,这样产生的影响力与价值才会有机结合,达到最终目的。
五、认为材料一定是完美的
好与坏仅仅只是评价材料的某方面标准,并不能起到最终决定性意义;
材料的价值随着适用主体与时代特征的变化而随之改变。写材料重在其实际价值,即符合当下普遍标准。有的材料使用不急,可以精雕细琢;
有的材料时间紧急,需要快速表达,大体符合要求即可。我们不能追求每篇材料都完美无瑕,这样只会加重无谓的负担,贻误时机。只要大体上符合标准,没有重大错误的材料就可以正常运用;
至于追求所谓的完美状态,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于材料的认知与看法要积极打开视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能够正确运用并能够指导实践就是材料的最大价值,其他各方面都可以视作细枝末节。
热门文章:
- 落实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报告6篇【完整版】2024-11-20
- 2023年度党支部党建特色亮点工作经验材料6篇(2023年)2024-11-20
- 2023年村级信访工作汇报材料信访工作汇报材料3篇2024-11-16
- 解放思想个人剖析材料(最新3篇(完整文档)2024-11-16
- 2023年最新最美教师材料,教师心得体会材料(实用10篇)(2023年)2024-11-09
- 2023年后备干部个人考察材料6篇2024-11-07
- 2023年度公务员个人自我鉴定材料3篇【通用文档】2024-11-06
- 2023年度家居建材促销活动方案4篇2024-11-05
- 2023年度模范教师材料3篇(范文推荐)2024-11-03
- 2023年抓党建述职和述廉报告11篇(范文推荐)2024-11-02
相关文章:
- 与领导相处4个误区,注意!(全文)2022-09-26
- 拉丁舞学习误区,菁选2篇2023-01-31
-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5篇2022-08-29
- 2022年度49类490句材料金句(精选文档)2022-09-03
- 材料作文怎么写(精选文档)2022-10-27
- 写材料金句100例2022-10-27
- 腊八粥制作材料,菁选3篇202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