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三次思想大解放10篇
中国共产党三次思想大解放10篇中国共产党三次思想大解放 解放思想 加快发展努力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 同志们: 按照省委要求,根据公司党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共产党三次思想大解放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中国共产党三次思想大解放
思想加快发展 努力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
同志们:
按照省委要求, 根据公司党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方案》 安排, 公司党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决定, 以:
解放思想, 加快发展,努力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 为主题, 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今天, 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个会议, 目的就是为了落实好公司党委下达的文件精神, 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念, 在要不要科学发展、 能不能科学发展、 怎么样科学发展上形成共识, 努力探索推进企业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新途径、 新举措。
刚才,洪久同志宣读了 集团公司党委《关于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通知要求》, 希望各单位认真按照通知要求, 切实抓好大讨论活动的工作落实, 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下面, 就如何开展好这次大讨论, 我讲三方面问题:
一、 统一思想, 充分认识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 活动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这一新的重要论断深刻阐述了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
从历史的角度看, 古今中外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每一次思想的大解放都有力地推动了 社会的文明进程。
无论是革命时期、 建设时
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把解放思想看作是事业前进道路上的一大法宝。
回顾我国新时期三次思想大解放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 三次大解放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使干部群众打破了精神枷锁, 带来思想的跃进并都促进了生产力大发展。
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 打破个人崇拜, 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号召全党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把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社会空前活跃,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
“小岗村改革”轰动全国, 人民公社悄然解体, 乡 镇企业异军突起。
一场思想大解放, 给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带来全方位的大解放和大发展。
第二次思想大解放主要是在姓“社”姓“资”的争论上, 当时, 要不要改革的争论异常激烈, 在这种形势下,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敢于试验, 看准了 的, 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三个有利于”震动全国, 它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冲破了 禁锢人们多年的姓“社”姓“资”的理论禁区, 打破了 计划经济的权威崇拜, 解决了困惑中国多年的改革难题, 为思想再次大解放指明了 路径。
第三次思想大解放也在经济领域, 但重点在体制创新, 它冲破的是姓“公”姓“私”的束缚,打破了所有制问题上的公有制崇拜, 是第二次解放基础上更深层次的改革。
当前在全公司范围内,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是公司党委在深入研究新形势新任务以及党员干部队伍状况的基础上, 审时度势, 深
思熟虑做出的重大决策, 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全面准确把握十七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
1、 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东荣三矿作为集团公司的一个主力矿井, 要统筹解决制约矿井科学发展的问题, 为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就必须解放思想, 拓展视野, 提升境界,理清思路, 提高工作标准和工作效率。
当前, 我矿各级党员干部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的问题:
一是存在不思进取, 满足于现状, 小富即安的思想。
少数党员干部对眼前的差距麻木不仁, 缺乏应有的危机感、 紧迫感和创新进取精神; 二是存在工作中不敢碰硬, 不敢负责, 不敢坚持原则的现象。
少数党员干部对困难采取回避的态度, 畏缩不前, 怕出事担责任; 三是存在畏难情绪, 少数党员干部不主动研究工作, 努力解决困难。
而是讲客观、 讲条件, 将困难上缴,什么事都往上级部门一推,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身落得安逸清闲; 四是存在固步自封, 因循守旧的问题。少数党员干部不能接受新思想、 新观念, 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 习惯于遵循老路。
我们就是要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使全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更新思想观念, 敢于突破思维上的定式, 勇于根除思想上的羁绊, 把思想观念从不适应、
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
使科学发展观真正内化为 世界观和方法论, 外化为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 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衡量工作的标杆、 破除难题的利器、 谋化工作的指南。
2、
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是转变作风、 创新工 作思路的需要。
全矿各级党员干部作为引领矿井科学发展的核心力量, 肩负着企业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
但不容忽视的是, 在我矿的党员干部中个别存有解放思想是大领导的事的观念, 在干部作风方面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是少数干部心浮气躁, 心不静, 不能沉下身子, 不把精力用在工作上,而是整天研究领导的好恶; 二是少数干部热衷于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 作表面文章; 三是个别单位工作落实不好, 政令不通, 总是你上有政策我下有对策; 四是少数干部贪图享受, 无视纪律, 热衷于吃喝玩乐。
针对这些问题, 全矿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通过参加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深入查找自身思想上和工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到三个“牢固树立” :
一是要牢固树立实事求事的思想作风。
将中央、 省委、 公司党委的新要求和职工群众的新期盼与当前我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相结合, 不断发现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二是要牢固树立积极进取的良好学风。
结合业务工作需要, 不断学习新理论、 新知识、 新经验, 并转化为业务技能和工作本领; 三是要牢固树立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面对当前我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诸多困难和问题, 必须沉下身子、 深入下去, 问策于基层、 求计于群众, 决不能让既定的目 标任务只停留在口头上、 文件上, 而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际工作中,并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3、 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是关注民生, 促进矿区和谐的需要。
我们作为一名党员、 党的领导干部, 积极参加
解放思想大讨论, 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牢固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这对我们坚定理想信念, 提高思想境界, 尽心尽力地做好创建富美和谐的小康矿区工作,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工作中各级党员干部要切实把关注民生问题作为推进和谐矿区建设重要举措, 广开言路顺民意, 扶贫帮困解民忧, 解决实事暖民心, 针对职工群众所关心的热点、 难点问题, 要充分发扬民主, 走群众路线, 广泛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 就安全、 生产、 效益、 福利等问题问计于民。
努力提高矿区的综合形象, 使全矿形成党群、 干群和睦, 矿区温馨和谐、 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 明确目 标要求, 推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要严格按照公司党委的部署和安排, 在公司党委指导检查组的具体帮助指导下,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紧紧围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全面建设和谐矿区” 和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 的发展目标,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坚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牢固树立起良好的精神状态、 思想境界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这既是我们开展大讨论活动的目 标,也是活动的要求。
一要在创新发展理念上见成效。
要自觉增强科学发展的意识, 坚决抛弃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验主义、 惯性思维, 努力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 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我矿的安全生产、 信访稳定、 党建等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重点是打造安全
高效矿井和本质安全型矿井, 力争在精细管理上出实招、 求实效。
在安全管理创新上, 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不放松, 努力夯实矿井安全生产基础, 确保全年安全奋斗目标的实现。在成本管理上, 按照矿、 区、 段三级责任主体, 将每一项指标细化和量化, 逐级传递压力; 在生产技术管理上, 争取公司支持, 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 实现科技兴矿、 科技保安、科学合理组织生产, 提高生产效率; 在经营管理上, 大力推进管理精细化、 内部市场化, 突出过程控制, 努力提升管理水平。
要强化“以人为本” 的发展理念, 使广大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让企业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职工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上。
二要在创新发展思路上见成效。
公司和矿都确立了“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 的活动载体, 这是在工业企业中推进循环经济、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探索和有益尝试。
环境友好型企业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环节, 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是控制工业污染的新思路。
它不是一种强制性措施, 而是一种鼓励性机制, 目的是树立一批经济效益突出、 资源利用合理、 环境优美清洁、 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企业典范, 以此推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同时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 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特别是综合经济效益。
大家知道, 我们的煤种以气煤和长焰煤为主, 产品单一, 不具备竞争优势, 就现在的市场价格来看, 我们的平均售价为 481 元/吨, 而市场一旦发生变化, 价格下滑, 就我们的成本而言, 很快就步入亏损的境地。
没有效益, 我们拿什么给职工长工资? 拿什么来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和质量? 所以, 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是形势所迫, 大势所趋。
所以说, 我们必须认真落实公司党委部署, 从战略的高度来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从地表塌陷的控制、“三废” 的治理与综合利用为切入点, 以完善资源利用方式、 开展清洁生产、 推进循环经济为重点, 制定规划, 完善措施, 精心组织, 有序推进, 加快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步伐, 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在全面建设和谐矿区每一阶段的工作中都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要在创新发展举措上见成效。
要大胆尝试、 大胆地闯,敢于突破“惯例”, 敢于超越自己, 积极探索推动科学发展的新载体和新措施。
要抓住改革、 发展、 稳定、 和谐中的突出问题, 认真分析症结所在, 按照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 安全发展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办法, 以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带动和活跃全局。
要善于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提升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
要注意调动和保护好干部职工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努力形成靠创新求突破、 以创新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要在创新领导方法上见成效。
创新领导方法, 健全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执行力的工作手段和机制。
继续加快推进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对涉及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 要多方征询意见; 对专业性、 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 要认真进行论证、 技术咨询; 对与职工
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要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公示制度,确保职工的知情权, 扩大职工的参与度。
三、 精心组织实施, 确保“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顺利开展 搞好解放思想大讨论, 是统揽矿区总体工作的重中之重, 是当前一项政治任务。
各级组织要高度重视, 把这一活动摆上重要位置, 周密部署, 精心组织, 使这一活动既扎扎实实, 又富有成效, 保证不走过场。
一要领导带头, 率先垂范。
领导带头是开展好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关键。
这次大讨论活动,党员领导干部是重点。作为领导干部既要组织好本单位的大讨论活动, 又要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大讨论活动中, 比之普通党员任务更重, 责任更大。
因此, 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集中精力, 全力以赴开展好大讨论活动。
要增强责任意识、 使命意识、 群众意识和党员意识, 不仅要做大讨论活动的组织者, 更要做解放思想的先行者、 科学发展的实践者。
要勇于自我革命, 克服私心杂念, 发挥表率作用,切实做到思想上重视, 态度上坚决, 行动上自觉, 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到大讨论当中, 把开展好这次活动作为对自身思想解放程度的一次现实检验, 带头学习讨论, 带头自我反思, 带头更新观念, 带头转变作风, 带头改进工作, 带头撰写心得体会和理论文章, 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和影响广大职工群众。
二要发扬民主, 广开言路。
解放思想要有民主作风。
邓小平同志说过:
“思想僵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是民主太少, 民主遭到破坏的结果。
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 解放思想, 说到底就是使思想与实际相结合, 使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也就是实事求是。
了解不到真实情况, 也就作不出正确的判断。
所以, 我们要提倡少一点官气, 多一点民主; 少一点道听途说, 多一点调查研究; 少一点漂浮在上的高谈阔论, 多一点深入基层的真知灼见; 少一点消极牢骚,多一点积极建议。
各级党员干部, 特别是各级主要领导都要鼓励大家说真话、 说实话。
听到了真话, 掌握了 实情, 做到了实事求是, 才算真正解放思想, 才能取得大讨论活动的实效。
三要营造氛围, 形成声势。
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 宣传部及各单位要利用条幅、 简报、 广播等阵地搞好宣传, 营造浓厚的学习讨论氛围。
宣传好解放思想大讨论的重要意义、 目标任务、 指导原则和主题内容; 宣传好活动中涌现的好经验、 好做法、 好典型; 宣传好各单位、 各部门取得的良好效果, 大力营造促进思想解放、 推动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要统筹兼顾, 协调推进。
当前, 已临年关岁尾各项工作都非常繁忙。
各单位、 各部门都要...
篇二:中国共产党三次思想大解放
论坛 2008.7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解放的三个阶段摘要: 1956 年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先后面临着对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对传统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教条主义、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模式的教条主义、对片面 “物本”经济发展的教条主义的制约。为了克服这些教条主义,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思想解放。通过思想解放,不仅克服了教条主义对思想的制约,而且趟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今后的思想解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关键词:教条主义;思想解放;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 D2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3-854X ( 2008 ) 07-0093-07□ 赵凌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教授 武汉 430077 )1956 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随即开始。这一探索先后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基本阶段。与此相适应,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解放也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思想解放具有不同的内涵和指向,层次逐渐递进和深化,构成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时期不懈追求思想解放的历程。一1956-1978 年是思想解放的第一个阶段,中国共产党试图通过思想解放摆脱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模式,走自己的路。这次探索的主题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但是,由于这次思想解放探索本身受到历史局限,后来逐渐陷入了 “左”的主体错误。尽管如此,这次探索提出了打破迷信,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识的形成。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阶段虽然不属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但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发源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始,即 1956年前后。这次探索又起源于一次思想解放。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后,在开始 “一五”计划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选择了学习苏联模式。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对如何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也没有充分的准备。而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重大成就,苏联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新中国在工业化初期重点发展重工业的需要。从 1953 年开始, “同社会主义改造比较起来,在建设方面我们的创造比较少,农业、商业方面比较好一点,工业 (特别是重工业)、计划管理、金融、统计等方面,基本是照搬苏联的” ① 。在学习苏联经验的进程中,一方面,主观上出现了对苏联模式和斯大林的迷信 ②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也逐渐觉察到了苏联模式的一些弊端,发现苏联的一些经验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任务摆到中国共产党人面前。1955 年底,毛泽东在党内首先提出了要以苏联经验为鉴戒、 “走自己的路”的重大问题。为此,毛泽东、刘少奇等直接领导了历时几个月的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并在如何对待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经验问题上形成了许多共识。刘少奇在听取汇报时明确提出,对苏联的经验应该有所学、有所不学。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思想解放与中国历史的发展93JianghanTribune 2008.7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对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也应当采取这样的态度 ③ 。基于此,他在 《论十大关系》中,对如何 “走自己的路”,包括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和农民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索。《论十大关系》的形成触发了一次以突破对苏联模式的迷信的思想解放,其成果在党的八大得到充分展示。八大明确提出 “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突破了斯大林提出的“阶级斗争越往后越尖锐”的观点;提出了经济体制上的 “三主体三补充”方针 ④ ,实际上试图突破苏联模式的单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框架;提出了实行分级管理的计划体制,试图突破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统一的特点。所有这些,构成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探索成果。这次思想解放探索试图在诸多重大方面突破苏联模式,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从苏联模式解放出来。但是,这次思想解放探索还是表层的,无论其深度还是成果都受到时代和实践以及认识水平的局限。首先,当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仅仅是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尚未全面展开,矛盾尚未全面展开。其次,这次探索很重要的触发因素是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的批判,因此,这次探索的参照系主要是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模式,主要针对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尚未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的教条主义。第三,由于实践的局限,这次思想解放主要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层面展开,特别是在完善现有社会主义体制层面展开,基本没有涉及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次思想解放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1957 年开始,伴随反右扩大化的推进,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总体上陷入了 “左”的主体错误。在这种错误的支配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尽管试图摆脱对苏联模式的照搬照抄,但是,由于思想方法上陷入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教条主义的理解,陷入了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照搬照抄。结果是不仅思想的空间没有真正打开,思想没有真正解放,相反,思想越来越陷入教条主义,越来越僵化。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上问题上,形成了一整套严重脱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的理论,其集中体现就是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以上层建筑变革为工作重心,强调以生产关系的变革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经济体制上采取僵化的指令性经济和自然经济结合的计划经济模式,发展采取片面的 “自力更生”战略和封闭的模式。历史老人喜欢开玩笑,人们打算走近一个选定的房间,结果走到了另一个房间。
20 世纪 50年代的中国共产党希望走上自己的路,但是结果却走上了一条错误的路。想摆脱对苏联模式的迷信,但是陷入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迷信;想探索符合国情的模式,却形成了日趋僵化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到*****结束的时候,国家的经济社会运行系统濒临崩溃。历史把人们的错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推向极端,为新的思想解放创造了条件,一旦时机成熟,新的思想解放必然发生!二1978-2002 年是思想解放的第二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解放先后摆脱了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和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模式的束缚,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这次探索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次探索连续推进,逐渐深化,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成果。历史老人最终是公正的。经过正确的探索,人们最终会走上正确的道路,回到正确的房间。正如党的十七大指出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 21 世纪的。改革开放的事业之所以伟大,在于它将中国从传统社会主义引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确立,直接地是由 1978 年开始的一系列思想解放推动的。1978-2002 年的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实践的最大成就,是将 1956 年以来 “走自己的路”的探索纳入到正确轨道,打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次思想解放确定了正确思想路线,选择了正确的主题,选择了正确的推进方式,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首先, 1978 年的真理标准讨论,确立了正94
江汉论坛 2008.7确的思想路线,打开了新一轮思想解放的思想空间,启动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真理标准讨论本来是哲学命题的争论,但却成为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突破口,成为思想解放乃至一个时代的转折,不是偶然的,是中国 1956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内在逻辑决定的。如前所述, 1957 年以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探索走上错误道路,形成了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和 “*****”的错误实践。
“*****”结束后,这种错误的理论和实践又被 “两个凡是”固化。“两个凡是”是紧箍咒,是绊脚石。以真理标准争论为突破口打破 “两个凡是”就具有特殊意义。固然, “两个凡是”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挑战。但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 “两个凡是”这样一个错误的命题,实际上承载着维护 1957 年以来形成的错误理论和错误实践的政治使命。真理标准问题,虽然是一个哲学问题,实际上指向了 “两个凡是”。因此,真理标准讨论不仅是一场哲学原理之争,而是涉及到我们党应当执行一条什么样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一切从本本出发;也涉及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怎样发展,是沿着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继续走下去,还是走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新道路的问题。说到底,真理标准是一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另一方面,邓小平选准真理标准讨论作为思想解放突破口,也是他努力纠正 “*****”错误的一系列行动的必然结果。
1975 年,邓小平复出后,提出对中科院进行整顿,重点是对知识分子政策和科技政策进行整顿。
1977 年 8 月,邓小平提议并主持召开全国科教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突破了 1971 年 8 月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纲要》提出的 “两个估计” ⑤ ,从而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开始突破 “两个凡是”。因此,将真理标准讨论这一哲学命题讨论接过来,发展成为一场全面针对 “两个凡是”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这样,真理标准讨论注定要引领一个连续的思想解放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这条思想路线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和改革开放两大决策,从此,中国社会主义进入了从传统社会主义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其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被纳入正确轨道,然后进入了一个浪潮式的连续推进时期。1978 年,思想解放复归到 1956 年的正确起点上。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工作重心转移的政治路线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归党的八大作出的正确决策。不仅如此,党的十二大确立的改革目标模式和指导思想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发展个体经济、开放市场、扩大企业自主权等无一例外地都是 “八大”确定的方针。当然, 1978 年是在历史螺旋运动的基础上对 1956 年的复归,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八大确立的思想与理论的发展,这种发展性体现在改革开放的决策,经济特区的设立,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等。1978 年以后的思想解放因此有了正确的起点,同时,此后的思想解放吸取了 1956 年以后党内出现的大量曾经被当作错误思想的正确的思想元素,例如, 20 世纪 60 年代的 “三自一包”、强调利润、强调责任制等。从这个意义上说,1978 年以后一个时期的思想解放实际上具有对1956-1978 年期间思想运动的历史 “扬弃”性质。正是这种 “扬弃”确保了 1978 年以后思想解放起点的正确性。同时,正是这种 “扬弃”也决定了 1978 年以后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是有限的,这就是,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总体上是以八大确定的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框架内进行的,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完善而不是置换计划经济体制。尽管如此,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毕竟在正确的起点和正确的思想路线上启动了。一旦如此,注定要以自身的逻辑不断推进,最终突破历史的局限,向新的高度推进。1978-1991 年,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浪潮。这一浪潮有一次明显的起伏。1978 年到 1988 年,思想解放总体上是按照正确的轨道推进的。这个过程有三个重要时点。一是1982 年党的十二大确立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目标模式。二是 1984 年,伴随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人民公社”体制最终解体, “一大二公”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观在农村、农业领域被率先突破;伴随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和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突破了从产品经济观念出发的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三是 1987 年党的十三大确立的建立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进一步扩大计划95
JianghanTribune 2008.7经济框架下市场调节的空间与范围。总体上看,1978-1988 年,思想解放是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不断推进。1989-1991 年,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都经历了一次逆转,从完善计划经济退回到巩固计划经济。
1988 年,伴随改革的快速...
篇三:中国共产党三次思想大解放
的实际出 发推进思想解放口沈宝祥 摘 要:
20 多年的改革开放, 给我国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变化。对这些变化怎样认 识, 是当前思想解放的焦点。解决问 题的关键, 就是要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 使我们的
思想和理论与时 俱进。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 拘泥于书本上的某些个别论 断或原有的观念和做法, 思想认识就会不合时宜、 脱离实际、 陷入僵化。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解放思想; 新的实际; 实践检验 中共十五届六中 全会通过的《 关于加强和
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 对党的作风建设 提出了“八个坚持、 八个反对”。其中, 第一个 就是“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反对因循守 旧、 不思进取”。
这个《 决定》 指出, 加强和改进 党的作风建设, 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 位。我们要从历史的高度和党的建设的全局,加深对这个问题的 认识。
一、我们正处在一次伟大的 思想解放进程中
任何一次伟大的历史运动, 都要以思想解 放为前导和强大的推动力。古今中外, 都是这 样。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 百年来, 有四次大 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思想大解放, 是 20 世纪初的辛亥 革命。这是一次革命运动, 但首先是一次思想 解放运动。1905年, 孙中山创立了民 族、 民权、
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 以民主共和的思想反对 和批判封建主义思想。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
国延绵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有力地冲击了封 建主义思想, 使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深入人 心。从此以后, 谁要当皇帝, 就立即遭到全国
人民的反对。袁世凯做了83 天皇帝梦, 在全 国人民的声讨中忧惧而死。以后, 中国再也没 有人敢当皇帝。
第二次思想大解放, 是 1919 年的五四运 动。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高 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批判封建主义, 兴起 了 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 备了条件, 推动近代中国的历史由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三次思想大解放, 是上世纪 40 年代中
国 共产党的延安整风运动。延安整风以实事 求是反对教条主义, 破除了 教条主义的思想束 缚, 使全党认识了毛泽东思想, 理解了毛泽东 思想。在这个基础上, 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 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全党在毛泽东思想 的基础上团结奋斗, 取得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伟大胜利, 建立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
第四次思想大解放, 就是 20 多年前的真 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次大讨论用实践标准 推倒了“两个凡是”( 即“凡是毛**作出的决 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的指示, 我们 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 破除了个人迷信, 使全 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获得了一次大解放。在 哲学与文化 2001. 12唯实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这个基础上,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 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次思想大解放, 为具有 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 准备, 是实现历史大转折, 开辟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推动力。胡耀邦同
志是这次大讨论的发动者和组织者, 邓小平同 志是这次大讨论最有力的支持者和领导者。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每一个重要思想理论观 点的确立、 改革开放每一项重大成果的取得,
都是贯彻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 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20多年的改革开放 过程, 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在这 20 多 年中, 解放思想出现了若干个回合, 包括 1992 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十五大, 以及当前的
思想解放在内。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若干个回
合也可以称作若干次思想解放。但这若干次 思想解放都是破除根深蒂固的“左”, 只是其具 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所用的思想武器实际上
都是实践标准。并且, 这些思想解放的高潮,
都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一次思想解放的
继续和深入发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这次思 想大解放还要持续向前发展, 将要贯穿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一段历史进程。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 的 伟大事业, 是一个艰苦探索的过程, 是思想 不断解放的过程。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伟大 的思想解放的历史进程中。这就要求我们更 加坚定自觉地贯彻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
二、 推进思想解放的关键是 要从新的实际出 发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 要坚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要坚持解 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继续推进思想 解放。他要求, 要自 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 合时宜的观念、 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
来, 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 中解放出来, 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 解放出来。解放思想, 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针 4 唯实2001. 12 对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主要是破除“两 个凡是”的束缚; 90 年代初, 主要是破除“姓资 姓社”的抽象争论造成的束缚; 当前, 解放思想 主要就是破除“七一”讲话中提出的这三个束 缚, 实现三个“解放出来”。
实现三个“解放出来” , 关键是要从新的实 际出发, 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与时俱进。
1985年,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全国代表会 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新的实际”的概念, 具有 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 话中也强调要从新的实际出发。对于改革开 放, 对于经济建设, 特别是对于党的建设, 都要 从新的实际出发。
怎样认识当前的新的实际呢?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实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是一个上百年的历 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 我们要从不发达状 态发展到中等发达水平, 因此, 这又是一个发 展变化较快的历史进程。我们就是要在这个 认识的基础上推进思想解放, 这样才能从总体 上达到实事求是。
从十一届三 中全会到现在 , 经过 20 多年 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我们的初级阶段的
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有了哪些变化呢? 我看主
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 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有了相当大的
改变。
20 多年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1978 年, GDP 才3624亿元, 而2000 年已达到89494 亿元, 居世界第 6 位; 人均 GDP2000 年已达 800美元, 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已进入了小 康。
20多年来, 教育、 科学、 文化事业有了 很大
发展, 人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
第二,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也有 了明显的变化, 主要是出现了各种多样化。由
于实行以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 展的方针, 出现了所有制多样化、 分配方式多 样化、 经济利益多样化、 就业方式多样化、 社会 组织形式多样化、 生活方式多样化, 等等。现 在, 我国的社会结构比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复杂 多了, 这是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的表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三, 社会阶级和阶层构成有了重要的变 化。工人阶级的人数增加了, 素质提高了, 工 人阶级的先进性在发展。农民的状况也有了
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这些年来, 在我国社会中
出现了一些新的人群, 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 人员和技术人员、 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 人员、 个体户、 私营企业主、 中介组织的从业人 员、 自由职业人员等。这些新的社会阶层是计 划经济年代没有也不可能有的人群。
对我国社会上述这些重要变化怎样认识,
是肯定还是否定? 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政策, 是 限制还是支持? 这是我们遇到的重要的新情 况和新问题, 也是当前思想解放的焦点问题。
我国社会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历史上没有先例, 书本上没有现成答案。唯一
正确的办法, 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 和方法展开调查研究, 作出判断, 作出理论概
括 , 在这个基础上制定政策。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 创造性地将我 国社会中新出现的社会阶层称为“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指出, 这些新的 社会阶层, 是在党的路线、 方针指引下进行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的; 他们通 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取得财富; 他们为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 献; 他们与工人、 农民、 知识分子、 干部、 解放军 指战员团结在一起。这就是从新的实际出发 作出的新判断, 得出的新结论, 体现了马克思
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在这样的问题上, 如果 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 拘泥于马克 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针对具体 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 或固守原来的认 识、 观点和做法, 我们的思想认识就会不合时
宜, 就会脱离实际、 陷入僵化, 就不可能与时俱 进地得出新的结论。
但是, 很遗憾, 在现实生活中, 有些人恰恰 就是从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出发来观察新情况,
他们甚至以个别现成结论为依据, 指责、 反对 无限丰富的新的实际。这也说明, “左”确实是 根深蒂固的。邓小平同志说, 中国要警惕右,
但主要是防止“左”, 这是在推进思想解放过程 中始终要注意的。这里的关键还是在于要不 断从新的实际出发。
三、 既要大胆创新。
又要勇于 接受实践检验 思想解放要体现在理论创新的成果上。
理论创新、 科技创新、 体制创新、 各方面的创 新 , 理论创新是基础。
十五大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 坚持邓 小平理论, 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这个 理论。十五大以来, 我们的理论在创新的基础 上不断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 的思想是重要的理论创新, “七一”讲话又有不 少理论创新。
我们各级领导干部, 也要在总结实践经验 的基础上, 大胆进行理论创新。
进行理论创新, 首先要有勇于思考、 勇于 探索的精神, 反对安于现状、 因循守旧、 不思进 取。同时, 理论创新又是艰苦的科学研究。恩 格斯曾说过:
“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 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 也是一项要求多年 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 因为很明显, 在这里只
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 只有靠大量的、 批判地 审查过的、 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 才能解 决这样的任务。
”-1
进行理论创新, 必须强调科 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要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的原理。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 所谓理论创新, 就是 正确地认识不断变化的世界。一个正确思想 的形成, 必须经过两次飞跃。人们在社会实践 中 得到认识。开始是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的积 累, 就会产生一个飞跃, 变成理性认识, 这就是 思想, 具体表现为理论、 政策、 计划、 办法等等。
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 即从实践到 认识的阶段。这一认识阶段所得到的思想, 来 自于实践, 往往是付出了艰辛劳动甚至是沉重 代价才取得的, 当然是很宝贵的。但是, 在这 认识阶段所得到的思想, 究竟正确还是不正 确, 或在多大程度上正确, 还没有得到证明。
因此, 认识过程还要继续推进。这就是把第一 个认识阶段得到的思想, 放到社会实践中 去,
一2001. 12唯实 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新时期泰朔精神的调查与思考
泰州, 既是一个具有 2100 多年悠久历史 的文化名城, 又是一个诞生才五年的地级市。
五年来, 在新泰州市委、 市政府的领导下, 泰州 人确立了崭新的“快速崛起、 富民强市”的发展 目 标, 始终不渝地把握加快发展这个主题, 不 断解放思想, 抢抓机遇, 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泰州经验”越来越多地在各大媒体亮相, 越来 越多地被推广和借鉴。其中奥秘何在? 我们
认为, 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泰州市委在建市
之初, 就注意总结群众的经验, 集中群众的智
慧, 及时概括提炼出了“团结拼搏、 艰苦创业、
务实高效、 自 强争先”的 新时期泰州精神(简称 “十六字”精神) , 并大力提倡和弘扬, 在全市上 下唱响精神的凯歌。跨人新世纪, 面对各地区
口中 共江苏省委党校调研组 间竞相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的态势, 摆 在泰州领导者和建设者面前首当其冲的任务,
就是弘扬、 拓展与升华泰州精神, 牢固确立创 新的发展理念, 展现全新的发展思路, 让泰州 精神的凯歌唱得更响, 使泰州这片热土更加充 满生机与活力。
一、新时期泰州精神的强大凝聚力、
感召力、 创造力及其深厚根源 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 放眼望去, 发展 机遇扑面而来, 严峻的挑战步步紧逼, 周边地 区发展提速, 不少地区异军突起。曾经取得骄 人业绩, 同时与先进地区又存在发展差距的泰 州, 应以怎样的姿态去迎接挑战,实现新一轮 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 看这些思想(理论、 政 策、 计划、 办法等等)是否正确。人们的思想经 过实践的检验, 又会产生一个飞跃。在整个认 识活动过程中, 这一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 来, 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经过这一次飞 跃, 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是否正确, 此 外再无别的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办法。实践 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同志说:
“一个正确的认识, 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 神, 由 精神到物质, 即由实践到认识, 由 认识到
实践这样多次的 反复, 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
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 论。
”l2j这就是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的过 程。一般来说, 我们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
6 唯实 2001. 12哲学与文化 都是认识过程第一个阶段的认识, 还必须进行 第二个阶段的认识, 即实践检验。在我们党的
历史上, 这方面有许多经验和教训。理解并掌 握这些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牢记过去的经验和
教训, 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理论创
新, 无疑是十分必要、 十分有益的。口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39页。
[2]《 毛泽东 著作选读>(下), 人民出版社 1986年 版。
第840 页。
(作者单位:
中 共中央党校 100091) 责任编辑 :
王清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篇四:中国共产党三次思想大解放
论探索 年第 期 总第 期哲学问题着力提高解放思想的自觉性庞跃辉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科学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的深刻论断既具有丰厚哲理意蕴又富有鲜明时代特征。随着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展开我们要深刻分析其历史方位高度认识其价值取向同时正确把握其科学方法从而进一步增强解放思想的自觉性。 关键词 解放思想历史方位价值取向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社会的文明进步就是在人们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而不断实践创新又是与人们的思想解放紧密相联的。解放思想与实践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科学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的深刻论断要求全党同志在“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为了进一步增强解放思想的自觉性我们要深入分析解放思想的历史方位、高度认知解放思想的价值取向、正确把握解放思想的科学方法从而促进新一轮解放思想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在深刻分析解放思想的历史方位中促进解放思想从人类文明的演进可以清楚地看出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就是人们解放思想的历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有其社会历史原因和条件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方位中产生、推进和取得重要成果。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与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次飞跃的历史形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㈤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实现这一飞跃的历史方位就是在 世纪 年代至 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工人运动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空想社会主义改造和发展的思想解放中实现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在 世纪末 世纪初世界历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列宁根据这一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问题上没有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初设想而是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在思想大解放中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新战略领导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实践从单一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实现这一飞跃的历史方位就是从 世纪 年代开始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开始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在冲破思想禁锢的思想解放中南斯拉夫率先改革毅然抛弃苏联模式此后多个社会主义国家相继改革由此开始了社会主义实践从单一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历程。可见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飞跃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方位中通过思想大解放得以实现的。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同样是在特殊的历史方位中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的洗礼实现了重大转折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是在 世纪 年代初期以毛泽东为领导的正确选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思想大解放。 】㈣㈤在中国革命的转折关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 收稿日期 — — 作者简介 庞跃辉 男重庆人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问题。・ ・万方数据哲 《理论探索 年第 期 总第 期主义者举起反对教条主义的旗帜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起点我们党开始拨乱反正进行“真理标准”大讨论从而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破了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格局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年初面对姓“资”姓“社”的争论邓小平以非同寻常的勇气发表了南巡谈话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使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在解放思想中加快了步伐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因而解放思想也是永无止境的。如今新一轮解放思想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展开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我们看到当今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围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将长期面对发达围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内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些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新的挑战。对此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准确认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新态势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望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纲领和方针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十字路口的必然选择。二、在高度认知解放思想的价值取向中促进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作为人们在一定历史方位中的认知活动离不开价值体系的影响和制约因为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都是在一定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中产生和发展的。从价值取向的规定性我们发现解放思想作为一种认知活动其价值取向也会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价值尺度和价值目标。因此新一轮解放思想应当具有新的价值取向。新一轮解放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中产生和发展的其价值取向具有新的内涵和表征。对此必须首先搞清楚当前的解放思想与以往有何区别。在・ ・这方面周天勇的见解颇为深刻。他认为与以往的解放思想相比较当前的解放思想不再是对教条主义的解放思想而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文化传统形成的阻碍我们事业发展方面的解放思想不再是关于中心任务是阶级斗争还是经济建设和发展方面的解放思想而是认清何种发展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发展的解放思想不再是要计划经济体制还是要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的解放思想而是如何进行体制改革形成更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方面的解放思想不再是主要解决思想上的政治问题来推进经济上的体制改革释放经济体制方面对生产力发展的约束而是为了解决思想上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相结合的问题改革阻碍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政治体制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再是单一方面的解放思想而是更为复杂、更多方面是更需要系统和综合地就发展模式、政府管理模式、权力约束模式、利益制衡模式以及和谐社会模式进行选择是整个中国向现代化各方面的综合性道路选择方面的、关键时刻和具有历史意义的又一次新的解放思想。【 】从价值取向的规定性和当前解放思想的特殊性可以看出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价值取向的新内涵集中体现为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所展开的具有新起点、新视野、新高度、新目标的思想大解放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超越小富即安温饱型的社会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减少发展的自然资源代价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和谐与均衡发展。因此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就成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前提和根本保证具有重大意义和独特价值。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价值取向的新内涵决定了其价值取向的新表征主要体现为如下重要方面一是连续性即时间原则指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从纵的方面动态地反映客观现实认知客观对象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运动集合体”。二是立体性即空间原则指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从横的方面多维地反映客观现实认知客观对象是具有多元、多向、多层的“多维复合体”。三是系统性即结构一功能原则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指构成整体的诸元素的联系即所谓结构范畴另一方面是指整体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即所谓功能范畴。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就是从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上来认识整体性事物把握客观对象的“结构功能关联性”。四是相容性即交万方数据
《理论探索 年第 期 总第 期哲学问题融原则指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中不同思维方式及被认知的不同对象具有渗透、交织乃至转换的可能性否定一成不变的思维惯性认知相关事物的量和质的变化与发展具有一定内在的“协同互动性”。五是超越性即创新原则指新一轮思想大解放超越“非此即彼”的绝对化思维误区消解封闭禁铜的思维定势在确立实践与创新永无止境的思维范式和行为范式中实现新突破。三、在正确把握解放思想的科学方法中促进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作为人们在一定历史方位中的认知活动同样离不开科学的方法。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内在相联。只有具有科学精神并运用科学方法的人才能真正把握客观规律、获得真理性的认识。谬误、迷信、邪说以及偏见的产生固然有诸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背、抛弃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从科学方法的规定性可以看出思想大解放必须在科学方法引领下才能取得积极成效。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中坚持和运用科学方法首先要明确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目标、对象和途径 引。我们知道 年前的思想大解放突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锎中国摆脱了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走上改革开放的征途。 年的思想大解放阻止了“左”的思想干扰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 年的发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目标是什么 是通过转换经济发展模式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完善“上半场”的改革开放还是明确改革开放的另一个主要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从而开始改革开放的“下半场” 我们认为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目标应当是在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大力推进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实现两者的协同互进、共同发展。第二个问题是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对象是要解放谁的思想或者说是谁需要解放思想 我们认为就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而言思想解放是新的改革开放的先导也必以触动既有利益格局、制造新的利益阶层为结果。如果说新的利益阶层是思想解放的动力的话不合理的既得利益所有者就是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对象。第三个问题是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途径是继续以往自上而下的方式还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我们认为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途径应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互动、相辅相成因为这样才能保证思想解放的成果集中全体民众的智慧有效推进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根据科学方法的内在要求和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目标、对象及途径我们认为在新一轮思想解放中运用科学方法应当注意如下方面一是要树立勇于解放思想的信念和决心。要引导人们消除“五怕”意识即怕出毛病、怕犯错误、怕上级责怪、怕同级嘲笑、怕下级疑惑克服不敢突破“惯例”、不敢超越“本本”、不敢“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思维定势真正形成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的思维和行为范式。二是要有效推动全体社会成员自觉、主动、持续地解放思想。要大力营造“人人是解放思想之人”的社会风尚引导每个社会成员树立浓厚的解放思想的兴趣、养成解放思想的习惯要积极构筑解放思想的平台形成“处处是解放思想之所”的良好环境不断推进解放思想的深人发展。三是要树立理性解放思想的观念和态度。也就是说解放思想应当有正确立场和方向。要解放思想首先应明确“为什么解放思想 为谁解放思想 ”的问题。解放思想是为了加快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是为了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出现偏差解放思想的结果与我们的目标就会相差甚远。四是要引导人们在实际工作中自觉按照科学方法办事。要鼓励人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面对工作中的新情况通过深入研究和反复实践在开拓创新中获得发展在不断发展中继续创新。因此必须倡导人们崇尚科学真理、尊重客观规律、依据科学方法确定思维和行为方式使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全社会发扬光大为思想大解放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参考文献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蒯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周天勇当前思想解放与以住有何区别 】报刊文摘 — 中国改革编辑部关于思想解放的三个必答题 中国改革 。 责任编辑王瑞娟・ ・万方数据
篇五:中国共产党三次思想大解放
期1 9 94年延边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 版)Jor naulofy: 、nbianUr 一iver sity( So ei; 11 Soience)众我 党 历 史 上 的 三 次 思 想 大 解 放遨穿 曰了冈J`J匕、卜竺1提要:在我党 的 历史 上,先后有 过 三 次 思 想大解 放,即延 安 整风运动,十 一 届 三 中全会前后形 成 的 全 国思 怨 解放 运 动 和当前正 在 深 入 开展的 思 想 解 放 运 动。正 是 这 些 思 想大 解 放,有 力 地 推 动 了中 国革 命和建 设 事 业 的 不断 胜 利 发展。解放思 想是一 个关系 到革命和建设事业能否成功,关系到党和 国家命运前途的重大政治问题。在我党的历史上,先后有过 三次思 想大解放。一、延安整风是我党最早的思想解放运动早在本世 纪 30年代初,党内就 出现 了“本本主 义”,即教条主义。以 王 明为代表,曾一度在全党占据了统治地位。王 明的“本本主 义”一 是把马 列 主 义 当作 万古 不变的教条。他们是一伙从书本上讨生 活的人,只知引经据典背诵 了书本上 的某些条文词句空发议论,就是对中国的国情和具体实际 不 换边儿,因而不能正 确指导中国革命;二是 把共产 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他 们对共产国际指示,不论正 确与否 一 味是从,对苏联 经验,不 问中国 国情完全照抄照搬;三 是唯主观意 愿 和想象办事。他 们对情况不 调查不研究,仅凭一知半解,就盲目地判断形势,制定政策,决定问题,发 号施令。这种“本本主 义”错误几乎把 中国革命拖入绝境。遵义 会议结束了 王 明“左”倾错 误在党内的统 治,使我们··党走上成熟。遵义会议后,我们党进一步 从政治 路线和军 事路线 方面 批 判 了 王 明的“左”倾错误,但还 没来得及从思 想上和 理论上 予 以初底清算,王 明本 人非但没 有改正 自己的错误,反 而 继 续坚持他的错误立场硬说, ’( 六 届 )四中全会的政治 路线 也是 正 确的”。在党 内,直 到 延 安 整风前,一 些 领 导干部竟还认为王 明在第二 次 国内革命战争后 期 的“左”倾教 条主 义的过“左”政 策不是路线错误,只不 过是策略上的分歧而 已。这些情况说明,党内对 披 着 马列 主 义外衣的“左”倾教条主义 的错误还认识不清,王明“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还相当严重 地存在,还在束缚人们的头脑。为 了彻底清除王 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及其恶劣影 响,全 党 必 须进行一次 认真的思想整顿,这 是延 安 整风的一首要 原 因。延安整风是把反 对 和纠正 主 观 主义,特别是教条 主义作为中心 内容和 主要任务。毛泽东为运动 写 了《改造我 们的 学 习》、《整 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一 系列重要著作,深刻地分析批判了 主观主 义、教条主 义。他 指 出:主观主 义是一种反 马 克 思主 义的学风;主 观 主 义有 两种表现 形式“一方面表现为教 条 主 义,另方面表现为 经 验 主 义”① 这两种表现 以“教条 主义更为危险。因 为教 条主 义容易装出马 克 思 主 义的 面 孔 吓 唬 工农干部.把他们俘虏起来,充作白己的佣人,而工农干部不易识破 他 们;也 可 以吓 唬 天真烂漫的青年,把他们充作 俘虏。”②;教条 主 义的危害,“拿了律已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 别 人;拿了 指 导革 命,则害了革 命”1 2③;主观主 义、教条主 义实际 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只有打倒 了主观主 义、教条主 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 才会巩固,革 命才能胜利”④。毛泽东这些重要论述,为反对主 观 主 义、教条主 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毛泽东在分析 批判主观主义、教条主 义的同时,还深刻 地阐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 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思 想。他指出: “`实事夕就是 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夕就是客观事物 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 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 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 发,从其中引 出其固有 的而不 是臆造规律性,即找出 同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⑤实事求是就 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 求我们“不凭主观 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 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 的事实,详细地 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 义一般原理指导 下,从 这 些材 料中引 出正 确的结论。”⑥这就 要求我 们 要“有的放矢”。“`的夕就是 中国革命,`矢’就 是 马克思列 宁 主 义。我 们共产党人之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 了要射中国革命和 东方革命这个`的’的。”⑦毛泽 东的 这些精深思 想,对全党是一 次 马克 思主 义学 风的启蒙教育。在整风中,全 党以怎样从实际 出发的观点而 不 是 以教条 主 义 的观点对待马克 思列宁主 义原理,怎样使马克思列宁主 义的基本原理 和中国革命的实 际相结合,以及 怎样对待1 9 3 1年初至1 9 3连年底这段时 期党 内两条路 线的斗争这样一 些 重大问题展开 了大讨论.并取得一 致认识。在 这一基础上,形成党的六 届 七中全会《关于若干 历史问题的决议》,对 以前党的若干 历 史问题,特别 是 对 以王 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 义错误作了客观上的实事求是的结论。延 安整风 澄 清 了王 明“左”倾教 条 主 义造成的理论与实践关系 问题上的混乱,拂 去了 人们思想 上的灰尘,使全党从“本本主 义”的束缚下 解 放 出来,牢 牢树立 了实事求是 的思 想路线和作风,是其一大历史功绩。正 是在这个意 义上,我们说延安整风 是党的一 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具有极其重要 的历 史地位和作用:第一,首开 了党 的思 想解放的先例。延安整风使全党深刻地认识到解放思 想的极端重要性,即“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 果 一切从本本出发,思 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 就 不 能前进,它的生机也就停止 了,就要亡党亡 国。”邓 小平指 出:“这是 毛泽东 同志 在 整 风 运动中反复讲过的。”⑧对后来党的思 想解 放的开展 产 生了 深远 的影 响。第二,为实现 民主革 命时期的伟大历 史性飞跃奠定 了 重要 的 思想基础。延安整风在组织 全党精读中央规定的马 列 主 义基本文件,领会精神实质,掌握思 想武器的基 础 上,进而联 系实际,检查 自己的思 想 和 工作,使党的领导机关和广大干部进一 步掌握了马克 思 列宁主 义普遍真理与中 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 合的原则。通 过学 风学 习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全党遵循实事求是,一 切从实 际出发、理 论联 系实际 的 思 想 路线.更加 紧 密地 团结在以毛 泽 东为首的党中央周围,最终夺取了抗 日战争与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实现 了 民主革命时期伟大 的 历史性飞跃,正 如陈云 同 志指出的:七大以后,“革命发 展的那种排山倒海、摧枯拉朽迅猛 异常的形势真是大大超过 了 预料。令天 回顾起来,从革命的主观条件来说,全党干部首 先是 高级干部,通过 延 安整冈 掌握了 毛 **倡 导的实事求是这 个作风,的确起了决定性 的作用。”⑨第三,为 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并确立为全党一切 工作的指针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延安整 风清 除了王 明“左”倾教 条主 义的束缚与影 响,大 大提高 了全 党的马 列 主 义认 识水平。在整风中,“全党已经 空前一致地认识了毛 泽东同 志的路线的正 确性”L,认识到“中国共产党 自1 9 2 1年产生 以来,就 以 马 克 思列宁主 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 的具 体实践相结 合为自己一切工作 的指针,毛泽 东 同·只·1
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这种结合的代表”L,我们党已经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的整套理论、策略、方针,形成了具有 自己特色的科 学思想体系,这就 是 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一基础上,1 9 4 3年,为 纪念中国共产党 2周年,王稼祥在延安解放 日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 民族解放道路》一文,明确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概念。文章指 出:“中国 民族 解放整个过程中—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正 确道路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其著作 中与实践 中所提出的道路。毛泽东思想就 是中国的马克思 列宁主 义,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主义,中国的共 产主 义。”“以 毛泽东思 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主义,是以 马克思 列宁主 义的理 论为基础,研究了中国的现实,积 蓄了中共 2年的实际 经验,经过 党 内党外 曲折 斗争而形成起来的。”L 基于全党一致的认识,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成为我们党的指导 思 想。毛泽东 思想的提出并确 立为全党一 切 工作 的指针,这是延安整 风解放思想带来的直接成果。二、十一 届 三中全会形成的思想解放运动经 过延安整风,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 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自觉地运用 马 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和解决我们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已经蔚成风气,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但是,面对我们党所取得的 民 主革命和社会主 义改造等一 系列伟大 胜利,党 内开 始变 得 不 谦 逊 不谨 慎了。1 9 5 7年以后,党 内逐 渐产生脱离群 众脱离实际的倾向,越来越背离实事求是 的原则,“左”的错误开始抬头并不断发展,以致在党内处 于支配地位,最终导致了“*****”这一全局性错误的发生。结束年动乱后,一方面由于林彪、江青一伙大搞禁区、禁令,制造迷信,把人 们的 思想封闭在他们的假马·克思主义的禁锢圈内,所造成的政治上思 想的混乱一时不 易在短期内消除,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 由于 当时担任党 中央主 要领导的华国锋在指导思想上推行“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继续制造迷信和个人 崇拜,继续坚持和维护“*****”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大搞教条主义,故而,使得党 内外思想并未从“左”倾思想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然处于僵化和半僵化状态。延安整风的历史经验启迪我们: “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 群众 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L 于是,在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前后,我们党又 乙次开展 了 思想解放运动。在这场思 想解放运动中,邓小平最先对“两个凡是”提出批评。1 9 7 7年4月,他在给党 中央的信中提出:“我们必 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 东思想来指导我 们全党全军和全国 人 民,把党和社会主 义事业,把国 际共 产主 义运动 的事业,胜利地 推 向前进。”L 同年7月,他 同中央两位同志的谈话明 确地 指出,“两个凡是”不 符合马克思 主义。邓小平的这些批评成为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前后 形成 的全国 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导。1 9 78年5月,《光明 日报》以特约评 论员的名义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实际拉开了这扬思 想解放运 动的帷幕。其间,邓小平发表多次讲话。他指 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 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 想的争论”,这“是个思想 路线问题,是个政治 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 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问题。”L 他 号 召:“我们一定要肃清林彪、`***’的流毒,拨乱反 正,打破精神枷锁,使 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L 在邓小平等 中央 负责同志的支持下,这场大讨论非但没有被“两个凡是”论者压制下去,而 且很快发展成为一场全 国性的马克思主 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年底,党中央召开了十一 届三 中全会,坚决批判了“两101 4.
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间题的讨论,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同 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意义。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提 出了“解放思想,开 动脑筋,实 事求是,团结 一致 向前看”的方针。在三 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召下,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 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的精神枷锁下解脱 出来,党 内外思想活跃,出现了研 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的景象。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直到党 的十一届六 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 以来党 的若干历史问题 的决议》,从而完成 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党在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伊始所发动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坚决 反对“两个凡是,反对新的历史条件 下的“左”倾教条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继承和发扬了延安整风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对于坚持实事求是,邓小平作了极其深刻 的论述,他指 出:“我 们党有很 多同 志坚持学习马 列 主 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革命 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很好的,我 们一定要继续发扬。但是,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 至反对毛泽东同志 的实事 求是、一切从 实际 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不但如此,有的人还认为谁要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谁就是 犯了弥天大罪。他们的观点,实质上主张只要照抄马克思、列 宁、毛泽东 同志的原话,照抄、照转、照搬就行了。”L 他指出: “如果反对实事求是,反对从 实际 出发,反对理论和实践相 结 合,那还说得上什么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呢?那会把我们引导到什么地方去呢?很明显,那只能引导 到唯心主义 和形而上 学,只能引导到工作 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L 他指出:“实 事求 是,是 无产 阶级 世 界观 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 的一切 胜利,是靠实 事求 是,现在 我们要 实现...
篇六:中国共产党三次思想大解放
譬鬟黧器专置研究中共历史上的三次伟大飞跃侯永亮( 开封文化艺僦学院河南开封475000)【摘要】从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角度来看, 中共九十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发生在19 21年至19 4 9 年, 马列主义与中国民主革命实际相结合, 开辟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创立了新中国:
第二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发生在19 4 9 年至19 56年底,马列主叉与中国建国初期的实际相结合, 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叉改造道路,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发生在19 57 年以后,特别是从19 7 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 马列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 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 伟大飞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
九十年前的19 21年7 月 , 中国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党成立后, 开始了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三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一、 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
马列主义与中国民主革命实际相结合。
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创建新中国1、 历史提出的新课题——如何对待马列主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使中国革命有了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 从而确立了马列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地位。
但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既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故乡资本主义发达的西欧, 也不同于列宁主义的故乡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俄国。要在这样一个东方大国进行革命, 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没有马列主义的指导是不行的, 但靠背诵马列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
也是不行的,正如列宁所指出的, 这是。
一个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所没有遇到过的任务” 。
“这些任务的解决方法, 你们无论在哪一个共产主义书本里都找不到, …・・你1门应当提出这个任务, 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解决这个任务。
Ⅲ因此中国共产党人遇到了如何对待马列主义的新课题。在对待马列主义的态度问题上, 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中国革命要不要马列主义指导; 其二是如何用马列主义来指导, 即是照搬马列主义条文还是学习其精神实质并结合中国实际。
在第一个问题上, 党成立之时起就已经解决, 但在第二个问题上党内的分歧很大。
王明等人主张照抄照搬马列条文,毛泽东等则主张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他在19 30 年5月 写的( 反对本本主义>就提出: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 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1212、 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促进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19 35年1月 的遵义会议, 在危急关头挽救了革命, 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党, 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内的领导地位, 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 这为毛泽东等人正确对待马列主义, 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原则提供了组织保证。19 4 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 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而最主要的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它解决了我们党对待马列主义的态度问题, 也就是如何用马列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的问题, 是照抄照搬马列主义条文, 还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在整风运动中, 通过学习马列主义著作和党的文献, 通过总结党的历史经验, 特别是吸取王明教条主义的教训, 开展了怎样对待马列主义, 怎样使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大讨论。
这是一场批判主观主义、 教条主义的思想斗争, 是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列主义教育运动。
延安整风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变成全党的共识。3、 第一次飞跃的伟大成果——新中国的建立【作者简介】
侯永亮。
男( 19 7 5一), 硕士,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教育科学系助教。如前所述, 早在延安整风和遵义会议之前, 毛泽东等就认识到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并在实践中实现了这个结合,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后来由于王明教条主义者的干扰, 党的实践背离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使中国革命经历了曲折的道路。
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 上述原则在全党得到确认, 在实践中得到贯彻,中国革命就必然走上健康发展的坦途。
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中国人民国家独立、 人民解放的百年梦想就要实现了。19 4 9 年10 月 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这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第一次伟大历史性飞跃的必然结果。二、 第二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
马列主义与我国建国初期的实际相结合。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 建国初期巩固人民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恢复国民经济。主要表现在:
建立各级人民政权; 没收官僚资本, 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完成土地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 取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坚决镇压反革命, 保证稳定的社会环境;抗美援朝战争取得阶段性胜利, 创造良好的国际条件:
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
经过三年的努力, 到19 52年底, 我们巩固了新政权, 恢复了国民经济, 创造毫史薄末/201I/0讲4万方数据
了大规模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2、 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农业的合作化, 是中国共产党把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合作经济的过程, 是把农民的个体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的过程。土地改革完成后, 我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分散的个体经济。
这种经济极其脆弱, 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 既不能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的需求. 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贫富两极分化。
为了发展生产,兴修水利. 抵御自然灾害, 采用农业机械和其他农业新技术, 同时为了避免农民两极分化, 有必要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此情况下, 党中央分析了土改后农民中存在的发展个体经济和实行互助的两种积极性, 要求各级党委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可能, 按照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的原则, 采取典型示范、 逐步推广的办法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组织形式, 把农业互助合作当成一件大事去做。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互助组、 初级社、 高级社三个阶段,到19 56 年底基本完成。3、 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经济上是具有两面性的, 既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 也有不利的一面。
建国初,国家需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 但它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利于国计民生、 破坏统一的国民经济和有计划建设的消极方面。
这使得在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制之间, 在资本主义企业和国家计划经济之间、 在资本主义企业内部资本家与职工及全国人民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激烈。
为了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放生产力, 给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就必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所有制的根本改造。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和平赎买” 的政策, 在经过委托加工、 计划订货、 统购包销、 委托经销代销等一系列从初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后, 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 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 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到19 56 年底, 我国基本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 、 第二次飞跃的伟大成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建国之初的头七年, 党继续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建国之初的实际相结合, 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从此以后,我们国家在理论上是马列主义指导, 政治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政权, 经济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句话,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了, 这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第二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的必然结果。三、 第三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
马列主义与我国当代实际相结合。
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社会主义起始阶段的十年探索和其后的十二年曲折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9 56 年到19 6 6 年的十年间, 这种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 如< 论十大关系> 、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等, 但也出现了大跃进、 公社化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失误,最终没有找到正确的建设道路。19 6 6 年到19 7 6 年的十年“*****” , 则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 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 给党、 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所出现的曲折, 当然是坏事, 但是从反面为我们提供了经验教训。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之所以能够顺利发展, 取得辉煌成就, 与科学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关系极大。2、 改革开放起始阶段二十年问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9 7 8 年12月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现了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此后, 邓小平带领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制定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 9 7 年党的十五大的二十年间, 形成了党在新时期的专囊研究露羹燃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二十年的实践, 以及十五大以后直!到今天的党的实践, 仍然贯穿着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 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
但’是, 照抄照搬别国经验、 别国模式, 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 3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20 0 0 年2月 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 面对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指出:
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 建设、 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 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性质、 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 是对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江泽民指出, 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关键取决于我们党。
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
20 0 2年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写进了中央的工作报告和党章, 写在了党的旗帜上。4 、 科学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纵观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我们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冬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瑟;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提出了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忒20 0 7 年,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呈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姜”( 下转7 页l5万方数据
民民主的国家政权的基本思想, 标志着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国家政权的理论的成熟,为建立新中国国家政权进行的政治纲领的设计已基本完成, 建立人民民主全国政权的条件已经具备。三、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民主政权组织形式的设计者・解放战争时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解放区政权建设上, 首先在人民群众充分发动的乡村和城市, 由下而上建立各级人民代表会, 并使之成为各级政府的最高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由各级代表大会**团自行召集, 由各级政府向代表大会作报告并提出各种议案, 使代表会真正成为解决各种重要问题的权力机关。
这个机关在制度上实行民主集中制。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中国共产党建立全国范围的人民民主政权已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毛泽东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形成了人民民主政权的政治方案和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政权体制的建国方略。毛泽东设计建立新中国的国家政权是人民民主专政, 国体是人民的, 政体是民主的。早在抗战胜利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大上, 毛泽东在讲到新民主主义的政权组织, 强调应采取民主集中制, 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方针, 选举政府。
他指出“只有这个制度,才能表现广泛的民主, 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高度的权力:
又能集中处理国事, 使各级政府能集中地处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委托的一切事务, 并保障人民的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动。
” 吲19 4 8 年1月 ,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一份决定中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力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选举出来的各级政府。
19 4 9 年1月 上旬,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
篇七:中国共产党三次思想大解放
有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和理论创新成果的产生。历史表明,理论领域的所有创新成果,无一例外都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都是以解放思想为依据、为基础的。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我们党的事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的历史。党的事业就是在始终坚持并不断发展党的思想路线中发展的。20世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三次思想大解放,使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五四运动,在中国知识界引起了空前的思想解放,冲破了封建传统文化特别是专制文化的禁锢,马列主义得以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列主义这一先进理论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给中国找到了出路。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延安整风运动从解决思想路线人手,通过解放思想,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而且使全党实现了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科学的思想理论基础。以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引发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给社会主义的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冲破了束缚人们多年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为保证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实事求是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光辉前景。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保证。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开启也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解放思想是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就是最大的思想解放。十七大报告指出:“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对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又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问题的深刻揭示。改革开放的30余年,是不断解放思想的30余年。回首改革开放30余年的历程,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一切变化、取得的一切进步、创造的一切奇迹,其根本原因,无一不是思想解放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创新,在事业上的每一个重大胜利,都是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的结果。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实事求是,就没有“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就没有党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也就不会有安定团结、经济繁荣、国力增强等辉煌成就。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解放思想,我们的事业就会取得成功,什么时候我们背离了解放思想,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可以说,我们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解放思想的推动;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发展到什么程度。越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越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坚持解放思想,注重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解放思想是我们制胜的法宝。继续解放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新起点提出的新要求。目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抓住机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应对挑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更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我们要充分认识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创新领导方法,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推动贵州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朱华清(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今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发展的新起点作为解放思想的新起点,以思想的新解放推动改革的新实践,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也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重要路径。胡锦涛***在2012年7月2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再次强调:“ 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①■万方数据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迫切需要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深化改革开放,更需要不断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思想观念。今天,贵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能否准确判断形势,积极应对挑战,敏锐抢抓机遇,推动跨越发展,同样取决于我们是否有先进的思想、开放的观念和创新的思维。对于我们党和国家来说,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是极其重要的,这是一个科学的论断,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要看到,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是统一思想的重要前提,统一思想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思想的大统一。与此同时,统一思想也是统一行动的前提。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都必须符合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都必须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都必须在不断深化的实践中达到新的辩证统一。时代在前进,世界在变化,客观事物在发展,要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只有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才能与时俱迸、勇于仓4新、推动发展。与时俱迸首先是思想、理论、观念的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精神。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发展的动力。创新需要环境和条件,特别是思想认识的统一。统一思想,才能形成共识,才能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发展。统一思想,目的在于推动发展。思想不统一,带来许多“ 苦果” ,最大的苦果是制约发展。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推动发展,在推动发展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如此循环,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顺应国家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新阶段。当前,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更好地统一到中央重大决策上来。胡锦涛的重要讲话,对统一全党思想认识、确立党的十八大的思想和理论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满怀信心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讲话还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科学发展观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极其重要的地位。讲一⑧话内容丰富,系统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学习贯彻胡锦涛***重要讲话,就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向前进。结合贵州实际,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更好地统一到胡锦涛***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N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上来,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牢牢把握贵州省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主基调、主战略不动摇,进一步提升发展共识,凝聚发展合力,在新的起点上推进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确保到2020年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目前,制约和影响我省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还不少,例如我省小康进程大体上落后全国8年,落后西部平均水平4年。全省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化率低、城镇化率低、开放程度低、社会管理水平低,而贫困发生率高,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再有全省存在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例如在人才方面,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2010年每10万人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北京有31499人,上海21952人、西藏5507人、贵州5292人、全国平均8930人,体现贵州人才瓶颈制约。特别是面对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们更应注重与时俱进推动思想解放,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敢于打破一切阻碍发展的陈规陋习;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省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总之,向解放思想要跨越的动力,向改革创新要跨越的空间。贵州要缩小和全国的差距,必须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只有加快,才能同步;只有发展,才能小康;只有转型,才能跨越。我们还要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不断地开拓进取,真正做到观念新、方法新、作风新,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就会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追赶型、跨越式后发赶超之路。万方数据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推动贵州经济社会不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推动贵州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断发展作者:朱华清作者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刊名:贵阳市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Party School OF Guiyang Committee OF C.P.C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朱华清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推动贵州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期刊论文]-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2(5)
2012(5)
篇八:中国共产党三次思想大解放
疆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Jo u r聃lo fx i嘲in gN o 珊a lU lliv e r sity f S o d a l S ci明ces)第30 卷第1期口20 0 9 年3月V O L 。30N O 。
1[ ]M A R . 20 0 9盘堕塑兰堕窒20 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倪培强( **师范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乌鲁木齐8 30 0 54 )摘要:
通过20 世纪三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摒弃了对资本主义的幻想。
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 摒弃了教条式的照搬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 革命模式, 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摒弃了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迷信和神化.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中图分类号:
D 6 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9245( 2009)0l—0028—0520 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和大变革的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中国落地、 生根、 开花的伟大时期。
在20世纪的中国, 曾经历过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通过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摒弃了对资本主义的幻想, 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 摒弃了教条式的照搬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 革命模式, 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摒弃了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迷信和神化,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 解放思想, 打破对资本主义的神化,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
完成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一)近代以来。
中国一直在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但最终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梦想没有行得通18 4 0 年鸦片战争后,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社会,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面临着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实现国家独立、 民族解放, 完成救亡图存的时代课题。
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了向西方列强学习。
首先搞起了洋务运动, 兴办工厂, 发展近代工业, 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 以达师夷长技以制夷之目的。
但甲午战争的惨败, 使人们认识到仅仅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是不够的, 还必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这样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鼓动下, 掀起了学习西方政治文明的戊戌变法运动, 但在封建保守势力的反扑下, 戊戌变法运动很快就夭折了。
改良的路行不通,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被迫发动了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建立了共和国。
但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冲击下, 在北洋军阀的混战中, 共和国名存实亡。
人们又发现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还不够, 最根本的是要学习西方的精神文明。
于是在陈独秀和胡适的号召下,一个以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开始了。
然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瓜分和宰害4 的残酷现实终于使人们明白了, 不仅封建统治势力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 帝国主义列强也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强盛起来。
因此, 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这时再回到封建社会的收稿日期:
20 0 8 —10 一2l作者简介:
倪培强( 1962一), 男, **巴里坤人, **师范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万方数据
{ :
**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J伽帅脚ofⅪnji哗N om 山U Ⅱ iⅥ商ty渤ciaIS d elIo 幅)第30 卷第1期口20 0 9 年3月V O L . 30 N 0 . 1[ ]M A R . 20 0 9老路不仅不可能而且更是死路一条。就在入们为探寻真理而苦闷彷徨时, 十月 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从此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开阔了人们的思路, 开创了对新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探索, 开辟了一条新的可供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新文化运动的基础上, 进一步掀起了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面对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中国人民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一是因为俄国当时的情况和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两国都属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 封建主义势力压迫严重, 政府腐朽反动, 人民生活困苦。
而十月 革命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摆脱了帝国主义反动统治体系, 人民翻身当家作主, 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这对情况相似的中国产生了榜样和示范效应, 对在黑暗中苦苦探索的中国先进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使他们看到了希望之所在。
二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不久宣布废除沙俄帝国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 使自18 4 0 年以来,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掠夺和压迫的中国人民深切感受到了十月 革命的伟大和正义之所在。
三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加紧了对中国的掠夺和压迫, 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剧, 救亡图存成了时代最急迫的课题。
中国的知识分子饥不择食地把西方的各种“主义” 和思想介绍到中国来, 以应对和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
而这些“主义” 和思想终因无法满足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一个个像走马灯似地从人们面前一晃而过。
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满足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 应对和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
因此, 选择马克思主义, 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了历史的必然。正是在俄国十月 革命的催动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生了质的转变, 从数量和规模看, 由此前少数人零星的一些翻译和介绍, 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系统地翻译、 介绍和宣传; 从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一家之言, 混杂在众多西方学说和流派中传播,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主要思想介绍和宣传, 成为人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以及社会新潮流; 从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纯粹的学说进行介绍, 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实践的理论, 尝试用于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甚至用于根本解决中国社会问题。中国人民正是通过俄国十月 革命的胜利, 开始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和价值, 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重要意义。
围绕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打破了对资本主义的神化和迷信, 实现了从走资本主义道路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性转变。( 三)随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俄国十月 革命的胜利, 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推动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不仅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而且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组织基础。反过来五四运动又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开始就找到了自己的阶级基础, 不仅指导了工人运动, 而且武装了中国的先进分子, 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开始了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历史探索。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方面, 五四时期爆发的三次争论, 即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关于社会主义之争, 关于无政府主义之争。
通过争论不仅极大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而且明确了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明确了无产阶级是推动中国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决定力量; 明确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更加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二、 解放思想, 打破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和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及俄国十月 革命经验的神化, 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一)反对“二次革命论” 和照搬资产阶级革命经验的右倾投降主义.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分步走的思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面临着如何进行民主革 万方数据
《**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Jo u m 砌o fx jn jin gN o 咖8JU n jve商ty ( S 眦ja l S ci蛐c鹤)第30 卷第1期口20 0 9 年3月V O L . 30N O 。
1[ ]M A R . 20 0 9命进而走向社会主义的任务。
当时陈独秀等人不能从中国国情出发, 搞不清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照搬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模式。
. 认为中国的民主革命理应由民族资产阶级来领导, 首先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等资本主义发展了, 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所谓“二次革命论” 。
放弃了对武装力量和土地革命的领导, 拱手将权力让给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对此毛泽东分析指出, 中国的民主革命不是一般的反对资本主义, 而是要联合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一切力量, 反对最主要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因此, 它不同于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其两面性和软弱性, 无力承担领导民主革命的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重担就历史地落在了无产阶级肩上。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也就分为了两步, 第一步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二)反对把共产国际指示及俄国十月 革命经验神圣化, 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走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大革命失败后, 我们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道路, 但当时党内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倾向非常盛行, 加上从瞿秋白、 李立三到王明都坚持“左” 倾错误路线, 他们认为俄周十月 革命的成功之路完全适合中国, 因此, 照搬十月革命的模式, 坚持“城市中心沦” 。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 我们党在很长一段时间, 把工作重点和革命重心放在城市, 以达到所谓“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 ,并相继发动了南昌起义、 广州起义等上百次城市武装起义和暴动, 但最终都失败了。在这关键时刻, 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的工农武装登上井冈山,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探索中国革命新的道路。
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 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农民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大多数的农村条件下, 如何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问题。
19 28 年, 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井冈山的斗争》 文章中, 毛泽东又论证了红色政权存在的根据,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把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建立红色政权相结合, 解决了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大问题。
1930年, 在《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的文章中, 又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 初步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沦。
19 35年以后,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新民主主义论》 等文章中,通过总结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两次胜利、 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 深刻认识和把握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 任务、 动力、 性质、 前途和转变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政策和纲领,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三)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通过延安整风运动,掀起了第二次思想解放高潮造成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右倾机会主义, 造成土地革命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左” 倾教条主义, 无论是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还是“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 在思想路线上都表现为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和照抄照搬的教条主义。
受这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 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正确理论, 和贯穿其中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并没有被全党认识和接受, 甚至遭到来自“左” 右倾机会主义的抵制和攻击。
由此町见, 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 成了当时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影响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最大拦路虎, 是和中国人民的革命解放事业背道而驰的, 不铲除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 中国革命就不可能取得胜利。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从19 4 2年起, 我们党开展了一次以批判主观主义特别足教条主义, 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为内容的延安整风运动。通过这次整风运动, 使全党接受了一次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认识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达到了对毛泽东思想高度一致的认识, 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界限, 把广大党员和干部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正如毛泽东所说:
“那次 万方数据
《**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Jo u r n a l0fX 埘in g N 0m 脚U Iliv e商ty ( S 眦ia l sd en懈)第30 卷第1期口20 0 9 年3月V O L . 3 0N 0 . 1口M A R . 20 0 9整风帮助全党同志统一了认识。
对于当时的民主革命应当怎么办, 党的总路线和各项具体政策应当怎么定, 这些问题, 都是在那个时期, 特别是在整风之后, 才得到完全解决。
” 【lJ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正确理论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证明, 在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长期斗争, 首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再经过社会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突破了一种传统模式和思维定式, 即认为在世界近代史上, 要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胜利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要么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121从而, 开辟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何进行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的崭新道路。三、 解放思想, 打破极“左"思想的枷锁和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神化,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反对“两个凡是” ,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打破极“左” 思想的精神枷锁。
拉开了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从19 57 年反右扩大化到*****结束, 20年间, 由于“左” ...
篇九:中国共产党三次思想大解放
十一 届 三 中全 会 邓 小平 南 巡 谈 话口 任 伟 民8 7 1 9年2 1月8 1日 至22日,中 国 共 产 党 第十 一 届中 央 委 员 会第 三 次 全体 健找 义 在北 京 耸纤 于。出 席 会 议的 中 央 委 员 1 6 9 人,候 补 中 央委 员 1 1 2 人。这 次 尝 找义解 决 的主 要 问 题 是:第 一,重 新 确 立 了 党 的马 克 思主义思 想路 线。全会 坚 决批判 了“两 个 凡 是”的 错误 方针,高度 评价 了 关 于真 理 标 准 问 题 的 讨 论,确定 了 解 放 思想、开动 脑 筋、实 事 求 是、团 结 一 致 向前 看 的 指 导方 针。第 二,重 新 确 立了马克思主义 的政治 路 线。全会果 断 地 停 止 使 用“以 阶 级 斗 争 为纲”和“无 产 阶级专 政下继 续 革命”的 口 号,作 出 把 工作 重点 转 移 到 社 会 主 义现代 化 建 设上来的战 略决 策。第 三,重新确 立 了 党 的 正 确的 组 织 路 线。提 出 要健全 社 会主义 民 主和 加强社 会 主 义 法 制 的 任 务,审 查和 解 决 了 党 的 历 史 上一 批重 大 冤 假错 案和 一 些 重 要领 导 人 的 功 过 是 非 问 题,纠正 了 过 去 对彭 德 怀、陶铸、薄 一波、杨 尚 昆 等 同 志 所 作的错 误结 论。十 一 届 三 中 全会 是 建 国 以来 党 的 历 史 上 具有深远意 义 的重要 会 议,它 从根本上 冲 破 了 长期“左”倾 错 误 的 严 重束 缚,端 正 了 党 的 指导思 想,重新确泣 了 党 的马 克 思 主 义 的 正确 路 线。月口 浙 江周 作 亮’199 2 年 l月 18 日 至 2 月 2 1 日,邓 小 平视 察 了 我 国南方 的武 昌、深 圳、珠海 和 上 海等 地,此 间 他 发 表了 重 要 谈 话,强调 必 须 坚定 不 移地坚 持党 的“一个中 心,两个 基本点”的 基本路 线,解放 思 想,实 事求 是,加 快 改革开放 步 伐,集 中 精 力 把经 济 建设 搞上 去,把有 中 国 特 色 白 年 吐 会 主 义 事 业全面 推 向 前 进。邓 小 平暮年 南 巡,通 常 被 人们 看 作 是祀 拐 寸 2 0 世纪 9 0年代 初 中 国 政 治经济 局 势 方 向的定 位 之 举,是 对改革 开放成 果 的 进 一 步开拓。邓 小 平南 巡 谈话,不书笋 地 总 结 了 党 的 十 一 届 三中 全会 以 来 改 革 开 放和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基本 实 践 和 基本 经 验,从理 论 上 琴 刻 回 答 了 长 期 困 扰 和束 缚 人 们思想 的 许 多 重 大 认 识问 题,包 括 当 时争 论 不休的中国 改革 是姓“社”还 是 姓“资”等问 题,是 把改 革开 放 和 现 代 化 建 设推 向新阶 段 的 宣言 书。邓 小 平南 巡 谈话,对 于 社 会 主 义 的 本 质和判 断标 准、云 践 」 和 市 场的 关 系 等重大 问 题 作 了 全面 明 确的 阐 述,并启 示 性 地 指 出:在 改 革 开 放 的关 键时 期,中 国 要 警 踢“右” ,但主 要是防 止“左” 。从 而 又 一次 察亮 了 人 们 的 眼 睛,为 中 国 继 续 改 革 开 放 指 明 了航程。月改 革 开 放 以 来 的三 次 思 想解放口 肖 菊 芬改革 开 放 3 0 年 来,中 国 经 历 了 三 次 思想 解 放。第 一 次思 想 解 放 是 1 9 78 年,《 光 明 日 报 》 刊 登 了题 为《 实践 是 检 验 真 理 的 唯一 标 准 》 的 文 章,该 文冲 破“两个凡 是”的 禁 锢,明 确 了“实 践”标 准。第 二 次 思想 解 放 是 19 9 2 年,邓 小 平 在 南 巡 中 发 表 了重要 谈 话,有 力 地解 决 了 当 时 争 论 不 止 的“姓社姓资”问 题,确 立 了“生 产 力”标 准。第 三 次 思 想 解放 是 2 0 0 7 年,胡 锦 涛 总 书 记 在 党 的 十 七 大报 告 中 发出“坚 持 解 放 思 想、实 事 求 是、与时俱 进,勇 于 变革、勇 于 创 新,永不 僵 化、永 不 停 滞”的 号 召,这一 次 思想解 放 确定 了“以 人为 本”标 准。新 一 轮 思想解放 与 前两次 是 有 区 别 的。前两 次思 想 解 放 侧 重于意识形态 的 论 争,七 以 口 什 么 叫 社会主 义,什 么 叫 资本 主 义。这 一 次侧重 于 利 益格 局 的调 整,以 实 现改 革 发 展 成 果 让 老 百 姓 共 享。可 以 说,前 两 次 是还 利 于 民,比 如 不 要 搞 人 斗 人,要 以 经 济建 设 为 中 心,要 允 许 非 公 有 制 经 济 发 展,增 强 综 合国 力,提 高人 民 群 众 的 生 活 水平。这一次 更主要 的是还权 于 民,即 中 央 提 出的 公 众 要 有知 情权、澎 乙 左权_参 与权_隋 督 权。月$ ( ( 践是 检 验 真 理 的 唯一标准 》 问世 始 术口 江 苏 王磊19 7 8 年 5 月 1 1 日,《 光 明 日 报 } ) 以“特 约 评论 员”的 名 义 发 表 了 题 为 《 实 践 是 检 验 真 理 的 唯 一标 准 》的 文 章,这 篇文 章 被 视 为 当 时 中国 一 篇 重 要 的“政 治宣 言” ,在 全 党弓 l 起 强 烈 反 响,同 时 也 遭 到 一 些人的非 议 和指 责,从 而 引发 了 一 场 关 于 真 理标 准 问 题 的全 国 性 大 讨 论,继 而 拉 开 了中 国 改 革 开 放 的 序 幕。《 实 践 是 检 验 真 理 的 唯 一 标 准 》 的 作 者 是 南京大学哲 学系 娜 口 币 胡 福 明。他 写 这 篇 文 章 历 时 7 个 月。最初,胡 福 明 把 文 章 寄给 《 光 明 日 报 》 理 论 版 编 辑 王强华。1 9 78 年 4 月,王强哗刘每胡 福 明 引 荐 给 《 光 明 日报 》 总编 辑杨 西 光、《 光 明 日 报 》 理 论部 主 任 马沛文,中 央 党 校 《 理论动 态 》 编 辑 孙 长 江。几 个 人 看 了 胡福 明 的 文 章后提 了 意 见,胡 福 明 进一 步作 了 修 改。在 修 改过 程 中,有 白 州 人为 应 该 从 路 线 问 题 着 笔,有的 认 为 应该 从理 论 问 题 下笔,后来 杨 西 光 要 求 把 路线和 理论 一 块 写 、 要 全面 准 确 理 解 毛 泽东 思想 体 系,这 里 面 最 重要 的 是要批 判“两个 凡 是” 。经 过 10 次 修改,由 胡 耀邦 审 定后,这篇 文 章 没 按原 计 划 放在《 光 明 日 报 》 的“哲 学 副刊”里 发 表,而 被醒 目地拔文置 在《 光 明 日 报 》 第 一 版 刊 发。月价 .篇十:中国共产党三次思想大解放
! 卷" 第 # 期$%%& 年 ’$ 月长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01-,23-, 4,567+859: (;)<5-. ;<57,<7 =>595),)?).@ !" A)@ #B7<C $%%&收稿日期:$%%&D%&D$E作者简介:
叶" 兵 (’FEFD)
, 男, 安徽长丰人,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论 $% 世纪 F% 年代以来党的思想解放叶" 兵, 钟玉海(合肥工业大学 人文经济学院, 安徽 合肥" $&%%%F)摘" 要:
自 ’FF$ 年以来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三次思想大解放, 第一次思想解放, 使我党弄清了 “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一基本问题; 第二次思想解放, 深化了对所有制问题的认识, 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扫清了障碍; 第三次思想解放, 提出了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基本解决了 “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这一基本问题。关键词:
思想解放;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本质; 所有制;中图分类号:
B$G’@ ’" " " 文献标识码:
H" " " 文章编号:
’GE’DG$#I ($%%&)
%#D%%’GD%#“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 $" ,$"- *. */’ 0(’)1 2$"3& F%+, $%)45&")/’1!" #$%&,’()*+ !,-./$(;<1)). )/ J*K-,59578 -,> =<),)K5<8,J7/75 L7<1,).)2: 4,567+859:,J7/75 $&%%%F,015,-)6%+)’(3):;5,<7 ’FF$,917 015,787 0)KK*,589 M-+9: 1-8 K->7 91+77 95K78 2+7-9 .5N7+-95),8 5, K5,>, 917/5+89 95K7 .5N7+-95), 1-> K->7 )*+ O-+9: *,>7+89))> 917 N-85< 588*7 )/ P1-9 58 8)<5-.58K -,> 1)P 9)<),89+*<9 8)<5-.58K,917, 917 87<),> .5N7+-95), 1-> >77O7, 917 +7<)2,595),8 9) )P,7+815O O+)N.7K8 -,>1-> 8P7O9 917 N-++57+8 9) <),89+*<9 8)<5-.58K K-+Q79 7<),)K5< 8:897K, P15.7 917 915+> 95K7 ),7 1-8 <)K7*O P591 917 5KO)+9-,9 5>7- )/“ 91+77 +7O+787,9-95678” 8) -8 9) 8799.7 917 N-85< 588*7 )/ P1-9 Q5,> )/ O-+9:81)*.> P7 <),89+*<9 -,> 1)P 9) <),89+*<9 )*+ O-+9:C7&1 8*’-+:K5,> .5N7+-95),;K-+Q79 7<),)K:;917 7887,<7 )/ 8)<5-.58K;)P,7+815O 8:897K;5KO)+9-,95>7-;917 5KO)+9-,9 5>7- )/“ 91+77 +7O+787,9-95678”" " 自 ’FF$ 年以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三次思想解放。第一次是以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 第二次是以十五大报告为标志; 第三次是以江泽民 “ 七一” 讲话为标志。本文将对这三次思想解放的背景、 过程、 主要内容及对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分析、 研究和探讨。一、 第一次思想解放, 使我党逐渐弄清了 “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一基本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总体上是以市场为取向, 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不断进行改革。改革使市场经济的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在认识上, 很多人仍然固执于市场经济偏见, 特别是$% 世纪 F% 年代初, 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经历了一个很不平静的时期; 在国际上,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 在国内, ’FIF 年发生了 “ **” 风波, 紧接着 “ 左” 的思潮又有所抬头。因此, 人们将市场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 一场反改革、 反市场经济的思潮兴起, 人们陷入姓 “ 资” 与姓 “ 社” 的争论中。争论实质是如何看待十余年的改革开放, 如何看待计划与市场, 同时也渗透着如何理解社会主义问题。面对如此问题, 我们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依据来剪裁实践, 还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发展理论呢?这样,“ 什万方数据
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一问题便被迫切地摆到了党的面前。!""#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基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那么 “ 什么是社会主义呢” ?邓小平同志带领全党对此有一个逐渐深化认识的过程。!"$% 年, 邓小平从 “ 什么不是社会主义” 的角度进行阐述, 他指出:“ 不解放思想不行, 甚至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生活水平不能叫社会主义。
”[!]随后, 他在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讲到:“ 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 讲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 这是首要的。
”[#]!"$& 年 ’ 月,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侧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 什么叫社会主义⋯ ⋯ 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更快一些, 更高一些, 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不断改善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巡讲话, 深刻指出:“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同志的本质论使我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随着对 “ 什么是社会主义” 的探索, 我们党逐渐加深了对 “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的认识, 逐渐弄清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年,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明确指出:“ 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 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 年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指出:“ 改革计划体制, 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 明确认识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 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阶段。
”[(], 这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拓展了经济理论探讨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视野,加快了中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步伐。!"$) 年党的十三大构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轮廓。!""# 年, 邓小平南巡讲话强调:
“ 计划多一点, 还是市场多一点, 这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精辟的论断把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水平。随[#]。!""# 年, 邓小平南后, 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基本上解决了 “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的问题。我党对 “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 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侧重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以往人们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对社会主义制度方面, 这样谈论社会主义只注意看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而忽略了生产力水平。因此,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只考虑如何尽快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按所谓的先进模式尽快升级, 追求 “ 一大二公” , 而忽略了这样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严重脱离了生产力水平, 从而阻碍了生产力发展。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教训,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包括生产力原则、 生产关系原则、 生产目的原则, 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下, 这三个原则之间是具有位次顺序的:
消灭剥削原则, 要服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这一标准, 即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下,“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优先于 “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标准, 即要坚持效率优先。因为没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达不到一定水平,即使暂时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 这也是贫穷的社会主义。正如马克思在 《意志意识形态》 一书中指出,社会主义是以生产力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 如果, 没有这种发展, 那社会有贫穷、 极端贫困的普遍化, 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 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 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所以, 我们要改革, 要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不能因负面影响而否定改革; 要明确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问题, 才能最终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其次, 解决了姓 “ 资” 与姓 “ 社” 的争论, 为深化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与市场的精辟论断, 强调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 不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范畴, 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也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 为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奠定了基础。实际证明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必须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社会主义只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才可以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才可以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这为改革指明了方向, 基本上解决了 “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问题。)!第 & 期* * * * * * * * * * 叶* 兵, 等:
论 #% 世纪 "% 年代以来党的思想解放万方数据
二、 第二次思想解放, 深化了对所有制问题认识, 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扫清了障碍党的十四大以后至十五大以前, 这段时间是我国改革和发展处于比较好的时期, 社会全面进步, 经济蓬勃发展, 成绩显著。然而, 经济建设还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国有企业缺乏活力、 效率低下, 严重亏损, 资产负债率高, 而且国有企业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 在社会总资产中所占比率有所下降。因此, 国企改革刻不容缓, 但是如何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呢?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会不会使国有资产私有化呢?面对传统所有制理论的束缚, 我们是大胆创新还是停止不前呢?人们再次为姓 “ 公” 姓 “ 私” 的问题所困惑。如何认识这个问题?我党先前已进行过有益的探索。!"#! 年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指出:“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 一定范围的劳动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须补充。
”!"#$ 年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 指出, 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适当分离, 鼓励全民、 集体、 个体经济相互之间灵活多样的合作经营和经济联合。首次提出有些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可以租给或包给集体或劳动者经营。!"#% 年, 党的十三大首次把私营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正式写进了党的文件, 指出:“ 实践证明, 私营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 有利于促进生产⋯ ⋯ 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这突破了社会主义和私有经济水火不容的观念。!""& 年, 中共中央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年,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 坚持 “ 三个有利于” 标准, 对所有制结构、 公有制主体地位、 所有制表现形式等方面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这标志我们党的一次思想解放,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 第三代领导集体把 “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这一在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方针提升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明确指出 “ 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并通过修改宪法, 使之正式化、 固定化。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从理论的角度来看, 它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唯公有制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思维定势, 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范畴内; 从实践的角度看, 它体现了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坚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必定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此外, 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还可以避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左” 和 “ 右” 的倾向。因为, 坚持 “ 以公有制为主体” , 就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 避免了 “ 右” ; 使 “ 多种经济经济制度长期发展” 法律化, 从而克服了多年以来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盲目追求生产关系升级和对 “ 公有制经济” 过分崇拜的倾向, 为完全按中国实际发展水平来构筑生产关系奠定了基础。这为非公有制经济所有者吃了定心丸, 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因素,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其次, 科学阐述了公有制经济的内涵, 明确了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标准, 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正确把握。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 公有制为主体,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这种优势即要有量的优势, 更要有质的优势, 要注重质的提高。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 这些新的论断让人们从根本上突破传统所有制模式的局限, 进一步理解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要求在每个行业、 每个部门、 每个地区都占优势, 而是突出了总量的优势, 并且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质上; 明确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力上, 在这个前提下, 国有比重下降一点不会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为我们更好的理解国有企业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改组、 改造、 兼并方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 区分了公有制和公有制实现形式, 明确所有制形式应该多样化。长期以来, 人们习惯于将公有制等同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将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混为一谈, 二者实际上是不同的概念, 公有制 (经济)
是指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所有, 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决定社会主义性质; 而公有制实现形式则是指公有资产的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 属于方法手段问题, 不属于制度范畴。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因而, 同一种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所有制实现形式, 而不同的所有制可“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长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 ’ ’ ’ ...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三次思想大解放 中国共产党 解放 思想
热门文章:
- 2023年办公室主任个人思想工作总结6篇【通用文档】2024-12-05
- 思想汇报结合时事10篇(完整文档)2024-12-01
- 2023年监外执行的思想汇报10篇2024-11-28
- 2023年村官思想工作总结11篇2024-11-27
- 教师思想个人工作总结14篇(精选文档)2024-11-21
- 2023年度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情况分析记录11篇【精选推荐】2024-11-20
- 思想汇报预备党员500字大学生最新3篇【完整版】2024-11-19
- 教师个人年度思想工作总结15篇(2023年)2024-11-15
- 2023年度会计年度思想工作总结7篇【完整版】2024-11-14
- 小学教师年度思想工作总结10篇2024-11-14
相关文章:
- 中国共产党三次思想大解放3篇2022-09-06
- 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心得体会精选4篇2022-08-18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文化必然-公文-优质网3篇2022-08-19
-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读书心得6篇2022-08-24
- 党史学习教育素材: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6月)2022-08-27
- 解放思想大讨论发言稿精选7篇2022-08-17
- 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心得体会9篇2022-08-19
- 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发言稿4篇2022-08-20
- 解放思想大讨论查摆问题和整改措施3篇2022-08-21
- 解放思想大讨论发言稿精选10篇2022-08-21
- 思想汇报4篇2022-08-18
- 思想汇报第三季度4篇2022-08-22
- 2022年在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上发言(2022年)2022-08-24
- 第二季度思想汇报合集(全文完整)2022-08-27
-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思想之旗精神之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心得体会2022-08-27